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潜力+活力+动力:三力齐发打造开发区升级版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采访组 作者:admin 责编:

    3月17日上午,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谈及改革问题时说,“现在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这是削权,是自我革命,会很痛,有时会有割腕的感觉。”“要推动社会公正的改革,不断清理有碍社会公正的规则,而且要使‘明规则’战胜‘潜规则’。”

    割腕的感觉只有被割者才有资格谈。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姚卫东对此感触颇深,他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的第一句话是,“创业难,守业更难”。姚卫东说自己是流着泪一口气读完《五彩的梦》的,那是一本合肥经开区20年发展纪实。他说,创业者们的精神让他感动,现在开发区的各方面条件都比以前好了,开发区的指导思想、发展方针、发展路径乃至很多具体工作,都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发区初创时期有很大区别,要随着国家发展战略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做出主动改革调整。此时,最需要发扬开发区初创时期的创业、创新精神。

    在姚卫东看来,守业难,难在并不能只在原地踏步保持不变,守业即兴业,因为不进则退,兴业包涵两个方面,一是量的增长,一是质的提升。从量上看,在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的条件下,经开区要想继续保持前20年的高速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外,目前经开区各项指标的基数较高,要达到同样增幅,投入可能是此前几倍,继续保持高投入很难。然而,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经开区又必须挑起这个重担,这就意味着,需要启动新的动力源,对已有布局进行升级改造,新增部分则作为杠杆,撬动量的倍增和质的提升,走出持续、健康、协调的路子。

    创业难守业更难:一个难字两种境界

    “开发区是伴随改革开放产生的新生事物,是对旧有发展模式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建区初期条件艰苦,但很多困难都是有形的,人心齐、泰山移,大家劲儿往一处使,没有攻不破的堡垒。现在条件好了,但开发区的创业精神慢慢淡化,并且外部困难越来越多,很多困难是无形的,打破旧枷锁比重建一个新社会要难。”合肥经开区党工委办公室主任刘勇坦承。

    1993年合肥经开区成立,在低起点、资金和人力缺乏的境况下,经过20年艰苦努力,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打下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有了一支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摸索创造了一条符合自身情况的快速发展道路,成为全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发展的典型之一。

     在取得巨大成绩同时,问题也随之伴生。在共性方面,合肥经开区招商二局副局长邵志理说,当前最突出的难题是发展空间,其次是开发区体制机制回归,“这是全国性难题”。

    “发展到了现在,也必须调整。”刘勇说。

    首先,国际国内新形势要求合肥经开区调整产业战略。从合肥经开区发展过程看,创立初期主要通过吸纳生产要素,以要素集聚实现产业发展,在2000年以前,由于当时全国的客观实际,不可能做到最大化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因而对国际国内相关产业转移的吸引力不够大。

    “现在,合肥经开区进入从要素聚集到产业主导的发展新阶段,产业集群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通过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从而形成产业集群,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发展。”合肥经开区经贸发展局局长张露说。

    其次,新的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合肥经开区拥有新的战略定位。“201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安徽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合肥市面积增至1.14万平方公里,人口增至752万人,合肥进入 ‘环湖’、‘临江’时代,要做‘大湖名城、创新高地’,还需要加快发展。”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合肥市市长张庆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安徽省和合肥市的发展战略规划,要求合肥经开区充分认识到“中部崛起”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省、市发展战略中的作用,主动对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力争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的核心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龙头,通过发展模式转型,率先在中部崛起和区域发展中闯出一条新路。

    再次,发展新阶段需要合肥经开区转变管理模式和开发模式。在合肥经开区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政策驱动,随着企业逐步入驻和竞争加剧,经开区有了自己的主导产业,要求企业作为创新主体进行突破。

    刘勇说,目前,合肥经开区正处于这一阶段,企业是市场创新主体,政府对企业创新提供支持和服务,如何更好地服务,这就要求经开区对20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要继承,对不符合当前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各种思想要摒弃,创造适宜新形势新环境的发展战略和途径。

    改革之难众所周知,虽然存在“割肉之痛”,但继续改革势在必行。

    挖潜力、激活力、添动力:三力合一升级开发区

    2006年,商务部发布了《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在肯定开发区历史贡献的同时,表示要研究制定开发区 “新政”以解决两大突出难题。这一年,正好是第一批国家级开发区成立20年。现在又过去了7年,开发区“新政”并未出台。这意味着,各家开发区面临的共性难题在制度层面上仍无答案,需要各地自我突破、进行调整。

    守株待兔自然不行。针对空间不足的难题,2008年8月,合肥经开区与肥西县签订一纸协议,共建与合肥经开区紧邻的新港工业园。2012年8月21日,位于新港工业园的合肥出口加工区通过海关总署等九部委联合验收后正式封关运行。新港工业园不仅解决了合肥经开区的发展空间难题,还为其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画上了重重一笔。

   “自2009年开始,我们将淘汰落后产能与集约节约用地结合起来,陆续收回了不少低效土地和厂房。目前,我们正在梳理,把区内与我们主导产业不相匹配的企业转移到庐江县,腾笼换鸟。”邵志理说。

     当然,最大的潜力和活力还是来自改革。

     “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发区理应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做探路者、先行者。”姚卫东说,按照十八大关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其中与开发区有关内容包括: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二是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三是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四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五是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相应地,这就要求开发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园区,依靠科技创新降低发展成本;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加强对外对内开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努力履行社会责任;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近几年,合肥开发区正是这么做的。2010年,合肥经开区新一轮体制改革启动,改革主要突出经济管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三个领域。在全市首家成立了两个招商局,引进竞争机制;整合纪工委、督查组职能,形成专门的大监督部门,完善决策、执行、监督相分离的行政运行机制。

   “以前我们都是搞外延式开发,内涵式开发不足,经营能力不足,没有把开发区看成是大的资产,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可经营的,现在我们发现,开发区本身就是一个需要精心经营、可以获取良好效益的资产。”合肥经开区财政局副局长、海恒集团副总经理石华说。

    石华说,合肥经开区的资产分为三类:一是公益性的资产;二是准经营性资产,像教育、医院、会展中心等;三是完全经营性资产,经营性基础设施、厂房物业、公共服务平台等。目前,合肥经开区将可经营性资产纳入集约化经营的范畴。据她介绍,2012年仅厂房租金收入就达9000万元,而在2009年以前,每年只有几百万元,三年增长了几十倍。

    在海恒集团的业务方面,除了目前投融资、资产运营管理、区内企业培育三大主业外,下一步,他们将学习麦肯锡,成立类似的咨询公司和创新型服务公司,为园区企业提供各种解决方案。

    “海归”博士、龙讯半导体创始人陈峰对此深有感触。他是合肥市仅有的五个中组部“千人计划”人才引进者之一,早期在英特尔公司从事CPU内核的研究与开发,工作11年坐拥8项美国专利。

    2006年陈峰回国创业,主要从事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设计及研发、大功率照明LED驱动芯片、LCD高清数字显示主控芯片等技术研发。2008年底,受金融危机影响,他的公司出现资金链中断的危险。2009年年初,姚卫东实地调研了陈峰的公司后,管委会当即开会决定以股投资形式为公司注资500万元,龙讯公司也由其他区搬进了经开区刚成立不久的创新创业园。随后,经开区又针对该公司提供了一系列服务。

    得益于这种“保姆式”服务,龙讯公司迅速壮大: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00万元,2012年已产值达到4000多万元,并打算三年后上市。

    人才是活力源泉。在引进人才方面,合肥经开区遵循人才集聚规律,针对区内高校云集,在合肥市有关政策基础上出台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办法,激发产学研合作。通过一系列引智举措,形成了经开区人才引领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集聚人才的良性互动态势。

    (采访组成员:车海刚 王彧 孟歌 王永群;本文执笔:王永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