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环境经济
环境经济

亚欧“世界岛”和重塑国内外经济地理时间: 2016-04-02信息来源:安虎森 郑文光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提要:麦金德的地缘政治思想为我国选择能够实现更大范围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区域提供了依据。“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向亚欧“世界岛”的扩张,而其表现形式是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和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的两个大局的统筹。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就是要实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是构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新的模式,加强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加强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
        关键词:亚欧世界岛;经济活动空间;重塑国内经济地理;重塑世界岛经济地理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637(2015)06-0162-04 
        DOI:10.15891/j.cnki.cn62-1093/c.2015.06.034
 
        麦金德在 1904 年发表了著名的《历史的地理枢纽》一文,在此文中他首次提出了地缘政治学的新假说,他认为可以把 世界划分为几个大的岛屿,亚欧和非洲大陆是其中最大的“世界岛”,而美洲和澳洲大陆则是相对较小的两个岛屿,欧亚大陆是辽阔连贯的地域,地理条件优越,这促使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聚集地以及地理上的枢纽。麦金德的假说可以概括如下:谁控制了东欧就等于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麦金德的“世界岛”假说给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带来了重大影响,许多学者认为该假说是德国发动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依据。然而,随着一战、二战的结束,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取得了民族独立。虽然地区间仍有零星的冲突与战争,但其规模较小,整体上看,和平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麦金德的“世界岛”假说也不会再成为引发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冲突的主要依据,反过来它为我国选择能够实现更大范围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区域提供了依据。
 
        一、选取“一带一路”战略的实现空间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提出了“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并且坚定地认为这个梦想一定会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实现。这是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后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它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中国梦”理论对具体实施手段也做了明确的界定,即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建设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构想。以上五个方面的每一项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一定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单凭我国一国之力是无法顺利实现的。这就要求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与其他国家之间展开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依靠外部力量来推动国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以此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实现“中国梦”的活动空间。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就要有能够实现“中国梦”的活动空间。习近平同志先后在2013年9月和10月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中的“一带”和“一路”沿线区域就是承载“中国梦”的活动空间。任何一个对中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会发现“一带一路”建设并不是习总书记偶然的天才的想法,搜寻我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不难找到其历史对应物——西汉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和明朝“郑和下西洋”。虽然这是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去甚远的两个历史事件,但它们无一不体现出中华民族积极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互通有无、互惠互利的政治、经济意图。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冷战的结束意味着国家间的军事对抗已不是世界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争夺国际话语权之间的竞争。这种没有硝烟的战争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各国为发展本国经济都在不遗余力、不择手段地利用各种方法。“一带一路”作为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以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或多边机制为行动依据,依托长期存在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型互利合作平台,通过借用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上互相信任、经济上相互融合、文化之间相互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它对于世界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可以吸引更多投资和获取丰厚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引领未来世界进入新的发展潮流,使不同国家间能够进行平等合作,不同文化能够进行交流与融合,不同经济体能够互惠互利、同时繁荣,从而取代军事霸权,成为世界未来秩序的轴心。
 
        (2)亚欧“世界岛”为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空间。“一带一路”是承载“中国梦”的活动空间,承载“中国梦”的空间范围,包括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共有65个国家,覆盖地区总人口达46亿,GDP 总量达20万亿美元。据世界银行计算,1990-2003年,全球贸易和跨境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7.8%和9.7%,而“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同期全球贸易和跨境直接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13.1%和16.5%[1]。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的2010—2013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贸易和外资净流入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9%和6.2%,比全球平均分别高出4.6和3.4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以亚欧为核心的区域正在形成除了大西洋贸易轴心和太平洋贸易轴心之外的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作为世界第三大贸易轴心区域的亚欧区域,正好是麦金德在110年前提出的亚欧“世界岛”的区域范围,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必然。
 
        (3)麦金德的“世界岛”理论及其对现实世界经济的启示。尽管麦金德的谁控制了东欧就等于控制了心脏地带,谁控制了心脏地带就等于控制了“世界岛”,谁控制了“世界岛”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的地缘政治思想,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也不会成为引发世界大规模冲突的主要依据,但它为世界经济的基本走势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经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但谁将成为这一时代的弄潮儿还不得而知,理论与实际已经表明世界已开始处于由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向多极世界过渡的阶段。但不同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潜力各异,因此在这个比拼综合实力的时代,只有迅速占领制高点才能在这个多极世界中拥有一席之地,才有话语权、规则制定权。如果我们融合传统的陆权和海权思想,借助麦金德的“世界岛”假说,去除其地缘政治学的含义,同时补充互利共赢的经济学含义,则会从“世界岛”假说中读出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的发展、变革的总体格局。
 
        二、亚欧“世界岛”与“一带一路”战略
 

        纵观世界历史的进程可以发现,世界历史基本上是一部经济中心的迁徙和不断扩张的历史,从古代的中国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一直到今天的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都是如此。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第一次运用定量化方法研究得出,“从意大利到现在的美国,科技中心共发生了4次转移,并且每次科技中心的转移都会引起世界经济、政治中心[2]的相应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现实。对于世界经济中心转移的历史及其给所在国家带来的祸福我们不去详谈,任何一部标准的历史教科书都会有详细的论述。这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能够实现伴随着经济中心转移的经济活动空间的扩张问题。回顾历史,古代中国一直是世界的经济中心,经济发展在当时的世界格局中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是世界各国朝拜、模仿的对象。然而,进入近现代以后,由于过度的闭关锁国,中国错失了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机遇。从那时起世界经济的中心开始由中国逐步向欧美国家转移,中国开始了屈辱、苦难的近现代史。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利用在战争中获得的资金大幅度增加对科技的投入,大力发展了钢铁、化工和电力三大技术,发展了汽车、飞机和无线电这三大文明,促使了以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美国的发生。由此,世界经济的中心由以欧美为主转移到以美国为主,至今美国依然是世界的经济中心,是麦金德的另一个“世界岛”——美洲“世界岛”的中心。美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轨迹也从侧面反映出麦金德的“世界岛”假说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区域的经济格局下是成立的。

        世界是多极的,任由某一国家做大、做强使得其他国家成为其附属,是不符合世界多样化的发展要求的,也不利于其他国家的后续发展。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及时、准确地看到了其中的要害,并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意图通过对东南亚、东北亚经济圈的整合与融合并直通欧洲,力图形成一种欧亚大陆经济整合的大趋势;“21世纪上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则意图从海上联通欧亚非大陆,并形成一个由陆地和海上组成的闭环结构,打通经济发展的障碍,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

        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总体格局证明,我国选取亚欧“世界岛”这一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为我国经济活动空间主部,是完全正确的,是高瞻远瞩的。
 

        三、重塑国内经济地理
 
        从空间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向亚欧“世界岛”的扩张,而其表现形式上包括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和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的两个大局的统筹。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就是要实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1)
区际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自201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上趋于平稳,经济发展的活力及其协调性得到了增强,呈现出东部缓中趋稳、中西部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继续发挥作为我国经济发展发动机和稳定器的作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制度创新,对全国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中西部地区的“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东部地区,二是近些年中西部地区培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珠江—西江经济带等一批新的区域型增长极,为我国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源泉。然而,由于历史和客观的原因,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整体差距逐渐加大。我国也早已意识到解决东西部发展差距的重要性,“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都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并制定了实施纲要。这些实施纲要背后有一条政策主线,那就是实现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升级,提升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实现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的协调发展。将东部地区成熟的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提升东部地区自身的产业结构,一是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中西部地区一直作为东部地区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地,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资源、能源、人力流入东部地区参与经济活动,这也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一直得不到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东部地区将一部分成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那么由于生产接近于原材料供应地,又接近消费地,因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这就意味着培养和刺激了中西部地区的消费潜力,扩大了内需。劳动力在其户籍所在地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为其享受应有的社会福利消除了户籍制度上的障碍,因而可以充分享受当地经济发展的成果。二是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为东部地区的后续发展腾出空间。由于东部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在以后相当长时期内依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发动机、助推器。然而,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产业依然以低端加工制造业为主,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 值比重较大,高端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总产 值中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低。如果沿海地区通过产业 的转移与升级,淘汰掉低端制造业、高耗能产业,同时将具有 发展前景的产业进行升级,则可以提升我国东部地区在国际 环境中的竞争力。通过东、中、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东部地 区的服务业也可以为从东部地区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提供服务。 

        因此,重塑国内经济地理,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促使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二是东部地区在转移出产业的同时如何升级和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三是西部地区如何承接产业转移。
 
        (2)
产业转移与升级。首先是产业转移问题,生产性企业将产品的生产活动部分或全部转移到其他地区进行的现象叫做产业转移,这其中包括了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我国学者主要是从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角度分析产业转移的。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劳动力有效供给的逐渐减弱,也就是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的份额逐渐增大,这也被认为是近几年外资制造企业纷纷逃离中国寻找廉价劳动力的主要原因。许多人认为外企从我国大规模撤离,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利用外资的量在稳步增长,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全球投资趋势检测报告》数据,2014年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资流入最多的国家。尽管某些外企关闭生产线的情况在我国确实存在,但这些撤离中国的企业多数是低端制造业企业,它们对劳动力成本特别敏感。我国本土企业在制造业领域已具有相当的能力与外资企业进行竞争,在这种情况下外企做出相关的战略调整反映了其灵活的企业运营策略。低端制造业从我国撤离,从侧面反映了东部沿海地区可能会发生或已经发生了产业升级的现象,外企低端产业的撤离意味着与此相竞争的我国制造业也具有了迫使这些外企撤离东部地区的力量。总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进行产业转移与升级的时机已经到来。 

        其次是大力扶持服务业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外资大量进入我国制造业领域,因此我国成了世界制造中心。但随着我国产业的升级、经济结构的调整,外资在制造业领域尤其是低端制造业领域逐步失去优势。2012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的比重明显降低,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吸收外资的主要产业。据商务部2014年的数据,我国吸收外资的结构已发生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比例达到55.4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6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而传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400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如果从外资进入的行业分布看,分销服务业、运输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较大。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得益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及稳定器。但在2008年发生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由于外需的锐减,东部地区那些依靠出口创汇生存的企业举步维艰,经济下行压力迅速变大。虽然 国家出台了一些救市政策暂时稳定了经济的增长,但我国经 济结构依然没有显著改变。总之,服务业的兴起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再则是低端产业的升级改造问题。大力发展服务业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制造业的发展。相反,在低端制造业转移的同 时应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或将现有的相对低端的制造业就 地升级为高端制造业。低端产业的升级,一是可以提高产业 可生存性,使得产业转移顺利得以进行; 二是低端产业的升级 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不仅仅是产业 相对份额的改变,它同时也包括产业总体上的绝对的升级; 三 是低端产业的升级有利于加强与相关服务业之间的联系,进 而促进自身进一步的发展。现代社会产业间的联系已经突破 了具有投入产出关系的产业之间联系的界限。全社会各产业 之间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已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总之,我 国已经到了转变经济结构的关键节点。
 

        最后是产业的承接问题。与产业转移相对应的另一个概念是产业承接。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可以包括如下方面的承接。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承接。由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数量以及质量方面的差距很大,而且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导致人口回流,给中西部地区造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如何通过产业的承接来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3]。因此,承接、改造与升级劳动密集型行业时,应充分考虑能否大量吸收劳动力的问题。二是高技术产业的承接。要推动条件较好的区域与东部沿海地区对接,联合成立创新、研究中心。目前,我国已批准设立了12个国家级新区,这些新区辐射的区域覆盖了我国大部分地区,要发挥这些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4]。三是现代服务业的承接。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仅表现在制造业上,服务业上的差距更大。中西部地区要适应当前新型工业化和居民消 费结构升级的形势,承接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部门。
    
        四、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
 
        重塑中国经济地理和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经济一体化发展,这又包括对内与对外两个大局的统筹。“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走廊,由其沿线的国家组成了麦金德的亚欧“世界岛”,它从中国开始,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欧、中欧直至大西洋沿岸,它贯穿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该地带又是世界上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无论是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角度,还是应对经济危机、转型升级的角度,沿线各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1)构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新模式。重塑亚欧“世界岛”的经济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推动产业转移,实现亚欧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尽管人口众多,距离相近,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市场规模较小,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地缘政治关系相当复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陆上交通、港口、通信、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当滞后,缺乏亚欧互联互通产业合作的硬件支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如亚欧铁路经过多个国家,但轨距不同,通行便利化程度还很低,物流成本偏高,沿线一些国家的港口设施落后,增加了国际商品和服务流动的难度。这就意味着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首先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降低商品和服务流动成本。为了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问题,正在筹建的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即为其中措施之一。“一带一路”战略将构建产业转移的新的雁形模式。过去,亚洲地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雁形模式是以日本为雁首[5]。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及日本经济的持续衰退,以日本为雁首的分工格局和产业转移模式已经被打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将依次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将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升级和工业化水平,逐渐形成以中国为雁首的新的产业分工和转移的雁形模式,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较优势和经济互补性为基础,建立和健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促进亚欧经济一体化[6]。一般认为,目前是中国以高铁、核电、钢铁、有色、建材、纺织等行业为重点的制造业“走出去”的最佳时点,因为不仅发展中国家(包括中东欧的一些中等收入国家)需要提升现有的基础设施水平,有些发达国家的基础设施也面临着老化,而且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性价比有很强的竞争力。

          (2)对外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二为我国21万亿美元的巨额储蓄的对外投资问题。中国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成了当今世界经济最靓丽的风景线。近日,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和美国研究机构荣鼎咨询联合发表的一份报告预测显示,到 2020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跨境投资者,中国的全球离岸资产将增至现在水平的3倍,即将达到20万亿美元[7]。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称,“在短短10年里,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从几乎为零增至每年1000亿美元,使它成为全球三大直接投资输出国之一”。2014年,中国成为在德国投资数量最多的国家,项目数量达到190个,远远超出了排名第二的美国(168个)和排名第三的瑞士(130个)。据英国投资贸易总署公布的数据,在过去的5年,中国在英国的投资平均每年增长85%,仅2014年,中国对英国的投资额高达51亿美元[7]。中国经济活动空间扩展到整个亚欧“世界岛”,中国资本大量向外投资和大量企业“走出去”,是互利共赢的过程。例如,德国强大的制造业、稳定的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杰出的研发背景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很大,成功进入欧洲最大的市场,就意味着企业可以快速进入具有很大潜力的东欧市场和发育良好的西欧市场,德国市场会成为进入东欧市场和西欧市场的据点或跳板。

        (3)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无缝对接。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的核心之三为与“世界岛”各国的发展战略实现无缝对接,实现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是中国提出的战略与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无缝对接。习近平同志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后,已经成功对接了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和俄罗斯推进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战略,又对接了匈牙利“向东开放”策略和欧盟的“容克计划”(欧洲战略投资基金)。在亚洲,对接了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同印度尼西亚打造的“全球海洋支点”规划高度契合,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的核心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印度尼西亚政府计划未来5年投入巨资来新建或改建各类公路、铁路8600千米、49座大坝、35000兆瓦的发电站以及24个商业港口、1481个非商业港口以及采购相关船只。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要建立“海上高速公路”的概念,这一概念要求印度尼西亚成为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通衢之地,同时有效联通印度尼西亚国内的上万个岛屿,改变各个岛屿互不相闻的局面。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在电力、钢铁、造船、建材、光伏、金融等领域加强合作的空间也相当大,应加快发展战略对接,确定经贸合作优先项目。
 

        五、小结
 
        麦金德的地缘政治思想已不再适合于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也不会成为引发世界大规模冲突的主要依据,但它为我国选择能够实现更大范围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与经济一体化区域提供了依据。在麦金德提出世界岛假说后的110年里,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变化表明,麦金德的亚欧“世界岛”正上浮为世界第三大贸易轴心地区,历史也将证明我国选取亚欧“世界岛”这一全球第三大贸易轴心为我国经济活动空间的主部,是有理论依据的,是高瞻远瞩的。
 
        从空间意义上讲,“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是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向亚欧世界岛的扩张,而其表现形式是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和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的两个大局的统筹。重塑国内经济地理,就是要实现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而重塑亚欧“世界岛”经济地理,就是要构建产业分工和产业转移的新的模式,加强对亚欧“世界岛”的直接投资和中国企业“走出去”,并与沿线国家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实现无缝对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茉楠.“一带一路”重构全球经济大循环[EB/OL]. (2015-01-15)[2015-06-29].
http://www.scio.gov.cn/ztk/wh/slxy/31215/Document/1391944/1391944.htm
        [2]刘钒. “汤浅现象”内涵解析及其现实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7(7):4-8.
        [3]安虎森,刘军辉. 劳动力钟摆式流动对区际发展差距的影响——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J]. 财经研究,2014(10):84-96.
        [4]薄文广,安虎森.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及对地方政府的启示[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05-113.
        [5]曲玥,蔡昉,等.“飞雁模式”发生了吗? ——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J]. 经济学,2013(3):757-776.
        [6]张茉楠. “一带一路”重构全球经济增长格局. [2015-06-09]
htttp://finance.sina.com.cn/leadership/mroll/20150618/165222468138.shtml
        [7]管克江,冯雪珺,等.中国对外投资书写新机遇[N].人民日报,2015-06-28(3).
 
        作者简介:安虎森(1952—),男,吉林安图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空间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郑文光(1986—),男,安徽蚌埠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2013级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