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学术园地

肖金成专栏(第99期)|云南沿边经济带发展思路研究时间: 2023-02-28信息来源:中国投资参考,原文刊于《中国投资》2022年12月号 作者:肖金成 张文韬 徐志峰 申秀敏 责编:XHY


规划建设云南沿边经济带,有利于稳边固边,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沿边县市间的互利合作,加强沿边地区与滇中地区的合作,深化区域和国际次区域合作。

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沿边地区繁荣稳定,提升国家形象中建设沿边经济带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新发展格局下,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化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促进沿边地区繁荣稳定作出了重大战略部署,“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实施,为沿边地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云南省作为边疆省份,构建沿边经济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云南沿边地区的范围界定与基本情况

云南沿边地区,从北到南依次包括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保山市、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临沧市、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8个沿边州市。沿边州市土地面积19.54万平方公里,占云南省土地面积的51.0%。2019年,常住人口1934.44万人,占云南省39.82%;GDP7163.07亿元,占云南省30.84%;人均GDP45575.5元,占云南省平均水平的95.34%;地均GDP5541241.71元,占云南省平均水平91.43%。总体来看,边疆地区土地面积超过50%,但人口只有三分之一多,GDP不到云南的三分之一,仍属于欠发达地区(见图1、表1)。

抵边少数民族地区有怒江傈僳族、德宏傣族景颇族、西双版纳傣族、红河哈尼族、文山壮族苗族五个自治州。民族团结是维护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有利于推动沿边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抵边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进各民族和睦团结。

云南沿边共有25个县市。面积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县有六个,面积3000平方公里至5000平方公里的县有7个,面积1000平方公里至3000平方公里的县有11个,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县只有一个。面积较大,但每个县的人口却不多,常住人口超过50万的县市只有两个,30万至50万的有7个,20万至30万的有14个,10万以下的有两个。城市人口更少,10万以上只有4个,5万至10万有12个,5万以下有12个,其中3万以下有6个。城镇化水平较低,沿边县市常住人口676.1万人,城镇人口只有174.75万人,城镇化水平只有25.85%。因此,以县域为单元规划建设经济带,缺乏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带动,多数县市交通不发达,铁路不通,没有机场,人口稀疏,不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因此,以地州市为区域单元构建沿边经济带是可行的选择(见表2)。

二、云南沿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从2000—2020年,经过20年的发展,云南沿边州市综合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2020年,沿边州市GDP总量7812.37亿元,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31.9%,为2000年GDP总量的18.9倍,年均增长达到15.8%。云南沿边州市对外贸易获得了较快增长,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深。2020年,云南沿边州市出口额78.69亿美元,占云南省出口额的35.5%,较2000年出口额增长了63倍,年均增长达到23%。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国际国内区域合作。

(一)人口少且分散

沿边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普遍比较艰苦,人口分布不均衡。2020年,云南沿边州市的平均人口密度92.4人/平方公里。仅有红河州和保山市人口密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怒江州、临沧市、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都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怒江州的人口密度仅为37.6人/平方公里,仅达到云南省平均水平三分之一左右。人口少而分散,不利于沿边地区的产业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2020年,沿边州市公路通车里程为135975公里,占云南省的46.5%。其中,高速路通车里程为3423公里,占云南省的40.7%;一级路通车里程为430公里,仅占云南省的26.1%。铁路方面,怒江州、德宏州仍未通铁路。铁路运输相较于全程公路运输每吨货物节约30%-50%的成本,同时货运时间也将有效缩短。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方式长期制约着沿边开放经济发展。

(三)城市发育不良

2020年,云南沿边州市政府所在地建成区总面积为226.9平方公里,仅占昆明市建成区面积的47.04%。2020年,沿边最大的城市文山州政府所在地文山市建成区面积仅有39.86平方公里,怒江州政府所在地的泸水市建成区面积仅11.02平方公里。最大的城市保山市隆阳区城市常住人口仅有33.73万人。根据区域经济学一般原理,城市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就小,区域经济不可能很发达。城市规模小,也说明产业发展不充分(见表3)。

(四)自我发展能力弱

2020年,沿边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474.88亿元,仅占云南省的22.4%,财政自给率为20.9%,低于云南省9.5个百分点。分州市来看,沿边州市财政自给率均低于云南省平均水平,最低的怒江州仅有9.2%。2020年,云南沿边州市人均GDP最高是红河州,达到53985元,是最低的怒江州1.4倍。沿边区域内生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加快云南沿边地区建设的基本思路

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有利于增强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产业的吸引力和人口的集聚力,根本改变边疆城市小而弱的情况并加强城市之间的通达性,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提高边疆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与相邻国家的相邻地区开展国际次区域合作,在实现富边、安边、固边目标的同时,实现安邻、睦邻、富邻的目标,并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点。

(一)加快沿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云南地州市政府所在城市虽然规模比较小,但具有区位优势,交通设施比较完善,有高速公路通达,其中,普洱、临翔、景洪、保山、蒙自等修建了机场,除了怒江和德宏州首府没有通铁路之外,其他六个城市均有铁路通达,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产业集聚,以产兴城,以城聚产、在加快“点”的发展的同时带动“面”的整体提升。通过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资本输入、信息传播等方式,使中心城市尽快发展起来,继而形成云南沿边高质量发展轴。以此为基础,辐射带动周边县城、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实现工业支持农业和城市带动农村。

(二)加强沿边州市的交通与经济联系

云南省的交通基本上以省会昆明为核心放射状布局,形成众星捧月式,这是昆明市一市独大的重要原因,而地州市之间距离较远,交通设施比较薄弱,经济联系也不太密切。建议在沿边经济带依托州市政府所在地,打造一条发展轴,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沿线县城和小城镇,使之发展成为沿边发展轴上的节点城市和城镇,引导经济要素向经济带上的各节点集聚(见图2)。

(三)加强沿边县市城镇发展,加大力度促进乡村振兴

沿边县市应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覆盖,强化县城与中心城市的衔接配合。充分挖掘云南沿边县市的资源、生态等比较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强化产业平台支撑,提高就业吸纳能力,发展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产业。对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古村古镇应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进行修复,发展文化观光旅游。可依托古村古镇与大企业合作规划建设特色小镇,发展文化旅游,增加就业,繁荣当地经济(见图3)。

(四)加强与相邻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明确指出云南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通。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有利于推动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有利于实现区域互动平衡协调发展。

四、加快建设云南沿边经济带的对策建议

云南沿边地区整体属于欠发达地区,加快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巩固边疆的需要。但巩固边疆,必须富裕边疆;富裕边疆,必须发展边疆,因此,应采取强有力的举措。既要发挥边疆地区居民的积极性,中央和省级政府也要加大支持力度。建议云南省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国际次区域合作机制,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也可在靠近边界的地方设立自由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

(一)编制云南沿边经济带发展规划

云南沿边经济带是国家沿边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沿边经济带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瞩目,正在引起沿边省市政府的重视,但还没有进行统一规划,云南沿边经济带可作为国家沿边经济带规划的先行区。规划内容主要包括:战略定位、发展思路、空间布局、交通设施、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区域合作、保障措施等。建议规划由云南省负责编制,国家发改委给予指导,报国务院审批后实施。

(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云南沿边经济带的地州市政府所在地虽然有一定的发展基础,但离边界较远。为了促进边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可考虑选择交通便捷,空间宽阔,尤其是相邻国家的相邻地区人口比较密集,有资源,有市场的地方,依托沿边地区的城市或县城,规划建设一定规模的产业园区或边境经济合作区,中央政府加大投入,省市政府给予重点支持,关键是体制创新,建立一个有权能,会干事,干成事的领导班子。据我们考察,可在德宏州的瑞丽、西双版纳州的磨憨、红河州的河口进行选择并规划(见图4)。

(三)深化国际区域、次区域合作,建立多层次国际次区域合作机制

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相邻,应在“10+1”国际区域合作和澜沧江—湄公河国际次区域合作框架下,开展多层次国际次区域合作。以云南沿边各州市为基本单元,联动各级各类开发区、重要边境口岸和经济合作区,构建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深化云南沿边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的合作,推进园区共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合作,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建立沿边和沿海的联系纽带。

(四)加强沿边地区与滇中地区的合作

滇中地区对云南省的发展具有核心带动作用,是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可采取对口支援方式,滇中各市和昆明各区对口支援沿边各州市。一是财政上支持,每年以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支持沿边州市建设;二是每年派出一定数量的干部去沿边州市挂职;三是各开发区与沿边州市共建产业园区,共同招商。争取中央各部门与云南沿边州市和东南沿海地区的对口支援。争取云南省享受与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相同的优惠政策。

作者:肖金成 张文韬 徐志峰 申秀敏(肖金成,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张文韬,云南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徐志峰,云南中岑咨询助理研究员;申秀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

参考文献:

1. 李鹏飞,黄丽君.“自贸试验区”建设背景下加快云南沿边开放的对策建议[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21,(02):131-137

2. 杨磊.广西建设沿边沿海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思考[J].开放合作.2015,(02):40-43

3. 马燕坤.规划建设沿边经济带的政策思考[J].开放导报.2021,(04):40-45

4. 杜琼.云南沿边经济带建设形势分析与建议[J].社会主义论坛.2017,(10):34-35

作者简介

肖金成

经济学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副主席、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理事长。1997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后在南开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任中国建设银行总行机关团委书记、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财务处处长、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主任等职。被中国国土经济学会评为“2011中国十大国土经济人物”,被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评为“2012年中国城市化贡献力人物”,2012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责任编辑:晓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