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地区发展
地区发展

皖江城市带:产业区际转移“试验田”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郭锦辉 作者:admin 责编:

 

    从承接来讲,载体在安徽;从转移来讲,主体在外部或者在东部沿海,在安徽以外的其他地方;从示范来讲,合力在多个方面

    相比上游的惊涛骇浪,中游的九曲回肠,浩浩长江水行至安徽则稍显沉寂。如今,八百里皖江也开始“潮涌激荡”。      

    近日,国务院批准实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也是今年国务院第一个颁布实施的区域规划。

    三个关键词

    “该示范区的特点已经从规划命名上点出了三个关键词:承接、转移和示范。”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在此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从承接来讲,载体在安徽;从转移来讲,主体在外部或者在东部沿海,在安徽以外的其他地方;从示范来讲,合力在多个方面。

    皖江城市带能被赋予这样的功能,与它的优势分不开。从国家层面看,国家提出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战略。从地方层面看,安徽产业已有很好的基础、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安徽还有内需市场广阔、毗邻长三角、交通便利、发展潜力较好等优势。

    正因为如此,“选择这个地方有利于提升它的发展潜力,促使产业转移有序高水平进行,从而能为中西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一个示范。”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规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联动性、有序性和示范性。从安徽来讲,要更加主动;从东部来讲,要积极互动;从上级来讲,要强力推动。只有形成这种齐心协力、同频共振的格局,这个示范区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示范效应。”王三运说。

    为了更好地做好示范区,范恒山建议,一要把握好规划中的要点,站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高度领会文件实质;二要细化方案,采取有效机制来推动;三是完善机制、明确分工和安排,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相关部门;四是及时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每一项任务、每一项政策措施都落实到位。

    “舞动”沿江经济带

    《规划》提出了“四大战略定位”:合作发展的先行区,科学发展的试验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也就是说,皖江城市带首先要抓住自己的优势,紧密对接长三角,整体构建泛长三角。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低碳发展。这样它才能够真正形成重要的增长极,有更大的示范效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锋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对外就是与周边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对内就是如何实现更好分工和协作。对内和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都要去加强合作。”刘锋说,长三角面临土地、人力、资源、环境诸多因素制约,需要有新的拓展空间和市场腹地,皖江城市带对长三角有向外扩展的作用,对于其他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可以起到先行和示范作用。   

    不过,刘峰建议,现在首先是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内部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推进次区域间的内部合作,等时机成熟,再提升到更高层次的跨区合作,从而形成大经济带的合作机制。

    如今,顺长江而下,各类实验区开始连接起来。如成渝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江三角洲地区。

    “从‘T’字形发展格局看,整个沿海率先发展效应很明显,而长江经济带这条‘巨龙’过去一直没有舞起来。如今则打通了长江沿江经济带。”刘锋说。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陈秀山也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原来沿江地带的中西部差距过大,而皖江经济带将有助于形成新型分工格局,同时辐射和带动长江中上游。“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将更加活跃。”

    如何在承接中提升

    产业转移,一方面会转来先进的产业,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转来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如何通过承接提升水平,在承接中发展? 

    陈秀山认为,产业转移有三个方面比较明确:一是不要盲目接收一些落后的、污染性的产业。二是要在产业的区际转移过程中,通过双方的合作,实现升级。三是转移并非整体性转移,而是形成一种新型的区域分工。比如东部地区保留研发和市场,把加工制造装配等转移到周边地区,从而形成纵向分工。

    刘锋建议,产业承接时,要在环评预审、准入门槛、投资强度等方面严格把关,对转移来的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注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理念,在转移中又有提升。

    “例如按照产业链招商,对现有的产业资源优势进行精心筛选,包装一批比较好的产业项目进行对应性招商。像合肥的家电产业,现在集群效应很明显,在这方面既可以发展自身优势,又可以不断按照产业链延长和升级,利用高附加值的环节来对应招商。”刘锋说。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一套合作机制,如工作协调机制、利益共享机制、绩效评价机制。还要在公共政策方面实现对接,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统一的区域品牌等,也要在产业特色上有所分工。

    “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培养本地内生动力。此外还要有一些平台示范,如园区建设、承接模式、体制政策、土地利用等,给中西部地区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秘书长陈耀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