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合作
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问题研究时间: 2015-11-07信息来源: 作者:马嵩 责编:wyg_admin
摘要:当前,国家间的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金融发展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中央层面推动向地方政府和市场自身寻求创新转变;区域信用体系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主体微观化、辐射区域化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这些新变化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对此,应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构建适宜的区域信用体系,明确地方政府金融调控边界,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促进金融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强化金融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联系,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以形成区域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关键词: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问题
为提升我国在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水平,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下游珲春平原南部,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合作示范区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势必催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分析当前区域金融发展的新变化及影响,探讨和完善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对策,对于缓解合作示范区资金的供求矛盾、提高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顺利推进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区域金融发展的新变化及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影响
(一)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资本的全球流动已呈常态,现代产业也呈现全球性布局的特征。然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并没有削弱区域金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金融发展反而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愈加凸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通过构建区域贸易壁垒,与伙伴国家一起“抱团取暖”外,还在于一方面,就各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很难实现无缝对接,尤其是几次金融危机的历史表明,资本跨国自由流动很容易给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因而对于金融全球化程度,各国已经开始采取日益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区域性产业、金融等经济要素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和较强的关联性,交流、合作的障碍较少,经济、文化等的同质性会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其正效应可传导至各国内部众多相关产业,而负效应则可一定程度上控制在区域范围内。因此,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国内外机遇,通过更好发挥区域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区域优势,以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金融创新不断推进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金融尤其是国际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主要由中央层面出台规划,由地方政府具体落实,而企业在战略规划框架下,寻找商机,即市场在区域金融发展中并未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练,我国各层面改革实践的能力逐渐提升,中央在推进区域金融发展方面开始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一些地方结合具体实际及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过先行先试,制定行之有效的区域金融发展规划。此外,国家优惠政策一直是区域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这虽然能够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但也容易导致路径依赖,甚至产生脱离地区实际、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不符的错误引导。当前,国家政策优惠更多是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具体的优惠方案尤其是区域金融改革方案,中央给予地方足够的创新空间,真正体现优惠政策的“因地制宜”。可见,在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继续争取国家支持外,地方各级政府需要打破过去“等、靠、要”发展观念的束缚,真正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周边地区政治经济环境出发,大胆创新与尝试,以此才能真正抓住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良好机遇,甚至打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区域信用体系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
信用体系是现代金融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已成为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信用体系不健全,则金融业的发展将受到抑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极大削弱。而在区域金融层面,受信息沟通障碍、征信标准不同、体制和文化差异及信息安全等的影响,区域信用体系一直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随着双边、多边经济合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各类协定的不断修改完善,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很多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区域信用体系日渐成熟,其也逐渐成为现代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区域信用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各金融机构自身建立的区域信用系统,主要为其自身的经营活动服务,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二是由国家层面统筹建立、以市场原则运行的区域信用系统。在这里,国家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统筹制定区域信用系统的关键性指标和范围,从而达到区域所有经济实体都可以此为依据做出行为决策的目的。对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而言,受历史、政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构建区域信用体系的难度相对较大,这无疑会影响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的顺利发展。尽管构建区域信用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来看,通过发挥中国作为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重要成员的作用,形成由各国主要银行代表构成的信用评级制度,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短期内可做参考的选择之一。
(四)主体微观化、辐射区域化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
随着双边及多边合作的普遍化,加上各类贸易协定的广泛签订,包括区域金融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呈现微观化趋势。一方面,市级层面成为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微观行政主体。不仅中央层面在区域金融发展中仅做框架性质的资金及政策扶持,而且省级直接干预在区域金融发展中也日渐减少,市级政府所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这不仅保证具体措施极具针对性,而且有效激发了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负面清单成为很多区域的管理原则,这使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自主创新空间,能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特性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区域金融服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加上控制金融流动性风险等的需要,区域金融的外溢性一般较低,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区域内部相关产业,对区域外部的影响有限,从而可有效控制区域金融风险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更好发挥区域金融的积极效应。而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由于中国部分主要在吉林省,且囊括了吉林省经济的主要重心长春、吉林两市,因而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的正负效应,都可能对整个吉林省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促进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推动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合作示范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此,应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以各国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为载体,以其他多种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为补充,以现代金融创新工具为突破点,构建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以满足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各参与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促进区域内产业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水平。
(一)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
融资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区域经济保持活力、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符合示范区特点的融资创新的不断涌现,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领域资金,缓解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从金融需求角度看,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内既有金融需求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也有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但作为国际合作示范区,现有金融供给主体以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其业务流程严格、贷款门槛较高。而中小企业很难适应大型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相对较高的贷款成本与交易费用也并非这些中小企业可以承担的。这导致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内金融供给结构存在明显失衡,众多中小企业被排除在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其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满足示范区内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格局。应在不断提升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服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可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并设立多种形式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同时,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改革,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制度,实现不同层级国有银行的多级法人治理;通过增强基层国有银行尤其是县域分支机构的独立性,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此外,对于经营效益较低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可试点改造为独立的地方性银行,激发基层的创新性和活力,进一步完善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融资结构。
(二)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随着金融行业的深化发展,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更多依赖于外部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是否完善。对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针对其发展阶段及区域特征,可从以下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1.构建适宜的区域信用体系。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区域内金融机构针对区域特性,建立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以更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针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建议由各国政府牵头,推动区域主要银行代表组成区域信用评级机构,共同商定区域信用评级指标及标准,以保障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健康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政策,规范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以此营造区域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信用环境。
2.明确地方政府金融调控边界,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尽管当前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国际经验表明,通过负面清单赋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创新空间,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地方政府主要应做好区域金融发展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尽量减少对金融业的不当干预。定期出台区域金融发展规划,明确区域金融发展的长远目标,制定区域金融发展的限制性框架,其具体发展内容和措施则应以市场为导向,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裁量权,以此充分调动区域金融机构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区内政银企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及时的反馈与解决机制,促进区域金融调控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3.促进金融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取得很多有益的成果。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区域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营造整个区域共赢的发展氛围。对此,应鼓励金融衍生品的合理创新,并以此为载体,促进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逐渐融合。通过洽谈会的形式,加强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沟通交流,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示范区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主动引导金融业与发展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以形成区域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既是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解决商业银行支持不足、获取充足资本供应问题的关键,也是保持区域金融具备持久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资金使用更有针对性。尽管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但由于区域金融本身的金融创新更多局限在区域内部,因此,可争取地方债、企业债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先行先试,逐步实现区域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争取设立中央层面的专项债券。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以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需依靠财政投入的项目,此类项目多为公益性项目或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项目,财政支出的水平与效率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程。对于这类项目,可根据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实际,向中央申请建设项目专项债券,以此缓解示范区建设的资金压力及其对市场资金需求的挤压,使有限的金融资本能够更多配置于企业和经济项目。专项债券宜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由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的设计与管理,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督查与审计,既最大限度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又尽量降低各级政府的行政成本。
2.争取地方政府建设型债券和投资发展基金的先行先试。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回报的建设项目,可争取先行先试,以地方政府建设债券的形式融通资金,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同时,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建立投资发展基金,为示范区内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存在传统融资方式困难、又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投资发展基金宜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防止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导致的资金低效配置,由各级审计部门和管理部门定期对基金的运营情况进行审查。此外,考虑到政府官员任期时间的限制以及债券、基金的相对长期性,有必要聘请第三方审计与管理机构,作为社会资金的代表长期参与债券和基金的运营管理,以保证债券与基金的稳定性。
3.争取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项目债券融资的先行先试。目前,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仍存在较多限制,这更多源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以及抑制经济波动风险的考虑。对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可在将债券融资范围控制在示范区内部的前提下,争取有条件的企业发行项目债券更大的自主权。为降低债券违约风险,可由政府承担担保责任,通过严格的审计程序,挑选具备发行债券资质的企业或中小企业集团发行项目建设债券或集合债券,定期审核并公布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以此带动示范区直接融资市场尽快走向成熟。
关键词: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问题
为提升我国在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开放水平,2012年4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位于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下游珲春平原南部,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东北亚地区的几何中心。合作示范区是“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桥头堡”。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势必催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因此,分析当前区域金融发展的新变化及影响,探讨和完善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对策,对于缓解合作示范区资金的供求矛盾、提高区域金融资源配置效率、顺利推进合作示范区建设、实现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完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区域金融发展的新变化及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影响
(一)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
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资源和资本的全球流动已呈常态,现代产业也呈现全球性布局的特征。然而,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并没有削弱区域金融的地位,而且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金融发展反而得到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青睐,区域金融的地位和作用在现代世界经济体系中愈加凸显。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通过构建区域贸易壁垒,与伙伴国家一起“抱团取暖”外,还在于一方面,就各国的实际情况看,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很难实现无缝对接,尤其是几次金融危机的历史表明,资本跨国自由流动很容易给经济发展埋下隐患,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因而对于金融全球化程度,各国已经开始采取日益谨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区域性产业、金融等经济要素具有一定的同质性和较强的关联性,交流、合作的障碍较少,经济、文化等的同质性会显著降低交易成本,其正效应可传导至各国内部众多相关产业,而负效应则可一定程度上控制在区域范围内。因此,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需要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国内外机遇,通过更好发挥区域金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区域优势,以此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以市场为导向的区域金融创新不断推进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区域金融尤其是国际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主要由中央层面出台规划,由地方政府具体落实,而企业在战略规划框架下,寻找商机,即市场在区域金融发展中并未发挥决定性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练,我国各层面改革实践的能力逐渐提升,中央在推进区域金融发展方面开始给予地方政府更多的自主权和创新空间,一些地方结合具体实际及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通过先行先试,制定行之有效的区域金融发展规划。此外,国家优惠政策一直是区域金融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这虽然能够形成一定的激励机制,但也容易导致路径依赖,甚至产生脱离地区实际、与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不符的错误引导。当前,国家政策优惠更多是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具体的优惠方案尤其是区域金融改革方案,中央给予地方足够的创新空间,真正体现优惠政策的“因地制宜”。可见,在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中,除了需要继续争取国家支持外,地方各级政府需要打破过去“等、靠、要”发展观念的束缚,真正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周边地区政治经济环境出发,大胆创新与尝试,以此才能真正抓住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发展的良好机遇,甚至打开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三)区域信用体系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
信用体系是现代金融得以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其已成为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果信用体系不健全,则金融业的发展将受到抑制,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也将极大削弱。而在区域金融层面,受信息沟通障碍、征信标准不同、体制和文化差异及信息安全等的影响,区域信用体系一直是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随着双边、多边经济合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各类协定的不断修改完善,目前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已取得很多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区域信用体系日渐成熟,其也逐渐成为现代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从发达国家经验看,区域信用体系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各金融机构自身建立的区域信用系统,主要为其自身的经营活动服务,带有一定的封闭性。二是由国家层面统筹建立、以市场原则运行的区域信用系统。在这里,国家所起的作用主要是统筹制定区域信用系统的关键性指标和范围,从而达到区域所有经济实体都可以此为依据做出行为决策的目的。对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而言,受历史、政治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构建区域信用体系的难度相对较大,这无疑会影响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的顺利发展。尽管构建区域信用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来看,通过发挥中国作为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重要成员的作用,形成由各国主要银行代表构成的信用评级制度,同时更好发挥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无疑是短期内可做参考的选择之一。
(四)主体微观化、辐射区域化成为区域金融发展的主要特征
随着双边及多边合作的普遍化,加上各类贸易协定的广泛签订,包括区域金融在内的区域经济发展主体呈现微观化趋势。一方面,市级层面成为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微观行政主体。不仅中央层面在区域金融发展中仅做框架性质的资金及政策扶持,而且省级直接干预在区域金融发展中也日渐减少,市级政府所拥有的自主权越来越大。这不仅保证具体措施极具针对性,而且有效激发了地方政府推动区域金融发展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由于负面清单成为很多区域的管理原则,这使金融机构获得更大的自主创新空间,能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特性设计金融创新产品,更好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由于区域金融服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加上控制金融流动性风险等的需要,区域金融的外溢性一般较低,辐射范围主要集中在区域内部相关产业,对区域外部的影响有限,从而可有效控制区域金融风险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更好发挥区域金融的积极效应。而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由于中国部分主要在吉林省,且囊括了吉林省经济的主要重心长春、吉林两市,因而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的正负效应,都可能对整个吉林省经济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点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促进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的对策
推动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其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合作示范区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充分发挥金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对此,应以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以各国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为载体,以其他多种金融机构组织形式为补充,以现代金融创新工具为突破点,构建以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导向的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以满足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各参与主体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促进区域内产业间的合理分工与合作,提升区域整体的竞争力水平。
(一)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
融资创新是金融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区域经济保持活力、实现协调发展的重要依托。符合示范区特点的融资创新的不断涌现,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领域资金,缓解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资金匮乏难题。从金融需求角度看,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内既有金融需求规模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也有金融需求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小企业。但作为国际合作示范区,现有金融供给主体以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其业务流程严格、贷款门槛较高。而中小企业很难适应大型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相对较高的贷款成本与交易费用也并非这些中小企业可以承担的。这导致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内金融供给结构存在明显失衡,众多中小企业被排除在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其资金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因此,有必要通过构建多层次的融资结构,满足示范区内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格局。应在不断提升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服务能力的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可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市场的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并设立多种形式的中小型金融机构。同时,可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改革,构建国有商业银行金融控股制度,实现不同层级国有银行的多级法人治理;通过增强基层国有银行尤其是县域分支机构的独立性,提升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此外,对于经营效益较低的国有银行分支机构,可试点改造为独立的地方性银行,激发基层的创新性和活力,进一步完善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融资结构。
(二)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随着金融行业的深化发展,其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始更多依赖于外部环境即金融生态环境是否完善。对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针对其发展阶段及区域特征,可从以下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1.构建适宜的区域信用体系。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区域内金融机构针对区域特性,建立自己的信用评价体系,以更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针对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特殊的历史和政治环境,建议由各国政府牵头,推动区域主要银行代表组成区域信用评级机构,共同商定区域信用评级指标及标准,以保障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健康发展。此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政策,规范区域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以此营造区域内诚实守信、合法经营的信用环境。
2.明确地方政府金融调控边界,更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尽管当前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区域金融发展中,政府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国际经验表明,通过负面清单赋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创新空间,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地方政府主要应做好区域金融发展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尽量减少对金融业的不当干预。定期出台区域金融发展规划,明确区域金融发展的长远目标,制定区域金融发展的限制性框架,其具体发展内容和措施则应以市场为导向,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裁量权,以此充分调动区域金融机构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加强区内政银企之间的交流合作,形成及时的反馈与解决机制,促进区域金融调控政策逐步走向成熟。
3.促进金融业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是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已取得很多有益的成果。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区域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区域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营造整个区域共赢的发展氛围。对此,应鼓励金融衍生品的合理创新,并以此为载体,促进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逐渐融合。通过洽谈会的形式,加强金融业与其他产业的沟通交流,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条件。通过示范区产业政策及产业规划,主动引导金融业与发展潜力较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三)拓宽融资渠道以形成区域金融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既是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解决商业银行支持不足、获取充足资本供应问题的关键,也是保持区域金融具备持久发展活力的必然选择。直接融资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使资金使用更有针对性。尽管我国国内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但由于区域金融本身的金融创新更多局限在区域内部,因此,可争取地方债、企业债等直接融资方式的先行先试,逐步实现区域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争取设立中央层面的专项债券。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房建设以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需依靠财政投入的项目,此类项目多为公益性项目或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项目,财政支出的水平与效率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程。对于这类项目,可根据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实际,向中央申请建设项目专项债券,以此缓解示范区建设的资金压力及其对市场资金需求的挤压,使有限的金融资本能够更多配置于企业和经济项目。专项债券宜采用委托管理的方式,由中央进行总体控制,由地方政府进行具体的设计与管理,国家相关部门进行定期督查与审计,既最大限度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又尽量降低各级政府的行政成本。
2.争取地方政府建设型债券和投资发展基金的先行先试。对于一些具有一定经济回报的建设项目,可争取先行先试,以地方政府建设债券的形式融通资金,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提升资金配置效率。同时,以财政资金为主体,吸引社会各类资金建立投资发展基金,为示范区内的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科技型企业等存在传统融资方式困难、又具备一定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地方投资发展基金宜采用市场化运营方式,防止行政力量过度干预导致的资金低效配置,由各级审计部门和管理部门定期对基金的运营情况进行审查。此外,考虑到政府官员任期时间的限制以及债券、基金的相对长期性,有必要聘请第三方审计与管理机构,作为社会资金的代表长期参与债券和基金的运营管理,以保证债券与基金的稳定性。
3.争取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项目债券融资的先行先试。目前,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仍存在较多限制,这更多源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成熟以及抑制经济波动风险的考虑。对于图们江国际合作示范区,可在将债券融资范围控制在示范区内部的前提下,争取有条件的企业发行项目债券更大的自主权。为降低债券违约风险,可由政府承担担保责任,通过严格的审计程序,挑选具备发行债券资质的企业或中小企业集团发行项目建设债券或集合债券,定期审核并公布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以此带动示范区直接融资市场尽快走向成熟。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