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我国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专著连载

我国地区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专题报告 纺织工业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时间: 2019-03-25信息来源: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著  作者:施禹之 责编:qgy


一、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是中国经济的主线。进入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向纵深发展,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时期。90年代至下世纪初,正是我国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得机遇,从总体上说,就是全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重心正在向中部转移的机遇。从改革开放15年的历程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率先获得发展,目前仍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其重心出现了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移的趋势,在未来的十几年里这个重心将由东南沿海地区逐步移到中部内陆地区。中部地区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机遇,加快经济发展。

(一)抓住深化改革的机遇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目前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企业制度、价格、财税、计划、投资、金融、外贸外汇等重大体制改革方案陆续出台,这些都将改善本区内在的发展机制和外部的发展环境。如价格体制改革,形成合理的价格体系,将使本区效益双向流失的局面得以改观;又如投资体制的改革以及产业倾斜政策与地区倾斜政策的更好结合,将使本区成为投资的重点地区,特别是区内的基础产业和重要原材料工业得到重视,农业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抓住扩大开放的机遇

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正在积极向内陆推进,一个沿海、沿边、沿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正在形成。特别是以浦东为龙头的沿长江开发开放以及三峡工程上马,使本区直接进入对外开放的前沿。近年来外商投资热点开始出现向西、向北推移的趋势,国内资金也出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回流的现象(如浙江著名的乡镇企业家鲁冠球提出“西进”计划,在中西部发展乡镇企业),沿海对内地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正在增强,各种形式的区域经济技术合作更为密切。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的发展比较有利,我国复入关贸总协定后外贸体制和外贸政策的透明度将逐步提高,这意味着本区与沿海经济政策的差异逐渐缩小,发展的政策环境更为有利。本区必须抓住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机遇,首先是必须立足区内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其次是积极利用区外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第三是大胆利用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即三个层次、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抓住加快发展的机遇

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时期,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程中均有一个类似的高速增长阶段,这一阶段大致可保持二、三十年。从我国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以及地区布局战略转移的态势来看,中部地区经济正在崛起,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长江沿岸地区的开发建设,使本区成为中部崛起令人瞩目的两个关键地区之一(另一个是以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中心的黄河沿岸地区)。区内三线企业与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也将便本区得到更快发展。只要各方面创造有利条件,中部地区有可能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二、中原地区纺织工业的现状和问题


中原五省(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下同)地理位置优越,是东西结合、南北交流联合的桥梁和枢纽。五省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1992年底全区人口3.0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6%。五省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是我国主要的粮棉主产区之一,其中棉花产量1993年达171万吨,占全国产量46%。中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已经具备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中原地区纺织工业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是一个很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一)纺织工业的现状特点及其评价

1.五省纺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五省是我国纺织天然纤维的重要产区,1992年本区棉花产量188.3万吨,占全国产量42%,其中河南、湖北产量分别66和62万吨,位居全国第三、四位。1992年本区麻类产量43.3万吨,占全国产量46%,其中安徽、河南产量分别为17.2和13.7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二、三位,两省均以黄红麻为主。1992年本区蚕茧产量6.9万吨,占全国产量比重为9.9%,本区羊毛产量较少。

五省纺织工业主要生产能力、产量和产值等均在全国占有一定比重。1992年,五省化纤生产能力23万吨,产量16万吨,占全国比重分别为10.3%、7.7%;五省棉纺锭1014万锭,棉纱产量122万吨,占全国比重分别为24.4%、24.3%;毛纺绽34万锭,呢绒产量0.2亿米,分别占全国比重10.4%、6.0%;五省服装产量3.8亿件,占全国比重13.7%。1992年五省纺织工业(系统内)总产值416亿元,占全国比重17.3%;纺织企业共2449个,占全国纺织企业个数的比重为20.2%;纺织职工167万人,占全国21.9%。(见表一、表二、表三)



数据分析表明,五省工业纺织虽在全国有一定地位,但其人均产量和人均产值等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用区位熵指标(产量或产值比重除以人口比重)来衡量,本区在全国纺织工业中并不具有优势地位,与其资源的优势地位亦不相称,或者说,本区纺织工业的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从劳动生产率的比较来看,本区最高的为河南省,以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为28206元/人,湖南省最低,为19310元/人的水平。

五省纺织品出口也在全国占一定比重,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192年五省纺织品出口总额为83亿元,占全国比重12.4%。其中出口纱8.27万吨,占全国比重25.6%;出口布10.5亿米,占全国比重为16.5%;出口针棉织品折纱7.3万吨,占全国比重20.5%;出口丝织品7300万米,占全国比重20.7%;出口服装7000万件,占全国比重14.1%。呢绒产品出口较少,化纤产品几乎没有出口。(表四)



2.纺织工业门类比较齐全,部门发展不平衡。五省已初步建立起棉纺织、毛纺织、印染、针织、服装、化纤、纺机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纺织工业体系,纺织传统加工业特别是棉纺织行业基础较好、技术力量雄厚,发展规模也比较大,棉纺织工业的产值、产量比重约占全国1/4,而化纤工业在全国的比重只占全国约1/10,化纤原料的生产也比较薄弱。

3.纺织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内湖北纺织工业发展基础较好,以棉纺织印染及针复制为特色,近年来服装工业发展迅速,以湖北黄石“美尔雅”西服为代表的黄石服装已经形成名牌拳头产品,棉花、棉布的出口居于出口商品的前列。化纤工业也正在起步,除原有湖北化纤厂的粘胶以外,湖北宜昌六万吨聚酯项目已在筹建中。区内河南省是五省中近年来纺织工业发展最快的省份,棉纺织工业重点抓了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出口产品,近年来棉纺织工业在全国居于较好水平,棉花、布服装和棉布居于该省出口商品前三位。近几年化纤工业异军突出,随着平顶山神马帝子布、洛阳化纤和新乡粘胶的建成投产,逐步形成以平(顶山)——洛(阳)——新(乡)化纤工业三角区,这一三角区也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十大工业基地之一,是全国内陆的重要化纤基地。

区内安徽省纺织工业近年来发展也较快,棉纺织和化纤的生产能力及产量均有大幅增长,但由于基数较小,至今仍然规模不大。区内湖南、江西的纺织工业基础更为薄弱,其中江西省在五省纺织工业中所占比重仅为8%。

(二)纺织工业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低水平生产能力盲目发展,规模不经济,经济效益差,企业亏损严重。以区内纺织工业基础较好的湖北省为例,“七五”期间该省新增棉纺锭123万锭,多数规模不足1万锭,且部分企业设备为非定点厂生产和淘汰的设备,投产后能耗高,原材料消耗高,质量差。低水平生产能力盲目发展还使现有生产能力得不到正常发挥,湖北省生产能力利用率纱为70%,印染布仅50%,呢绒仅45%。从而纺织工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全行业亏损状况,1993年利润为-1.6亿元。

2.技术水平低,产品档次低,出口附加值低。仍以湖北为例,全省330万纱锭中属60年代以前生产、需淘汰的设备达50%以上,8.15万台布机中,新型无梭纺机仅占1.04%,引进国外全流程的先进棉纺设备尚属空白。纺织企业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下,规模不经济,严重制约了纺织产品上档次、上批量、上水平。从该省产品结构来看,普遍存在着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等问题。如棉纱绝大部分为中粗支纱,特细纱仅占0.3%;纺织品出口主要集中在纱、坯布等初级产品,直接出口纱占出口纺织品折纱量的40%。

3.新兴的纺织行业特别是化纤及化纤原料发展不足,纺织原料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五省纺织工业相对集中于棉纺、毛纺、印染等传统纺织加工业,行业结构具有区域相似性,各地未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纺织优势行业与优势产品。如对河南、湖北加以比较,河南省化纤、棉纱、布、呢绒、丝织品、服装在本区的比重分别为:44%、31%、30%、60%、22%、23%;湖北省相应的比重为:18%、33%、36%、20%、25%、30%,两省纺织行业结构有明显的地区趋同性。

此外,五省纺织企业历史包袱和社会负担都比较重,离退休职工比例过高,企业缺乏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纺织工业和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纺织工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和出口创汇作出了重要贡献。1992年纺织工业总产值4526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6.7%,实现利税总额243亿元,约占全国财政民收入的6%,均居各产业部门前列。1992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额达246亿美元,占全国商品总出口额的比重高达29%.1978年至1992年,纺织工业创利税累计2793亿元,出口创汇累计1297亿美元,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累积为1000多万个。近年来,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的迅速发展,对促进交通、建筑、汽车、水利、医药和第三产业以及高科技领域的发展均起到重要作用。如汽车用纺织品包括地毯、座椅面料、篷布等装饰类纺织品,还有用涤纶帘子线、锦纶帘子线等制成的轮胎骨架材料。又如土工布已广泛运用于水利工程或高速公路,可以为三峡工程的兴建提供优良的基础材料。

纺织工业当前也出现了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如棉纺织、毛纺织等行业低水平能力过剩,高水平能力不足;纺织原料长期紧缺;经济效益下降,企业亏损严重等等。从根本上说,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和现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不合理分不开的,由于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新旧体制之间的摩擦冲突是导致这些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纺织工业当前的困难,是经济体制和机制转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困难。特别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纺织工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沿海发达地区的纺织工业,作为传统的支柱产业,正在走向成熟,一些中心城市的纺织初加工行业甚至已出现不景气,对这些地区的纺织工业需要进行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纺织工业正在走向繁荣兴旺,作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在资金积累、扩大就业、发挥地区优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些地区的纺织工业要因地制宜,提高发展。

到本世纪末乃至更长的时期,纺织工业仍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首要产业。从我国国情分析长期的发展趋势,我国工业化过程还有漫长的道路,农业在相当长时期内还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人口还将占总人口的大多数,棉花还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衣着消费还是我国城乡居民的基本需求,资金和外汇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特别是从产业间的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来看,在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中,我国的纺织工业是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在复入关贸总协定谈判,电子、汽车等行业要求以幼稚产业来保护,尚需政府扶植才能逐步成为主导产业以至支柱产业),中国本身的国内市场是世界上最有潜力的纺织品服装市场,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和国际产业结构继续调整仍有利于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因此,纺织工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难以替代的出口创汇首要产业。

分析纺织工业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综合各种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总体上说,90年代仍然是纺织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并走出一条持续、稳步、协调、高效的纺织工业发展道路。初步设想,到本世纪末纺织纤维加工总量为950万吨出口创汇500亿美元,化纤产量达到350万吨。

纺织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大体有这几方面:①满足人民衣着消费;②扩大出口创汇;③促进经济发展特别是相关工业发展;④资金积累和吸纳就业;⑤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的主导产业。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技术相对容易掌握,吸纳劳力多,经济效益比较好的特点。

从全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中部地区的要求来看,从纺织的工业的地位、作用和特点来看,从中部地区的区情实际来看,纺织工业都应该成为中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加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全面完成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换。这一过程表现为以农业产值为主向以工业产值为主的转变、农业劳动力向工业的转移以及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等方面。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特征。本区工业发展的资源基地是尚未开发的能源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资本积累比较缓慢,剩余劳动有待转换,城镇体系尚未发育成熟,同时,较难于形成外部生产要素(资金、技术、人才等)的大规模流入,也不可能完全依赖区际贸易来推动工业化进程。由于本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新处的工业化阶段不同,本区的工业化不能简单地与在城市建立大型的、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化工业划上等号。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道路应该是:以大农业为基础,以小城镇为体抵;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途径,首先立足于本地的资源和市场,优先发展技术适宜、规模合理的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工业。事实证明,以当地资源为基础、发挥劳力优势的中小加工企业的建立,如中小纺织服装企业的建立,能够显著地改善区内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就业和收入状况。以纺织工业作为工业化起飞的主导产业,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行之有效的国际经验,台湾、香港、南朝鲜、新加坡等亚洲四小龙国家实现经济起飞也都是优先发展纺织工业。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区,也是从轻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乡镇企业开始起家的。必须指出,这里提出的中部地区的工业化道路与全国迅速实现工业化的目标是并行不悖的,它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使更多人的收入状况得以改善,促进工业的合理布局和区域的合理分工,逐渐缩小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中部地区的工业化是全国工业化的一个不可缺少而且是积极合理的组成部分。

中部地区纺织工业发展的初步设想是:要把中部地区的纺织工业发展和实现工业化进程、发展区域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重点棉、毛、麻、丝产区增产纺织原料,合理布局纺织工业;积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纺织工业,使纺织工业成为这些地区尽快脱贫致富、实现经济起飞的主导产业。中部地区纺织原料丰富,劳力充裕,具有沿江开放优势,发展潜力很大,但现有经济技术水平较低,资金相对紧缺,要根据市场需求,从地区实际出发,选择有区域特色的纺织优势行业和优势产品予以发展,避免地区结构趋同。在纺织生产能力的控制上不搞地区“一刀切”,对于那些技术先进、规模合理、市场需要、效益较好并且建设条件落实的经济项目,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就应鼓励发展。鼓励中部地区发展横向经济联合,加快利用外资、利用东部资金步伐,引入国外、区外的资金和技术,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使纺织工业成为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首选企业。

本区的棉纺、毛纺、麻纺等传统纺织加工业,要采取“因地制宜、提高发展”的政策,在严格控制低水平生产能力扩张的同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对现有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更新淘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使产品的质量、档次有明显提高,把结构调整和布局转移有机地结合起来。化纤工业要适当加快发展,重点抓好宜昌、湘潭、九江、安庆、平顶山、新乡、洛阳等几个化纤基地的建设,实现规模经济,搞好后道产品开发,促进全国化纤工业合理布局。要把服装工业真正作为龙头来抓,满足区内特别是农村市场的需求。产业用纺织品随着区内三峡工程的建设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要建立起开发和生产的基地并逐步形成规模。纺机工业区内已有一定基础,要根据纺织工业总体发展的要求形成棉纺、毛纺、麻纺和服装机械的配套生产能力。


四、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首先要着重研究和解决一些重大战略问题。1.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问题。现在对“落后地区”一词非常忌讳,事实上中国在世界上一直都属于低收入国家行列。因此,首先必须承认落后,然后在这样的客观基础上探讨落后地区如何摆脱困境,尽快走向新的经济成长阶段,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出正确、切合实际的发展战略。同时,承认落后又不予忽视,而是重视落后地区的开发,争取早日缩小地区差异。国际经验表明,一开始就注意落后地区开发,尽快缩小地区差距,长期来看付出的总代价较小,而一开始忽视落后地区等差距拉大了再重视、再开发,则为缩小地区差距长期付出的总代价较大。

2.产业结构转换和主导产业选择问题。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有一定规律,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没有强大的外力推动,一般不可能跳跃某一发展阶段。如工业化一般从轻纺工业搞起,就属于一个基本规律。

3.全国工业化、地区工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问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在国际比较的基础上,科学地判断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从国情出发特别是考虑到我国巨大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目前对我国工业的分析评价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4.区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问题。本区的经济发展首先应立足于区内的资源和市场,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在开放的环境下,很难设想连区内的市场都占不住,还能去占领区外甚至国外的市场。事实上,区内市场特别是农村市场的潜力是很大的,以衣着消费来说,近年来本区农村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人均只有50元左右,仅及城镇居民的1/3,如能使之有所提高,则总量就非常可观。

5.农业持续发展问题。作为粮棉主产区,国家应在投入和政策上对本区予以扶持。对农产品实行国家补贴,这也是国外包括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如棉花问题,应使棉花涨价的好处实实在在地落到棉农身上,同时涨价部分不宜全部由纺织工业来承担、消化国家可以规定最低保护价和最高限价,以补贴方式保护农民植棒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同时,应积极创造条件,改革流通体制,理顺棉花价格,在稳定棉花产销的基础上尽快放开棉花市场和棉花价格,可考虑建立起规范化、国际化的棉花现货和期货交易市场,并建立棉花储备制度,调整棉花外贸政策;逐步实现棉花供需平衡。

6.工业、交通及其重大建设项目。与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选择相呼应,要研究和提出若干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并对区域经济起到关联带动作用的跨世纪重大建设项目。

7.城镇体系建设和中心城市作用等问题。其次要注意运用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适用理论和政策,舒马赫是“适宜技术”的倡导者,他认为只有立足于采用一种适宜的技术,才能使地区发展获得成功的机会。适宜技术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技术,而是能最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提供就业并且有利可图的技术。如制订国家产业政策时实现产业政策区域化,不搞地区“一刀切”,中部地区可以选择“适宜产业”,即符合区情实际、发挥地区优势的产业。如国家要扶植四大支柱产业,但中部未必各省都去搞汽车。再以纺织为例,棉纺、毛纺等行业在东部应严格控制,中部则可以适当新增先进的生产能力。合理经济规模也是与一定的技术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中部地区也应该选择符合地区实际的“适宜规模”。中部地区还应该引进、培养和发展符合本区经济发展需求、与地区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适用人才”。在理论、政策的选择上,宏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学科提供了种种可供选择的理论、模式、战略和政策,中部地区也应该更多地采纳“适用理论”。

最后,部门研究与区域研究要更好地结合起来,部门规划要与区域规划更好地结合起来。中部地区要继续重视和支持纺织工业的发展,让纺织工业为实现中部经济崛起作出更大贡献。&

                                        (执笔人:中国纺织总会规划发展部 施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