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简介时间: 2022-12-09信息来源:《中国投资》2022年11月号 作者:肖金成 责编:qgy

导读

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完善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功能体系

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

打造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

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

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规划实施保障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编制,是上海与周边8个城市协作发展的共识性文件,也是建设卓越全球城市区域的宏伟蓝图。2017年,国务院《关于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首次提到“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推动上海与近沪区域及苏锡常都市圈联动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基于此,上海市人民政府会同苏浙两省人民政府于 2019年8月联合印发了《关于成立上海大都市圈空间规划协同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并于2019年10月17日召开第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正式启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范围与规划目标

规划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按照《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等要求,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强化区域协同的战略引领。强化区域协同的空间统筹。在区域发展目标和要求的基础上,厘清区域全要素空间资源,加强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功能引导,构建一体化的都市圈空间格局,推动区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共治。明确上海大都市圈内相关各方责任,同步开展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专题研究和相关工作,解决空间统筹的实际问题。强化区域协同的机制保障。上海大都市圈内开展不同空间层次和阶段的规划协同机制研究,制定战略引领与操作性相统一的空间政策,科学形成编制成果,并建立协同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范围: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范围,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规划远期至2050年;中期至2035年,聚焦主要行动;近期至2025年,衔接 “十四五”规划,并对部分重点行动以项目库的形式落实。

规划目标: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成为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更加融合的都市圈2050年的上海大都市圈将更具竞争力,她将跻身全球前列,竞争力不断增强, 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城市区域。将更可持续,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典范。将更加融合,成为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城市统一目标、共同奋斗。

图片完善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功能体系

为实现上海大都市圈共同发展愿景,各城市应聚焦全球核心功能,各扬所长,加速融入世界网络;完善“多层次、多中心、多节点”的功能体系,对内紧密一体、对外链接全球。

1.多层次体系
上海大都市圈建立涵盖顶级全球城市、综合性全球城市、专业性全球城市、全球功能性节点、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的多层次功能体系。形成“1-3-6-12-19”的功能结构。1个顶级全球城市,即上海市区在全球各领域达到一流水平;3个综合性全球城市,即苏州市区、宁波市区、临港新片区,与上海共同组织全球核心功能,携手迈向全球城市“第二方阵”;6个专业性全球城市,即无锡市区、常州市区、南通市区、嘉兴市区、湖州市区、舟山市区,在专业领域发挥国际影响力;12个全球功能性节点,包括上海的嘉定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 江苏的江阴市、昆山市、常熟市、张家港市,浙江的余姚市、慈溪市、嘉善县、桐乡市, 承担全球特色功能;19个相对独立的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服务本土,为全球城市及节点提供有力支撑。

2.多中心演进
以多中心为导向,加快培育专业性全球城市与全球功能性节点,从多个维度加速 融入全球分工网络,逐步实现从参与到引领的发展跨越。至2035年,都市圈内全球城市与节点数量增加至15个左右;力争提升1个综合 性全球城市,递补2个专业性全球城市,新培育8个左右全球功能性节点,形成“1- 2-3-9-26”的结构。至2050年,全球城市与节点数量增加至22个左右;力争再提升3个专业性全球城市,再培育7个左右全球功能性节点,形成“1-3-6-12-19”的结构。

3.多节点分工
围绕生产性服务业、航运贸易、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文化交流五大全球核心功 能,实现顶级全球城市全面引领、综合性全球城市多维均衡、专业性全球城市长板显著、 全球功能性节点特色突出、全球功能支撑性节点服务本土的分工格局。
顶级全球城市全面引领。顶级全球城市发挥全面引领作用,进一步集聚全球城市核心功能,在各领域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上海市区(范围包括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闵行、宝山、浦东新区等10个区级行政单元):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等“五个中心”建设, 提升生产性服务业、航运贸易等领域的全球领先优势,补齐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短板, 成为全球新知识、新技术策源地,进一步集聚高等级文化设施。

苏州市区: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智能制造、文化交流等优势领域,补齐航运贸易与科技创新短板。重点提升链接全球 的综合枢纽能力,打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协办地,建设与上海联动共生的功能性枢纽城市;引进与培育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承接上海最新科技成果转移。

宁波市区: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港口名城、高品质东方文明之都,加快打造现代 化滨海大都市。发挥好宁波作为上海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协同区 的三大职能。提升航运贸易、生产性服务业、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补齐科技创新与文化交流短板。发挥自主创新优势,引进国家实验室、双一流高校等创新源,强化民 营创新,建设全球知名创新城市;提升“名城名都”影响力,建设亚太文化交往中心 与幸福宜居家园。

临港新片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五个重要”指示精神,建设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 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 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重点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建设世界 一流滨海城市乃至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产城融合型自由贸易港城。

无锡市区:建设太湖明珠、江南盛地,更具竞争力的实业创新名城、更具吸引力 的山水人文名城、更具持续力的生态宜居名城。重点拉长科技创新、智能制造、文化交流功能长板。引入应用技术型高等院校,提高创新能力;彰显太湖名城魅力,打造 瓷都、佛学等文化名片;加快建设区域枢纽机场、全球性铁路枢纽、国际公铁联运枢纽。

常州市区: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重点拉长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功能长板。巩固智能制造核心优势,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与 产业应用;发挥应用创新优势,树立民营创新典范;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为都市圈培 育与输送应用技术型人才。

南通市区:建好江苏开放门户,建设畅联全国通达世界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更 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层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标杆城市、富有江海特色的海洋中心城市、彰显生态之美的低碳花园城市、宜居宜业幸福城市。重点拉长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功能长板,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制造、港口、贸易复合型智能制造新中心;放大沿江科创带的引领作用,营造特色双创生态,成为大都市圈创新创业新首选。

嘉兴市区:建设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示范地。重点拉长科技创新功能长板, 发挥嘉兴枢纽区位优势,建设长三角会客厅;引入应用型基础创新源和技术应用型创 新源,做强国际性科创平台,建设浙江接轨上海的桥头堡。

湖州市区:建设长三角中心花园和绿色发展引领区,美丽繁华新江南、湖光山色 生态城,创新共享新经济、绿色智造科学城。重点拉长文化交流功能长板,高水平建 设绿色智造城市、生态样板城市、滨湖旅游城市、现代智慧城市、枢纽门户城市和美 丽宜居城市。承办更多国际会议、赛事与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旅游国际知名度。

舟山市区:建设自由贸易先行区、海上花园会客厅。重点拉长航运贸易、文化交 流功能长板。建设自由贸易港,强化国际专业性会展等功能,构建国际一流的江海、 陆海联运服务中心。积极承办海洋、贸易等主题国际会议,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

匹配全球城市区域多中心格局,规划构建“紧凑开放的网络型”空间结构,提出 廊道引领、网络流动、板块协作三大核心理念,以空间模式转型推动更高质量发展。

1.廊道引领
培育七条区域发展廊道,作为引领区域要素集聚与紧凑发展的空间骨架、串联关 键节点的核心载体,实现紧凑发展。

培育沪宁、G60、沪湖、杭甬四条区域创新廊道。引导创新要素向区域创新廊道集聚,促进沿线城市节点间形成要素自由流动、链条紧密互动的创新共同体。沪宁产业创新走廊进一步加强基础创新要素集聚,共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G60科创走廊强化模式创新的引领作用,打造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培育和城镇建设融合发展的先行先试廊道。沪湖发展走廊重点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支撑,培育创新策源,强化绿色智造等新兴经济功能,打造高端平台集聚、产城深度融合的发展走廊。杭甬发展走廊强化智能制造与创新服务功能,搭接杭州数字创新与宁波应用转化的互补优势,促进沿线城市与平台协同联动。

培育宁杭、沿江沿海、通苏嘉甬三条区域特色功能廊道。聚焦生态经济、航运贸易、智能制造等领域,引导特色功能要素集聚与流动。宁杭生态经济走廊发挥绿色发展示范作用,重点培育新兴经济与生态旅游功能,引导创新要素向风景地区集聚,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创新活力迸发的发展走廊。沿江沿海发展走廊重点集聚国际航运、自贸服务、海洋产业、智能制造功能,引领海陆全方位开放,促进自贸区、国家级新区联动。通苏嘉甬发展走廊强化综合服务、新兴产业功能集聚,促进环沪核心城市之间的多向流动与协作,培育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2.网络流动
完善南沿江、北沿江、环杭州湾、沪通 - 沪甬、西太湖、常泰等六条次级发展走 廊与交通网络,作为多中心、多节点的联系支撑,促进更广泛的交流合作。南沿江发展走廊以城际铁路为基础,打造复合型的沪宁第二通道,集聚先进制造、 新兴产业功能。北沿江发展走廊重点建设生态城镇带,带动长江北岸绿色发展与产业 升级。环杭州湾发展走廊强化湾区产业平台协作,加强交通联通和综合枢纽建设,培育智能制造、国际航运、自贸服务功能。沪通 - 沪甬发展走廊加快跨江、跨湾交通通 道建设,培育先进制造与专业服务功能。西太湖发展走廊以盐泰锡宜城际、无锡市域铁路为依托,加强太湖生态共保与旅游链接,培育休闲、康养等新兴经济功能。常泰 发展走廊重点提升区域能级,完善跨江轨道交通支撑,加速区域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促进常州长三角中轴枢纽建设。完善多层次的区域交通网络,支撑资源要素的多向流 动,以都市圈轨道为重点,覆盖次区域及下位空间层次。

3.板块协作
划分环太湖区域、淀山湖战略协同区、杭州湾区域、长江口地区,以及沿海地区五大战略协同区,聚焦战略资源与跨界问题,深化一体化策略机制,实现开放互动。环太湖区域共建世界级魅力湖区;淀山湖战略协同区共塑独具江南韵味与水乡特色的 世界湖区;杭州湾区域共建世界级生态智慧湾区;长江口地区共保世界级绿色江滩;沿海地区共塑世界级的蓝色海湾。

4.层级传导
建立“大都市圈(全域)——战略协同区(次分区)——协作示范区(区县级)——跨界城镇圈(镇级)”四层级的空间协同框架,聚焦不同空间尺度协同重点,围绕创新、交通、生态、人文四类关键协同要素,指引协同规划编制与系统行动实施。

共筑紧凑开放的空间格局
目标共塑独具江南韵味与水乡特色的世界湖区,打造世界级的滨水人居文明典范。创新方面,共营临沪发展的创新高地,构建联动式、差异化的创新小镇网络。交通方面,共建快到慢行的零界地区,构建多层次轨道网及区域水上游、骑行示范区。生态方面,共保天蓝水清的湖畔家园,建设清水走廊与品质水系空间。人文方面,共筑人文宜居 的江南水乡,营造都市近郊游的“世界慢湖区”。

杭州湾战略协同区:总面积约0.82万平方公里(陆域),包含上海、嘉兴、宁波的10个县(市、区),分别为浦东新区、奉贤区、金山区、平湖市、海盐县、海宁市、慈溪市、余姚市、镇海区、北仑区。目标共建生态智慧、开放创新的世界级湾区。创新方面,强化湾区自主创新,共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促进国际开放平台联动。交通方面,共建枢纽链接的高效网络,加快沪甬通道、沿湾轨道的建设统筹。生态方面,强化杭州湾近海生态治理,建立统 一的排海标准与产业负面清单。人文方面,推动未来城市建设试点,举办先锋活力的 国际活动,塑造湾区共同品牌。

长江口战略协同区: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包含上海、南通、苏州、无锡、常州的13个县(市、区),分别为浦东新区、宝山区、通州区、崇川区、海门区、启东市、如皋市、崇明区、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新北区、江阴市。目标共保世界级绿色江滩。生态方面,严控污染源,确保水源水质100%达标;联通地区生态廊道,预留候鸟廊道和水生生物洄游通道,控制岸线开发强度。交通方面,加快跨江通道建设,加强南通新机场与上海两机场之间的交通联系。创新方面,巩固绿色化工、重型装备等优势产业,加速集聚生物医药、智能装备、新能源产业。人文方面, 建设沿江绿道系统,举办各类赛事,提升地区影响力。

沿海战略协同区:总面积约1.84万平方公里(陆域),包含上海、南通、宁波、舟山的17个县(市、区),分别为浦东新区、崇明区、通州区、海门区、如东县、 启东市、海安市、北仑区、镇海区、鄞州区、奉化区、象山县、宁海县、定海区、普 陀区、岱山县、嵊泗县。目标共塑世界级蓝色海湾。创新方面,强化海工装备智造升级,整合沿海绿色石化产业,培育海洋科研创新源。交通方面,推进沿海交通走廊贯通。生态方面,严控海水污染,共建滨海生态带,推进海洋生态修复。人文方面,培育海洋旅游品牌,共营魅力岛链。强化陆海统筹,优化近岸空间布局,建立陆海资源、产业、空间互动协 调发展新格局。

在战略协同区的基础上,以区县(市)为基本单元,培育10个协作示范区。共同研究编制规划,落实战略协同区的重点任务与行动,深化一体化项目布局,强化创新、交通、生态、人文跨界建设衔接。在临沪地区培育6个协作示范区,作为提振跨界地区发展的重要抓手。崇启海协 作示范区共塑世界级生态岛;嘉昆太协作示范区打造长三角创新核心圈;青吴嘉协作示范区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松金嘉平协作示范区打造长三角智慧魅力 城镇圈;金余慈平协作示范区共建长三角沪浙合作引领区;沪舟甬协作示范区共建世 界级港口自贸大平台。在非临沪地区培育4个协作示范区,推广跨界合作模式,包括 苏锡、锡宜常、吴南、江张等,实现高质量协作发展。

跨界城镇圈(镇级)层级。在协作示范区基础上,以镇为基本单元,培育13个跨界城镇圈。通过共同研究 编制规划,促进城镇圈级服务设施共享、产业功能布局优化以及基础设施统筹融合。对跨界城镇圈予以综合发展型、特色提升型、生态主导型三类建设引导。综合发 展型聚焦城乡统筹与跨界协调,强化公共服务配置,促进产城融合;特色提升型突出 特色产业与生态宜居功能;生态主导型聚焦城乡服务、农林保护、旅游休闲等功能。

图片打造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创新要素集聚是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海大都市圈将构建四类创新源,即前沿基础科学创新源、应用型基础创新源、技术应用型创新源及未来科技创新源,引导四类创新要素在都市圈不同功能层级的合理配置,补足创新短板、强化创新特色,形成更强大的内生创新体系和全球领先的多元知识集群。

1.集聚更高层次的前沿基础科学创新源
前沿基础科学创新源是政府主导,在基础科研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科 研机构及设施,是都市圈的创新源头。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契机,在国家新 一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争取更多资源,加速前沿科学创新源在上海、苏州、宁 波的集聚。

2.全面发展更均衡的技术应用型创新源
技术应用型创新源是直接服务于具体产业生产的科研机构及设施,既包括企业设 置的各类研发机构,也包括含有生产部门的科研机构。技术应用型创新源是高水平产 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未来都市圈内广泛设置,实现全面均衡布局。

3.提前谋划前瞻性的未来科技创新源
未来科技创新源是引领世界科技走向的科研机构的基础创新源配置,提供更充足的科研机会,吸引全世界科研人才集聚。苏州、宁波 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综合性全球城市,未来以全球知名创新城市为目标。政府在基础科学创新源上加强资金投入与配套政策制定,在大科学装置方面实现关键性突破,在 双一流高校和国家实验室建设方面全面发力,吸引更多优质资源的注入,加快补足基础科学创新的短板。

4.重点引入更多的应用型基础创新源
应用型基础创新源是政府主导,以应用研究为导向的高校、科研机构及设施,是都市圈内生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各城市科研投入的重点方向,未来在都市圈各 级全球城市及功能性节点城市重点加强。

5.培育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重要知识集群
强化四类创新源,同时持续提升R&D投入,都市圈将形成上海中心、苏州金鸡湖、 宁波甬江、临港滴水湖、嘉定安亭、无锡太湖湾、常州两湖、溧阳天目湖、南通崇川、南通通州湾、嘉兴南湖、湖州南太湖、德清临杭、舟山本岛共14个支撑自主创新发展的知识集群。到2050年,都市圈将成为内生动力强劲的高水平创新共同体。


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

集聚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路径。都市圈将以共同建设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为目标,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带动的先进制造业的集群发展进行针对性引导。

加速提升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
生物医药产业。
势要素叠加,以张江、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联动各级各类中小集群,全面探索跨界创新,全力推进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探索临床研究与转化能力,实现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外包,同时推行异地监管、VIC8新药孵化模式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按照苏沪引领、无锡、宁波、南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形成上海、苏 州两大产业链体系,发挥无锡、宁波、南通中端制造优势,集中力量做好芯片设计及 高端生产。在苏沪锡通以外,鼓励多地同步发展具有关键技术的中小企业集群,共同完善产业链条。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按照常苏甬三核、沪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强高端智能装备制 造的整体实力。常州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的核心技术及生产环节 重点发力,同时突出轨道交通制造业技术和生产的全面自主,形成出口优势产品;苏州聚焦机器人本体、智能装备集成、工厂数字化发展;宁波围绕工业互联网、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努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上海发展高端数控机床;南通重点发展智能专用设备与增材制造设备等,同时在海工装备方面,加强与舟山错位互补,提高生产工艺与生产组织水平。湖州以智能物流装备等为重点,加大与苏州吴江等地联动发展,加快培育长三角智能物流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嘉兴等将加强与周边联动,强化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特色。

新能源产业。规划提出合理推进新能源产业,逐步推进都市圈能源转型。形成以上海、南通、湖州为核心的三大基地,重点发展风电氢能装备、储能产业集群,实现绿色循环产业 的全面提升。

图片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

都市圈的高效流动离不开畅达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辐射全球的枢纽集群,上海大都市圈需要积极构建高度融合的区域交通网络,提高枢纽集群的国际辐射能级。打造支撑全球城市功能体系的世界级机场群,促进多机场专业化分工,持续提升上海核心机场群服务能力。共建分工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推动上海港功能提升,发挥都市圈港口群水铁、水水联运特色。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重点完善城际和市域(郊)铁路网络,促进站城融合发展,革新轨道建设运营机制。同时,持续推进高品质的低碳、绿色交通网络建设。针对上海大都市圈现阶段轨道系统层级缺失、服务水平不高、规划缺乏衔接等问题,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对构建高品质快速轨道交通网络的要求,重点推进轨道上的都市圈建设。

1.提升网络覆盖
构建扁平化的轨道网络,到2050年,基本实现县级单元和乡镇轨道全覆盖。其中,40个县级单元除嵊泗、岱山外,均有两线以上轨道枢纽覆盖,覆盖率达到95%;10万人口以上城镇基本实现轨道站点全覆盖。

构建与全球城市功能体系相匹配的枢纽布局结构。其中,顶级全球城市布局5个两线以上轨道枢纽,综合性和专业性全球城市布局3-4个两线以上轨道枢纽,全球功能性节点和支撑性节点布局1-2处两线轨道枢纽。加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与苏浙周边站点协同发展,扩大虹桥高铁枢纽辐射范围。加快推进松江枢纽、苏州高铁北站、嘉 兴高铁南站扩容提升工程建设。

2.促进高效互联
依托连通全球城市的主走廊和连通全球功能性、支撑性节点的次级走廊,促进上 海大都市圈与国家中心城市间高效流动,都市圈各功能节点间畅达互联。至2035年, 实现上海至近沪地区1小时可达,全球城市间90分钟可达;至2050年,实现都市圈 全球城市间1小时可达、县级单元至上海市区90分钟可达,都市圈内同城互联。

3.直连直通
以“新建城际线路站点必须进入城市中心地区”为原则,完善都市圈轨道网络布局。确保上海- 苏州- 无锡- 常州、常州- 江阴- 张家港- 常熟- 昆山、如东- 南通- 常熟- 苏州 - 湖州 - 长兴、上海 - 嘉兴以及上海 - 前湾新区 - 宁波通道内的新建线路进入板块中心。提升与城市空间耦合较好的部分既有城际站点的利用率,增加上海站、上海南站、苏州园区站、无锡新区站等站点发车班次。充分利用既有普铁线位优势,强化站城融合。

4.探索运营一体
推进都市圈内多层级轨道网络功能融合。上海大都市圈内将形成约7500公里的轨道网络,线网密度达到13公里 / 百平方公里。重点织补都市圈层级的轨道网络,与既有普铁共同作为服务都市圈内城际出行的轨道主体;利用国铁干线和跨区地铁作为都市圈内城际出行的补充;推动都市圈轨道实现公交化运营,提升服务品质。

下放都市圈层级的铁路建设运营权限。成立由各市铁路或轨道建设投资集团组成的大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都市圈轨道层级的铁路所有权、经营权下放至都市圈 轨道建设运营实体公司,由都市圈轨道建设运营实体公司负责协调规划方案、落实资 金、自主建设、运营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促进大都市圈内轨道设施共建共享。


推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上海大都市圈拥有良好的生态本底条件,面对未来更高品质人居环境的挑战,需要都市圈各城市贯彻新发展理念,凝聚绿色共识、共促绿色发展。主动做好碳达峰碳 中和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安全、可持续发展。共同营造更高品质的区域环境,保护更洁净的区域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土壤环境。坚持生态空间恢复与保护,锚固更稳定的生态空间网络,共守生态 底线,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构建更韧性的安全保障系统,保障粮食供给安全、防洪排涝安全、能源供给安全、区域环境安全及信息传输安全,提升城市和区域整体应对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建立健全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体系,推动都市圈生态环境制度创新,夯实都市圈绿色发展基础,共保和谐共生的生态绿洲。上海大都市圈应立足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进区域碳减排,率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1.力争先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上海大都市圈力争2030年以前率先实现碳达峰,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先行达峰;增加碳汇总量,推进碳减排工作,力争2060年以前率先实现碳中和。

2.全面推进区域碳排放减量
探索绿色产业、低碳交通、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创新制度等碳减排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集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限制钢铁、化工、纺织、造纸、建材、电力和有色金属冶炼等七大高耗能行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机器人、航空航天等三大高端制造业。构建都市圈“轨道一张网”,重点加强城际铁路和市郊铁路的建设,提升枢纽对重要节点地区的覆盖程度,完善港口岸电设施的装备。因地制宜地推进沿海、沿湾地区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建设,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加强核电利用水平,合理发展生物质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积极引入区外新能源电力。推进建筑领域低碳技术应用,全面推广装配式建筑,鼓励住宅使用绿色建筑技术,探索低碳社区、街区和园区建设。探索区域碳排放交易与碳金融制度的创新体制建设,引导培育碳交易咨询、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等碳交易服务机构,依托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织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企业债券,将都市圈建成全国重要的碳交易平台和碳金融创新中心。

3.保护更洁净的区域水环境
协调上下游城市水污染控制,共同推进跨界水体治理,加强重点河湖水系整治和区域型水源集中区保护,营造更洁净的区域水环境。统筹饮用水源地跨界管控,重点保护长江、太湖、太浦河等区域饮用水源地集中分布区。协调饮用水源地与沿江产业布局,推进低小散企业入园,清退沿江重污染工 业,加强入江河道的水系整治,探索沿江原水互联互通及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共建水源应急响应平台。

4.保护更清洁的区域大气环境
实施区域能源和煤炭的总量和强度双控,坚持节能减排改造,推动热力、钢铁、 电力等高能耗行业节能降耗,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艺升级改造,加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完成都市圈内钢铁、水泥等行业燃煤锅炉的超低排放改造,实施统一监管与控制;重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制定都市圈挥发性有机物排 放清单,实施发挥性有机物总量和分行业控制。

5.保护更干净的区域土壤环境
健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体系,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土壤、地下水环境调 查,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强化农用地安全利用和土壤污染精准管控,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强化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加强暂不开发地块的风险管控,严格再开发利用地块准入管理。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调查评估和风险管控,健全危险废物、重点环保设施和项目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立覆盖危废全过程的监管体系,对农药化肥 实行总量控制并逐步减量使用,提高农用薄膜、农药包装物安全回收利用率。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技术体系,探索“环境修复 + 开发建设”新模式。

6.衔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
衔接落实两省一市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主体功能区划,鼓励探索以镇为单元的主体功能区划定,强化重点城市发展廊道及重要生态功能板块的统筹协调,通过差异化 政策引导地区的功能管控。构建“一心三带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一心”即太湖生态核心,环湖四个城市加强源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系统推进太湖 22 条主要入湖河流的综合治理,保护太湖国家级湿地等重要自然保护地。“三带”为长江生态带、钱塘江生态带、滨海生态带,协同实施“三带”生态修复,重点加强滩涂湿地保护、动植物栖息地修复、沿线生态化发展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多廊”为山湖生态廊道、山海生态廊道、湖海生态廊道、河流生态廊道等,实施重要水生生物产卵与洄游通道、鸟类迁徙通道等关键生境地区的生态系统整治,按照统一标准开展区域生态廊道的保护与管控。

7.保障粮食供给安全,优化营养供给结构
保障都市圈的口粮供给实现基本自足。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障永久基本农田总规模原则上不减少。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发展、高品质农田建设等措施提高单产。提高高品质绿色产品供给比重,全面优化农业生产环境,严格控制并逐步减少农药和 化肥使用。优化上海大都市圈内的营养供给结构,重点挖潜南通和上海在肉蛋奶方面、舟山和宁波在水产品方面的优势,提高蛋白质的生产能力与产量。重点发挥南通的蔬 菜供给、宁波和嘉兴的水果供给优势,提升果蔬供应水平。

8.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疏通道、增调蓄、建沿海防护带
完善“太湖调蓄、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西控苕溪”的整体防洪排涝格局,形成一级主干河湖与二级次干河湖组成的骨干水系网络。加快实施吴淞江整治、望虞河拓浚、太浦河后续等工程。提升强排设施规模,降低沿江沿海地区的河网水位,拉动太湖及上游洪水的排放。加高加固江堤海塘,提高防洪(潮)标准。优 化调整汛期太湖控制水位,适度提高太湖的蓄滞能力。疏通东太湖、阳澄湖、澄湖、 淀山湖、长荡湖、滆湖等重点湖泊周边毛细水网,提升湖荡雨洪调蓄能力。建立海塘 - 圩田 - 河网三级体系,通过生态防波堤、滨海防护林带、湿地恢复与建设等方式,提 升滨海生态空间的生态调蓄能力。


图片规划实施保障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实施需要建立完善的协同保障体系,既体现平等约束又支撑合作共赢,有效发挥规划在上海大都市圈发展中的战略引领与空间统筹作用。建立全过程的规划认定实施和评估维护机制,确保规划共同编制与认定、长效对话与实 施、动态维护与评估。鼓励建立开放式的实施协商机制,推动多种类型的跨界协同地区规划编制,并以现有合作组织机构和机制为基础,共同推进多层级的跨界地区协同工作。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实施的机制,激发政府机构、专家智库、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协商共议、对话共谋,实现上海大都市圈的价值认同。

1.明确规划认定实施和评估维护机制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是“1+8”城市合作协商的共同契约,经各城市共同编制、认定、实施,作为指导都市圈协同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成果经领导小组审议后,最终成果由两省一市政府联合印发。

建立城市间的长期协作、定期沟通机制。空间协同规划由各城市政府开展实施, 组织下层次法定规划编制,相关部门按法定程序审批各类行动项目。因此,为保障规 划实施有序推进,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进一步建立城市长效对话机制。一方面,定期召开协同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规划实施中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和决策。另一方面,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对具体规划事务进行技术指导和工作协调。

健全规划评估与维护机制。建立区域规划成果信息共享机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 牵头,“1+8”城市共建规划资源信息服务平台,并进行及时更新、动态维护。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评估与维护工作,形成动态反馈机制。结合规划评估结果, 可由两省一市规划主管部门提出,并经领导小组同意,动态调整大都市圈范围,开展 空间协同规划的滚动编制。

2.建立开放式的实施协商机制
推动区域规划协同政策与治理架构创新。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各层级的协同地区根据空间协同规划层级传导的要求,组织编制空间协同规划,深化专项规划。同时,鼓励多层级主体根据地方实际发展诉求,自下而上主动协同,自发协商编制各类跨界地区空间协同规划、发展规划、专项规划等,统筹跨区域发展相关事宜。

充分发挥已有各类合作机构的作用,并鼓励多层级协同主体探索多样化的协商机制。以长江三角洲现有一体化发展机构和机制为基础,借鉴现有跨行政区协调的工作组织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工作组织和合作机制,完善联席会议制度。跨界地区协同规 划具体审议和认定形式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鼓励创新跨界地区协同规划的实施办 法,制定各类跨界行动纲领,进一步形成规划实施和监督的操作细则、技术导则,签订 政府间战略合作协议、项目备忘录等。

3.探索多元主体参与实施机制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不仅是各市政府的共识共认,更是身在其中的所有居 民、所有企业与组织的共同愿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实施,不断激发专家智库、市场主体、公共组织、市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共同缔造“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

邀请各行业专家及智库,共谋上海大都市圈发展。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合作 成立顾问小组、专家智库等,通过开展独立研究、联合发布研究报告、举办专题会议 等多种形式,共同为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建言献策。鼓励第三方智库长期跟踪区域发展情况,对上海大都市圈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与倡导。

支持上海大都市圈各行业企业建立联盟、协会、商会等伙伴关系,建立行业发展标准,交流产业发展经验,举办行业区域协同发展论坛。鼓励跨界主体相互建立联系机制,举办行业会议或主题论坛,强化市场主体的意见表达与交流合作。支持有远见的市场主体联合成立投资开发机构和发展基金,支持上海大都市圈重点项目建设。

积极与公共组织等合作伙伴开放讨论,与其共享上海大都市圈研究成果,共话上 海大都市圈发展想法。鼓励社会非营利组织发挥桥梁作用,举办或参与相关主题论坛,共评上海大都市圈的热点话题,形成专题报告,对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建设积极建言。

促进各年龄段人群了解规划、支持规划,加强“上海大都市圈人”的价值认同,树立主人翁意识,提高全社会的规划参与度。让每一个在上海大都市圈居住、工作、学习的人都来了解规划、参与建设,并通过信息平台、宣传册、新媒体等方式,表达意愿,了解动态、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