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国家级新区 > 自贸区
自贸区

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时间: 2023-05-24信息来源:经济杂志  作者:肖金成 责编:SJW


         

图片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地区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社科院大学博士生导师 肖金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是新时期党对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的基本要求,也为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
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

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了不同历史阶段。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引领一个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古代,“城”与“市”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古代的“城”是指“有巨大的城墙环绕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而“市”是从事交易的场所,最早的“市”在“城”的外面,后来随着“城”的发展,“市”开始进入城内,但也只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现代化城市一方面继承了“城”的行政中心的功能,另一方面也是一个区域的经济中心,成为经济要素的集散地。

城市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经济上的非农性,城市是工业、商业等产业的集聚地;二是空间上的集聚性,吸引各类经济要素在此集聚,集聚了大量的人口;三是中心性,城市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丰富的就业机会、广阔的市场需求、良好的交通条件等,对其腹地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可以引领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城市的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与个人追求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结果,是市场经济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要素的集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技术进步等,使城市发生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演变。

城市规划必须遵循城市演化的基本规律。虽然现在对城市发展的规律还在不断地摸索和认识中,但必须肯定的是,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去规划和建设城市,会带来诸多问题并造成浪费,甚至遭受自然界的惩罚。在城市演化过程中,规划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无法影响城市发展的基本轨迹。因此,在对城市进行规划之前,必须认识并把握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

城市发展是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集聚、交通建设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城市的本质是人口的集聚,城市最初是市场交换的中心,并逐步演化为工业、政治、文化的中心。产业集聚带来了人口集中,促进了社会分工,同时也扩大了城市规模。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就会提高当地的消费力,从而拉动服务业发展;服务业的发展又会产生许多新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聚集,城市规模越来越大。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周边会出现中等城市、小城市,并形成一定梯级的城市体系。一个区域内出现多个城市,最初都是小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一个小城市演化成了中等城市,周边是小城市;再后来,中等城市发展成大城市,又有几个小城市发展成中等城市;这样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结构,就是城市体系。大城市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大城市,必然是中等城市发展而来,中等城市由小城市发展而来。不可能只发展一个大城市,而不发展中等城市、小城市。城市规划一定要有发展的眼光,要进行科学预测,而不是主观臆测。

现在各级政府对规划都很重视,规划的种类和数量繁多,但没有形成合理的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城市规模和它所在区域的人口、发展水平、区位、自然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同时也受到其周边城市的产业、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城市不能孤立地运行,城市规划需要依据区域发展战略对城市的定位来编制。

在一个城市中,人和人、产业和产业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如果管理不能做到一体化,就很容易产生各种问题。以财政为例,如果一个城市各个区的财政各为己用,那么每个区都会大力发展工业以增加税收,而不去发展居住和保留生态空间,那么整个城市的功能就会紊乱。所以,城市规模再大,依然是一个整体,其管理系统自然应当一体化。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快速扩大。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数量不断增多。据“七普”数据,我国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的数量已有7座,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已有14座。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城市规模越大,吸引力就越大。城市规模将越来越大,是空间经济学者的共识。但城市越来越大,并不一定越来越好,有可能出现交通拥堵、成本上升、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增加“不确定性”。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抑制城市盲目扩张,防治“大城市病”,就成为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新的指向。

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将治理北京“大城市病”作为重中之重之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推动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减量增效。所谓“瘦身健体”就是强化生态环境、水资源等约束和城镇开发边界管控,防止城市“摊大饼”式无序扩张,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密度,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产业结构要升级,空间布局要优化,通过城市更新行动强化城市功能,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中心城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产业,把一般性制造业向周边疏解,促进周边城市发展,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

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半径有限,即使常住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的辐射半径也不会超过500公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仅有几个超大城市是远远不够的,不可能只依靠上海或者沿海的大城市辐射带动全国。因此,在中部、西部也应发展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中西部各省也不能只发展省会城市,不能搞“一市独大”,要促进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要从基础建设、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政府管理等方面着手,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能够带动周边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发展的核心功能区。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绿色发展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与全过程的现代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等。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无论是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还是人类活动均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低碳城市包括低碳建筑、低碳生产、低碳生活,城市建设要为低碳生产和生活创造条件,如集约紧凑、产城融合、绿色能源等。紧凑的城市才是低碳城市,才能节约能源,才能绿色出行,才能减少碳排放。应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垃圾资源化,为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创造条件。

城市是居民生活的场所。首先应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基础设施要完善,生活要方便,环境要优美。超大特大城市内要有湿地和森林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所以,规划建设一个城市,首先要考虑人类居住的舒适性和出行便捷。城市可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应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林茂花香。

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建设韧性城市。韧性城市就是当灾害发生时,能承受冲击和快速应对,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如在地震、洪水、疫情等灾害发生时,有基本的救灾资源储备以及调配资源的能力,不至于手忙脚乱,举止失当。每个城市都应制定应急预案,尽可能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迅速恢复生产和正常生活。汶川地震、新冠疫情、郑州洪水等灾害,既考验了城市,也积累了经验,证明了“预则立,不预则废”。

智慧城市建设本质上就是系统性的城市管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就是协调统筹、统一规划,向数字城市、绿色城市发展。首先是数字化,城市管理者应运用大数据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做出更科学的决策,实现更有效的管理;城市居民运用大数据使生活更便捷,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其次是智能化,公共交通、水电煤气、垃圾处理、充电加油、危机处理等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应具备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第三是智慧化,让城市中各要素均能自我调节,社会各界具有自组织功能,让城市更具生机活力,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政府的功能除了规划、建设和管理,还包括为居民提供公共服务。应建立完善的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城市要让外来人口在工作旅行时,感到很温馨很便捷,让农民工等真正融入社区、融入城市,才做到了人民城市爱人民。


图片
图片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编辑/刘腾

审核/刘越山

终审/陈颖


图片

图片

阅读 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