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国家第二个“中关村”落户武汉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童彤 作者:admin 责编: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日前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日前获批成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于2010年正式启动,届时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以积极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奖励、“两型产业”发展三大创新试点为特色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特色鲜明

   “北京中关村是国家科教智力资源最密集、最具创新特色和活力的区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研究员刘云中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中关村有着众多高新技术企业,并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是独一无二的,武汉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必须走出自身鲜明的特色才能有区别于全国众多的科技示范区。

   “作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东湖开发区的未来发展起点定调很高,必须注意特色产业的发展,借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刘云中说。

   据了解,东湖开发区在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方面,将着力争取证监会尽快批复东湖高新区“新三板”市场交易,以帮助区内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支持商业银行在光谷设立支行,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开展信用贷款、科技金融保险、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融资业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多元融资服务。

   “科技金融实际上指的就是一系列配套的金融服务设施,这方面的完善对科技企业的进驻意义重大。”刘云中说。

   此外,东湖开发区还将在启动股权激励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方面,在高新区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权激励试点,对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期权、技术入股和股权奖励等多种形式的激励。同时,加大推进“两型产业”发展,加大试点的创新力度,争取建立全国性的“污染物排放交易”中心,探索排污权征收使用管理模式,设立“两型产业”发展创新基金,为自主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这些特色试点是东湖自身优势所决定的,同时,必须保证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可操作性。”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赵晓对本报记者表示,加大对教育资源和科技研发的投入对创新示范区至关重要。

  武汉“中关村”道路长远

   据记者了解,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始建于1988年,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9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200多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9个;TD-SCDMA等产业技术联盟37个,各类孵化器50余家,大学科技园14家。中关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能源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高技术产业。

   相比中关村,将于明年正式启动的武汉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虽然与中关村同属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但起步较晚。据了解,武汉东湖高新区1991年获批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截至目前,该示范区共引进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辉瑞公司、世界航运巨头泛亚班拿公司等外资项目40个,总投资7.48亿美元;内资项目102个,总投资156.3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0个。目前在建项目近100个,平均每月有3个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或竣工投产。2009年,东湖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25%以上的增幅。

   赵晓认为,建成类似中关村这样成熟完善的高新创新区是需要时间的。“东湖刚刚起步,首先需要通过以上三大试点特色来构建较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之后才能慢慢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产业集群。”赵晓说。

   对此,刘云中也认为,晚起步虽然失去了先发优势,但可以从中关村的发展模式中获得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东湖开发区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成熟的公司以及投资项目,通过打造更具特色的优势项目,其未来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刘云中说。

   “武汉地处中部,伴随着中部崛起,各地都在努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立对武汉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周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也会慢慢显现出来。”赵晓说。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