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资源经济
资源经济

辽宁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时间: 2016-07-18信息来源:姜丽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从资源、科研、产业及环境方面,本文构建了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沿海11个省市区的海洋经济进行综合评价,并重点对辽宁海洋经济的现状、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辽宁除了在海洋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外,其他方面有不少差距,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经济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方式。
     [关键词]海洋经济  区域竞争力  主成分分析  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6)02—0038—04
     [基金项目]大连海事大学青年教师科技创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01750412)。
     [作者简介]姜丽(1978—),女,辽宁丹东人,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海洋经济。
 
     一、辽宁海洋经济概况
 
  近年来辽宁海洋经济发展迅速。2009年7月1日《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此为契机,辽宁海洋经济加速发展,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辽宁海洋生产总值2006年为1478.9亿元,2012年为3391.7亿元,年均增速为14.84%;占辽宁生产总值的比重2006年为16%,2012年为13.7%;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2006年为6.97%,2012年为6.78%。海洋三次产业比重2006年分别为9.9%、53.5%和36.6%,2012年分别为13.2%、39.5%和47.3%。第一产业仅上升3.3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下降1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0.7个百分点,海洋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2006年为695.2亿元,2012年为1658.9亿元,年均增速为15.60%;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增加值2006年为180.5亿元,2012年为460.9亿元,年均增速为16.91%。涉海就业人员2006年为275.3万,2012年为322.6万。
 
     海洋经济已成为辽宁经济新的增长点,在全省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从全国来看,许多后起的沿海省市发展迅速,在经济总量上已经赶超辽宁,辽宁海洋经济面临严峻的竞争压力,亟待提升区域竞争实力。
 
     二、辽宁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分析
 
     作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中国11个沿海省(区、市)的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利用降维的思想,在解决信息冗余的同时,提取出反映原始资料的特征信息。把多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并根据主成分和各自的方差贡献率来确定各个评价对象的属性及属性权重。
 
 
 
     1. 沿海省市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总体评价
 
     从总体上看,山东海洋经济竞争力最强,广东、江苏和上海的竞争实力也很强,属于第一梯队。山东和广东两省,无论是海洋产业、海洋科技还是海洋环境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这也是两省海洋经济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海洋经济具有强劲竞争实力的主要原因。江苏和上海虽然在海洋资源方面并不占有优势,但是在海洋产业和海洋科技方面的实力,有力地提升了两省的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实力。此外,江苏海洋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最高,达到62.1%,表明其海洋产业结构方面也具有竞争优势。
 
     浙江、辽宁、福建和天津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相对较强,属于第二梯队。4个省市的海洋资源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如浙江和福建在海洋捕捞产量、地区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方面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居前列。海洋产业结构方面,四省市差异较大。天津和福建的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在48%左右,而辽宁和浙江该比重则在42%左右。关于海洋产业效益,在海洋生产总值和海洋产业增加值上,4省市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排名居中。在海洋科技方面,4省市总体竞争力并不强。具体地,4省市在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和海洋科技课题数两个指标上的表现都较差,是其与第一梯队差距的主要体现。另外,在海洋环境方面,4省市处于竞争的劣势。如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指标上,4省市的排名比较靠后。
 
     河北、海南和广西的海洋经济竞争力相对较弱,属于第三梯队。三地海洋经济虽然总体竞争力较弱,但也有其优势。河北在海洋环境方面具有竞争优势,工业废水排放量等指标上表现较好。但在海洋科技和海洋产业发展方面则处于竞争劣势。如海洋科技人员人均科研经费、海洋科研机构拥有发明专利总数、海洋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及海洋产业增加值率指标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居最后一位。海南和广西在海洋产业发展和海洋环境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海洋产业增加值率、工业废水排放量和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等指标上,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居前列。但在海洋科技方面处于竞争劣势,如海洋科研机构数、海洋科研机构经费收入等指标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排名垫底。3地可以自身的优势为基础,以科技为支撑,发展特色海洋产业,以全面提升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
 
     2. 辽宁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评价
 
     在海洋科技方面,辽宁处于竞争劣势。与山东和广东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而且海洋科技发展也不均衡。科技投入总量方面,辽宁具有一定的优势,如普通高等教育各海洋专业本科在校生人数指标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居首位,海洋科研机构数和海洋科研机构拥有发明专利总数两个指标也居全国前列。但海洋科技人员人均科研经费和海洋科技课题数则在11个沿海省市中位于后列。其中,海洋科技课题数2012年仅为337个,不到广东的1/6。
 
     在海洋产业结构方面,辽宁处于竞争劣势。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6%,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居倒数第2位。海洋产业结构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在海洋产业效益方面,除海洋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较高外,在其他方面,辽宁均不具有竞争优势。如海洋产业增加值和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指标即使在第二梯队的4省市中也排名第4位。
 
     在海洋资源方面,辽宁省处于竞争劣势。整体上,相对于山东等资源大省而言,辽宁海洋资源结构并不均衡。如海洋捕捞产量、盐田总面积和地区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数指标在全国排名居中,而风能年发电能力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居倒数第2位。
 
     在海洋环境方面,辽宁具有一定的相对优势。辽宁海洋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大,污染治理项目当年竣工数量占当年安排施工项目比重和海域使用金指标在11个沿海省市区中的排名靠前。总体而言,无论是生态环境和政府管理,辽宁海洋环境竞争力相对较强。
 
     三、增强辽宁海洋经济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针对辽宁海洋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了培育新竞争优势,快速提升辽宁海洋经济竞争力,提出以下具体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海洋经济的科研创新能力
 
     首先,建立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研究院。依托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吸收海洋企业共同参与,建立辽宁省海洋经济研究院,解决海洋产业发展技术瓶颈问题,推进海洋领域重大关键技术攻关。进一步地,以沿海经济带海洋经济研究院为主要载体,重点支持建设辽宁省海洋科技创新平台,集科研与服务于一体,实施海洋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
 
     其次,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在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基础上,建立辽宁省海洋技术交易服务与推广中心,直接推动海洋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技兴海活动,如定期举行科技成果推荐会、科研信息发布会,承办全国性的海洋科技成果展览交易会,并鼓励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参会,以提供海洋科技成果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此外,还要加大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
 
     再次,设立人力资源专项基金。一方面设立高级人才引进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大对高端人才的引进力度,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紧缺型人才(工程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向海洋新兴产业倾斜。另一方面设立海洋人才培养基金,鼓励和推动科研院所、高校与海洋企业建立起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同时,鼓励高校院所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进行高级访问或进修学习,以提高海洋产业人才培养队伍的水平。
 
     最后,加大资金投入。探索海洋经济发展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模式。设立省级海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结合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措施加大对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船舶制造、海洋生物医药及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等多个海洋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成立省级控股的辽宁省海洋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对海洋经济重大项目,尤其是涉及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工程和项目的投融资工作。进一步推动民间资本金融化,建立民间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和投资机构,利用政策鼓励与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海洋经济领域。
 
     (二)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
 
     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深度调整海洋经济结构、带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编制专门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的重点领域、主攻方向和产业区域布局等。首先,依托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工业基础将海洋装备工程与辽宁装备产业有机结合,着重打造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将大连、盘锦和锦州现在的工程装备方面的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科研实力。其次,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特点是高新技术含量高、研发周期长、技术投入和投资力度大。政府应该加大对相关企业扶持力度,尤其要支持与海洋生物相关的跨界产品的研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研发机制,使研究机构的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再次,借助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积极发展海洋保险、海洋金融等产业。最后,辽宁属于重度缺水的省份,大连甚至是全球重度缺水城市,因此发展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产业迫在眉睫。一方面,辽宁在海水淡化方面有一定的科技优势,同时,也可以发挥区位优势,向新加坡等国家借鉴经验。
 
     (三)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与服务方式
 
     首先,要构建省级层面统筹管理和协调机制。当前,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能源、信息、海洋气象、海洋人才等各种要素的提供涉及多个部门,为了能够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配置,海洋经济发展的顺利推进,在定期举行辽宁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基础上,构建省级层面涉海产业及部门之间的统筹管理和协调机制,完成海洋行政管理方面的日常工作,并在重大涉海项目或行动中负责对其他部门的涉海职能进行统一协调。
 
     其次,由辽宁省海洋和渔业厅联合科技厅、统计局建立海洋经济发展服务网站。定期发布国家及沿海各省市海洋经济运行统计数据和评估分析报告,及时发布海洋科研动态和成果以及国内外海洋经济相关的合作交流信息。
 
     再次,建立和完善海洋产业集群公共服务体系。在重点产业集群区域,重点培育科研服务、工业设计、管理咨询、现代物流、金融、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等公共服务行业。
 
     最后,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等支持。辽宁要积极进行国家产业示范区、示范基地以重大项目的申报和试点,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专项资金和技术支持,带动辽宁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目前国家已先后批准山东、浙江、广东、福建和天津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大连现代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已成为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以此为契机,继续打造几个国家级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示范基地等。依托目前建设中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海洋新能源基地、海洋生物医药基地、海水综合利用基地、海洋石化加工和新材料基地和现代海洋服务产业基地,努力争取国家级研究中心或重大项目落户辽宁。
 
     [参考文献]
     [1]许淑婷,关伟. 中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竞争力研究 [J]. 生产力研究. 2014(7):26—31.
     [2]国川,韩增林. 中国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J].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4):458—461.
     [3]吴姗姗,张凤成,曹可. 基于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沿海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J]. 资源科学. 2014(11):2386—2391.
     [4]赵珍. 海洋经济竞争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模型研究 [J].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3(11):79—83.
     [5]王燕,谢蕊蕊. 区域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 [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6—7.
     [6]陈健生. 区域产业经济分析 [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4.
     [7]向晓梅. 广东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估 [J]. 开放导报. 2013(1):14—19.
     [8]李晓光,崔占峰,王少瑾. 蓝色经济区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J]. 山东社会科学. 2012(2):60—64.
 
Competiveness Evaluation of Blue Economy of Liaoning Province
Jiang Li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ollege,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Province 116026 )
Abstract: From four aspects of resources, scientific research,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maritim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established, and compares the blue economy in 11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 to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aoning's maritim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Liaoning Province has not formed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except in marine. In the end, it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innovation ability of blue econom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to further transform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services.
Key words: blue economy, regional competitivenes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Liaoning Province

  (收稿日期:2015—10—01  责任编辑: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