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园地 >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陈文玲:把老年人群体变成一种资源,在“老有所用、老有所为”上下大功夫时间: 2022-04-17信息来源: 健康时报 2021-06-27 作者:陈文玲 责编:SJW


             


老龄化、少子化、不结婚、不生育,我国的人口结构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七普数据是存量数据,是已有的结果,我们需要着眼于未来长周期或者中长周期的变化,以此来设计中国的健康养老方案。”在6月27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主办的“七普数据下的人民康养座谈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陈文玲说。

 

面临严峻挑战:2050年或将一半人劳动人口养另一半老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 

“美国的人口平均年龄38岁,印度是28岁,印度尼西亚29岁,非盟54个国家平均年龄28岁,我们常说‘人口红利’其实主要是人口年龄释放的红利,劳动力优势明显。”陈文玲研究员介绍,目前我国的适龄劳动年龄人口占64%,但到2050年中国的适龄人口会下降到51.2%,一半人劳动人口养另一半人,这是面向未来的重大变化。 

陈文玲补充,一方面是平均年龄的增长,另一方面是高龄化问题,现在中国65岁以上的人群占比13.5%,但有很多研究机构预测,到2035年65岁以上22.3%,2050年到27.9%,现在日本65岁正好是28%,我们没有多长时间就会进入深度老龄化。而且,现在“少子化”发展也很快,据民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的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有超过7,700万成年人是独居状态,到2021年9,200万人。 

“中国的人口结构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从存量看,问题严重,从发展趋势看,问题更加严重。”陈文玲研究员说。

 

着眼中长期:打持久战设计健康养老体系方案 

“设计未来的健康养老体系方案,不能只按照存量设计,否则存量问题还没解决,增量问题又出现了。我们必须着眼于中长期,打持久战,以创新性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矛盾带来的挑战,这样才会使我们的健康医疗得到良好的保障,让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更加可持续。”陈文玲说,健康中国,老年人要有健康的生存状态,不是说一到65岁进入老龄就被社会养起来。健康养老必须端口前移,把疾病预防体系、健康体系放在首位。另外,还要从制度设计上进行变革。 

对此,陈文玲提出五点建议: 

第一,对老年人群体进行结构性分析和设计,把老年人变成一种资源。将来不光是老有所养,一定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为、老有所助、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要有结构性设计。特别是老有所用、老有所为方面要下功夫,要把老年人群体变成一种资源,变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要把他变成社会负担。像日本有《老年人就业保障法》,就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应该鼓励以市场化的方式养老。对于自身有市场化养老能力的老人,比如以房养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在自愿的原则上,一部分具有市场化养老能力的人,可以不再领取国家基本养老保障。 

第三,鼓励把一般储蓄转化为养老储蓄。当前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为20%,政府、企业储蓄率为20%者,二者合计为40%。储蓄、理财、保险基金三项加起来总计150万亿元,社会资本总体来看是比较充裕的。可以将社会资本特别是一般储蓄转化为养老储蓄,未来养老金的不足问题、可持续支付问题是个大问题。把一般储蓄变为养老储蓄,使现在养老金不足的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第四,在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养老问题上,要集中体现中国制度的优越性。比如65岁以上的老人、失独老人、对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但是现在没有得到养护的老人,国家要体现制度优势,对这些特殊群体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国家养护。 

第五,扩大非基本养老服务的比重,鼓励非基本养老服务的发展,尤其是对商业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现在以基本养老服务为主体,逐步形成两轮驱动,在人民生活达到一定提高的情况下加大非基本养老服务的比重,更加有可持续性,也更加符合我国新阶段基本矛盾。 

“养老是人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最缺的需求,更是最难解决的需求,把这个作为一场硬仗,和我们国家脱贫一样,进行好制度设计,一定能让健康养老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陈玲总结道。


作者简介: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国务院研究室原司长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

(来源: 健康时报 2021-06-27)  

图片

图片

  责任编缉:祁国燕

阅读 442
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