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纵览 > 中部崛起
中部崛起

“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及低碳发展路径时间: 2015-10-07信息来源:王家庭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 要】基于社会成本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中的城市化成本;基于集约的视角研究了我国“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中的城市化收益。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的涵义和基本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推动该城市化模式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低碳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严重的环境污染以及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传统城市化模式,已不符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城市化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必须探索新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化模式——“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较系统的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了该城市化模式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我国城市化的成本分析:基于社会成本的视角


  城市化是一个资源配置和耗散,对经济社会都产生深刻影响的过程,因此城市化也是有成本的。关于城市化的成本,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大多数学者是从经济支出角度去考虑的,把城市化的成本理解为农民转化为市民个人所支付的成本以及城镇为了接纳他们而支付的成本,有的学者已经将环境成本等外部成本列为城市化的成本。城市化本身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由于资源的市场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私人成本并不等于社会成本,结果就会导致资源配置不能实现帕累托有效。借鉴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我们认为,我国城市化的成本应该从社会成本的角度去考察,它包括直接成本和引致成本两部分,直接成本是指城市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当期成本,引致成本是指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远期成本。


  1.城市化的直接成本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城市化的直接成本包括:


  (1)私人成本。这主要指农业人口成为城镇人口所支付的如教育成本、住房成本、生活成本、社保成本、迁移成本等。


  私人成本是农业人口在转化为城镇人口过程中所承担的个人成本。由于第二、三产业与农业相比对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有着不同或者可以说是更高的要求,所以就需要劳动者学习而支付教育成本。农业人口从农村迁往城镇要支付迁移成本,在城镇中定居要支付住房成本等等。生活成本则是指农业人口在成为城镇人口之后日常生活中所支付的食品、衣物、交通、用水、用电、用气、取暖等费用。同时,由于农用地对于农业人口具有社会保障的功能,而在农业人口成为城镇人口之后,他将脱离土地,因此需要为其医疗、养老、失业等支付社会保障的成本。


  (2)公共成本。这主要指为接纳农业人口所支付的公共支出,主要是基础设施投入、公共管理和服务投入等。


  农业人口成为城镇人口,意味着原有城镇的扩容或新城镇的出现,城镇道路、供水、供电等城镇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功能的载体,必然需要扩容或新建,同时,政府行政管理和治安、消防、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也必然要应对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增加投入。这些基础设施服务、公共管理服务按照不同的经营属性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其投入可能由政府承担,也可能由企业承担,但都具有公共物品所具有的公共物品、规模经济等特征。


  (3)交易成本。这主要指制度对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阻力。阿罗将交易成本概括为“经济制度运行的成本”,而按照张五常的解释,交易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系列制度成本,包括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化的成本。交易成本范畴最初被用于分析企业,后来这一范畴的应用范围被大大扩展。交易成本就如同物理学中的摩擦力,新制度主义将经济学从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引入有摩擦力的世界。在城市化过程中,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所发生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城市化本身是一个资源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制度对于资源流动的影响就直接体现在交易成本上。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物质产品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已经相当的高,制度变迁使得交易成本不断降低。但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制度以及土地制度,成为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的阻力。


  2.城市化的引致成本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城市化的引致成本主要包括:


  (1)外部成本。这主要指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如粮食安全)。外部性是指人们的经济行为有一部分的利益不能归自己享受,或有部分成本不必自己承担。如果有自己不能享受到的利益发生时,那一部分利益就称为外部经济或外部利益;但有自己不能承担的成本发生时,那种成本则称为外部不经济或外部成本。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而发展的,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对资源消耗的增加和污染物、废弃物的增加,因此,城市化在提高经济效率、增加产出、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外部影响。如对于耕地的占用影响到粮食的生产从而威胁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工农关系的不适当处理造成的城乡矛盾激化,工业生产以及城镇生活的污染物的排放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等,都成为城市化过程中的外部成本,这些成本不能直接体现在城市化本身之中。


  (2)后续成本。这主要指城市化对城镇运行所带来的长期成本支出。城镇的正常运转也需要付出成本,如基础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能源的消耗等等。城镇在形成和扩大过程中城市化模式的选择对于城镇运转成本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国内外广泛研究认为,城镇空间形态和结构与城镇运转成本就有着直接的联系,蔓延型的城镇形态和不同用地性质过于分隔的城镇用地不仅使得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加大,而且使得城镇基础设施的运营维护支出加大,人们日常出行距离加大,由此导致交通拥堵和能源消耗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加剧,而紧凑型的城镇形态和适度混合的城镇用地则使得上述问题相对减轻。由于城镇的物质设施一旦建成之后再进行改造的成本是相当大的,也就是说城市化对后续成本的影响是深远的,这使得我们不得不注重降低城市化的后续成本。


  (3)代际成本。这主要指城市化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影响了后代人的使用和发展的机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后代人带来了成本。


  城市化不仅对参与城市化的人产生影响,而且由于城市化过程中要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影响了后代人的使用和发展的机会。城镇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及社会活动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废弃物,而由于城镇是一种空间聚集体,这些能源、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废弃物的排放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都相当集中,因而可能会超过该区域的承载能力。由于很多能源、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而先污染、后治理的代价相当大,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城市化的成本不仅由当代人承担,而且还需要后代人承担,这是缺乏“代际公平的”。


  城市化的直接成本影响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即城市化过程的实现。首先,农民个人能否负担得起城市化的私人成本是其能否转为城镇人口的关键。我国目前有1.2亿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已经从事非农产业,但他们要转为城镇居民却非常地难,其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收入还无法负担他们及他们的家庭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私人成本。近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价格飞涨,高企的房价使原有城镇居民都望房兴叹,更何况大多从事粗重劳动、收入低廉的农民工。农民工只能以这些低廉的还经常被拖欠的工资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计和自己的劳动力的简单再生产。其次,城市政府以及居民能否负担得起城市化的公共成本也是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城镇规模的扩大、城镇人口的增多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它们必然带来城镇就业岗位、城镇基础设施、城镇公共管理和服务需求的增加,一个城镇如果能够满足这些需求,城市化就会得到发展,否则就会使城市化发展受到阻碍。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采取了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严格控制城镇人口的增加,就是因为我国在当时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来支付城市化的公共成本。城市政府以及城镇居民对于城市化公共成本的支付能力有赖于城镇经济实力的增强,但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合理的浪费,降低公共成本支出。


  可见,城市化中的“低成本”,不仅要降低城市化直接成本,更要降低城市化引致成本。降低城市化直接成本利于农业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即城市化过程的实现,而降低城市化引致成本则尽量减小城市化带来的资源耗散、环境影响和城镇运行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城市化的收益分析:基于集约的视角


  集约是与粗放相对应的概念,最初被应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描述中。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增长可以由两种情况产生:一种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产生;另一种则由要素生产率提高而产生。匈牙利经济学家柯尔奈认为,要素增加就是粗放方式增长,要素生产率提高则与集约方式增长相当。因此,集约与粗放的概念广泛用于经济增长方式的描述上。所谓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高产出、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地实现经济增长,注重内涵发展、质量提高、追求效益,依靠科技进步和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规模经营和合理布局生产力等达到经济的增长,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指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地实现经济增长,注重外延扩张、数量扩展,靠资金和资源的不断投入和积累支撑经济增长的速度。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在付出成本的同时也将获得城市化收益,城市化中的集约就是提高各种资源的使用效率,以较低的城市化成本获得较大的城市化收益。与城市化成本相类似,城市化收益也不仅仅是指个人收益或单纯的经济收益,而是社会收益。城市化不仅是一个人口和经济、社会转型的过程,也是对资源配置效率以及社会的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的过程。城市化收益包括:


  1.转移农业人口


  城镇中的产业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比第一产业经济效率更高的产业,城市化的过程就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过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世界通用的城市化水平的描述指标,实现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是城市化的根本目的。


  2.促进经济发展


  城市化是工业化发展的结果,城市化反过来也促进了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通过要素空间上的聚集,不仅使厂商共享基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由于厂商彼此接近,可以更快捷地获取技术和市场信息,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从而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获得范围经济效益或专业化经济效益。城市化与工业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从世界范围来看,除了拉美等少数国家外,基本上遵循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越高,工业化的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在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第三产业也得到了发展,经济结构得到调整,经济发展水平更高。


  3.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城市化的发展使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更高,利用更加集约,在市场因素的作用下,生产要素不断向经济效率更高的产业和行业流动。如从土地资源来看,城镇地区由于可以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向高空、地下发展,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从城镇地区与农业地区的对比来看,无论从单位土地面积上容纳的人口数量、经济产出来看,还是单位人口所创造的GDP,还是资本投入—产出来看,城镇地区都要高于农村地区。


  4.推动对社会进步


  城市化不仅有利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而且对精神文明的提高也非常有促进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只有在基本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追求精神生活的提高。城市化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使人类物质财富的创造能力极大提高,也使得人类有能力来生产精神产品。城市化的人类聚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文化、教育、医疗、科学事业的发展,同时协调城镇中人与人个体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城镇与外界之间的关系的需要使得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社会制度体系得到了建立,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身本质需要的不断挖掘和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不断变迁。城镇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对农业人口的吸纳,通过对外界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影响了更大范围的地区和更多的人口,促进整个社会不断进步。


  “集约型”的城市化就是要尽量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城市化成本,增大城市化收益,尽可能提高由单位城市化成本带来的城市化收益。


  三、我国“低成本、集约型”的城市化模式的涵义和基本模型


  从成本与集约的概念来看,低成本和集约型相互联系但又有不同的侧重,低成本是一个总量的概念,指为实现某种产出或者获得某种效用而支付的总的费用低,集约型是个比率的概念,指的是要素的生产率提高,它既可以是要素投入不变而产出增加,也可以是要素投入降低而产出不变,也可以是要素投入降低而产出增加,还可以是要素投入增加而边际产出增加等等。


  由此可以引申出,低成本的城市化是指达到一定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而支付的较低的城市化成本,即社会成本低;集约型的城市化是指支付一定的城市化成本所得到较高的城市化收益,即社会收益高。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就是指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相关制度等多重约束条件下,通过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相关制度创新,逐步实现在经济上集约发展、在环境上友好发展、在社会上和谐发展的新型城市化模式。它以较低的城市化成本获得较高的城市化收益,其目的是实现城市化净收益的最大化和经济、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设城市化的总收益为TSR(社会总收益),总成本为TSC(社会总成本),净收益为NSR(社会净收益),城市化所面临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相关制度等成本约束为F,则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可用如下模型表示:


  Max NSR=TSR-TSC


  s.t.TSC≤F


  假定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目标是既定的,也就是说TSR是一定的,由于达到同样的TSR的城市化模式有多种,则显然,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就是在TSR一定的条件下TSC最小的城市化模式,这时城市化的净收益NSR是最大的,其约束条件是城市化发展的总成本不能突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相关制度等成本约束,即TSC≤F。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要受到资源、环境、制度条件的约束,在无替代资源的情况下,存在“短板效应”,也就是说,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水平和质量由最为短缺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或最为苛刻的生态环境约束条件所决定的。


  四、我国“低成本、集约型”的城市化模式的低碳发展路径


  通过上述对“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式的本质就是一种低碳发展的城市化道路选择。因此,为了推进“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我们提出两大低碳发展路径:


  1.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建设资源集约型城市


  面对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自然资源严重耗散和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的现实矛盾,以及国外可利用自然资源风险的不断加大的客观趋势,我们必须吸取世界上先行国家城镇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坚持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低碳增长”的城镇化道路,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资源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即建设资源集约型城市。具体措施有:


  (1)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城市在空间上的“高密度、紧凑型”发展。国外城市化的实践表明,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郊区过度蔓延的现象,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蔓延,带来了经济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大幅提高。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必须吸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教训,坚持密集型的城市开发、布局和建设,推动城市在空间上向“高密度、紧凑型”方向发展。目前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加强与城市土地开发相关的各类规划的调控作用;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③积极开展土地整理,盘活城市存量土地;④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为了缓解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水资源压力,必须使城市范围内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实现城市水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满足“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建立完善的城市水资源综合管理体系;②强化全民节水意识,提高工业和生活用水效率;③大力开发利用非传统水源,提高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率。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低碳城市。目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既给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给其资源、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许多城市正面临着贫困、住房短缺、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退化以及由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与以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为主要特征的现行城市“高碳”发展模式密切相关。因此,为了缓解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面临的能源紧张的压力,实现城市化的“低成本、集约型”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所谓低碳城市,就是指在城市空间地域范围内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低碳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逐步形成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和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目前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加强低碳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②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建立高效快捷的交通运输系统,减缓交通用能和C02排放;④开发节能舒适的绿色环保建筑;⑤尽快转变城市居民的消费方式,积极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


  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是“低成本、集约型”城市化模式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必须围绕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把城市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资源与能源的有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1)加强城市规划,强化城市生态环境管理。一方面,各城市都应按照《中国21世纪议程》的要求建立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抛弃“环境无价”的错误观念,以为人类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建立起以“人”为中心,以“发展”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支柱,以经济为基础,以社会为目的的动态的全方位的立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系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综合考虑与之相关的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结构等一切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要素,使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全面进步,把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提高素质三者并举,以确立起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系。同时,抓住城市环境治理这一主要矛盾,将城市的自然生态水平作为判断一个城市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作为城市能否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和加速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另一方面,应制订具有科学性、超前性的城市规划,使城市环境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协调。


  (2)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机制。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污染治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逐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机制。具体而言,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①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环境管理制度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②切实提高城市各级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赋予其必要的执法权限,强化环保部门的行政权威;③实施环境保护责任制,把环保目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范围和干部政绩考核;④强化社会公众参与,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3)推进城市环保设施建设,加强城市污染综合防治。在城市化“低成本、集约型”发展进程中,应把城市污染综合防治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提高污染防治能力,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具体措施有:①加强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②加强城市水污染防治,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③加强城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水平;④加强城市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4)强化城市生态绿化,增强自然系统的生态功能。在城市化过程中,要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放到突出位置,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相协调。城市建设不能仅考虑到自身的发展,还要同步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了更好地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加强城市生态绿化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措施有:①形成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高城市生态绿化设计水平;②强化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合理植物群落;③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46。


  [2]徐琴.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绩效与成本[J].学海,2004(3):85-90。


  [3]任太增,李敏.我国城市化道路中的绩效与成本[J].经济论坛,2005(23):62-63。


  [4]陈广桂.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4(3):43-47。


  [5]刁承泰,黄京鸿.城市发展的经济成本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5):1-5。


  [6]盛广恒,郭剑平.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非农化的机会成本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45。


  [7]郝寿义.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期城市规划体系建设[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30-233。


  [9]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99。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