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四化”协调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王海燕 作者:admin 责编: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举行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李克强总理数次提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特别是在与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年年会的境外代表座谈时,李克强总理明确指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将立足点放在扩大内需上,而且要长期依靠内需,把‘四化’协调发展和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潜力逐步释放出来。”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核心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必须将立足点放在挖掘国内发展潜力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在互动中实现同步,在互动中实现协调,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立足于扩大内需,充分挖掘城镇化最大内需潜力
  
  城镇化带来庞大内需的释放,一方面将为我国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方式。
  
  城镇化是我国最大内需潜力之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大的潜力所在。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未来20年左右,中国城镇化将会保持一个较快的速度,届时各类城镇将新增3亿多人口。城镇化的过程是农民转为市民的过程,这意味着消费观念的更新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意味着巨大消费潜力的释放。目前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是农村居民的3.1倍左右。如果一个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至少将扩大3倍以上。按目前城乡居民年消费量测算,一个农民转化为市民,消费需求将会增加1万多元。3亿农民转化为市民,总共可以新增3万亿元的消费需求。同时,城镇化必然带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住房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据有关专家测算,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可带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新增3亿人口将会带动新增投资150万亿元,若按20年转移完3亿人口估算,每年带动新增投资7.5万亿元。如果加上目前在城市1.6亿没有户籍人口的农村转移人员,全部做实,都变为城市人口,将带动更多量的新增投资。城镇化带来庞大内需的释放,一方面将为我国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扭转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度依赖出口转移到将立足点放在国内需求上,进而削弱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提高经济发展的自主性和安全性。
  
  同时,城镇化的发展将带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它们是一个相伴而行、相互促进的统一发展过程,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并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业人口将大量转移到城镇,这将为农业生产经营实现机械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创造有利条件。信息化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城镇化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同时,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夯实农业基础,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
  
  一国在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后,对农业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但是忽视农业的倾向也往往最容易出现。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看,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工业化和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并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一些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及时加强农业、发展农村,整个国民经济就会持续协调发展;如果忽视农业和农村发展,就会出现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等诸多问题,导致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一国在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后,对农业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但是忽视农业的倾向也往往最容易出现。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就因忽视农业现代化,曾经发生过严重的粮食短缺危机,使经济发展付出了沉重代价。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要靠夯实“三农”基础来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出的农产品能够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生活资料和工业产品生产原料。从农业现代化发展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工业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提升农村人口的消费能力,为工业化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从长期来看,随着人口增加、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和消费水平提升,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增加,质量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大。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带来的劳动力转移以及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则能够为城镇化的质量提升和为工业化提供强大的支撑。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相对于13亿人口规模来说,目前这个基础还比较薄弱,物质装备水平不高、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较低、劳动力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另外,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还不健全。必须注意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仅仅依靠超前的工业化、过度的城镇化,而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且容易导致农业的萎缩以及严重的“城市病”。只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才能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从我国国情出发,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农村人口的迁移与城镇化的发展相适应,农业的发展与工业发展、城市发展相协调。
  
  提高工业化水平,强化带动作用
  
  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
  
  工业化创造供给,并带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会带动城镇人口的聚集,促进城镇的繁荣发展。而这些大量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村,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则会为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同时,工业化的发展会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先进技术和装备,进而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工业化是龙头。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需要劳动力,就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不断聚集,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同时,随着城镇劳动力和农民素质提高,一方面会不断满足工业化升级对劳动力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会使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并且日趋多样化和高级化,这进一步会推动工业化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农业进行反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我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目前总体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临界处,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要抓住世界科技与产业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结构调整的机遇,把发展城镇经济与培育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结合起来,构建创新转型的大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工业升级需要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更是密切相关,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相互联系,会形成大量的服务需求。要顺应这一趋势,做大做强服务业,推进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服务业这个最大就业“容纳器”的作用,增强就业创业的活力。提高工业化水平,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改造提升制造业,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消费品工业,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要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加强国际互利合作,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促进四化协调发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源逐渐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信息化一般是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信息化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资源逐渐成为整个经济活动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整个经济结构的基础产业,成为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
  
  信息化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联系密切。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城镇化对信息化具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对城镇化具有带动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信息产业提供需求,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使城镇化在信息化中提升,带动城镇化向更高级的城镇化迈进。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促进“四化”协调共同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
  
  因此,要发挥好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一要继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我国要紧紧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技含量高、管理机制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找准以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在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三要利用信息化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在城镇市政建设、综合治理、交通运输、人口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推广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引导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使城镇化在信息化中提升,带动城镇化向更高级的城镇化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