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开放的种子,撒向全国(聚焦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5周年(下))时间: 2018-11-27信息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8年11月27日 ) 作者:李 婕 责编:万山
自诞生之日起,自贸试验区就承担着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的任务。落地实践5年多,从最初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到广东、天津、福建等12个自贸试验区,一条条改革的成功经验从“试验田”里走向全国。
负面清单、单一窗口、自由贸易账户……截至目前,已有153项成功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高水平开放的良种如何撒向全国?本报选取了几个案例。
审批变备案,
进口商品上市“减时差”
“一支口红审批5个月”——以往,很多消费者会遇到境内产品上市时间滞后的问题,随着自贸试验区经验的推广,境内外“时差”正大幅缩减。
2017年3月,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审批改备案工作在上海浦东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率先试点推行。依据试点相关规定,自2017年3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21日,凡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口岸进口,且境内责任人注册地在上海浦东新区的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现行审批管理调整为备案管理。截至上月10日,上海市备案管理系统上成功注册用户名314个,涉及境内责任人211家。
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沈建华介绍,这一调整的最大变化在于审批环节后移,大大缩短进口非特化妆品上市时间。“现在把审核环节放到备案以后,企业拿到备案证已经进货了,这个时间就大大节约了。原来要2到6个月,现在只要5个工作日。”
今年3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试点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天津、辽宁、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四川和陕西10个自贸试验区推广复制浦东新区经验,扩大试点实施首次进口非特备案工作。
不久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宣布,自11月10日起,首次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现行审批管理和自贸试验区试点实施备案管理,调整为全国统一备案管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不再受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申请。
按规定,进口化妆品分为特殊用途化妆品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除了具有育发、染发、烫发、脱毛、美乳、健美、除臭、祛斑(美白)、防晒等9类特殊功效的化妆品以外,其它都属于非特殊类化妆品,占化妆品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随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发布的公告,非特化妆品备案工作正式向全国铺开。
欧莱雅集团是第一家取得进口非特备案企业账号的公司,公司负责人表示,非特化妆品进口备案试点是中国大力推动贸易便利化的生动例子。这将有助于企业在第一时间将全球最新产品带给中国消费者,同时满足中国消费者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刺激国内消费。
当然,备案制并不意味着其安全性会有所降低。根据公告,各级药品监管部门应加大备案进口产品的事中事后监管力度,加强与海关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及时通报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例如,产品备案后3个月内,监管部门将对企业提供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如果审查发现安全性问题,则企业将面临暂停销售或者产品召回等处罚。
窗口多合一,
企业不用来回跑
除了上海,其他自贸试验区也有许多向全国推广的成功经验。
福建自贸试验区按照全省一个平台,福州、厦门两个运营体的架构,加快通关制度改革系统集成,积极推进单一窗口建设。以厦门运营体为例,截至目前,已连接36个单位,涵盖68项功能,平台日单证处理量破27万票,包括货物、船舶、运输工具、跨境、园区等申报。
2015年,商务部将福建自贸试验区单一窗口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今年5月,“两证合一”功能被国务院做为自由贸易试验区第四批改革试点经验向全国复制推广。
“福建自贸试验区的主要做法与创新,就是以数据跑路代替人跑腿,实现国际贸易‘一站式’办理,为外贸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实现‘一趟不用跑’的目标。”福建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说。
一方面,让窗口服务覆盖国际贸易主要环节。目前,单一窗口由进出口货物申报和船舶进出境申报,拓展到企业资质备案、进出口许可证申领、出口退税、税费支付、结(付)汇等国际贸易主要环节,并延伸到物流和金融服务领域。外贸企业不再需要往来奔跑于不同单位之间办手续、交材料,只要通过单一窗口就可以办理国际贸易的全部业务。例如,企业资质备案环节将原来分散在市场监管、外贸、海关(原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单位的企业注册、备案集中到单一窗口,企业可在单一窗口上一次性办理全部注册、备案手续,所提交材料各单位共享、互认,“六证合一”。
另一方面,覆盖主要进出口商品种类和主要运输工具。不仅一般贸易可以在单一窗口上办理手续,目前还扩展到跨境电商商品、海运快件、邮递物品等所有进出境商品种类。例如合格跨境电商产品6秒内就可实现快速验收。运输工具种类也基本实现在单一窗口上办理业务,包括船舶进出境、飞机进出境、多式联运等。
单一窗口的创新成果,直接体现在效率和成本上。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经统计,通过单一窗口进行货物一单两报,企业进出口货物的申报效率提升50%以上;出入境船舶企业通过关检“一站式”预约查验系统,平均单票重复申报项目减少30%,节约作业时间2小时,企业查验准备与实施时间较原来缩短50%。
同时,单一窗口无纸化作业减少了企业的往返成本和资金成本。据测算,仅减少企业进出口环节申报服务性收费,每年可减少海关检验检疫的申报环节经营服务性收费近1.5亿元。原产地证企业备案“两证合一”功能可为企业享受进口国家(地区)关税减免优惠近3亿美元。
监管新模式,
跨境电商便利可溯源
从天猫国际、京东、亚马逊、苏宁云商到1号店、唯品会、当当网、聚美优品……广东自贸试验区已经成了大型电商布局跨境业务的重点区域。挂牌以来至2018年9月底,仅南沙片区跨境电商销售额就达155.4亿元。
市场的活力离不开环境的魅力。事前备案、事中采信、事后追溯,广东自贸试验区探索的跨境电商监管新模式,于2015年入选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范围复制推广。
“简化口岸环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质量追溯体系,对跨境电商企业及商品实行事前评估、入区备案、第三方检测、事后追溯等闭环监督管理,有效地促进了片区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广东自贸办有关负责人表示。
对跨境电商企业和商品实行备案管理。例如,区内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须先分别在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申请备案,备案采取网上备案形式,并实施“一点备案,全关通用”,在广州、深圳海关关区内任一业务现场完成确认的企业,即可在关区内其他业务现场开展相关业务,无需再次办理备案手续。
对进口保税货物实施“先放后征”的快速通关模式。海关凭担保提前放行商品,电商、物流企业定期集中代缴税款,对大部分低风险商品实施快速放行,提高通关效率。同时,实现跨境电商商品7×24小时放行出区。
建立跨境电商质量追溯体系。广东检验检疫局依托“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在全国建立首个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平台,所有经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进出口的跨境电商商品质量信息都可登录智检口岸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快捷查询。消费者只需输入订单号、快递单号或身份证号任意一项,即可快速查询商品名称、数量、货号、申报原产国、生产企业、入境口岸等18项信息,实现“源头可溯、去向可查”。
便利举措为企业带来方便。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基于这些举措,企业可在任何地方实现业务网上申报、查询和备案,基本实现“零纸张、零距离、零障碍、零门槛、零费用、零时限”。检验检疫效率大幅提升。商品检验检疫办结率由以往的平均2至3天缩短为16分钟,产品合格率提升24个百分点,查验率降低90%。商品风险低、企业信誉高的货物实施现场免查验,绝大多数货柜可在1分钟内办结所有手续。
创新手段为消费者带来安心。通过商品溯源平台,消费者可以掌握商品来源、检验检疫流程节点、商品质量等信息,有效解决了跨境电商商品追溯难、维权难的问题。目前,南沙片区跨境电商商品质量溯源网络查询量已超过500万人次。
“自贸试验区建设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商务部方面表示,未来将督促检查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工作进展情况及其效果,加强改革开放措施的系统集成,及时总结各领域“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的创新成果和做法,采用多种方式发布实施,持续释放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