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学术园地

肖金成专栏(第93期)|将新区培育为区域发展新型经济增长极时间: 2023-02-03信息来源:《区域经济评论》2017年第1期 作者:肖金成 责编:XHY

继经济特区和开发区之后,新区的概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成立之后,全国各地的新区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出。近年来,国家级新区不断获批,至今已将近20个,并将呈现继续增加的态势。为何新区设立会受到各地政府的普遍重视,如何建立规范化的新区,是文章所要讨论的重点。

一、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概念辨析

所谓经济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一个点,大量要素在该点上聚集,使其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人才集中的“高地”、经济要素流动的“洼地”。随着经济要素的快速集中,导致经济的增长首先发生在一个“点”上,然后通过“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区域增长极在自身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也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向外扩散,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就是“增长极效应”。运用增长极理论,通过培育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可称为增长极战略。

“增长极”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逐步形成,该理论认为,一个国家实施平衡发展只不过是一种理想,在现实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或地区,然后通过不同渠道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培育“增长极”,以推动空间经济极化发展。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集中使用,有利于集聚经济效应出现。集聚与集中能够带来生产要素的节约,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增长极概念的本质是集中发展,在一个比较小的地理空间范围内,通过基础设施投入、体制创新、投资环境改善,从而吸引产业聚集,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带动区域发展。所谓“以点带面”,“点”指的是经济增长极,而“面”则是周边区域。把“面”当成“点”,是认识的误区。增长极是培育起来的,没有投入,没有体制创新,没有投资环境的改善,随意划一个“圈”,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极。凡是把很大的范围称之为增长极者,均未领悟到“增长极理论”的真谛。很长时间,“增长极”概念被滥用了,把一个很大的区域谓之增长极,如认为“珠三角”是一个经济增长极,长三角、京津冀也是经济增长极,甚至环渤海也是经济增长极,甚至国家发的文件中也称这些地区为经济增长极,城市群规划无一不把该城市群谓之区域经济增长极。“增长极”需要投入,需要培育,范围不可能很大,一段时间数量也不可能很多。

新区是中国在经济特区之后推出的新的开发模式,是一种疏解都市功能、集聚产业,实现体制创新的新的组织形式,是产业聚集的平台和载体。尤其是国家级新区,举全国之力或全省之力进行培育,因此,就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比较明显的效果,成为举世瞩目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二、我国培育经济增长极取得的成效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设立了深圳特区,规划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国家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并赋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措施,在管理体制上不断创新,吸引了全国各地许多优秀的人才,也吸引了港澳台等地大量的投资。经过3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不仅自身发展速度快,也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区域的发展。深圳的成功印证了增长极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世纪90年代初,开发、开放浦东成为中国又一个重大战略举措。设立了浦东新区,面积也是500多平方公里。资金投入、政策优惠、体制创新,使浦东新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跨国公司入驻。陆家嘴商务中心区拔地而起,短短几年便成为上海市的标志区。浦东的发展比深圳更快,不仅有效地疏解了浦西的城市功能,减轻了浦西的人口压力,也带动了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使长三角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最大的发动机,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

在深圳、浦东的带动下,东南沿海、东部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步伐很快,经济实力也同步提高。但北部沿海改革开放比较滞后,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2005年,促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议,意味着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战略,并明确将其培育成为北方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在不到十年的时间中,天津滨海新区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深圳、浦东和天津滨海新区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经济增长极。它们的成功和国家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与体制创新是分不开的,三大增长极无疑是培育起来的。而毋庸置疑的是,当他们快速发展时,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发展。

三大增长极均在东部,事实上,欠发达地区更需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应通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形成规模较大的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城镇和农村的发展。2010年后,国家又设立了重庆两江新区、甘肃兰州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陕西西咸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再加上浙江舟山新区、广东南沙新区和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级新区已将近20个。

三、新区的功能概述与规范化设立

随着新区作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深入人心,各地均把规划建设新区作为加快发展的“灵丹妙药”,划一块地方,成立一个机构,搞一个规划,然后就是争取成为国家级新区。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大,以至于社会上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此发了文件,提出了要规范发展,并设置了进入的“门槛”和审批程序。

新区是什么?有什么功能?鲜有人深究。笔者认为,新区之所以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不在于它是不是国家级还是省级、地级,也不在于名称,关键是其具有什么功能。

第一,新区是新的产业集聚区。新区管委会的主要职能是招商引资,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产业,没有产业一切等于零。为了实现产业聚集,必须完善投资环境,既要完善投资的软环境,也要完善投资的硬环境。软环境是政策优惠、服务到位等。硬环境是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起码要做到“七通一平”(即通路、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暖气、通讯、通天然气或煤气、平整土地)或“九通一平”(即在“七通一平”基础上加上通互联网和污水集中处理)。投资者无论是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企业已经不那么容易被忽悠,投资环境不改善,企业是不会来的,产业也不会到此聚集。现在国务院各部门热衷于“戴帽子”“挂牌子”,各地方政府花很多精力甚至财力“抢帽子”,而这些都不如集中精力改善投资环境,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各类产业到新区聚集。不聚集产业,只搞房地产,只能谓之“新城”,不能谓之“新区”。有些新区为了聚集人气,把政府办公场所转移到新区,有些规划了宏伟的CBD, 如果没有产业,尤其是不聚集第二产业,将难以摆脱“空城”甚至“鬼城”的命运。

第二,新区是大都市的反磁力中心。浦东新区是上海的反磁力中心,浦东新区的设立,减轻了浦西的压力,这就是上海的“大城市病”不如北京那么严重的重要原因。天津滨海新区是天津的反磁力中心,两江新区是重庆市的反磁力中心,新区的发展减轻了所在城市的压力。所谓“反磁力中心”就是一定要有吸引力,打造交通更便捷、功能更完善、经济更繁荣、生态更美好的新区,企业才愿意去,人才愿意去,才能优化和分散主城区的功能,减轻主城区的压力。新区是防治“大城市病”的重要举措,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当然,新区不一定必然设立在省会城市或大都市,作为经济增长极,作为区域发展战略,在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也可以规划建设新区,通过培育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在这些地区规划建设的新区则不具有反磁力中心的功能。

第三,新区是新的规划区。质疑新区最多的就是新区普遍规划的面积比较大。新区之所以范围较大,是因为新区并非都是建设区,还有农业区、生态区等。新区不仅发展工业,也要发展服务业,还要发展农业,还要保留生态区。工业区只占很小的比例,一般四分之一都不到。改革开放后设立的开发区以工业为主,实际上是工业园区,面积几十平方公里。有的远离母城,造成“产城分离”,还有的形成孤岛。新区的规划建设应尽可能避免这种情况,不仅发展工业,也要发展商贸居住,实现“产城融合”和生态宜居。但新区的规划范围并不是越大越好,规划面积越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就越多,空间布局就会分散而不紧凑,“产城”就难以融合发展。新区的规划面积一般在500平方公里比较适宜。

新区的核心功能是体制创新,这是新区最大的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新区的体制不能沿袭旧体制,精干高效的机构,小政府,大社会,服务型政府,均是应有之义。制度建设也应不断创新,应赋予其先行先试之权,这是和经济特区相一致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考虑,新区就是“新特区”。新区建设应该规范,但不能把体制创新规范掉。

作者简介

肖金成

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在南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机关团委书记、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财务处处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等职。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2011中国十大国土经济人物”,被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评为“2012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201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