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开发
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时间: 2016-10-28信息来源:李京华 包庆丰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国有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储备和生态建设战略基地,地处偏远,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个人生产资料稀缺,贫困问题较农村、牧区更为广泛和复杂。但目前对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的研究和关注相对较少。国有林区的贫困与其地理区位相关,根据国有林区的实际特点,利用空间贫困理论,构建了包含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四个维度共24个指标的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探讨了指标数据的获取、检验和空间化等问题,以客观、全面反映国有林区贫困状况。[关键词]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2016)03-0018-06
DOI:10.14137/j.cnki.issn1003-5281.2016.03.004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加快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研究”(编号:2014B010)。
[收稿日期]2015-11-19
[作者简介]李京华,女,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包庆丰,男,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理学博士。
一、引言
国有林区是建国初期我国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满足各项建设所需木材而在东北、内蒙古等地建立的以135个森工局为主的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木材储备和生态建设战略基地。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长期的重采轻育、计划经济体制等原因,国有林区陷入了森林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困境。统计数据和已有研究成果均表明,我国国有林区职工收入略高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而远低于城镇居民收入,但由于无土地、草场等生产生活资料,生活支出和消费较高。虽然拥有城镇居民身份,但相当一部分职工并没有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虽然实施了天保工程、国有林区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管理体制落后等原因,国有林区并未真正摆脱困境。因企业改制等原因失业、离岗、陷入生活困境的人口数量庞大,因子女教育和医疗支出致贫的现象更是普遍存在。在资源枯竭城市中,森工城市转型较其他资源型城市表现较差[1],国有林区并未真正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后,国有林区的贫困将会进一步加剧,面临着比农村、牧区广度更大、程度更深、更为复杂的贫困问题。国有林区的贫困是国有林区面临困境的重要表现,对国有林区贫困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国有林区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
贫困问题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贫困的识别与测度。[2]目前,针对国有林区贫困测度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或是对国有林区贫困进行综合评价[3],或是利用微观数据进行贫困测量[4][5],或是对贫困测度方法进行研究[6]。这些研究从理论到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对国有林区贫困测度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但都局限于将各国有林区作为一个单独的经济主体或独立区域进行研究,并未结合其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将其放入一个宏观的区域经济层面来研究。从空间贫困角度进行的国有林区贫困的研究尚未出现。鉴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空间贫困理论,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以客观、全面测度国有林区贫困,为国有林区反贫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空间贫困理论
空间贫困理论由世界银行的雅兰和瑞福林提出,是研究贫困的空间分布、贫困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专门理论。[7]早在20世纪50年代,哈里斯和缪尔达尔就提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有关,这便是早期的空间经济学,之后发展到新经济地理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银行开始关注全球贫困的空间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有些地区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仍然有大量人口处于持续性贫困之中,呈现空间聚集状态。雅兰和瑞福林对我国南方4省1985~1990年微观数据的回归分析发现,由一系列指标合成的地理资本对农村家庭消费增长有显著影响,是地理因素导致了“空间贫困陷阱”[7],由此提出了空间贫困的概念。
2006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起一个地理空间框架,用来分析贫困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将空间贫困研究推向新的高度。GIS技术作为一种交互式、可视化的分析工具,能够将各种与空间有关的数据与地理位置链接在一起,从空间视角出发,表达、分析各种数据,较好地刻画特定地域的经济社会特征,包含人口、经济、能源、水、卫生设施、粮食安全、健康、贫困指数等众多发展指标的空间分布情况。[7]世界银行的贫困地图(也称“贫困绘图”)便是依此原理进行操作和绘制的。
国有林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贫困现象更加凸显,呈集聚特征。国有林区的贫困不仅是林业领域的经济问题,更是作为以生态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特殊区域的社会问题。现有的贫困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村区域,国家扶贫政策也主要在农村地区实施,而对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的关注相对较少,国家扶贫政策措施也未完全覆盖至国有林区这一“不城不乡,非工非农”的特殊区域。对国有林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不仅应着眼于职工个人收入,还应从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关注区域整体发展。在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和国有林区改革的背景下,实行政企分开、企事分离的管理体制已成为必然,应将国有林区的贫困问题纳入整体社会经济发展范畴进行研究,精确到国有林区的林业局,进一步推进到各下属林场。空间贫困理论正是适合这一特殊区域贫困研究的正确理论指导,本文主旨就在于运用空间贫困理论建立一个涵盖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空间贫困综合测度指标体系,为国有林区的贫困测度提供正确依据和指导。
三、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原则
1. 科学性和客观性根据空间贫困的基本含义,遵循科学设置的原则,注重空间贫困的综合性,客观反映空间贫困的本质属性,使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地反映国有林区各区域贫困状况和程度。
2. 可操作性和实践性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服务于贫困测度,是一个实践和应用性很强的问题,最终为反贫困提供政策依据。所以,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计算的可操作性等。
3. 系统性和完整性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包含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这一地区的状况。
4. 体现国有林区区域特点我国国有林区区域跨度和地理差异较大,其贫困特征也区别于农村和一般城镇的贫困,而空间贫困研究正是基于地理空间要素差异来提供相应的减贫策略。指标体系要能够充分反映国有林区的区域特点,所选指标均能够表达国有林区区域空间特征和差异。
(二)国有林区贫困指标体系框架及指标选取
空间贫困表现为位置劣势、生态劣势、经济劣势、政治劣势等地理资本劣势,是一个至少包含了环境、经济、社会等三个方面在内的集合概念。[8]调研中发现,国有林区的劣势主要体现在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四个方面。因此,本文从环境、经济、社会、政策四个维度出发,建立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环境维度包含地理位置、地貌要素、林业生态3个指标组4个指标,经济维度包含经济发展基础、森工企业经营效益、市场活跃度、国家投入资本、收入与消费4个指标组11个指标,社会维度包含人口状况、教育、医疗等6个指标组9个指标,政策包括政策倾斜度和政策实效2个指标组2个指标。共16个指标组24个指标。
1. 环境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此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将在下文中经济、社会、制度维度中体现。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区各项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貌、自然资源、以及气温、降水等自然气候环境。根据地理经济学和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是否具有区位优势,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地貌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地区的地貌影响着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地区的产业选择与发展。自然资源的多寡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关键因素。气温、降水等自然气候对地区发展的影响可以通过影响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生长来反映,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的多寡和种类方面,对于国有林区来说则体现为森林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因此,环境维度设计为地理位置、地貌、林业生态三个指标组,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
第一,地理位置有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主要用经度、纬度表示;社会地理位置是一个相对概念,以一个地区为参照,用目标区域距离参照地区的远近表示。社会地理位置更能体现地区发展程度强弱,因此用社会地理位置来表示国有林区地理位置。城市中无论是信息,还是物质产品都较为丰富,对周边地区的发展有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国有林区大多地处偏远,因此,用距离最近中心城市距离来表示其所处的地理位置。
第二,地貌指一个地区地表面高低起伏的状态,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在社会问题研究中需要将其量化。国有林区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地貌特征是其贫困的基本表征,如若地貌平坦宽阔,则在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优势产业、招商引资、人们生产生活方面具备优势;如若地貌坡度起伏较大,则对日常生产生活接续产业发展和外来资本优势发挥产生影响。地形起伏度是一个描述区域地形特征的宏观性指标,本文采用地形起伏度来表示国有林区地貌特征。
第三,国有林区森林资源较其他地区较为丰富,自然资源方面的贫困主要是可利用森林资源也即林业生态的贫乏。在以生态建设为主要任务和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背景下,林业职工的职责主要以管护为主,可利用的森林资源集中于林下资源的开发,因此,将人均管护面积和人均林下产品采集量作为衡量林业生态的指标。
2. 经济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社会产值、产业结构、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来表现。社会产值和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体现经济发展程度最直观的指标。对于国有林区来说,森工企业历来都是最重要的林业生产单位,经营状况是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国有林区以一个特殊的生产单位存在于所在城镇的行政区划范围内,其经济发展受到所依托城镇市场发育程度的影响。目前,国有林区生态补偿机制和林业碳汇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加之地处偏远,国家投入资本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有林区的发展。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则相应地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较高,而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本文中国有林区的经济维度通过经济发展基础、森工企业经济效益、市场活跃度、国家资本、林业人口收入与消费等5个指标组体现。
第一,经济发展基础。衡量经济发展的最直观指标是社会产值,社会产值总额、人均社会产值、社会产值增长速度都是常用的指标,社会产值总额与人口数量、区域经济规模等相关,相比较而言,人均社会产值更能反映其实际水平。本文重点考察的是其一个时期的状态,因此选用社会人均产值作为经济发展的指标。林业是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选取人均林业社会产值作为反映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国有林区可采森林资源的减少和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的现实状况要求国有林区调整产业结构,若对林业产业依然依赖程度较大,林业产值占社会产值比重较高,则说明产业发展不均衡,仍需调整。本文选取林业产值占社会产值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的指标。
第二,森工企业经济效益。尽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国有林区生产任务逐渐转变,但无论是在职工数量还是产业发展上,森工企业的经营效益依然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森工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有:总资产贡献率、资本保值增值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周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品销售率等,而从财务计算角度和常用的对外公布指标来讲,资产负债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最常用和容易理解的指标,本文选用这两个指标作为衡量森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指标。
第三,市场活跃度。市场活跃度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表示,可以通过微观经济主体数量、市场资本流通速度等来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好,则经济主体数量较多,资本流通速度也较快。从数据获取和可操作性方面,既要能考虑到微观经济体数量,还要能反映市场资本情况的指标。本文选取区域内金融机构入驻的数量作为市场活跃度的指标。为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对比,本文选取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与全国县域平均金融机构网点数量之比作为衡量国有林区市场活跃度的指标。交通发达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活跃度,处于交通枢纽位置上的地区,市场经济活跃度较高,反之,若离重要交通通道较远,则市场活跃性也较差,本文选取距离最近省(国)道来表示。
第四,国家投入资本。国家为国有林区投入的资本包含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补偿资金等。对于接续产业发展尚未成熟、生产任务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国有林区,在生态补偿机制和林业碳汇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国家投入资本是影响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合理和客观的角度来讲,国家资本的投入应与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增长相匹配,本文用森林资源年均增长率与国家营林投资年均增长率之比来衡量国家资本投入的多寡。
第五,收入与消费。林业人口是国有林区人口组成的最主要部分,是林业生产的主力军。人口的收入水平一般用年人均收入来表示,因此,本文选用林业人口年人均收入来表示国有林区居民收入水平。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可以通过食物消费占总支出的比例来体现,通常用所在地区的恩格尔系数来表示。
3. 社会 社会状况体现在包含人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的各个方面。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情况,本文通过人口状况、医疗、教育、养老、住房、出行等6个指标组反映国有林区社会状况。
第一,人口状况。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主要指标有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构成等。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可以反映地区人口情况,但是从贫困研究的角度来讲,人口的生存状况是最重要的方面。贫困发生率(贫困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比例)是人口生存状况的最直接体现,表明该区域贫困发生的集中程度,是一个地区贫困研究的基础,也是未来社会民生发展的基础。人口构成主要有年龄构成、学历构成、民族构成等,从国有林区的实际出发,人口构成用林业人口占当地人口的比例来表示,更能反映人口构成情况,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口的就业和生产情况。
第二,医疗、教育、养老。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学有所教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林区的医疗和教育建设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有林区工人的增多,医疗和教育设施逐步完善,在木材生产量较大,经济发展较快的时期,曾有快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国有林区困境的出现,医疗、教育发展缓慢,远落后于其他城镇水平。医疗方面的发展程度可以用当地医疗器械设备水平、医师数量、万人床位数量等表示,但从贫困问题研究角度出发,根据国有林区实际,应从人们获取医疗服务的难易程度和服务覆盖人群广度来反映。医院等级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代表可以获取到的医疗服务的质量,距离最近二级医院的距离则反映该地区获取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难易程度。医疗保险是社会基本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保险覆盖率反映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和广度。在教育方面,因国有林区建设时几乎每个林业局内都建立了附属的林业学校,后有些已撤并或交给地方政府管理,但其教学质量并不高,大量职工将子女送往离家较远的教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就读。现国有林区所在的城镇一般学校仅设置至初中,义务教育结束后,则需要到附近的县市就读高中。因此,本文用到最近重点中学的距离来表示获取高质量教育的难易程度。人口整体教育水平则用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例来表示。养老保险是社会基本保障的重要方面。在国有林区,除在岗职工外的群体,均须个人缴纳全部养老保险费用,有大量的人口因无力承担而选择不缴纳或拖欠费用。养老保险覆盖率是反映养老基本保障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地区养老基本保障服务水平。
第三,住房。国有林区建设初期,在“先生产,后生活”的建设方针指导下,建设了一批满足职工当时基本生活的简易住房。在出现“两危”困境后,无力再为职工提供住房,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住房建设远远落后于其他城镇。虽然国家实施了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收入水平低、生活支出较大等原因,很多职工仍然负担不起购房费用(或因住楼房生活费用较高),仍住在使用期限长、生活条件差的棚户区房屋内。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本文将棚户区住户数占林区住户总数的比例作为衡量国有林区住房状况的指标。第四,出行。出行是一个地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组成,可通过居民拥有的交通工具、道路交通状况等指标来反映。因本文侧重于区域整体的研究,故选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作为衡量指标,用道路交通状况来表示。国有林区道路不仅包括普通公路,还包括生产用的运材公路和防火林道。从人们生活的角度出发,选用人均非林业生产用道路长度作为衡量国有林区出行难易程度的指标。
4. 政策 政策是各级政府为了达到某一目标,在一定时期内采取的具体措施。在贫困问题研究中,则指的是反贫困政策,泛指目的在于或涉及到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或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如国有林区涉及的国家层面的天保工程、新林区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工程项目以及省级项目(如内蒙古实施的“十个全覆盖”等项目)都旨在帮助国有林区改变落后的面貌。反贫困政策实施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政策实施的数量,一个是实施后的效果。涵盖到一个地区的反贫困政策数量可以表示该地区受到帮扶政策的倾斜度,是制度政策倾向的衡量指标。反贫困政策实施实效是一个定性问题,因涉及到的仍是民生问题,可以将其量化,用国有林区居民对政策实施的整体满意度来衡量。
四、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获取与表达
(一)指标数据的获取
从空间贫困概念和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来看,既有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也有自然地理指标。指标类型不一,获取方法也就不同,主要包括统计、计算、遥感监测等方法,具体的指标数据及获取方式参见表1。
统计计算方法主要用于获取研究区域林业局(林场)所涉及到的无法直接取得、需通过计算才能得到的数据,如贫困发生率、林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比重等。遥感监测主要用于获取所研究的林业局(林场)的自然地理数据,如地形起伏度、距离重要省(国)道距离、距离最近中心城市位置、到最近重点中学距离、到最近二级医院距离等。
(二)指标的检验
指标数据的获取和建立带有一定的经验性和主观性,可以采取结构方程模型处理指标数据缺损,进行信效度检验,以获取客观的指标数据,最终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
(三)指标数据的空间化
空间贫困指标数据可分为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两类。[8]属性数据一般以某一特定的基层行政区为基本单元来研究区域社会、经济、规模等状况,通过关系型数据库(Relationship 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RD-BMS)进行存储、检索、更新和数据分析等。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诸如人口状况、收入与消费、经济发展基础等是空间贫困研究中最常用的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主要包括通过遥感技术取得的包括地形起伏度、到中心城市距离等地理地貌数据。因属性数据不能反映社会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关系型数据库也不能直接进行空间运算和分析,需要借助GIS、RS、GPS等技术,采用遥感反演、格点生成、多因子加权融合建模法等方法将属性数据转换为空间数据[8][9]。在计算时,根据空间一致的要求,将各空间数据处理成坐标系、起算位置和网格大小相同且投影一致的空间数据集,以确保所获取数据具有相同的空间坐标,符合所用软件的运算要求。同时,还需要通过极值化、均值化等方法将数据标准化,进行无纲量处理,以便于综合比较和分析。
贫困地图(绘图)主要以GIS为核心,构建一个可视化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信息提取、活动进行与可视化同步,便于决策者和大众理解、接受。贫困地图可以科学地反映特定区域的地理资本及空间贫困状况,客观地对区域空间贫困进行综合评价,是空间贫困测度结果可视化的、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
五、结论与讨论
国有林区的贫困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问题,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空间贫困测度是衡量贫困程度的重要手段,构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是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的开端和前提。本文分析了国有林区的贫困现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环境、经济、社会和政策4个维度,共16个指标组、24个具体指标组成的国有林区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并对指标数据的获取、检验和空间化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具体的操作则是基于GIS技术和对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目前,还未有人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入手对国有林区贫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仅是一个开端、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余建辉,等.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效测度研究 [J]. 资源科学,2013,(9).
[2]肖云,徐新鹏.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刘丽萍. 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贫困评价研究 [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4]井月. 黑龙江省森工林区住户持久性贫困测度及扶贫对策研究 [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2.
[5]朱洪革,井月. 重点国有林区贫困:测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
[6]陈文汇. 我国国有森工企业的贫困测度研究 [A]. 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论——第六届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论坛论文集 [C]. 2012.
[7]陈全功,程蹊. 空间贫困及其政策含义 [J]. 贵州社会科学,2010,(8).
[8]刘小鹏,等. 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村域空间贫困测度指标体系研究 [J]. 地理科学, 2014,(4).
[9]胡云锋,等. 国家尺度社会经济数据格网化原理和方法 [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1,(5).
(责任编辑 张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