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城镇经济

构建河南全面开放新格局研究*时间: 2019-02-03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18年第5期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责编:qgy 晓力

摘 要:新时代,河南经济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外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河南需要以更大的气魄、更大的力度全方位扩大开放,需要快速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更好衔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开放合作平台和机制的功能作用,积极培育市场和开放主体,加快全省开放型经济建设,推动全省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速扩大开放的范围、拓宽开放的领域、加深开放的层次,从而实现开放方式的创新、开放布局的优化和开放质量的提升,使河南在经济全球化中抢占先机,赢得开放的主动,并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这是河南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河南开放;开放新格局;开放型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5766201805-0041-12 收稿日期:2018-08-09

 *基金项目:2018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抢抓开放新机遇 全面提升我省开放水平研究”(201822);航空经济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专题项目。

课题组成员:任晓莉,刘昱洋,陈萍,张绍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始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现了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内陆省份向内陆开放大省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南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深刻践行开放发展新理念、致力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融入世界大市场,加快提升双枢纽功能,深化与国际社会的经贸、金融、人文合作交流,全省上下在新时代致力于展现新思路、新作为,不断推动河南开放向全方位、高水平、升级版迈进。在当前对外开放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的形势下,河南进入持续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历史新阶段。河南要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全省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需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着力扩大开放的范围,着力拓宽开放的领域,着力加深开放的层次,创新开放发展的方式,优化开放发展的布局,提升开放发展的质量,在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框架内,大力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一、全面提升河南开放水平面临的新机遇

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成为全面提升河南开放水平的积极因素。

1.世界经济回暖向好带来新机会

2008年金融危机十年以后的今天,虽然世界经济尚在艰难缓慢复苏。但是,整体而言,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良好态势已经呈现,201712月,联合国发布的《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达3%,并预测2018年和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也将稳定在百分之三左右。2017年,在外贸持续增长、居民消费增加、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下,新兴经济体经济持续向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为0.8%1.8%6.72%6.9%。《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指出,东亚和南亚仍将是世界上最具经济活力和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预计2018年和2019年东亚和南亚区域GDP增速将分别达5.8%和5.9%。世界经济回暖向好为河南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河南应该抢抓机遇,直面挑战,促进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2.中国确立对外开放发展新理念

2017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做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的承诺,并针对国际、国内发展新形势,确立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对外开放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向,即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着力打造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中,开放合作将成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着力点和主要突破口。中国确立对外开放发展新理念为河南全面提升开放水平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在国家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框架内,大力推进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从而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3.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党的十九大对中国经济发展形势作出重大判断,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制定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必须坚持的根本要求。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中国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引导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效解决中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强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国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也带动河南对外开放步入新的时代、开启新的征程。河南应该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全面提升河南对外开放水平。

4.国家战略叠加效应带来新动力

国家在给予河南省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等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的前提下,2016年又相继批复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原城市群等战略规划。随着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在河南落地实施,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担负的改革发展任务也更加艰巨,需要全省齐心协力,联动发展,充分发挥这些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的叠加效应。为系统梳理国家战略规划,发挥各项规划的最大效用,河南省委、省政府于20174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国家战略规划实施和战略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性和对河南的影响程度,将近年来河南获批的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划分为引领性战略、整体性战略和专题性战略三大类,并明确聚焦“三区一群”[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构建支撑河南发展的改革开放创新三大支柱,打造带动全国发展的新增长极。“三区一群”建设推动了各项国家战略规划的有效衔接,发挥了“1+1>2”的战略叠加效应,为河南全面提升开放水平带来了新的动力。

二、河南实现新开放面临的制约因素

尽管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面对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外部环境,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内部环境下,实现新时代河南开放发展依然面临着一些制约因素。

1.提升开放质量的思维意识欠缺

提高开放的质量已经成为新时代对外开放发展的新要求。然而在河南的对外开放发展中,开放的思想、开放质量的意识还有所欠缺。

一是思想观念上有待进一步转变。河南在思想观念上还保有“传统色彩”,突出表现为:政府公共服务意识不够,重招商、轻服务,在某些领域给外商提供的服务不到位。且不与思想开放,具有冒险精神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仅与中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招商的服务意识也有待提升。如2017年顺丰速运计划自建机场,最先考察的是河南,不过最终选择鄂州,除鄂州的特殊地理位置外,还与鄂州市的招商思想、全方位的服务有关。鄂州市首先将机场规划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强力推进空港核心区建设”作为2017年要做的重点任务之首。同时,湖北省召开专题会议要求鄂州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该担当主体责任,可见政府对该项目的重视程度。机场建设过程中拆迁征地工作任务艰巨,鄂州市委书记亲自调研机场拆迁情况,要求加速拆迁安置工作,推进航空都市区建设,并且要求加快水、电、气、通信和道路等配套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造工作,推动机场与周边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水路的无缝衔接。这些措施都极大保证了顺丰速运计划的顺利落地,这些是需要河南学习和追赶的。

二是营商环境亟待进一步改善。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招商引资的多寡,同时也直接影响区域内的经营企业,最终对经济发展状况、财税收入、社会就业情况等产生重要影响。河南的营商环境建设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不足,如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领域对民资、外资的市场准入门槛仍然较高,需要从政策优惠向内涵与服务提升转变,与投资相关的政策体系和法规制度尚不健全,政府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产权保护、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有待强化。过去几十年河南的快速发展与吸引外资主要靠优惠政策有直接关系,目前吸引投资的手段还处在以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向营商环境改善的阶段。富士康在河南的成功入驻就是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典型代表。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全部项目需要近20平方公里的区域,投资之大,牵涉面之广,都为河南和郑州项目建设史上所罕见。为了确保项目顺利、高效推进,政府把富士康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了强有力的项目领导小组和工程指挥部,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推进保证机制。20106月,富士康与河南正式签约,仅仅1个月就开工生产。20109月,项目一期厂房建设面积达140万平方米的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在航空港区动土奠基,对这一分三期建设、一年后将入住超过14万人的浩大工程,不到3个月一期工程68.5万平方米厂房建设大部分已进入尾声,两个厂房开始机电安装;与此紧密相连的中部地区唯一的,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九大功能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服务富士康项目。今后河南打造开放新格局,需要扩大“富士康效应”,着力提升营商环境,更大力度、更有效地聚企业、聚人心,提升开放的高度,加大开放的力度。

三是高质量对外开放意识有待提高。首先,利用外资的水平有待提高。2017年,河南设立外资企业210家,实际吸收外资172.2亿美元,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占比为60.1%,服务业领域吸收外资占比35.4%,主要集中在产业链比较低端的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研等行业。而且河南利用外资呈大项目占比较大的特点,2017年新设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13个,投资总额203亿美元,占新设项目总投资额的97%。其次,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层次有待提高。从河南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来看,尽管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出口总值以及贸易顺差总额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口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劳动密集型产品仍然是河南对外贸易的主要来源。出口产品层次相对较低端。对于外贸企业而言,需求侧在外,单纯依靠低成本优势的出口必将导致产品质量欠缺、品牌不足、附加值不高等问题。再次,贸易方式有待优化。加工贸易的缺点是能源消耗高、碳排放污染大、附加值低,但目前仍然是河南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新兴服务业等贸易方式亟待优化。据郑州海关统计,2017年河南在外贸总值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为3501.03亿元,增长8.94%,占同期河南外贸总值的66.9%;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594.9亿元,增长21.41%,占30.5%。除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业领域外,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产业近年来发展还十分滞后。

2.对外开放的平台建设支撑较弱

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离不开功能完善的对外开放平台支撑,既包括对外开放的软平台,又包括硬平台。对外开放的软平台主要指人才教育平台,硬平台类型比较多,主要包括口岸、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会展平台等,就河南现状而言,由于没有进一步梳理各类平台的功能作用,缺乏对平台的统筹规划,各类平台功能交叉,支撑作用不强。

一是人才平台支撑较弱。首先,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同时结构还不够合理。企业家和科技人力资源等高层次人才的现实组合结构尚无法为河南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虽然近年来河南的高等教育规模一直在持续扩大,但大专以上的就业人口增量与东部省份相比还相差甚远。其次,人才培养政策缺乏整体创新。人才观念相对滞后,人才政策相对保守,使河南的人才培养政策整体缺乏创新,对现有人才挖掘不到位,人才引进力度不够,从而影响河南人力资源整体优化。最后,人才市场发育机制滞后,对人才市场的规范和管理不到位,在人才市场中存在着不规范行为和无序现象,严重影响河南人力资源市场的开发和管理。

二是客观平台有待完善和发挥整合功能。首先,平台种类较多,功能未完全整合。目前郑州共有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等三种自由贸易平台,而这些平台的功能主要有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功能比较相似,存在无序化竞争现象。随着电子口岸和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应突破口岸通关、物流仓储、进出口加工三大传统功能,向错位发展转变,同时加大整合力度,且各区域规划重点按照内引外联,建设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大平台的要求,并在此框架下谋划各功能性平台建设。其次,口岸体系种类较多,但仍需不断健全。目前河南已经形成了郑州航空口岸、郑州铁路东站货运口岸、洛阳航空口岸3个国家一类口岸;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冰鲜水产品口岸、食用水生动物口岸、屠宰用牛口岸、水果口岸、汽车整车进口口岸、粮食进口口岸、进境种苗口岸等特种商品指定口岸。但是相对于沿海地区,口岸体系还是不够完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待加强。再次,还未很好地与现有国内国际平台有效对接。一方面,河南自身平台建设还不成熟,影响力不足。中原国际博览会、河南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在国内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不足。另一方面,与其他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的平台活动较少,应该实现“借力发展”和“借船出海”。如借助中国河南国际贸易投资洽谈会强化与其他省区合作;借助创新创业联盟,强化与著名创新型企业合作;借助其他发达的国际创新工业展,加强与其他地区合作等。

3.尚未有效融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

尽管河南在发挥优势、主动融入并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都有积极贡献,但在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还有待加强。

一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竞争力不足。目前从河南企业的总体状况来看,河南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接中,市场竞争力方面表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产能效率低,发展规模小,现代化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落后以及对外经济联系不够紧密等。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河南企业的科技创新投入、新产品研发、企业的外向发展程度以及人均市场需求等方面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企业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效果不佳。

二是航空、铁路国际国内“双枢纽”战略推动企业“走出去”作用还未充分发挥。企业“走出去”需要多层面的协调与对接,尤其是政府层面的大力统筹和协调服务,合理界定和发挥政府、企业及智库等非官方组织的作用,由于上述工作还不到位,河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的合力作用效果尚未显现。因此,河南需要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创新合作模式,以推动其经济现代化为要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实现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互利共赢。

4.开放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在开放的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补齐开放短板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关键一招。然而河南的开放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

一是政府政策配套机制尚不完善。目前,河南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是关键。然而鼓励扩大服务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并不全面,如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继续精简负面清单,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规则等仍不够完善。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但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领域外资准入的限制政策仍较多。

二是鼓励开放质量发展的产权保护机制缺失。据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简称《监测结果》),按照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对全国31个地区进行划分。河南同湖南、山西、吉林、甘肃、内蒙古、宁夏、江西、青海、河北、海南和广西等中西部省区以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高于40%低于50%,位居第三类。《监测结果》显示,河南的指数为19.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13个百分点,在2017年位居31个地区中第26位。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方面,河南的指数为50.0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08个百分点。在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上,河南科技活动投入指数为51.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0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地区中位居倒数第2位。以上监测指标表明河南在科技进步水平、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显落后。

三是复杂而全面的利益协调机制缺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河南要依靠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新型贸易业态融入全球经济,面临着一个政策体系多变和服务框架多元等客观环境。对外,未能充分发挥市场潜力优势,协调多方利益关系,用好出口这张牌,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和影响力。对内,各地区利用外资竞争日趋激烈,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由于缺乏不同地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仍然存在各地区各自为战、饥不择食的情况,各地区过度竞争情况严重,甚至把落后的、淘汰的产能也引进来,严重影响对外开放的质量。

5.全要素生产率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伴随着各类生产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却并未催生新型比较优势的形成。在产业层面上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产品品质提升困难等风险。河南对外开放在进入新阶段后,构筑新型比较优势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战略需要。新型比较优势的培育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欠缺。

一是全要素生产率有待提高。进入高要素成本发展阶段,传统的外贸发展方式已经不能维持竞争优势,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可以降低出口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这是新型比较优势培育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升河南外贸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向。

二是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是河南外贸发展的突出短板。知名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服务链条不完善,这是困扰河南多年的大问题,要采取有力措施,实现根本性突破。尽快出台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支持政策,引进知名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在河南设立分支机构,推动省内专业外贸公司引入成熟管理经验,完善风控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向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转型。

三是高成长企业培育不足,外贸经营主体有待优化。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外贸发展政策,要用足用活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培育新一轮外贸高成长企业。河南缺少“专特精新”的中小微企业和小而全、小而专、小而精的中小外贸主体。外贸企业出口渠道窄,目标依然是美国、欧盟、日韩、东盟等传统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开拓滞后,多元化市场体系尚未形成。

6.应对全球经济波动的抗风险能力低

2018年全球经济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逆全球化趋势、全球债务水平持续高涨和全球资产泡沫破裂的风险不断发酵,美国挑起的贸易战随时可能给世界经济制造“衰退陷阱”。河南企业在面临这些风险因素时,抗风险能力很低,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河南的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管理者较为关注的是市场、生产和财务方面,控制和防范市场风险、运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意识较强,但是对于系统识别、分析、应对可能遇到的所有风险、进行全员风险管理、建立一个整合所有风险的系统框架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

二是企业缺乏贸易风险控制能力。河南企业目前的出口地主要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尽管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比较稳定,风险评价差异不大,但是随着贸易区域的扩大,贸易的风险也在逐步增加。尤其是近段时间中美贸易冲突激烈,欧美贸易法倾向于对消费者进行保护,不少企业尽管产品问题不大,依然在贸易战中成为牺牲品,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的意识比较薄弱。对于大多数“走出去”企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是专门用来规避“走出去”风险的政策性保险公司,该保险可以根据企业在海外面临的实际风险,有针对性地制订风险应对方案。但是河南的大多数中小企业认为出口信用保险复杂,缺乏足够的耐心去深入了解,多数中小企业经营决策是领导者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做出的个人决策,缺乏以数据做支撑的定量分析。如果领导者依据个人经验做出的决策出现失误,势必会给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三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中小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风险管理的有效机制,普遍缺乏系统的全面风险管理流程。没有专人来负责风险管理工作,不能根据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及时进行风险的识别、分析、应对和控制。往往都是就事论事,遇到问题,再去解决,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构建河南高水平开放格局的政策建议

河南要充分把握全面提升开放水平面临的新机遇,从打造优化开放新环境、提升开放发展创新力、拓展开放新空间、丰富开放发展新平台、优化开放发展新结构、探索自由港发展等方面凝心聚力、多措并举、久久为功,争取早日使河南全面开放水平再上新台阶,构建河南高水平开放新格局。

1.大力完善开放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打造优良营商环境

对于大力完善开放发展体制机制工作,河南一是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要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层联系,注重宣传和引导。要认识到我们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形成的一整套经济发展体制,对拉动高速增长是有效的,但当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后,这套体制必然转变,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必由之路。河南要充分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能够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能够有效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使“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河南与国内、国外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二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种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机制。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与时俱进地调整开放重点与策略。推动实现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投资管理体制、贸易便利化、开发区体制机制及区域合作机制进一步市场化、国际化和规范化,初步构建起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需要的新体制。继续探索“一省对一国”深度合作模式,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政府管理方面,从注重事前审批向注重“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政府服务方面,建立“一口受理”、综合审批服务模式,通过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部门间协同管理,实现高效便捷的服务。积极推进关检合作、区域通关合作和电子口岸建设,不断完善外贸综合平台,促进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逐步协调,推动开放型经济向结构优化、深度拓展、效益提高方向转变,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建立健全技术事实查明体系,为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审判提供专业支持,加强部门执法协作,严厉打击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塑造河南外贸竞争新优势。

三是要积极强化政策决策与执行的协调机制。开放型经济发展涵盖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着河南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的推进,难免出现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利益受损的情况,因而需要不同级别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协调合作、共同推进,在进一步扩大开放,构建开放新体制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做到互利共赢,为此,完善政策决策与执行的协调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不同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目标的协调、开放型经济发展政策的协调,以及开放型经济组织机构的协调。

四是要进一步完善长效工作机制。长效工作机制要以完成目标为导向,不能因领导更替而中途中断建设,一张蓝图要绘到底,目标未达成就一任接着一任干。上一届领导的可贵经验和施政策略要积极推广,深入挖掘,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五是要建立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贸易风险、汇率风险监测分析,适时公布有关风险提示,引导企业有效规避出口风险。坚持便利化与防风险并重,进一步完善适应开放需要的跨境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债和资本流动管理体系,完善系统性风险监测预警、评估处置以及市场稳定机制,加强对短期投机性资本流动和跨境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监测,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营商环境包括经济政策的明确性、要素供给的支撑性、政府服务的便利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资源的流动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及市场准入的统一性等,关系到区域开放的吸引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河南营商环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在优良营商环境的打造上下大功夫。要培育开放发展新理念,坚持主动开放、双向开放、公平开放、全面开放和共赢开放,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服务开放的主动性,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开放的积极性,全面提升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入研究影响营商环境的各项要素,通过规范实证方法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构建客观的、切实可行的营商环境考评体系,然后,先试点,再推广,将营商环境考评体系与干部考核全面挂钩,提升打造营商环境的激励效果。要完善法治环境,切实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提供便利化服务,建设和发展更高水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诚信文化,积极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要优化开放平台,大力推进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及金融制度等的探索和创新,提升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一致性,严格落实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要构建快捷开放通道,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快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快进快出、大进大出能力,全面实施单一窗口和通关一体化,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子商务的服务体系。要对标国际营商环境表现领先的经济体,在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重点指标实施系列专项行动,努力使开办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获得电力、跨境贸易、财产登记等领域,企业平均办事时间、手续环节得到大幅缩减,主动争取国家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举措在河南先行先试。通过优良营商环境的打造,使优秀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使河南开放型经济能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里持续健康发展。

2.重视人才的引进、培育和发掘,提升开放发展创新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河南要想全面提升开放水平,要想在强手如林的区域竞争中全面崛起,必须有人才的强力支撑。要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发掘相结合的人才管理模式,提升河南开放发展创新力。

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河南的高校要积极适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需要,创新和完善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开放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中外合作办学为河南省高等教育改革的一种新形式,顺应了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把引进优质资源放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首位。“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特点。要有效利用和借鉴国外相关开放型经济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成功经验,将引进的国外大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嫁接到河南现行的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中,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可以根据河南不同地市的产业结构、根据各地市对人才的差异需求和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设立独自的特色专业,形成自己的品牌,通过种种措施,整合出富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规格接轨的课程体系,促进开放型人才培养,特别是鼓励有实力的高校申报开办大数据专业、航空港管理专业和飞机维修专业,大力支持高校申报金融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支持在豫高等院校合理设置大数据、航空、金融相关专业课程。所有相关人员,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应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有清醒认识,并积极配合参与其中,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能够真正落实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积极增强人才储备,尤其是加强高端人才储备,注重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和发掘。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充分集聚国际化的人才资源。健全引进人才制度,完善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营造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良好工作、生活环境。支持和推荐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工作。建立健全多元化、市场化、基金化的人才投入机制,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坚持与时俱进,做好人文交流和对外宣传,强化河南在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建设,积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从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豫发展。以高层次创造型领军人才引进和培育为“龙头”,发挥好人才集聚高地的示范、辐射和拉动作用。要在河南打造中原“院士经济”产业园,吸引院士团队及其高端科技项目进驻“院士经济”产业园,最终实现“引进一个院士,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优化”的连锁效应。积极探索职业资格国际、地区间互认。积极发掘现有优秀人才,通过建立量化的、稳定的激励机制,激发现有人才工作动力,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效率。积极推进招财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以河南开放发展的人才需求为基,明确引才类别、层次和数量,建立引才目录及动态人才数据库,搭建全球引才体系,开展靶向引才、精准引才。围绕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时时处处都能学习、人人享有学习和成长机会的学习型社会。鼓励并支持从事国际合作的社会化专业队伍加快发展,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国际合作。

河南打造开放高地,离不开以人才为根本的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力带动。要依托“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等平台和载体,鼓励和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河南产业集聚区发展,促进省内产业与国内其他省份和国外产业有效对接,提升河南相关产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协同创新是提升企业技术革新效果的有效途径,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最大的创新能力,如何将创新能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为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作用,建议做好如下几点:第一,创新合作方式,高校、科研院所可以通过创新合作方式,如专利合作方式、研发外包方式等多种途径推动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到与企业的协同创新中去,从而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第二,加快成果转化,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难度加大,企业得不到技术支持,为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构建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平台、科技创业支撑平台等,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的科技对接活动,从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第三,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应进一步完善技术自选、信息共享、成果转化交易等中介平台,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活力,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进行协同创新合作提供技术支撑。

3.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开放新空间

河南要积极抓住发展机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立足实际,群策群力,拓展开放新空间,打造内陆地区的开放新高地。

一是创新开放新动能,提升节点城市功能。河南两个“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郑州、洛阳要积极承担起全省开放发展“排头兵”的光荣使命,奏响创新发展主旋律。郑州要积极争取洲际客运航线开辟、签证便利业务常态化等事项实现突破,规划建设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拓展口岸功能,完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机制,引进大型物流集成商,推动飞机租赁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物流中心功能;深化制造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合作,推进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将现代交通枢纽、物流网络、要素集聚等区域辐射力有效释放,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洛阳要进一步加快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建设,拓展“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功能。洛阳与郑州的城市建设要进行合理的职能分工,创建同域职能管理机制和相关体制,根据影响郑洛联动发展的金融、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重大问题,分领域组建由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专业发展协调合作委员会,有效实现双中心城市协同联动。优化节点城市空间格局,建立健全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构筑公铁集疏、陆空衔接、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新优势。

二是加强互联互通,塑造合作新生态。在新时代,河南要进一步推进互联互通,在市场准入、放权清费、投资便利、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重点任务和关键环节,继续加大“放管服”改革推进力度,真正做到“放活管好、服务到位”。深化国际合作和国内区域合作,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要尽快建立河南客运航空公司,取得承运权,使河南的对外开放打开新格局。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要充分利用银团贷款和发行基建债券等方式,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金融服务方案;要从PPP项目的土地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价格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配套措施,积极促进和稳妥保障PPP项目的规范健康发展,加快航空产业对外合作开放,吸引航空发动机总装、机载系统和关键零部件外资项目落地,支持外资来豫发展飞机整机维修和部件维修业务;强化金融市场体系建设,构建具有高效的资源分配能力和良好的风险分散机制的投融资体系。要加快构筑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广泛开展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加大宣传引导,积极拓宽道德教育的平台与渠道,要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打造中原品牌,开展战略性问题和前沿性问题研究,破解河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难点与热点问题,不断促进成果转化。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明的沟通,积极传递河南形象,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通过种种措施,打造“五通”合作新生态,为实现河南与国内外的顺利合作铺平道路。

三是推进资源共享,促进各方合作共赢。充分和有效利用资源将大大加快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加速河南构筑内陆开放高地的进程。当前,国内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突出,不同省份之间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资源构成等往往有很大的差异,而放眼“一带一路”,可以发现沿线国家和地区也是资源禀赋各异,发展状况千差万别,但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的发展状况,对于河南来说,我们都能发现经济互补性强的省份、国家和地区,会发现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河南要立足自身资源实际,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寻找经济互补的合作方,从人、财、物、信息等多个方面推进双方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加强利益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在人力资源合作方面,要建立双方人员的教育、输入和输出管理机制,积极提供交流机会,提升双方人员的工作实力,有效解决合作中遇到的种种难题。在双方资金使用方面,加强双方所在地的相关法律信息沟通,通过签订资金合作协议、设立合作基金、成立股份公司等形式,有效解决双方发展中的资金问题。在物资设备购置和使用方面,既要有效利用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又要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使物资设备有效满足双方发展需求。在信息共享方面,要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加强技术标准体系等的对接,合作共建大数据平台,为双方合作共赢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4.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开放发展新平台

河南在基础设施和开放发展平台建设方面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全面提升河南开放水平,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富开放发展新平台。

一是加强交通枢纽建设。河南要充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大力加快米字形快速铁路网、轮辐式航线网、内捷外畅公路网建设,重点加快米字形高铁和公路客运枢纽建设,提升水运通道功能,形成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切实抓好“四好农村路”建设,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水平。大力推进以“三港四枢”为支撑的郑州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改造提升地区性枢纽,实现零距离换乘、无缝化衔接,形成覆盖中西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服务全球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河南的普通干线公路要继续加快国省道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积极推动国省道城镇过境段、城市出入口路段改造。结合新区建设、产业集聚区建设、旧城区改造、道路新(改、扩)建,以平衡、包容、可持续为前提,统筹地下建设和地上科学化建设,积极谋划具有推动区域发展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等项目,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加强商业中心及周边现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地上和地下的道路、管线等布置,结合商业中心,积极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对开放发展的服务水准。

二是夯实信息通信网络设施建设。进一步推进“宽带中原”建设,推动“全光网河南”的全面升级。在持续提升和优化光纤宽带网络的同时,进一步推动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不断提升城市,尤其是农村的宽带接入水平,加快推进郑州、洛阳等地的千兆示范区建设。积极谋划5G网络建设,推动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加快推进窄带物联网建设。完善云计算、大数据基础设施平台建设。将建设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作为发展网络经济的重要着力点,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工程、产业发展工程和数据共享开放工程的建设,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加快建成跨行业、跨部门的基础信息资源共享库,实现不同领域内各类数据的汇总整合和关联分析。重点从装备制造、食品制造、材料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制造5个主导产业深入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在研发、产品、装备、管理等方面的综合集成应用,协同构建更加柔性化、网络化、服务化、绿色化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加快推进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EWTO(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抓好配套的智能物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电子证照库,积极实现政府部门各类审批信息共享共用。加强信息安全设施建设。完善涉密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涉密信息系统测评,规划建设涉密网络、涉密场所保密防护监管平台、基于互联网的省级保密监测平台,提升涉密网络安全保密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是不断推进开放发展平台建设。积极培育和认定发展潜力大、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省级基地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和科技兴贸创新基地,进一步夯实外贸发展的产业基础。围绕推进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平台建设,抢抓国家支持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电子商务合作机遇,以政策试点、载体建设、服务支撑为着力点,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鼓励跨境电商创新发展,通过完善风险监测和商品追溯体系等,进一步推进跨境电商进口监管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各类功能性口岸建设,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带动河南产业和经济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河南省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加快推进“单一窗口”综合服务平台、综合园区平台、人才培养和企业孵化平台等三大平台建设,改造提升培育一批有较强影响力的全国行业性展会、区域性招商平台,加强招商引资信息处理和受理服务、招商引资联审联批和代理等开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综合运用土地、财政、金融、电力等政策,积极打造以各类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和加工贸易产业重点承接地为载体的开放发展平台,持续开展产业招商、集群招商、精准招商,积极承接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推进河南开放发展不断走向深入。

5.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优化开放发展结构

一是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培育科技发展新空间新优势。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依托,加快聚集和培育一批技术集成与经营、技术经纪人和技术投融资服务等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引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建设各类区域综合性技术转移机构、行业或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积极争取国家创新资源,完善与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的创新合作机制,推动国家科技资源扩大在河南的布局。加强国内科技创新合作,支持骨干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合资、参股等方式吸收当地科技资源,提升海外技术专利运营能力。推动商业银行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推进银税互动工作,为小微企业提供覆盖信贷业务全流程,贯穿贷前、贷中、贷后全环节的银税互动产品。进一步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等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初创期和种子期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保险资金参与创业创新,发展相互保险等新业务。推进中原证券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等机构金融产品和理念创新,尤其是要加强对期货新交易品种开设的探索,积极探索恢复开展芝麻、玉米、花生仁等期货品种的申请事宜。支持大宗商品现货市场开展提单交易、预售交易和信用证结算等试点,研究推进期现联动发展。强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国内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断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美、日、韩等的合作,大力引进海外关键技术和研发团队,提升河南的科技创新水平。

二是积极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现代创新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也是开放发展的重要源动力。河南拥有研发机构比例、企业研发投入比重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得多,低端产品占比较大,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严重制约河南经济的转型发展,也使得河南的开放经济竞争力较低。在建设现代化新河南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创新驱动,以建设创新型河南为目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首先,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环境,积极汇聚创新资源和人才,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其次,着力发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优势,积极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和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工作,探索建立协调统一的财税金融、产权交易政策,形成共建共享、协作配套、统筹互助机制,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再次,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科研组织主体,构建创新型产业集群。最后,大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互动发展、互联网技术创新和应用的有机结合,以信息化培育发展新动能,使网络经济成为提升河南创新效能的强大动力,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

三是促进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河南省辖市创新型经济体系的发展差异较大,仅郑州和洛阳发展水平较强,其他地市较为薄弱。因此,在促进地市创新型城市建设中,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科技创新,注重培育地市科技创新力量。要把区域科技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线贯穿始终,还要明确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广大科技人员是创新的主力,要把政府的组织力、科研机构的创造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融汇起来,把社会各方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推动地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其次,要积极优化创新环境,有效迎接产业转移。积极培育综合性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通过投资、控股设立新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建立民间资本与产业发展对接平台,发挥优势互补作用,拓宽“金融豫军”服务实体经济的领域,通过打造产融结合生态圈。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承接科技产业转移,让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潜力大的企业落地生根;积极构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产学研政有机结合,把优化创新环境、有效迎接产业转移的执行力等指标作为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考核依据。再次,要加强地市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强带弱,助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加强郑州、洛阳和新乡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改进,同时推动其他地市根据自身的地域、资源、教育、人才技术特点等,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性科技产业,提升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总量的带动作用,优化河南的开放发展结构。

6.创新自贸区体制机制,探索自贸港建设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以来,全国10余个自贸区所在城市提出了建设自由贸易港的设想。2018年的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赋予各片区更多改革自主权,并且要积极申建自由贸易港。河南自贸试验区建设尽管取得了众多可喜的成果,对河南的开放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中国自贸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河南自贸试验区在体制机制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创新之处。对于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河南虽然地处内陆,但在国际陆港、空港以及多式联运和物流集散分拨等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特色与优势,因此,应积极应对,大力推进河南自由贸易港申建工作。

加快河南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第一,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赋予各片区管委会更加完善的职能和功能,突出自贸试验区特别是各片区的改革试验主体地位,大力争取中央权限,推动省直及中央驻豫各单位,加大与对口部委的汇报沟通,争取更多授权、更多改革试点。第二,着力推进河南自贸试验区各片区的内外联动发展,积极探索前端研发设计和后端销售服务“两头在区”、中间加工环节在外的企业集聚模式,优化片区产业布局,提升服务效率。第三,优化窗口干部管理机制,加强窗口岗位全员学习培训,提升办事指南的标准化和易读性,制定标准化表格、格式文本及样表范例,定期开展窗口申请材料易读性评估,提高企业递交材料一次性通过率,打造高效便利的窗口服务体系。第四,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打造优良营商环境。进一步实现资金自由、货物自由和技术自由,减少投资行业限制,制定投资行业目录负面清单,清单以外的行业均放开投资限制;着力提高货物通关便利度,创新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机制;减少国外先进技术引进限制,创新技术转让体系、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机制。第五,深化金融领域创新,积极拓展金融服务功能。鼓励在豫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引入外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为保险机构利用自由贸易账户开展跨境再保险与资金运用等业务提供更大便利。创新本外币账户管理体系,提高投融资及结算便利度,简化外汇审核流程。

积极探索自贸港建设,加快自贸港申建工作。探索自贸港建设符合河南当前的开放发展实际,申建自贸港工作刻不容缓,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要注重区域特色与功能复合,提升空港、路港和综保区特色主导功能,强化区港一体化运营。空港片区重点发展航空冷链、航空快递、航空偏好性制造业、飞机租赁、航空维修等产业,创新发展航空总部经济、转口贸易、离岸贸易、离岸金融等新业态,提升航空经济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路港片区依托中欧班列,重点发展国际中转集拼、国际采购分拨、保税仓储物流、保税展示体验、大宗商品交易,优化国际多式联运监管模式,打造国际多式联运和中转集拼枢纽。保税区加快EWTO核心功能区建设,引领制定全球跨境电商规则体系和行业标准,打造全球跨境电商标杆平台。第二,强化航空、铁路枢纽口岸和进口商品指定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系统对接、数据互认,实施一线无条件准入、登记式备案、区内免证免审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提高“一线开放”程度;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强化信息化、诚信化监管手段,全面实施货物分类监管和企业分级风险管控,优化“二线”报关作业流程,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第三,推动结构调整,构建高端化全球化产业体系。围绕提升国际资源配置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协同、专业服务与高端制造融合,探索适合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监管模式,积极发展各类专业性保税展示交易和进口商品直销平台,增强交易平台境内外资源配置和价格发现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J.国际人才交流,2018,(1.

2]隆国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战略选择[N.证券时报,2018-06-19.

3]张建国.强力建设创新型国家[J.经济与管理,2018,(1.

4]赵瑾,申恩威,张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与趋势[J.开放导报,2018,(2.


Research on Building a New Pattern of Henan’s Comprehensive Opening Up

Henan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ask Force

Abstract In the new eraHen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enan need to enhance quickly the level of the open economy developmentbetter join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onstruction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open cooperation platform and mechanismactively foster the subject of the market and open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Henan open economypromote Henan comprehensive open new pattern formation.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scope of opening wider to the outsidebroaden the open fieldenhance the level of the openso as to realize the innovation of open modeopen the layout optimiz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openmake Henan ahead in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win the active of openwith an open initiative to w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tive. Thi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for Henan to expand opening-up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Henan Open; New Pattern of Opening Up; Open Economy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