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大力实施“多点多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间: 2016-12-08信息来源:郭正模 作者:hjr_admin 责编:

     DOI:10.14017/j.cnki.2095—5766.2016.0082
 
     一、区域经济梯度与“多点多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非均衡问题是经济学所面临的基本问题之一。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非均衡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与结构优化等问题。按照区域空间的经济资源丰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别,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按照不同经济梯度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空间。区域的经济梯度既可以表现为宏观空间的经济地带的梯度(如我国的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梯度),也可以表现为以城市、产业集群为核心的中观或微观空间的圈层状的经济梯度。可以发现,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整体幅员范围的经济梯度往往也高,而经济落后的地区或国家的整体幅员范围的经济梯度则偏低。在一定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区域的经济梯度提升的过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就在于普遍提高区域空间的经济梯度。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区域经济梯度提高的基本途径有:首先,加强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发展,通过城市与产业集群的经济资源的集聚与辐射,来提高区域经济梯度与实现经济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的规模效益。其次,有意识、有目的地在经济落后地区(低经济梯度地区)创造一些“发展极”和“增长点”,从而带动该地区的经济梯度得以提升。城市为极核的经济辐射能力和空间梯度都具有向外递减的特征,发展经济学提出“发展极”和“增长点”(下合称“增长极”)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核心原理在于利用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与城市在经济落后地区的空间布局,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最后,大力发展区域的优势产业和加强区域之间的市场经济联系,作为“发展极”的城市与产业集群往往是优势产品生产主体与扩大市场开拓的结果;而缺乏创新或优势的产品与产业的发展不可能产生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极”与“增长点”。
 
     近年来,四川省通过吸取在城市与产业布局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多点多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主要是针对本省地处内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空间幅员广大,全省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城镇规模与产业集聚区布局不合理;对外经济交流程度不高,全省整体经济梯度偏低等问题与挑战,试图通过“多点多极”区域经济战略思路的创新,进一步拓宽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明显缩小与东部经济发达省市的发展差距。该思路对其他中西部省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我国中西部省区的经济空间分布现状与问题
 
     我国地域广袤辽阔,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域分异特征明显。我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大体可以按照东、中、西三大地带加以划分。但是中西部地区也拥有一些中心城市与城市圈层覆盖地区,也不乏较为先进与新兴的行业与产业集群。目前我国中西部省区的经济梯度的空间分布现状与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经济资源过度集中到省会城市,城市规模的层次结构不合理
 
  我国中西部省区地处内陆,往往缺乏直接参与国际商贸活动的机会与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省(区)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性质突出,地方政府行政权力支配的财力往往集中投入到省会城市,以扩充区域首位城市的经济实力,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马太效应”,即区域间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扩大;二、三级城市与省会中心城市之间的经济实力悬殊,也较为普遍地出现了我国中西部省会城市“一城独大”的不合理现象,如成都、昆明、西安、武汉等城市,就与该省的第二大城市之间经济实力悬殊,如成都市的GDP就是绵阳市的5倍。而沿海省市一般都具有相当实力的非省会中心城市,如大连、青岛、苏州、宁波、厦门、深圳之类的城市,其经济实力有的甚至超过省会城市。
 
     2. 城市与企业集群的产品的同构化特征突出,难以形成地域性经济开发升级与深度扩展“增长点”
 
     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大多数中小城市都是依托传统产业发展的,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类型的同构化问题突出,而一些依靠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也由于依靠国家投入与国企垄断经营模式推进,通常缺乏外来资本的参与,往往不能及时占领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制高点。从而也导致许多资源开发城市的行业构成单一,人力资源集聚能力有限,不能够及时对城市经济结构加以调整,往往失去许多新的发展机会。目前甚至出现一些由资源枯竭或产能过剩引发的城市经济衰退现象。
 
     3. 国防军工等特殊优势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高新技术的民品转化不够,主导产品对地方经济的发展缺乏辐射与引领效应
 
     中西部省区为我国的战略大后方,国家曾经通过“三线建设”等方式进行过较大规模的投入,这些企业及其集群主要分布在二、三级城市,具有成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增长极的技术条件。但是,由于军工企业的特殊性,其系统的对外封闭性依然较强,现有的“军民结合”模式单一,使许多尖端科研成果的民用产品技术转化比例偏低。许多企业与单位的生产活动与地方经济的发展脱节,形成特殊的地域性二元经济社会体系,难以形成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4.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口城市化推进的模式不合理,城市发展与企业集群的创立缺乏稳定的人力资源的支撑
 
     我国中西部省区的人口城镇化水平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与人口虽然呈大规模流出的趋势,但是主要流向东部沿海省市。中西部跨区域转移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体,过度的劳动力资源的流出导致部分地区出现企业用工短缺现象,使一些中小城市的二、三产业发展受到人力资源不足的负面影响,如一些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出现困难;小城镇更是人口、产业“空壳化”;城市辐射不到的边远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区域成片的低经济梯度与贫困现象突出,实施精准扶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三、实施“多点多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我国中西部省区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的合理布局会有一些影响,但是导致中西部省区经济空间布局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应当是经济社会因素。而实施“多点多极”的区域发展战略的核心在于有意识地科学布局城市与产业集聚区,更多地依托市场力量来培育新的“发展极”与“增长点”,从而扩大高经济梯度的空间覆盖面,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科学、合理发展。
 
    1. 加强对中西部地区优势资源与优势产品的开发力度,积极培育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的发挥。我国中西部省区有许多得天独厚的资源,依靠这些资源可以形成的一些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如水电、油气、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通过结合市场,综合利用、深度开发等手段,仍然有条件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目前中西部省区主要应当加强对经济体制与产权制度的创新力度,特别是在垄断型大型国有企业的供给侧改革方面寻找突破口。要努力发挥中西部省区国防军工企业与科研单位的人才智力优势,拓宽优势技术的民用产品市场,以这些产业所在城市为依托,开发系列产品与开展综合服务,带动相关城市的新型二、三产业发展。
 
     2. 加强中西部省区内部的城市群体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突出二、三级城市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
 
     要逐步消除城市产业发展同构化现象,培育一些互补性强的城市群,加强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与生产协作关系。要弱化按行政区分配公共资源的政府调控功能,按照经济区的格局支持跨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和合作。努力培育中西部省区的次中心城市,逐步形成依托次中心城市的产业集群与人口聚集区。为了消除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有必要对一些地区按照经济联系和交通格局变化等开展行政区划的调整。
 
     3. 加强中西部省区的对外开放的途径,开拓跨行政区的产业联系
 
     要积极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机遇,加强内陆省区交通等基础设施优先发展,开拓高铁、高速公路、城际快铁、航道等对外联系的通道。要继续扩大泛珠三角、长江经济带等省际经济协作区的建设。进一步开拓中西部省区直达欧洲的货运列车的快速通道。努力争取建立若干内陆城市的自由贸易区与航空港免税加工区。
 
     4. 科学调整中西部省区的功能分区与规划,形成一些县市层次的产业集群区
 
     我国自“十一五”以来开展了区域经济开发的功能分区规划工作,该工作对宏观区域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但是实践也表明,从整个国土幅员范围划分的宏观功能区的可操作性很差,不符合微观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的实际,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建议在全国、省级层面不再划分功能区,而将功能区的划分下沉到县、市级规划来开展。在县级区域范围内发展少量相对集聚的工业集中区或产业园区等“增长点”。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中西部广泛分布的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成果,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的后续工程,发展绿色产业,以完善内生性的对生态保护区居民的利益补偿机制,形成以旅游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增长点”。
 
     5. 强化中西部省区城市共享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加快城市的户籍人口市民化进程
 
     要认真研究与调整现有的城镇人口发展的经济社会政策,加强户籍制度改革与公共就业、教育、住房等公共服务等政策的调整,容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及其家属定居城市,为城市第三产业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引导部分外出人才回流家乡发展县域经济。大力推进城市居住证制度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将省内二、三级城市作为人口城镇化与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最终形成“多点多极”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空间布局。
 
     作者简介:郭正模,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成都  610072)。
 
(责任编辑:口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