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安徽:资源要素加速向传统农业汇集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王永群 作者:admin 责编:


 

      西南大旱牵动着全国,粮价会否因此大涨?粮食主产区春耕情况如何?记者近日在粮食主产区之一的安徽省采访时发现,在多种因素推动下,农技、资金等生产要素出现了加速向农村流动局面,传统种植业正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粮价上涨预期推动田间管理升级

      “今年粮价应该会涨,现在多抓一分麦苗田间管理就多收一些儿,也就多一分收入。今年我家的3000多亩小麦都已经打了一遍药,追了一次肥,投入8万元左右,但这笔钱值得投入,这样一亩地至少可以多收100斤,按现在小麦市价9毛多一斤,也能大大超出本钱。”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张槐村种粮大户徐淙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2009年,徐淙祥被评为安徽“麦王”,他家3000多亩小麦的长势与收成,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安徽小麦的基本情况。

      采访时他告诉记者,如果从现在到小麦成熟前安徽不出现异常天气,今年小麦肯定是个丰收年。“今年春耕备耕行动早,田间管理抓得实,抓得细,克服了3月份低温天气的不利影响,目前,小麦苗情、墒情、分蘖普遍好于去年。”徐淙祥说。

      “田间管理需要有的放矢,春节后,省农委组织50名省级专家联系种粮大户及其所在县,开展全程对口服务,在9个小麦主产市派驻4个工作组进行春管督查与指导,实行分片包干,直到麦收结束。建立了小麦和油菜苗情、墒情、病虫情定期监测制度,及时发布监测结果,提出改进措施。针对4月小麦管理的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和防御春季低温冷害三大重点,省农委已下发4月田管技术要点说明书,并组织农技人员划片包干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农民防病虫害。”安徽省农委办公室主任胡桂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胡桂芳说,由于各地春季田管动手早措施实,苗情转化快。截至目前,全省小麦追施拔节肥面积达到80%,主产区小麦一、二类苗达到88%,比越冬期增加23个百分点,为夏季丰收打下基础。

      资源要素加速向传统农业汇集

      安徽北麦南稻,农业生产在全国具有典型性。由于人才、技术加速向农村流动,不但冬季作物田间管理加强,春播进展也明显好于往年。

      截至4月5日,全省完成春播面积452万亩,占安排面积的20%,棉花、早稻育秧已完成一半以上。据安徽省农委初步预计,在小麦高产攻关等粮食三大行动的推动下,全省春播总面积2284万亩,同比增加8万亩,其中玉米、早稻面积分别增加5万亩和11万亩,棉花增加10万亩。

      “为确保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全省近3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推广农业主导品种50个,主推技术100项,使1000多万农户得到科技服务,5000多万亩在地作物田管得到落实。”胡桂芳说。

      除人才、技术外,为引导农民买好种、播良种,安徽省财政已下拨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11.56亿元,支持春耕生产,其中水稻良种补贴5.17亿元,玉米良种补贴1.34亿元,小麦良种补贴4.47亿元,棉花良种补贴0.58亿元,惠农补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资价格上涨带给农民的压力。

      科技成为增产主力

      由于人、财、物三要素同时加速向传统种植业流动,安徽农业活力在进一步释放。

      “我们依托全省农业科研、教学机构和企业,建立16个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设立16个技术研发中心、70个左右功能研究室、90个左右综合试验站,汇集约300名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组建16个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4月初将召开遴选首席专家评审会。”安徽省农委科教处章玉松对记者说。

      农业首席专家负责制,这在安徽还是“头一遭”。

      “农业要增产,主要依靠科技进步,以小麦为例,安徽实施小麦高产攻关4年来,单产从2005年的270.8公斤/亩增加到去年的333.2公斤/亩;全省小麦优质率从2005年的40.2%提高到去年的75%。与此同时,一系列提高产量的关键技术获得广泛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6485万亩次、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300万亩,科技越来越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胡桂芳说。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