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山东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孙东辉 周鑫 作者:admin 责编:

 

    全省城镇化水平2012年达到50%以上,2020年达到60%以上


   本月初,山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城镇化工作会议。会上出台的《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指出,到2012年,山东省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60%以上;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00万人以上,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能力明显提高。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山东半岛城市群达到70%以上。

   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山东要着重构建层级合理的新型城镇体系,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使城镇化发展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力量。

   “城镇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城市的扩建,二是卫星城等周边小城市的建设。通过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功能分化、协调发展,形成有梯度的城镇布局,吸收不同的人口进入不同等级的城市。”山东经济学院区域经济研究院副院长董彦岭教授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意见》指出,计划到2012年,山东省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达到7个、50万—100万的大城市14个、20万—50万的中等城市30个。到2020年,特大城市15个、大城市20个、中等城市30个。以调整完善城镇结构为重点,以山东半岛城市群、济南都市圈、黄河三角洲城镇发展区、鲁南城镇带为主体,以区域中心城市和县城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科学构建山东特色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调整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尤其是第三产业。当人口聚集到一定程度后,才会产生第三产业的需求,比如邮电、通信、银行、医院等服务行业。”山东省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秦庆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不匹配,对经济发展、扩大内需、工业结构调整都产生了制约。”

   “山东以往的城镇化步子偏小,不符合沿海经济大省的地位,应该走在前列。尤其是沿海城市应当作为龙头。”董彦岭说,“山东省正处于城镇化与工业化快速融入时期,发展城镇化是后援工业化,增加工业化后劲。通过适当政策推进城镇化,也是维护工业化成果。”

   “城镇化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城镇化会带来一系列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的变化。比如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农民土地没有了,户籍、住房、就业、社会保障都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董彦岭说。

   在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基础上,山东省全面放开县域内户口迁移政策,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购房落户政策。加快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计划生育等与户籍管理相关的配套制度改革,让进城务工人员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山东省是沿海经济大省,经济发达,同样也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充裕。通过城镇化,扩容城镇规模,增加劳动力的消化能力,促使劳动力就地吸收,增加就业容量,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生存状态。”董彦岭说。

   《意见》强调,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城镇建设管理和扩大就业,按照“保住一头、启动一头、激活一头”的要求抓好城乡住房工作,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稳定。

   据了解,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将构筑“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镇空间格局,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加快发展。“一群”是以青岛为龙头、青岛和济南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一圈”是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都市圈。“一区”是以东营为中心,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培植的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发展区。“一带”是以日照为对外开放平台,以临沂、济宁为中心,构筑的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带。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