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明确政府与市场分工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赵海娟 作者:admin 责编:

    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特别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针对创新驱动发展,3月29日,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政策咨询会议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吕薇表示,当前,我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但总体科技能力和创新水平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在新的形势下,要注意提高企业内在创新动力,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明确政府与市场分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企业内在创新动力,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

    吕薇认为,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关键是提高企业的内在创新动力和能力。

    “真正的创新企业不会因为政府的补贴去冒险进行创新。企业是否愿意创新取决于创新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吕薇说,企业创新动力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市场竞争压力、市场需求推动以及对盈利的预期。因此,从投资和要素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需要实现创新推动方式的转变,从政府主导转向市场引导企业创新。

    吕薇表示,在建立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过程中要实现三个转向。

    一是,从投资激励转向创新激励。投资和规模激励政策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各级政府以零地价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吸引投资、扩大规模,企业不需要创新就能获得很多好处,所以不会冒险、费力创新。

    二是,从科技政策为主转向综合性的创新政策。创新是从研发到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研究开发只是创新链条的一个环节。因此,科技政策只是创新政策的一部分,创新政策是各项政策的综合,包括科技政策、财税金融、贸易、产业组织、教育体系、诚信体系等。

    三是,从点对点补贴、考核为主转向鼓励企业创新从市场获得收益。有效的创新是获得市场成功的创新。目前,我国以项目导向、考核和评比为基础的优惠政策,导致企业迎合政府,而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去创新,而且还可能形成政策寻租。创新能力是逐步积累的过程,评价企业是否创新,不仅要看研发投入和专利数量,不能仅看技术的先进性,要看市场的适应性、经济可行性,竞争力和效率;不能追求短期效果,还要看长期效果。

    “因此,要建立市场倒逼企业创新的机制,使企业根据市场自主决策创新。”吕薇提出,要建立公平的市场准入规则,减少行政性垄断,创造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平等获得创新资源的市场环境和机制;加快重要资源价格和税收改革,建立反映资源稀缺性和环境影响的资源价格体系和税收政策,利用市场价格机制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加强鼓励创新的需求政策,为创新开辟市场渠道;完善各类环境、质量、安全标准,增强执行标准的力度和统一性,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

    此外,吕薇认为,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并不意味着创新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要在企业内部完成。要明确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定位,促进协同创新。“要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能力,在科学研究、共性技术等方面,有效发挥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建立行之有效的成果转移责任和机制,以合理的知识产权和利益机制引导产学研合作,形成长效合作研究机制;减少体制障碍,促进大学和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员流动。”吕薇说。

    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分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外部性较强,创新过程中存在较多市场失灵的领域。”吕薇表示,政府应主要在市场难以调节、企业无力或不愿投入的领域,发挥引导和补充市场的作用。

    吕薇认为,政府应在以下几方面发挥作用: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特别是在转轨时期,政府在市场环境建设、体制改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增加侵权成本,保护创新者权益;健全和发展适合创新需要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优化教育结构,为创新提供各类适用人才,创新不仅需要科学家和研究开发人员,还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特别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等。

    ——在外部性和社会效益较大的领域加大投入。比如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社会公益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加大对技术封锁和垄断的战略性领域投入;加大对社会效益较大的技术示范和推广项目的投入。

    ——在一般竞争性领域,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制定普遍性政策,调动全社会创新的积极性。目前应有重点地落实以下政策:研究开发支出加计扣除所得税;创新融资;人才培养和激励;细化政府采购规则鼓励创新等。

    ——加强小企业创新政策,培育创新创业企业。

    ——改进政府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提高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 从项目指南导向转向目标导向,择优公平支持各种技术路线;加强创新各环节资源配置的协调,实行RD&D计划,增加对成果转化环节和产业化示范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应用性科技计划项目决策中增加企业参与度,从源头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

    此外,吕薇表示,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政府的作用不同。“在成熟的产业技术领域,技术线路和市场方向明确,政府可以各种振兴计划支持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产业,技术路线和市场不确定,政府难以通过规划和计划来引导创新,政府主要支持前期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作先期用户等;在新兴产业,政府应公平对待各种技术路线,以环境、能效、安全等标准为准入门槛,不要过早以规模标准限制小企业发展。”吕薇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