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把湖南打造成为中部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时间: 2015-09-19信息来源:徐守盛 作者:wyg_admin 责编:

 当前湖南已进入扩大开放的关键阶段,立足新起点扩大开放,必须深入分析和把握形势,进一步深化对扩大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全省上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党的十八大对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扩大开放作出了战略部署,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进一步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把湖南打造成为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新高地。

  进一步增强扩大开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总量不够大,主体不够强,发展不够快,结构不够优,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仍然是湖南的一块短板。

  当前湖南已进入扩大开放的关键阶段,立足新起点扩大开放,必须深入分析和把握形势,进一步深化对扩大开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全省上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全省扩大开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但开放型经济发展仍然是一块“短板”。湖南的短板是什么?总体上看,开放型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一块短板。突出体现在:一是总量不够大。2012年湖南外贸依存度为6.3%,远低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外贸总量多年居中部第5位。二是主体不够强。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全省进出口企业过10亿美元的3家,过5亿美元的8家,过1亿美元的26家,没有一家过亿美元的商贸流通企业。三是发展不够快。2007年湖南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16位,2012年退至第21位。四是结构不够优。出口商品中,钢铁、有色等传统粗放型产品占比达到30%,而且主要是资源输出型;加工贸易仅占总量的29%,低于全国35%的平均水平;利用外资中,来自香港、台湾等亚洲地区的占80%,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仅占9%。

  立足新起点推动湖南科学发展,既要立足现实基础练好“内功”,又要通过扩大开放巧借“外力”。对湖南来说,立足新起点继续推进“四化两型”,实现“两个加快、两个率先”,实现湖南的 “小康梦”、“两型梦”、“崛起梦”,进一步扩大开放是必由之路。一是推动转型发展要扩大开放。推动解决转方式调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必须进一步扩大开放,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广泛集聚要素资源,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推动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二是深化改革要扩大开放。改革与开放相伴随,开放倒逼改革,是促进改革的一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与之相适应、相配套的政府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的要求就越高,对改革的促进作用就越突出。当前已进入改革攻坚期、深水区。我们强调要充分释放改革的最大红利,就要进一步增强国际视野,借鉴全球先进经验,以开放推动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争创改革开放新优势。三是破解瓶颈制约要扩大开放。湖南一次性能源先天不足,无油、缺气、少煤,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预计到2020年全省能源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以上。同时,湖南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时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对资本、技术、市场、资源的增量需求很大。只有主动融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高运用“两种资源”的能力,才能在更广范围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才能有效破解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四是释放湖南综合优势要扩大开放。湖南当前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机遇和政策利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相对充足的发展空间,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实际上,我们还有两个重要的优势。一个是人文优势,我们的教育基础较好,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尤其是近几年全省职业教育快速推进,培养出了一大批成熟劳动力,这是对外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优势。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近几年我们与台湾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我们与台湾有很深的人文基础,现有在台湘籍人员近60万人,近些年湖南与台湾的民间往来也愈发密切。因此,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才能最大限度地把湖南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人文优势、对台优势加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

  应在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上下工夫,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上下工夫,在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上下工夫,在建好用活开放平台上下工夫,在培育做强开放主体上下工夫。

  要坚持稳定出口与扩大进口、利用外资与对外投资、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扩大总量与提高质量相结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竞争力。

  在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效益上下功夫。一要创新方式方法。坚持务实招商、理性招商、产业配套招商、按市场规律招商,积极依托有实力有影响的商协会组织、驻外商务机构、境外投资中介机构等,多渠道面向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园区开展定向招商、上门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二要坚持科学导向。立足“为我所用”、“按我所需”,严格招商引资项目筛选,坚持“招商选资”标准,做到有利于发挥资源优势,有利于调整结构,有利于扩大就业,坚决杜绝污染环境的项目,坚决杜绝有不文明、不道德精神污染的项目。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在引进项目的同时,力求引进领军人才,带来创新团队,带动产业发展。三要突出招商实效。关键是强化成本意识,狠抓项目落地,加强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产达产率。

  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上下工夫。一是更加注重进出口均衡发展。大力调整和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产品出口力度,着力抓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抓住国际经济环境深刻调整的重大机遇,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急需设备,倒逼科技创新,促进出口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二是更加注重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在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商贸流通、建筑工程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积极发展服务外包、物流运输、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贸易,进一步提高服务贸易在全省外贸中的比重。三是更加注重推动市场多元发展。一方面大力 “深耕”传统市场,保证稳定增长;另一方面,积极开拓中东、东欧、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扩大产品出口纵深。

  在拓展开放合作空间上下工夫。要把对内开放合作与对外开放合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多层次区域合作。要进一步深化省部合作、省际合作以及与央企、高校的合作,全面落实已签署的各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充分依托泛珠论坛、中博会等平台,向东密切与“长三角”联系,向南深度融入“珠三角”经济圈,向西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向北联通中原各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寻求合作发展机会。

  在建好用活开放平台上下工夫。一是区域平台。立足区域联动、辐射带动,扎实抓好长株潭、湘南、湘西、环洞庭湖四大区域板块的开放发展。二是园区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开放发展的主阵地,强化科学规划,完善功能配套,促进资源整合,引导符合条件的园区扩区提质和申报国家级园区,引导项目向园区聚集,实现产业配套、功能互补。三是功能性平台。重点推进岳阳城陵矶临港产业新区和长沙临空产业园的建设,打造通江达海、辐射全省、对接全球的水上和空中通道。加快各地综合保税区申报进度,大力推进长沙、衡阳、郴州、永州等地的“内陆无水港”建设,加大通关平台建设力度,进一步优化海关、检验检疫机构布局,高标准开发和运作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

  在培育做强开放主体上下工夫。重点抓三个方面:第一,通过参与市场竞争做强开放主体。要积极引进新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战略投资者,放大资本、技术外溢效应,让省内企业充分竞争,倒逼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第二,通过创新品牌做强开放主体。要大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提升企业在生产价值链上的地位。尤其是我们湖南有这么多企业,相当一部分都是在价值链的低端,真正要在价值链的中高端做文章、下工夫,必须有自己的技术和知识产权。第三,通过参与全球分工做强开放主体。鼓励和支持省内优势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开展跨国兼并和境外收购、购买资源,打造湖南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骨干力量。

  着力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发展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在解放思想中增强自觉。无论是推动科学发展,还是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解放思想始终是一个“总开关”。思想一通,一通百通。要着力强化“三种意识”:一要强化大局意识。办好湖南的事情,第一要务是抓发展。发展是总道理、大道理、硬道理,是管一切的道理,离开了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服务经济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服务市场主体上来。要多算大账、全局账、长远账,不能只算小账、局部账、眼前账,更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失去了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要强化诚信意识。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现实中一些地方“新官不理旧账”,本届政府不兑现上届政府对客商的承诺和约定,要切实维护政策的连续性和严肃性,不能因领导人员的变更而变来变去。三要强化公平意识。要进一步拓宽开放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对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领域,一律对外开放,重点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服务业等领域的对外开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经营。要坚持公平对待市场主体,对民营企业、外来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做到同等待遇、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在转变职能中提升效能。要坚持做“减法”与做“加法”并举,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做 “减法”,就是要减少政府管制的事项,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社会的边界,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做到应减必减,凡是没有合法依据的一律取消,凡是可以实行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的一律不设前置审批;减少办事环节,积极探索联合审批、在线审批的有效途径,继续推行招商引资项目全程代理制,健全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违规设立的收费项目一律取消。做“加法”,就是要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效率,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和最大便利。

  着力破解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瓶颈制约。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要素保障。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和信贷体系,综合开发各类金融产品为我所用。要鼓励组织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期货等要素市场提升服务功能,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要根据实际用地需求,保障重大招商项目土地供应,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做好城乡劳动力资源储备和供给,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二是物流成本。2012年湖南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为18.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10%的平均水平,也超出全国17.8%的平均水平。要在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进口关税保证金、加快出口退税速度、推进企业跨境人民币结算、提高信保补贴等方面出台具体措施,推进口岸和涉外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大通关”、异地通关等新机制,帮助企业降低商务成本。三是施工环境。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治安防控,严厉打击欺行霸市、无理阻工、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切实加大案件查处、正风肃纪力度。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中的“顽症”,不能“隔靴搔痒”,必须“伤筋动骨”,动真格、出硬招。一是要出台硬性规定。政令不在多,关键要管用。二是要加大查办力度。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督查、动态督查相结合,定期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公开曝光一批破坏发展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一批严重影响经济环境的典型案件。既要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三要形成监管合力。进一步完善投诉案件处理协调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充分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力量,加强对优化发展环境工作的监督测评,加强对职能部门权力行使全过程的监督,让干部规规矩矩用权,让企业和群众明明白白办事。四是要切实改进作风。改进作风要突出“两个立足点”,一是立足服务经济建设主战场,二是立足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九项规定”,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经济建设第一线,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以良好作风来引领和优化发展环境。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