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

“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时间: 2015-09-10信息来源:贾若祥 作者:wl_admin 责编:

    “十三五”时期是确保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的关键时期,也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我国区域差异性很大,区域协调健康发展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十三五”期间,需要深入剖析区域发展新背景,明确区域发展新思路,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一、“十三五”区域发展背景分析


  (一)区域发展步入新常态


  “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更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提高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首先,要加强区域创新能力,为区域发展增添新活力。依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科技基础好和创新能力强的区域,结合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区域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局面,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其次,要不断优化区域经济结构,通过区域内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区域之间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健康发展。我国区域内部的异质性很强,而且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差异性也很大,这为我国区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回旋余地,要根据不同区域自身的情况,促进区域内部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规范推进产业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有序转移。第三,要通过释放制度红利,促进我国区域保持中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推进制度创新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十二五”期间的制度创新效应将在“十三五”期间逐步释放,同时也会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形成更为系统和完善的制度创新体系,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将会进一步确保我国区域发展在“十三五”期间保持中高速增长,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二)区域发展面临新理念


  “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尤其是要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理念之中,并要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出了具体安排,并明确指出“推动地区间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并指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在推进区域发展的进程中,同样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将生态文明作为推进区域发展的新理念。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产品是有价值的,提供生态产品的发展也是发展。要不断完善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切实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之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态产品的市场价值,使提供生态产品的地区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为不同地区之间尤其是生态产品提供区与生态产品享用区之间发展权的公平化提供保障。


  (三)区域发展面临新格局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大区域战略实施,我国区域发展形成了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特色鲜明、协调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十三五”期间区域合作和联动发展更加深入。从我国的三大区域战略来看,都是跨了很多的省级行政区,有的还跨了我国的东部、西部、中部、东北四大区域板块,体现出了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的特点,尤其是“一带一路”战略,更是涵盖了我国的东中西和南北方,从全球视野谋划区域发展,前瞻性很强,将会对我国区域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上述战略的实施,将会进一步消除我国区域发展中的行政藩篱,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区域联动发展。二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战略将呈现融合发展的态势。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将呈现“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东部、西部、中部、东部四大板块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并存的局面,这是区域发展中三个不同类型的战略,在“十三五”期间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区域战略将会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


  (四)区域发展面临新规则


  “十三五”期间,随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区域发展也面临着新规则,原来传统的区域之间比拼GDP以及财政收入总量和增速的局面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观,区域将会更加注重区域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科学化,将会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相关领域。一是区域治理体系将会进一步完善。区域治理主体将会进一步的多元化和扁平化,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推进区域治理的模式将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地方政府、企业、居民和相关的社会组织都会参与到区域治理体系中,尤其是企业、居民和相关社会组织参与区域治理的渠道将会更为宽阔和畅通,在民生、生态、环境等领域,相关的居民和社会组织将会发挥十分重要监督作用。二是经济区将成为编制区域规划和制定区域政策的主要空间载体。经济区经济是以经济联系相对密切的区域为基本空间单元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而行政区经济是以行政管理区域(县、市、省等)为基本空间单元开展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性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经济区将成为我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的主要空间载体。国家通过不断推进经济区内部的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政策措施一体化等,不断减少经济区内部的市场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经济区协调健康发展。


  二、“十三五”我国区域发展新思路


  (一)要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谋划区域发展新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壁垒比较严重,行政区经济对构建全国统一市场产生了很大障碍,区域发展呈现典型的板块化和行政区化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了影响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整体性,同时也很难发挥市场对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影响了区域发展的效率和效益。“十三五”期间,我国要从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思路,打破我国区域发展中的行政分割,对我国区域发展进行整体上统筹考虑,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顺畅流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打造中国区域发展的升级版,实现我国区域发展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二)要从“五化协同”高度的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


  在我国区域发展的历程中,经济往往是区域发展的核心,于是区域发展往往被理解为区域经济发展,甚至是简单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区域之间相互攀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或财政收入增速,使区域之间陷入以GDP论英雄的偏面竞争之中。仅考虑经济的区域发展理念使得很多生态功能区不顾自身生态屏障的特点强力发展经济,不仅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果不好,而且严重削弱了自身的生态功能,对国家的生态安全造成很大破坏。201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协同”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区域发展的新理念,将会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质量和效益,尤其是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加强生态屏障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从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活动的视角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


  目前,我国在积极推进沿边对外开放与合作,沿边开放已经成为我国继沿海开放后的又一重大战略,而且通过“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调发展等重大战略形成了陆海联动的对外开放格局,这就需要在“十三五”期间从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活动的视角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区域发展已经在全球经济大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日益密切,积极融入全球经济活动是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要求,要积极谋划内通外联的区域发展新棋局,促进区域发展的内部互通和外部互联。我国沿边经济发展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对外开放与合作中的支撑能力不足,需要与内地甚至沿海发达地区联合起来,形成内联外通的区域发展格局,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沿边对外开放与合作。我国的“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战略等就把我国沿海、内地与沿边联系到一块,共同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这一方面加强了发达地区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支撑能力,另一方面也将沿边的对外开发与合作与国内的主要经济带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化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


  (四)要按照“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激发区域发展新动力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十三五”期间,要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融入到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之中,使之成为激发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动力。我国区域发展差异很大,落后地区也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就需要在国家的扶持下,为落后地区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注入新动力。通过国家全面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和制度红利,确保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处在合理的增长区间。通过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在“十三五”期间,要努力使我国的区域发展步入法治化和规范化轨道。


  (五)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谋划区域发展新模式


  我国不同区域在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区位条件等方面不同,在发展中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统筹东中西协调南北方就是要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并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使不同区域通过市场竞争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激活区域发展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发展整体效益最大化。“十三五”期间,要继续深化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各省(市、区)颁布主体功能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城镇化地区、农业地区、生态功能区的空间界限,探索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市、县层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多规合一”,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形成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发展新模式。


  (六)要按照精准施策的目标谋划区域政策新手段


  我国区域之间的差异很大,不同的区域面临的区域问题也不尽相同,“十三五”期间,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特定区域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我国区域政策的顶层设计,使我国区域政策更具有精准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我国的问题地区有的属于发展滞后地区、有的属于衰退地区、有的属于发展滞涨地区,解决这些区域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和相对科学合理的区域空间单元。“十三五”期间,要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存在的区域问题,根据区域问题梳理问题区域,然后出台更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进一步明确区域政策的基本空间单元,重点解决滞后地区、衰退地区、滞涨地区的典型区域问题,促进区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