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经济转型主抓五大脉络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王小霞 作者:admin 责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认为,“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深层次矛盾进一步暴露,经济转型十分紧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卢中原在日前由中国经济时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要主抓五大脉络。“十二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根据形势变化进行适时调整,政策应长短结合。

经济结构存四大缺陷

转型十分紧迫

在分析中国经济转型任务时,卢中原认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过于粗放的深层次矛盾凸显,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存在着四大缺陷。

首先,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失衡。在2008年之前,中国面临经济过热、资产泡沫等问题,宏观调控取向是防过热、防通胀。但随后因为形势逐渐变化,政策主线变为“一保一防”,再到保增长、扩内需。在经济增长的上升期,投入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十分粗放的矛盾很容易被掩盖,例如前期粗放的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等问题不会充分暴露。但是,随着要素成本上升,利润空间受挤压,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必定会放慢,加上紧缩性的宏观调控,企业和行业、地方都感受到了需求回调的压力。

因此,2008年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内需回调的趋势,再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外需骤降,导致中国前期粗放的经济发展所积累的产能过剩、结构失衡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

“我们不能把中国面临的问题全部归罪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因为假定没有这次危机的冲击,2008年中国经济已经开始走向低谷,其背后是长期积累的粗放增长和结构性矛盾而必然会导致的调整。”卢中原说。

其次,内需结构失衡。在投资、消费两大内需中,投资占的比重太大,消费占的比重逐步下降。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多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开支增长一直非常快,1990年到2008年长达18年的时间中,中国的城乡居民消费实际增长速度高达8.3%,而世界平均水平仅为2.9%,发达国家只有2.3%。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保持了全世界最快的增长速度,为何消费仍然相对不足?卢中原认为,原因就在于我国投资增长更快,经济增长、投资增长大大快于消费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两大内需关系失衡。2008、2009年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保增长,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消费启动得则比较缓慢。所以,在2009年高达9.1%的经济增长速度中,投资贡献8个点,消费贡献4.6个点,出口减进口的余额即净出口的贡献为-3.7%。由此来看,显然投资率还要高起,消费率还在下降。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依然面临调整内需结构即投资、消费关系的繁重任务。

第三,收入分配结构失衡。卢中原认为,这是中国居民消费增长慢于投资增长的深层次根源。主要表现为,在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当中,政府和企业储蓄比重在上升,居民储蓄比重在下降;在初次分配结构当中,工薪收入的增长慢于利润的增长。收入分配格局的这两个失衡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长慢于经济增长和投资增长,于是也导致整个内需结构不平衡。因此,要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使内需结构趋于合理,就要解决其背后深层次的收入分配结构失衡问题。

第四,出口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出口本身结构不合理。我国出口附加值低,能耗高,排放大。

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的比重过大,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低端,大量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很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

出口增长方式过于粗放,还导致国际上的一种误解,认为中国过于依赖出口。事实上,中国并不是过于依赖出口,而是出口增长方式过于粗放。国研中心专家测算,加工贸易目前占中国出口份额的一半,加工贸易增加值一块钱,拉动国内GDP仅为0.3元,而拉动国外GDP却高达0.7元。但是,由于国际国内通行的计算方法把全部加工贸易的出口贡献都算到了中国的GDP里,这就导致对中国出口贡献的严重高估。美国学者测算高估了35%到50%,国研中心专家测算高估了50%。中美贸易出现的顺差,美国商务部承认美国方面高估了26%,中国商务部则承认低估了2%。

卢中原分析,“十二五”期间,整个世界经济复苏比较困难,发达经济体增长放慢会拖累世界经济,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中国的外需环境并不乐观,外需总量趋紧,不可能再出现像2005年到2007年期间那样较高的外需贡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既要积极扩大内需,也要努力稳定和拓展外需,更要加紧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转型主抓五大脉络

中国经济转型如何转?主要抓什么?

“我认为,‘十二五’建议中提出的五个坚持清晰地抓住了中国经济转型的五大脉络。”卢中原说,五个坚持凝聚了多年中国经济发展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第一,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包括很多方面,中国经济转型到底抓什么?卢中原认为,主要还是产业结构调整。如何让产业结构调整更合理,可以考虑五个参考标准:

——要符合专业化和市场化规律,由行政力量和人为因素主导的产业结构不符合这两个规律,因而是不合理的。

——要能够发挥本地区或者本国的资源要素禀赋优势以及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优势并不一定就是比较优势,因为要素禀赋有的并不可贸易,比较优势则是在国际贸易中比较出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有利于发挥这两个优势,或者是将要素禀赋优势转化为比较优势。

——要适应本地区、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变化。如果一个产业结构不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及其变化,这个结构可能是超前的或者落后的。

——应当具有国际竞争力。当前,中国已经加入了全球产业分工链条,想要从低端向高端进军,还需在全球分工链条中努力。具有国际竞争力,不一定要走出国门,而是在国内也要有国际竞争力。卢中原介绍,国研中心去年年底对1500家在华外资企业进行了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表示要进一步向中国转移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把地区研发中心和地区总部转到中国来。这说明,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正逐步向高端产业链条迈进。

——合理的产业结构应当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功效,这是实践检验出的一个必要条件。合理的产业结构要跟中国的经济转型以及对国际的承诺相匹配,例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要比2005年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减少40%-45%,我们的产业结构调整应当为此作出贡献。如果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可能很难兑现这一承诺。

第二,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卢中原说:“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以新能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发展孕育着突破,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个机遇。”

第三,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十二五”建议中非常有高度和深度的新概括。建议还提出了两个同步:一是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增长同步,二是工资增长要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实际上指出了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方向。

卢中原表示,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到位不到位,成效大还是小,根本上要看成果分配是否更为公平、公正,人民群众是否提高了生活水平,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应当使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

第四,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包括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推动节能减排,都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和抓手,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

第五,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也就是通过改革和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来促进经济的转型。在五中全会建议中还有一个重要论断,就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互相促进。要通过改革开放来促进发展转型、结构升级,在体制上保障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成果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不是过几年又掉下来。以往的教训表明这种危险是存在的。

“十二五”宏观经济政策应长短结合

对于未来“十二五”期间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卢中原表示,年度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相对容易预测,而五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就很难提前说准,因为短期宏观经济形势会不断变化,政策也需要不断调整。如去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今年就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如果要展望未来五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一个重要依据是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所强调的,“十二五”期间制定主要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要考虑“两个衔接”。第一个衔接,就是要与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战略部署相衔接,也就是说今后如果国际经济形势发生变化,例如美国推行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时,中国经济会遇到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应当有充分的准备。

第二个衔接,要与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相衔接。这表示“十二五”不仅要考虑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同时也要考虑怎样为“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战略目标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卢中原表示,“十二五”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要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因此,“十二五”建议当中提出来要坚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这是为了继续应对危机冲击。同时,短期政策要和中长期政策结合起来,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就是要根据形势的变化,相机抉择,及时调整宏观调控的取向、节奏、力度,以保证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增长。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