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镇化
城镇化

关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时间: 2015-07-30信息来源:倪鹏飞 作者:wl_admin 责编: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均等地分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市场主体分享外部经济偏好在空间聚集上的反映,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新动力是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及第三次工业革命,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职能是便利市场主体流动及空间偏好。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制定面向未来的全国城乡发展规划,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构建城乡和区域一体的制度和政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可持续发展


  一、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标志。人类的发展导致城市的兴起和促进城市演化,城市及其发展也为人类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场所和条件。当迈入城市时代,意味着人类真正开启文明之门,人类不仅成为主宰,过上有尊严、富裕和从容的生活,而且人类也以超乎想象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改变着自然和发展人类社会。城镇化是中华文明划时代的里程碑。城镇化不仅让中国从传统乡村社会迈入现代城市社会,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繁荣与跨越,而且将深刻改变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和发展轨迹。


  首先,城镇化实现了中华文明的一次飞跃。城镇化将使中国彻底告别主要以封闭、分散为生存方式的传统的乡村中国,迈入开放、聚集为主要生存方式的现代城市中国。一个文明、富裕、日新月异的城市中国,将取代一个贫穷、愚昧、长期停滞的乡村中国;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环境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文明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其次,城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转折。千百年来,落后、分散的乡村经济,导致人力资本技术进步缓慢,人口难以获得更多的剩余维持生存。聚集、发达的城市经济,将促进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得以不断形成和发展,导致财富的充分涌流,使人口容易获得更多的生产剩余,而基于城市社会的良好制度,也可以确保国家的可持续繁荣。再次,城镇化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彻底转折。正是由于西方列强率先开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其技术进步和财富创造远超中国,致使我们蒙受了屡遭列强欺凌的百年耻辱。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挨打的历史,但工业化和城镇化非常落后。今天,通过加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国跻身于现代城市社会,意味着中国在科学技术、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等方面拥有了追赶和超越发达国家的条件,城镇化将有力支撑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最后,城镇化改变了世界的发展格局,提升了人类的整体素质。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迈入城市社会,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形态和结构,提升人类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加快人类的发展进程,深刻改变世界的发展格局和未来走向。


  二、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若干理论认识


  (一)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均等地分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城镇化是由科技进步、社会生产力发展所引发的,分散聚集在农村功能区域的农业人口转向集中聚集在非农功能区的非农人口,进而传统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镇化人口不是标签意义上的城市人口,而是享受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人口;城镇化地区不是行政和地理意义上的地区,而是承载非农人口和产业的功能区。衡量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不仅要看该地区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和地区人口密度,更要看城市人口真正均等地分享城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程度,以及城镇化地区基础设施的水平和密度。


  (二)城镇化是市场主体分享外部经济偏好在空间聚集上的反映


  集聚效应即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是导致城市形成和不断扩大的基本因素。非农产业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性,而居民具有消费多样化的偏好。聚集不仅有利于满足企业扩大规模的偏好,实现报酬递增,居民满足消费多样化的偏好,实现效用最大化,而且有利于企业和居民相互分享外部经济包括相互合作的范围经济、共享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外部规模经济,同时降低生产和生活的单位成本。但在既定技术条件下,城镇化聚集超过一定的度,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贫困、犯罪、居民健康的损失、房地产价格高畸等拥挤效应形成分散力,导致城市由规模经济转变为规模不经济。


  (三)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已经走过城镇化进程的初期阶段,正在进入城镇化的中期阶段。但过去的城镇化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目标,以工业化为中心主线,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土地为主要内容,以外延扩张作为发展方式,以物质资本大量消耗为驱动力,不仅因为资源大量消耗难以持续,而且导致经济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社会冲突激化,一些城市已经患上比较严重的“城市病”和“农村病”。考虑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环境容量以及公共服务压力等约束,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全面小康和现代化为目标,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市场运作为主导,以创新要素为驱动,以内涵增长为基本方式,以适度聚集为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


  (四)新型城镇化的新动力是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及第三次工业革命


  中国新型城镇化拥有三大新动力:第一,基于信息化基础上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劳动力密集的新型工业化,与基于智能化基础上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构造城镇化新的需求拉动力。第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即:生产工具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组织的产业化,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将构造城镇化新的供给推动力。第三,信息化作为当今社会科技进步的集中体现,不仅间接影响城镇化的供求推拉力,而且直接决定城镇化的规模、速度、形态与质量。以上“三化”不仅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比以前更加强大的动力,而且决定城镇化以人为本、创新驱动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特征。


  (五)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职能就是便利市场主体流动及空间偏好


  城镇化是市场主体空间选择的过程,但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仅仅通过市场选择难以实现最优均衡。促进城镇化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创造适宜的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一方面,便利市场主体流动,使其空间偏好得以反映;另一方面,兼顾国土空间利用的“效率与公平”。因此,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第一,顺应和利用城镇化发展规律,对城镇化进行前瞻性科学规划。第二,建设辖区范围内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设施。第三,为不同区位的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第四,为不同空间区位活动的企业和居民提供公平、公正、均等、统一的规范化的制度环境。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城镇化发展规律,制定面向未来的全国城乡发展规划


  考虑到当前和未来全球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未来中国城镇化的总体目标是:城镇人口比例以75%为理想目标,城镇人口将达10亿人左右;人口密度以每平方公里一万人为标准。城镇化地区用地面积占非农建设用地面积的65%,城镇地区总面积为10万平方公里,建成包括超大、特大和大城市(全球城市、国际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等多层次、开放、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城乡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一体,城市内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居民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


  在走完第一步基础上,可以分两步实现总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实现60%的城镇化,从城乡三元结构向二元结构转变。城乡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城镇里当地人与外地人的收入及公共服务基本均等,外出人口逐步迁出,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留守居民的收入逐步提升。城乡之间收入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距缩小。第二步,到2040年实现75%的城镇化目标,城乡人口相互流动,从城乡二元结构变为城乡一元结构,即城乡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和一体,城乡之间收入、公共服务均由缩小到均衡。


  (二)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和主线,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


  目前,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达51%以上,但按户籍人口计算仅为35%,其中占全国人口16%无户籍的城市常住人口中,70%是没有获得均衡公共服务的农民工,不公平待遇尤其对第二代农民工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对社会稳定构成潜在威胁,未来他们仍然是城镇化人口的主体。因此,未来城镇化的重点和主线应是提供1.6亿存量和未来增量农民工的市民化,积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通过促进消费需求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


  (三)以优化国土空间利用为关键点,推进内涵增长的城镇化


  提升城乡集聚区的人口密度。制定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的约束性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标准,建设紧凑型城市和集约型乡村,充分利用地上、地下国土空间,调整和压缩非农建设用地的规模。通过旧城改造,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通过降低新城的蔓延和扩张,提升城市容量。通过农村居民点撤并,减少农村建设用地规模。


  优化城乡聚集区的空间布局。建设东部以面(片)为主、中部以线(带)为主、西部以点为主的适度倾斜的全国城乡空间结构。建设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网络化、一体化的区域城镇体系,促进区域城镇同城化,实施市域内部空间功能的合理分区,促进城乡一体化,关注并重点援助边缘区域。


  (四)优先发展交通体系、解决子女教育,逐步推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和均等化


  优先规划和建设交通体系,逐步构建便捷、高效的全国及区域交通、通讯、信息、能源、电力、环保等基础设施网络。优先发展和完善市域内公交体系,改进通勤效率。逐步将市政基础设施网络延伸到乡村居民点或边缘城镇,构建配套完善的全国、区域、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按照子女教育、五险、住房和养老的先后顺序,逐步推进农民工与当地居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拉动居民收入增长;提升城市卫生医疗体系质量,扩大医疗保障覆盖率;加大商品住房供给能力,提高公共住房保障水平。同时,推进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在更大区域的统筹及其均等化。


  (五)以财税体制改革为改革突破口,逐步构建城乡和区域一体的制度和政策


  改革财税体制:重构纵向政府间事权与财权对称关系。优先实施义务教育经费全国统筹,逐步实施社会保障全部或部分全国统筹。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支持农民工市民化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政府、企业与个人成本分摊制度,以此推进城镇化为契机,建立地方财税体系。


  改革投融资体制:广开融资渠道。扩大资本市场,发行市政债券,健全金融体系,引入民营金融体制;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同权同价、自由竞争的土地使用、交易和收益分配等制度。建立根据接受农村转移人口的数量,申请新增用地规模即“人地挂钩”的土地占用机制;改革户籍制度,根据就业、投资、居住等状况,实行外来人口有选择的市民化制度。对暂未市民化的居民,实施分享部分权益与义务的居住证制度。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简化行政层级、增加省级行政区数量,实行省管县的行政体制。重新确定按规模设市的标准,推动东部地区较大镇改市步伐。建立城乡一体的市政管理体制,培育非政府组织,重构城乡自治社区。完善政府绩效考核和依法问责、追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