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扶贫开发
扶贫开发

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时间: 2016-04-09信息来源:贺东航 牛宗岭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精准扶贫作为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实施扶贫攻坚的新战略举措,已经成为国家今后阶段的扶贫工作的重要措施,也是促使落后地区摆脱贫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步骤。全国国土面积广阔、区域差异较大,尤其是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这些因素对全国同步推进精准扶贫带来挑战,也使得全国的精准扶贫成效在不同地区呈现不同结果。文章基于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的视角,以东部、中西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贫困区为例,从精准扶贫的内涵切入并分析了差异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地区差异前提下的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以求更好推动我国精准扶贫工作。
        关键词:精准扶贫;区域比较;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88(2015)11-0058-08
        DOI:10.15993/j.cnki.cn35-1198/c.2015.11.010
        收稿日期:2015-10-12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北省恩施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中西部山区综合扶贫改革试点研究”(项目编号:13ESWTKT01)、厦门大学校长基金专项项目“扶贫开发与地方发展研究”(项目编号:0300-zk1011)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贺东航(1967- ),男,厦门大学特聘教授,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转型、 基层治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牛宗岭(1980- ),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层治理与中国政治转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里提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扶贫也是习总书记“40多年来我花的精力最多”的一个重要工作。[1]到2015年,中国政府联合社会各界,通过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以及国际社会积极帮助,使6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在中国基本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但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未来5年就要使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因此,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在于“精准扶贫”。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扶贫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禀赋、人文环境存在诸多不同,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这些因素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了诸多挑战,要求我们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地区发展差异,以更务实的态度,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为此,厦门大学精准扶贫研究课题组选取了代表东部贫困地区的福建宁德和代表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湖北恩施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这两个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展开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东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等因素有诸多不同之处,这些地区的扶贫工作成效明显但也存在诸多差异。对比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精准扶贫的实践过程,我们认为,东部地区的精准扶贫做法和经验值得总结学习和借鉴,但不能复制。

        一、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缘起于广东。广东虽然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但素有“寒极”之称的粤北山区贫困 现实依然突出,人们常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那里少数人的生活状况。2007年广东省针对广东的“富省穷山”的情况,首次提出扶贫开发要“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登记造册、电脑管理”,明确要求 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扶贫开发,即“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精准扶贫”。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决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即做到精准扶贫。2014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要求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2015年,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贫工作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同时,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鼓励全社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参与扶贫。[1]精准扶贫是针对以往粗放型扶贫而实施的一种在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措施和扶贫效果等方面指向相对明确的扶贫方式。具体而言,精准扶贫要坚持分类施策,根据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致贫原因等因素,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措施,做到“谁贫困就扶持谁”,最终实现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从该意义上讲,精准扶贫并不排斥各个省区市根据当地的客观情况,确定精准扶贫的具体帮扶手段”[2];同时,精准扶贫在实施过程中更加强调扶贫工作者的责任和工作实效。

        二、精准扶贫成效的地区差异:以宁德和恩施为例

        长期以来,由于受国家整体经济发展阶段限制,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并没有十分强调扶贫的区域性差异,我们注重的是开放式和救济式的扶贫,没有做到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进行 精准识别基础上,实施精准扶贫,许多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针对性不强、指向不准,扶贫效果问题突出。现阶段,我国的总体经济实力有了加大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都大量减少,扶贫工作应当实施“靶向治疗”,开展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

        我国地域辽阔,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在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素质等方面差异巨大,这些都给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挑战。在实践中,不同的地区都制定了不同的精准扶贫实施办法,尤其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做法存在一定差异。以下从实践的角度,以东部地区的宁德和中西部地区的恩施为例,分别介绍不同地区的精准扶贫措施。

        (一)东部地区

        长期以来,东部地区由于其优越地理条件使得当地的经济发展较早,人口富裕程度高、范围广。调研发现东部地区依然存在不少相对贫困地区,但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追赶发达地区的愿望一直都比较强烈,始终存在一定的危机感。这种主客观的因素都使得东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在地方财政支持、人员参与、社会帮扶和自身发展潜能等方面有诸多优势。目前,东部地区在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事业等方面都有相对好的社会基础,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工作难度不大。总体上,东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实践呈现以下过程和特征。

        1. 思想上重视扶贫工作,有紧迫的发展意识。1984年6月24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一封反映福建宁德赤溪村贫困状况的基层来信和《关怀贫困地区》的评论员文章,引发了从中央到地方对贫困地区发展的关注,这一事件拉开了全国性扶贫攻坚的序幕。这封信出自当地基层官员之手,充分说明当地政府和官员对贫困问题有相当的政治敏锐性,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1988年至1990年,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多次到贫困地区调研、召开现场办公会,加大对项目工程的支持力度,重视“自我造血”式的扶贫方式。正因闽东地区干部和群众重视扶贫工作,有“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福建宁德赤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不足200元增加到2014年的11674元,村财收入从无到有,2014年村财收入为25万元。

        2. 扶贫开发注重长效,久久为功。多年来,宁德市扶贫开发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现在的14.5万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万元。未来5年每年将实现20%左右的脱贫率,确保到2020年6个省级扶贫重点县的14.5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脱贫,确保450个贫困建制村整体改变面貌,1200个左右边远偏僻自然村基本完成搬迁。由此可见,东部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注重长效性,不求一时的巨变,贫困人口是经历20多年的变化才达到一定收入水平。“滴水石穿”式的慢工扶贫具有持久性,这是东部地区扶贫工作的基础性优势。

        3. 精准扶贫措施合理,降低实施难度。精准扶贫要求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东部地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相对较少,在精准措施实施方面工作量和难度不大。东部地区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将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建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制度作为工作重点,由于扶贫对象相对较少,这对一个县来说工作任务量不大。比如,宁德的福安市2013年全市有5180户贫困户共计19500人,比恩施一个镇的贫困人口还少,这样在精准识别和帮扶措施方面的工作量就相对少得多。同样,驻村干部帮扶方面,可以实现“措施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开展“一户一帮扶”措施更具合理性和可行性。

        4. 地区经济基础雄厚,扶贫的社会参与度高。目前,全国的扶贫开发要求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帮扶为辅的多元主体参与扶贫模式,东部地区由于整体的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社会主体实力强劲,参与扶贫的社会主体相对较多、力量也大。比如,闽东地区的周宁县作为福建的省级贫困县每年在外地打工的人比较多,这些人中有许多人在上海做钢材生意,发家致富后对家乡的回馈比较多、资金量也比较大。而在中西部地区社会力量本身就较弱,参与扶贫的主体不大、力度也小。

        5. 区位优势明显,脱贫具有持久性。闽东地区虽然是东部的落后地区之一,但是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区临近,本地人口就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机会多,群众个体收入有持续性的来源,脱贫有持续的动力,返贫现象不多。同样,在地区对口帮扶方面也有地区优势,比如周宁县医院和闽东医院这样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立了医疗联合体,通过对口帮扶,周宁县医院的骨科、急诊科等从无到有,硬件设备也不断增加,解决了周宁地区贫困人群看病难的问题。因此,在东部地区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可以做到只对贫困人口发力,政府财政投入、社会力量参与等都有雄厚的基础和明显的区位优势,不会出现“扶贫者致贫”的现象。

        (二)
中西部地区

        长期以来,中西部地区一直处于发展的劣势地区。本世纪初国家才开始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发展模式以开发利用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为主,缺乏区域统筹性的内生发展,目前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绝大多数都集中在中西部。因此,这些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在人财物方面整体匮乏,导致在中西部地区扶贫工作中政府投入较多,社会参与度不足,精准扶贫工作存在一定难度。

        1. 扶贫开发的思想落后,对脱贫的方式认识不足。由于中西部地区长期受到交通不便的限制,地区整个发展比较落后,贫困是这里长期存在的现象,扶贫也是这里政府工作的重点。长期形成的依靠国家投入的扶贫意识,造成当地干部群众对扶贫工作方式的固有认识,“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认为扶贫就是政策优惠、资金支持。目前,中西部地区虽然也制定了精准扶贫的工作规划,但依赖的依然是“输血式”的扶贫模式,即将资金资源直接拨付给贫困人口,这样见效快,但是持续效果不佳。同时,当地干部对开发式扶贫的工作动力不足、能力有限、规划不到位, 也造成经济带动能力较弱,“造血式”扶贫的能力不强。

        2. 扶贫开发要求立竿见影,持续性不足。中西部地区普遍比较贫困落后,从中央到地方、从干部到群众都对脱贫有着比较迫切的愿望,对扶贫开发都想有“吹糠见米”的效果,因此造成扶贫方式较为单一和简单,“输血式”的扶贫成为主要工作模式,在“造血式”扶贫方面投入不足。单一的财政性投入,可能会解决贫困人群的一时困难,但是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脱贫的持续性不足。

        3. 精准扶贫目标明确,但实施难度大。精准扶贫要求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与精准考核。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从识别到帮扶、从管理到考核等工作量比较大,如果在短时间内完成,势必工作粗糙,难以达到精准。比如,以恩施市龙凤镇为例,全镇18个村,总人口69566人,按2014年国家标准审定全镇有贫困户6338户,20618人;而全镇所有工作人员只有100多人,加上村干部也就200多人,要入户对全镇农村人口进行识别,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难度较大。像龙凤镇的乡镇,恩施市共有9个,单就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这一项工作,基层工作人员就难以有效满足,精准扶贫工作推动难度大可想而知。相比较而言,宁德的福安市 2013年全市有5180户贫困户共计19500人,比恩施一个镇的贫困人口还少,精准扶贫工作在这一地区的工作量就相对少得多。同时,中西部的贫困地区都是集中连片存在,即使做到了精准识别,但在精准帮扶方面也存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比如,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过程中,多数基层干部本身收 入和社会资源就比较少,而他们又要承担帮扶其他贫困人口的任务,这势必造成许多基层干部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大的局面,其结果不是“扶贫者致贫”,就是此项工作机制形同虚设。

        4. 区位劣势明显,扶贫的社会参与度不高。目前,中西部的贫困区域基本上是集中连片存在,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普遍都不发达,因此经济助推脱贫的力度较小,扶贫开发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本地经济基础薄弱,社会资本和民办企业发展薄弱,企业自身发展存在一定困难,难有实力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社会参与扶贫的力度不足,社会扶贫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本地经济发展薄弱,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前往外省打工就业,或者在本地从事低收入的行业,造成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带动人口脱贫能力弱、持续性不强。

        5. 本地的扶贫开发创新机制不足,难以形成综合性的扶贫效益。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多为连片集中,因此要实现脱贫就需要发展产业,即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同时,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提高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实力,推动整体性脱贫。但是,长期的“输血式”扶贫方式造就了创新动力和 能力不足。这些地区在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方面多是思路模糊、方式单一,不能利用有限资源发展产业为地区脱贫提供持久动力。同时,在扶贫工作中缺乏创新动力和机制,对社会资本和金融性政策支持等方面利用不足,难以形成综合扶贫的效果。

        三、成效差异的原因分析
    
        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扶贫工作在基础和扶贫方式等方面都有不同,效果当然也存在诸多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是扶贫工作成效存在差异的最根本原因

        以东部福建省宁德市和中西部湖北省武陵山区的恩施州为例,前者是相对发达的东部省份的贫困地区,后者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两者都是山区也都是贫困地区。根据统计公报,两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基本情况如下:
2014年,福建省生产总值(GDP)达到24055.76亿元,全省常住人口3806万人,人均GDP为63740.75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约46531元)。宁德市位于福建省东北翼沿海地区,2014年全市GDP为1377.65亿元(在福建省9个地级市中排名第8位),常住人口285万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8424元(全省倒数第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8.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07.2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32.28亿元,人均GDP为48424元;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2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万人,全年有1.09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58%;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40.37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8.92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0.68亿元。

        2014年,湖北省生产总值(GDP)达到27367.04亿元,全省常住人口5816万人,人均GDP为47192.69元,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恩施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2014年全州GDP为612.01亿元(全省17个地级市排名第13),常住人口331.2万人,人均GDP为18206.52元(全省最低)。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9.0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1.64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180.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51.34亿元;全州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6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全年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113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393人;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18.63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7.82亿元,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6.32亿元。

        由此可见,福建省和湖北省的GDP相当;而作为两省地市级城市的宁德市和恩施州都是在本省内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各自辖区之内都存在贫困地区,都属于扶贫开发重点地区,但是,宁德和恩施的GDP却有相当大的差距,前者是后者的两倍,而后者又比前者多了将近50万人口。这种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就决定了两个地区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时必定存在诸多差异,精准扶贫效果也有显著不同,这种差异是根本性的也是前提性的。

        (二)
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是扶贫措施和效果不同的基础性原因    

        我国地势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东部多平原丘陵而中西部多山区峡谷。相对于东部,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劣、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或高寒缺氧,或干旱少雨或荒漠化严重,耕地总量和人均都相对较少,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物质财富的积累贫乏而缓慢,贫困现象比较普遍。而东部由于地势平坦、耕地较多,经济富庶物质积累较多,贫困现象就相对较少或者只在局部出现。同时,地理环境方面的天然障碍也限制了中西部的交通发展,多数中西部地区长期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状态,比如恩施州在2010年才开通铁路。中西部山区交通不便难与周边省市实现融合发展,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内部消化动力小,也难以拉动就业和消费,就业和消费低迷决定了贫困人口就相对较多并且具有持久性。东部地区,虽然存在贫困区域和贫困人口,但是多数东部贫困地区地势平坦、耕地较多、粮食生产较多。同时,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这样的地理位置决定其与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联系紧密,在经济融通、人员就业、生产消费和区域带动方面都相较于中西部贫困地区有巨大优势。比如,宁德境内有高铁,北部与长三角紧邻,南部与珠三角仅有500多公里距离,东面临海;这里人员外出打工方便、区域融合发展较好,周边发达地区带动脱贫能力强。因此,同样是贫困,但却存在截然不同的贫困基础。这就决定了这两类地区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效果有诸多差异。

        (三)思想意识等方面的主观因素

        贫困不仅是一种物质生活的状态,贫困同时是一种社会结构现象。[3]社会结构是人为塑造的结果。致贫原因、扶贫过程,就包含了诸多人的主观因素。一是思想意识。改革开放30多年东部和中西部的经济社会都有巨大发展,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中西部地区人们对市场的敏锐性和市场经济意识还落后于东部,尤其是政府在扶贫工作方面中西部依靠财政支持要多于东部,政府干部和群众的思维逻辑还是依靠政府投入为主,没有将市场作为主要参与者考虑进扶贫开发中来;多数时候是为了扶贫而扶贫,不是为了发展而扶贫。相比较,东部地区的政府领导干部更倾向于运营市场的思维和行为逻辑来看待扶贫问题,比如宁德市多数地区的农村的经济农业发展比较好,这些项目多数是借助于扶贫项目款而建成的,而中西部地区的项目款多用来修建基础设施或者直接发放给扶贫对象,用在产业发展方面较少。二是干部能力。由于我国的区域在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中西部地区存在人才大量流失、高素质人才缺乏的现象,在扶贫开发思路规划方面缺乏设计者,在既有扶贫方案操作时缺乏有力的执行者,在扶贫开发方式创新方面缺乏有力的推动者,人才资源缺乏导致这些地区扶贫效果不明显。三是群众素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长期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援,群众对获得救济有了依赖心理,“等靠要”的思维惯性阻碍了主动发展的意识,也降低了其寻求发展的能力,群众素质的落后成为摆脱贫困的最大障碍。四是文化差异。贫困是一种人的生存状态,也是一种文化!贫困地区的人口由于长期处于一种贫困生活状态,他们已经形成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体系,成为一种惰性文化因素阻碍着人们脱贫致富。东部贫困地区由于地理上被发达地区包围或距离发达地区较近,虽然物质状态是匮乏的但文化上与发达地区较为接近,有着积极奋进的危机意识;但是西部地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人群,由于信息闭塞,在心理定势和价值观方面都持一种绝望、依赖和宿命论式的消极态度,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对扶贫开发工作有重要影响。

        (四)精准扶贫实施过程和程序方面等的直接因素

        近年来,精准扶贫作为国家的扶贫战略方针,各级政府都在落实中央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和《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出台各地的实施方案。中央的总体目标是既定的,而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贫困人口数量、贫困程度和贫困覆盖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实施步骤和程序方面就存在不同。各地在推动精准扶贫工作时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分配比例不一,精准扶贫工作难度和效果差别较大。比如,在对贫困户进行识别时,东部地区贫困户相对较少而中西部地区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如果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识别工作,则中西部地区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要数倍于东部地区,任务艰巨!以湖北恩施市的龙凤镇为例,全镇18个村总人口69566人,按2014年国家标准审定全镇有贫困户6338户20618人;而全镇包括村干部也只有200多的工作人员,要入户对全镇农村人口进行识别,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难度较大;而像龙凤镇的乡镇,恩施市共有9个。相比较而言,宁德的福安市2013年全市有5180户贫困户,共计19500人,比恩施一个镇的贫困人口还少,这样在精准识别和帮扶措施方面的工作量就相对少得多。这些扶贫措施和工作成效方面的差异,都是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当然,东部和中西部的差异不止于此,但就以上几方面的因素足以说明精准扶贫在工作过程和效果方面存在诸多区域差异,认真对待这些差异将是未来推动精准扶贫有效开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良好建议的前提和基础。

        四、区域比较下的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总体上,东部地区的扶贫工作成效比中西部地区的好,其扶贫工作经验也值得中西部地区学习借鉴,但不可以简单复制!因为,东部贫困地区虽然存在贫困人口,但是这里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政治、经济、体制和区位优势,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尤其是地处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区域更不具备。东部地区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地方借鉴,这种经验包括: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提升扶贫开发认识,正确处理扶贫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主导下的扶贫开发工作,这一点东部地区做到了,其他地方也可以做到!对此,在总结提炼东部和中西部扶贫经验基础上,提出全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对策建议。

        一是,深化对精准扶贫的认识,提升体制机制创新能力!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地区,政府都应当对扶贫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从创新思维的角度开展扶贫工作。从社会治理、财政、人事、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体制机制创新,为精准扶贫提供基础性保障和条件。中西部地区要摆脱依靠政府财政投入扶贫的固有意识,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的扶贫机制,发挥市场主体对扶贫的作用,建立社会主体参与扶贫的精准扶贫机制。

        二是,中央可以成立的跨省级的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领导小组,实施区域协调型的扶贫工作机制。重点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中关于“加强对跨省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协调”的规定,在中央设立跨省区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中央统筹下开展片区规模的扶贫工作,提升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融合发展的程度,以此推动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区的总体实力和脱贫能力。

        三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项目投入,重点落实“以工代赈”政策。《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规定要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工作,中西部地区应当以东部经验为借鉴,以项目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为脱贫提供地方经济基础,拓宽贫困人口的本地就业渠道。

        四是,加大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对口扶贫支援力度,实施精准支援!经济的流通性和互补性是地区合作发展的基础,发达地区应当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援力度,改变以前靠人才支援、财政支援的方式,加大项目支援力度,创新对口支援方式!比如,发达地区可以与贫困地区开展经济合作,贫困地区可以在发达地区建立产品加工基地,建立一些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食品、蔬菜、水果、家禽类等生产基地,比如福建晋江就在本省山区建立生猪生产基地,可以在加强本地货源的同时带动山区经济发展。

        五是,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提升贫困地区人口智力水平。我国贫困地区与环境生态保护区具有高度重合性,即贫困地区往往自然风光比较好,这些地方适合办教育机构。因此,可以在贫困地区选择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建立新的高等学校或者建立全国性重点大学的分校,比如可效仿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在本州内部建立10个分校的做法,既可以扩张高校资源,又可以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智力水平,同时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六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贫困地区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好前期研究和长远规划,用保护生态目标的方法规划好经济发展思路,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加大发展旅游扶贫力度!同时,也要注重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总之,无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的贫困地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才是实施精准扶贫的根本出路,整体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对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至关重要!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推动扶贫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社会活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不等不靠、滴水穿石,真正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扶贫发展之路。

        注释:
        ①以下数据均来自福建省和湖北省2014年度统计公报。
        根据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恩施州所有县市都在此列;福建省内没有国家级贫困县。但是,2014年福建省确定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有23个,其中宁德市有柘荣、寿宁、周宁、屏南、霞浦、古田等6个县,全省比例最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促进共同发展 [EB/OL]. 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2015/1017/c64094-27709112.html,2015-10-17.
        [2]葛志军,邢成举. 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究 [J]. 贵州社会科学,2015(5).
        [3]孙立平. 贫困是什么?——你知道贫穷吗? [EB/OL]. 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data/78839.html,2014-10-12.

        [责任编辑  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