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资源经济
资源经济

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顶层设计研究时间: 2015-10-11信息来源:刘光寓 严荣爱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基于价格协调视角的分析

  内容提要:本文从再生资源回收价格协调的顶层设计出发,首次提出一个系统化的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方案。这个系统化的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体系包含经济驱动、法规驱动、技术驱动、教育驱动、组织驱动和网络信息平台驱动。本文研究有助于降低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价格机制的失调风险,从而推动再生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产业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显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国家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难点。因此,有必要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提供一个系统化的驱动力顶层设计方案,从而有助于降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价格机制的失调风险,推动产业的繁荣发展。本文通过研究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体系,以期为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根据商务部2015年5月公布的信息:截至2014年底,我国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废轮胎、废纸、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汽车、报废船舶、废玻璃、废电池等十大类别的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为2.45亿吨,回收总值为6446.9亿元,从业人员数量达到1500万人,现有再生资源的回收潜力巨大。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是循环经济的一部分,对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加强资源循环利用;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变废为宝,化害为利;要建立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市场化运作、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废弃物分选系统和社会网络,不断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利用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专业化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

  我国自然资源总体匮乏,资源长期被大量低效粗放利用,“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资源单向流动致使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加之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大发展时期,资源需求量大,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再生资源回收是实现以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我国目前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不够完善,不仅影响废物利用,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国家在“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求,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技术先进、覆盖城乡的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产业体系。

  二、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瓶颈

  (一)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主要宏观瓶颈

  1.产业顶层设计管理不到位。目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缺乏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相关管理责权分散于诸多部门,缺乏成熟的统一协调机制。为此,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建立由商务部牵头、22个部门参与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然而,这一新制度还需在管理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需要进一步对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加以政策倾斜和扶持。2015年1月,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2015-2020年)》,但相应配套管理规定和各部门责任仍然不够明确。

  2.市场价格机制失调风险加大。我国运行了几十年的供销社物资公司回收系统没有随着经济改革发展进行深度升级改造,特别是在2002年国家全面取消物资回收行业行政许可之后,其逐渐丧失回收主渠道功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市场化自由竞争程度增强。一方面,市场化极大促进了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市场化使再生资源回收产业价格机制易出现失调风险,容易造成产能过剩、供需矛盾、环境污染、竞争不充分和恶性竞争等问题。

  3.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规划落后。一些地方政府在规划城市建设布局时,一般未考虑再生资源回收物流网络的规划。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和集散中心不断被迁移到城市边缘地带,导致回收成本上升,影响了再生资源价格的竞争力。

  4.法规体系不够完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再生资源回收法规体系,而我国也逐渐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总体而言,还不够具体和细化,特别是对具体再生资源产品的法规还非常少,很多产品具体标准的缺位影响了再生资源回收产业规范化的市场交易和价格制定。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所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还没有明确清晰的相关法律规定。

  5.产业链协同发展程度不够。再生资源回收产业涉及的面非常广,产业流程也比较长,复杂程度比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再生资源产业就必须进行产业链协同发展。而目前我国再生资源产生源、回收网点、集散中心、分拣中心和加工利用企业等各主体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明显不够。

  (二)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的主要微观瓶颈

  1.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量民营资金进入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搞活了市场;大批流动废品收购者涌进城市,收购废品增加了其自身收入、解决了就业,又繁荣了市场。但是,大部分再生资源回收企业规模较小,受自身能力所限,倾向于短期投机行为而出现“利少少收,利多抢收,无利不收”的现象,导致低价值再生资源回收率低,再生资源回收价格震荡幅度过大。

  2.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技术薄弱。由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80%以上是小微企业,其再生资源回收方式简单粗放,分拣提炼能力弱,抗风险抵抗能力差,并且很多回收企业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现象突出。大批企业没有能力通过提高回收技术水平来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大量同质化回收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容易陷入价格恶性竞争的泥潭,破坏产业发展的微观环境。

  3.再生资源回收企业人才缺乏。回收企业发展所需人才不足,尤其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缺乏。受传统观念和再生资源回收工作环境的影响,年轻人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的意向不高,目前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有人才断层的趋势。

  4.社会公众的回收意识有待提高。由于再生资源回收涉及千家万户,这就涉及到社会公众的再生资源回收意识。可回收再生资源没有有效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经常流于形式。以废旧节能灯、废铅酸蓄电池和家庭过期药品为代表的社会源危险废弃物经常被随意倾倒,给环境造成危害。

  三、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为解决当前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需要构建系统性的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体系。我国再生资源回收驱动力应该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见图1),这个驱动力系统性工程主要是以网络信息平台为基础,综合运用经济、法规、技术、教育和组织的力量来驱动再生资源回收。这个驱动力系统是以经济驱动为主,再生资源回收价格由市场决定。因为这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再生资源作为一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再生资源回收的网络信息平台驱动

  整个社会都在进入网络化经济发展阶段,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政府管理层面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再生资源回收政务管理公开、法规宣传和环境监控;行业协会层面可以通过网络信息平台介绍国内外先进回收做法和经验,贯彻宣传政府的各项政策法规,发布相关行业标准,及时收集行业发展的相关信息;企业层面可以运用网络信息平台在线进行再生资源的买进和卖出,也可以运用企业内部网络信息平台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上海新锦华公司为例,该公司运用逆向物流概念而尝试“网上收废”,取得了极大的市场效益,公司年销售额从原来的1.2亿元一度上升至23.54亿元。

  (二)再生资源回收的经济驱动

  经济驱动力是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1984年后,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进入市场化改革时期,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大批民营企业蜂拥而入,原有供销社和物资公司也加快改革和提升,使得我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对再生资源的认识逐渐提高,由原来的“废品回收”变为“再生资源回收”、“城市矿产”,甚至再生资源产业被国家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14年底,我国主要再生资源回收总量已达2.45亿吨,比上一年度增加5%,经济价值高达6446.9亿,解决了1500万人的就业问题。再生资源的巨大经济价值直接驱动了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企业和个人参与再生资源回收产业的发展。长期以再生铜回收加工利用为主营业务的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350亿元,在没有任何铜矿资源的区域创造出一个与特大型铜矿企业一样的销售收入,为全国再生资源企业树立了强有力的经济标杆。正是由于再生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以产业扶持,防止出现再生资源回收价格大起大落,挫伤回收企业的积极性,比如,可以运用一些再生资源行业投资、税收、融资、信贷等经济措施来驱动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长期繁荣发展。

  (三)再生资源回收的法规驱动

  再生资源产业回收体系同样也需要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做基础。2007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的《再生资源管理回收管理办法》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法规驱动开端。很多省市根据地方情况,又细化了国家层面的规定,形成很多富有地方特色要求的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制度。但总体而言,再生资源回收有关的法规还不成体系,尚不完善。目前我国相关部门正不断制定相应的法规,例如,2014年,商务部发布的《废纸分类登记规范》就对废纸回收行业发展产生极大的驱动,使得“废纸”这一泛泛概念有了8大类共25个品级的细分,使废纸的市场交易有了法定标准,相应标准的废纸有了对应的价格,让废纸利用企业更方便、高效地利用废纸。参考发达国家成熟的生产者责任延伸相关法律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应尽快制定具体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生产者责任延伸法律法规,明确制造商对相关再生资源的回收义务和违法处罚机制。针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中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缺位,国家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相关的知识产权法,降低再生资源回收所产生的潜在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在国家城乡建设规划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中,应增加并明确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的建设要求。

  (四)再生资源回收的技术驱动

  现代产业化的再生资源回收被简单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和技术要求低,这是对现代化再生资源回收的误解和曲解。现代化的再生资源回收也很需要科技来驱动。再生资源回收涉及分类、拆解、分拣、清洗、提炼和成型等诸多工艺环节。回收企业充分利用先进的回收技术,既可以减少再生资源回收过程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也可以提高企业回收深加工的能力,以增强再生资源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促进再生资源产业的产业升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只有靠先进的技术,做到生产和产品的差异化,才能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对再生资源回收科技创新的本身也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比如,江苏华宏科技公司20多年持续专注于再生资源回收加工设备的研发,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已经成功上市。

  (五)再生资源回收的教育驱动

  再生资源有一定的公益属性,需要全社会的重视。比如,垃圾分类概念已经渐入人心。目前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率相对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很多再生资源被当作无用的垃圾随意丢弃。再生资源的教育可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教育。对于学校教育,应从小培育“资源可再生”的观念,大中小学的教科书可以加入再生资源回收的内容。对于社会宣传教育,可以设立全国性的“再生资源回收日”活动。再生资源回收宣传标语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电视、网络等媒体及时性的再生资源回收宣传教育也是很好的措施。设立再生资源回收标准示范社区、示范回收站、示范企业、示范园区、示范市场和示范城市。以点带面,宣传这些各层次示范单位,为其他单位树立标杆,来驱动整个社会各层面的再生资源回收教育。在各类宣传教育中,再生资源回收相关法规的宣传教育应该是第一位的。尤其对带有一定毒性的再生资源,相关法规已经做出了一些基本的要求,比如,带有汞成份的节能灼、废铅酸电池和电视机显像管等必须由专业回收单位经过专业的回收处理进行回收再利用。

  (六)再生资源回收的组织驱动

  再生资源回收的组织驱动可分为行政组织驱动和回收模式组织驱动。行政组织分为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政府层面的组织驱动表现在对再生资源回收的整体、长期和战略性的规划和政策制定方面。2011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建立完整、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是国家最高级别的组织驱动。由商务部牵头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中长期规划”也是典型的中央政府层面的组织驱动。各地方政府组织职能部门落实《再生资源管理回收办法》,并根据各地情况进行细化就是各地方政府层面组织驱动的体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是典型的非政府组织,其举办的会员交流、法规宣传、行业展会、行规自律、科技推广和参政议政等都对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驱动作用。对再生资源回收价格,行政组织可以通过市场来调控,而非使用行政命令直接干涉市场价格。

  回收模式组织驱动是指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采取何种组织架构模式来驱动企业再生资源回收业务的开展。按照企业在再生资源回收链上的跨度区别,当前我国市场中的回收模式组织主要可分为前后端一体化模式、企业加盟连锁模式和商务网络协作模式三种。前后端一体化模式是回收单位从再生资源产生者手中直接购买,这一模式在生产性再生资源回收中比较常见,回收企业直接从企事业单位手中回收再生资源。企业加盟连锁模式是回收企业为规避大规模自建回收站而需要大量投资,采取吸收整编回收个体户成为前端加盟店的方式。商务网络协作模式是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在回收链中各占一段,通过交易使再生资源得以继续流动。虽然对企业自身而言,回收模式只要适合企业即可,但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分析,增加产业链协同程度、减少再生资源的搬运次数和距离、减少交易次数、减少再生资源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的回收模式,是整个再生资源产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J].管理世界,2005(7).

  [2]周宏春.促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6).

  [3]刘光富、鲁圣鹏、李雪琴.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顶层设计框架体系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

  [4]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2015再生行业分析报告[R].商务部网,2015.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