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
“蓝色粮仓”: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保障时间: 2017-03-18信息来源:韩立民 李大海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提要:建设“蓝色粮仓”是“构建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命题。本文在分析我国总体粮食安全形势的基础上,从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增长、居民营养供给、节约资源要素以及缓解陆域生态环境压力等方面阐述了“蓝色粮仓”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重要作用;从创新养殖模式、发展远洋渔业和推动技术进步等方面,深入论证了“蓝色粮仓”在食物供给方面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蓝色粮仓”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粮食安全;蓝色粮仓;海洋渔业;生态环境;陆海统筹
DOI:10.13246/j.cnki.iae.2015.01.005
* 项目来源: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中的‘蓝色粮仓’战略研究”(编号:14ZDA04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粮食供给形势日益严峻,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体系面临着“地少水缺的资源环境约束”与“吃得好吃得安全”的突出矛盾。
海洋水产品是人类动物蛋白的一大来源,具有重要的食物替代价值,海洋一直是保障粮食和营养安全的重要领域。因此,将海洋纳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视野,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30年以来,随着我国海洋水产品生产规模的提升,海洋水产品提供的蛋白质和热量占居民营养摄入量的比重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然而,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是,陆域生态系统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广阔的视野,跳出陆域空间,充分挖掘海洋在食物供给方面的巨大潜力,建设“蓝色粮仓”,从陆海统筹视角拓展粮食生产空间,强化国家粮食安全保障。
一、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
目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总体表现为口粮安全能够保障,稻米、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超过98%。但是,如果将范围扩大到大麦、大豆、油菜籽等其它品种,总体粮食安全水平不容乐观,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肉类消费增长带动饲料需求大幅度增长,导致了包括饲料粮在内的总体粮食安全水平下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增长和居民饮食结构变化引起的肉类消费需求仍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莱斯特•布朗(1994)预测2030 年中国需要粮食6.4亿吨。然而近期的一些研究表明,由于肉类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粮食需求即可达5~6亿吨;周道玮等(2013)预测2030年肉类需求量将达到1.4亿吨,预计有可能带动粮食总需求达到7.7~8.8亿吨。如果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达到欧美标准,饲料粮总需求还将大大增加,这对我国现有粮食生产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表1是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进口情况。
从供给方面来看,依靠种植业大幅度提升饲料供给能力的潜力有限。2000年以来,耕地面积能够维持在“红线”以上已属不易,但播种面积有所下降。水资源形势严峻,非农业用水快速增长,农业用水量不断下降。环境污染趋于严重,土壤受到污染的耕地超3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4.8%以上,全国75%的江河湖泊被污染。化肥投入量持续增加,在边际收益递减的同时,成为水域富营养化的重要来源之一。研究显示,依靠种植业来提供足够的饲料粮是很难实现的,即使我国能够产出如此多的粮食,也必将带来极高的耕地、水资源消耗和日益严重的环境影响。
基于上述背景,一些专家给出了提高牧场管理集约化水平、充分利用秸秆、发展林下草地畜牧和牧草种植业等解决方案。其思路是,通过提高非粮食饲料在肉类生产中使用的比重,降低对饲料粮的需求,缓解粮食安全压力。这实际上体现了统筹使用和优化配置陆域各类资源、实现食物生产体系最优化的思想。但是,在我国陆域国土已经充分开发,且可用土地、水资源和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牧业、林业和种植业之间的发展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三者虽有统筹优化增产的空间,但潜力十分有限。基于此,本文认为,应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统筹考虑我国粮食安全问题,通过建设“蓝色粮仓”,将广袤的海洋纳入国家食物生产体系,在陆海统筹中探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国民食物供给方案。
二、“蓝色粮仓”的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基础
我国具有发展“蓝色粮仓”的良好基础。自古以来,以鱼虾贝藻类为主体的海洋水产品就是我国居民特别是沿海地区居民的重要食物来源。目前,我国海洋水产品生产高居世界首位,海水养殖产量约占全球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0%,海洋捕捞量约占全球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7%,远高于其他沿海国家。海洋水产品生产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 海洋水产品生产增长速度高于陆地。我国海洋水产品生产经历了长达15年的快速发展,产量从1985年的400万吨跃升至2000年的2500万吨,年均增长率达13%,远远超过同期粮食产量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受到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影响,海洋捕捞产量逐步缩减,但海水养殖产量的年平均增速仍超过5%,高于种植业增速。到2013年,全国海洋水产品总量达3139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量的比重超过50%。居民人均海洋水产品占有量约23公斤,达到世界中上水平,海洋水产品成为我国国民优质动物蛋白的主要来源。
2. 海洋对居民营养供给的贡献不断加大。海洋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等成分。海洋水产品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5%~22%,且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脂肪含量占1%~10%,主要为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此外,海洋水产品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极高,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海洋水产蛋白的消费不断增加,海洋水产品生产在国民食物供给体系中的重要性和健康价值将会持续提升。课题组采用基于生态系统的食物供给模型分析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沿海海洋生态系统提供可食用动物源性蛋白质493万吨,相当于全国草地生态系统畜牧业提供动物源性蛋白质的1.5倍。海洋生态系统所提供的食物总热量为29万亿千卡,与草地生态系统相当。近30年来,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的动物源性蛋白质数量从相当于陆地生态系统产出总量的1/20增长到1/4,提供的热量从1/400增长到1/50,海洋水产品生产对国民营养的贡献持续加大,其贡献尤为显著(见表2)。
3. 海洋开发对土地、淡水等重要资源的节约效应值得关注。海洋水产业特别是海水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对优化农业结构、提高耕地和淡水资源使用效率方面的作用理应引起高度重视。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少数品种除外)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总体上依赖于海洋生态系统,采用种植业产品作为饲料来源的比例很小。水产品在居民食物消费中对禽畜肉类的替代作用,实质上减小了饲料用作物的种植,提高了耕地、淡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据估算,如果生产与2013年海洋生态系统等量的动物源性蛋白质,大约需要3000万吨大豆作为饲料原料。如果按照大豆单产1.6吨/公顷计算,需要土地1900万公顷,相当于我国耕地面积的1/7;如果按照大豆生产每公顷用水4000吨计算,需要用水760亿吨,约相当于当年农业用水量的1/5。
4. 海洋开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食物生产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压力。据统计,我国2012年化肥消耗量超过5800万吨(纯养分),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3。国内单位面积使用化肥量430公斤/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海洋水产品占居民食物消费比重的提高,实际上是替代了陆地动物性蛋白质的消费,通过减少饲料的需求和饲料作物的种植,进而减少了化肥的使用。据课题组估算,如果没有海洋水产业的发展,要维持当前居民动物性蛋白质消费量,每年生产饲料仅化肥就要多使用800多万吨。这将进一步加剧陆域环境压力,带来更加严重的耕地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此外,海洋食物生产体系的发展有利于国土空间开发布局的优化,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和改善生态空间创造了更为良好的环境。
(二)存在问题
近十多年来,资源环境在海洋水产业发展中的制约因素趋于明显,海洋食物供给能力增长趋势放缓,对“蓝色粮仓”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1. 海洋水产品供给增速下降。海洋捕捞持续负增长,海水养殖产量年均增速下降到约5%。整体来看,海洋食物供给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不到2%,较20世纪80年代大幅度下降。
2. 海洋资源环境趋于恶化。近海海域污染程度加重,一些河口、海湾生态系统退化,近海海域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严重受损,渔业资源减少,资源结构趋向简单化。
3. 近岸渔业海域面积有缩减趋势。近岸浅海、滩涂、港湾是目前海水养殖的主要载体。随着沿海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填海工程、海洋产业、公共设施建设对近海海域需求不断加大。海洋水产业与海洋第二、三产业竞争性用海现象愈加突出,对海洋食物生产能力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压力。
4. 远洋渔业发展不快。受全球渔业资源衰退、入渔国政策、技术和生产模式特别是柴油价格走高的影响,我国远洋渔业在100万吨水平上徘徊多年。
三、“蓝色粮仓”发展潜力分析
面对资源环境压力,传统的海洋食物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蓝色粮仓”的发展要求。同时,海洋在食物生产方面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通过加快技术与生产模式创新,加大对新领域、新资源的开拓力度,提高产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水平,推动海洋食物生产结构战略性调整,“蓝色粮仓”的食物供给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 海水养殖集约化水平仍可提高。目前海水养殖模式总体上仍比较粗放,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发展设施养殖、推广高效模式、提高管理水平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海水养殖集约化水平,在未来10~20年保持单位面积产量年均增长3%~5%是完全有可能的。以此计算,到2030年仅依靠现有养殖面积即可增产1000万吨水产品。
2. 海水增养殖拓展空间较大。从空间布局上看,我国海水养殖业主要分布在沿岸滩涂、浅海、港湾区域。广阔的较深水域尚未得到充分开发。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15米等深线以内海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目前已经开发面积不足20%。如果养殖技术和生产模式进一步突破,假设使-15米以内海域未开发部分的50%得到开发利用,通过发展海洋牧场和生态养殖,使单位面积产量达到1800公斤/公顷,每年即可增产高价值水产品1000万吨。
3. 远洋渔业仍大有可为。我国正在探索对南极磷虾等深海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仅以南极磷虾计算,其理论年产量达1亿吨,超过目前全球渔获量。如果我国能开发其中的1/10,即可使远洋渔业增产1000万吨。此外,通过优化品种、改进加工技术等手段,即使在总产量不变情况下,亦可提高水产品利用率,增加海洋食物净供应量。如果上述目标能在20~30年内实现,则可使海洋食物供给增长1倍以上。
到2030年,如果海洋能够比现在多提供3000万吨水产品(动物性),对肉类生产的替代作用可节约饲料粮1.5~1.8亿吨,加上陆地畜牧业和种植业资源优化配置带来的节约效应,可使我国粮食需求总量下降到6~7亿吨,从而大大缓解我国的粮食安全压力,同时也将对资源和环境产生良性影响。
从更长期的趋势来看,技术进步为“蓝色粮仓”带来了更大的食物生产潜力,主要表现在:
第一,深水设施养殖潜力很大。深海抗风浪网箱是集成现代新材料、新工艺、海洋工程、防污涂料、机电与自动控制等多项新技术研制开发的针对我国传统网箱养殖业对近岸海域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的新型海水养殖设施。与传统养殖网箱相比,深海网箱具有抗风浪能力强、应用海域广阔、养殖容量大、成鱼品质好、产量和效益高、不污染水域环境、使用年限长和科技含量与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可应用于水深15~40米的半开放或开放海域。大型深水网箱、养殖平台、养殖工程船等深水养殖装备的发展,很可能成为推进我国海水养殖摆脱空间、环境约束瓶颈,走向深海大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二,海洋饲料生物开发值得重视。我国海域海洋生物净生产能力为28亿吨,近海年平均生物生产量为3.02吨/平方公里。当前捕捞对象以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等直接供人类食用种类为主,年渔获量仅1200多万吨,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率是很低的。海洋食物链长达4~5级,如果能在巩固现有生产模式基础上,发展以海洋食物链2~3级生物为作业对象、以养殖动物饲料为主要产品的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新模式,则可以使海洋提供的蛋白质、脂类等主要营养数量提高1个数量级,使海洋空间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生产的重要饲料来源,这将从根本上缓解我国动物性食物生产饲料增加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
四、对策建议
建设“蓝色粮仓”,就是在国家粮食安全和海洋强国建设背景下,以保障国民食物供给、优化膳食结构、推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海洋空间为依托,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为手段,以现代海洋高新技术应用为特征,以海洋水产品生产及其关联产业为载体的海洋食物供给系统。其基本思路就是在更大空间尺度上统筹考虑粮食安全问题,将“海洋国土”纳入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统筹陆海粮食生产。
(一)陆海统筹,把海洋水产品生产体系建设纳入我国粮食安全总体战略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海洋开发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代表的海洋水产品生产得到了空前发展,海洋水产品已成为我国国民重要的动物蛋白和健康食品供给来源,是我国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和健康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国民海洋国土观念的强化、海洋科技的发展和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海洋水产品生产和消费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也为以海洋国土为主要空间载体的“蓝色粮仓”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建设海洋强国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陆地和海洋两大生态系统,根据海、陆食物生产体系在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品结构、生产模式、市场供求等方面的特点,陆海统筹规划设计国民食物生产体系,优化陆海食物生产空间格局。
(二)推动海洋水产品生产从沿海向较深海域拓展
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拓宽海洋水产品生产空间。针对近海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现实,加大传统渔区资源保护力度,积极开辟新的捕捞区域,发展远洋渔业,推进海洋水产品生产的全球布局,提高海洋水产品综合保障能力。积极发展新型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实现由滩涂浅海养殖向深海养殖拓展。海水养殖开发区域要由目前的主要集中于—10米等深线以内的滩涂、浅海向—20米、—30米等深线的深水区域推进,缓解近些年我国由于近海养殖空间趋于饱和带来的养殖压力。今后应加大深水网箱集约化养殖技术研究,在科学筛选养殖品种的同时,加大深水网箱养殖配套设施、材料研究与开发力度,建立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示范区。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挪威、日本等)在育种、育苗、新品种开发、养殖技术、网箱制作技术、饲料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经验,推动我国深水网箱养殖从离岸管理转向陆基管理或海洋平台管理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
(三)结合渔民转产转业,积极培育现代渔业生产体系
大力发展深水养殖、远洋渔业等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产出能力,努力提升海洋水产品生产集约化水平,实现海洋水产品生产的转型和创新。加大对现代设施养殖、新资源开发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新技术产业化,增强海洋水产品生产体系的技术支撑。结合海洋水产业特点探索新型生产模式、投融资模式、销售模式,增强海洋水产品生产活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县、乡三级技术推广网络。发挥海洋类院所的科技优势,构建集信息交流、人才交流、成果交易、项目合作于一体的海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渔业科技研发能力。支持科研机构在良种繁育和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创新,鼓励渔业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大渔民技术培训力度,提高渔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努力提升海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休闲食品及快餐海产食品,重点突破海水中上层鱼类深加工、贝类产品的净化加工等难题,提高海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提高海产品加工附加值。
(四)借鉴国际渔业发展经验,完善财政扶持体系和现代产业培育政策
逐步完善海域使用制度,推动海域空间从资源向资产的转变,通过市场配置推动海洋水产品生产体系的空间布局优化。建立和完善海洋生态容量评估、渔业资源开发权有偿使用制度,引入市场机制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海洋水产品生产体系建设,推动海洋水产品生产可持续发展。加大渔业财政投入,重点支持规模化池塘改造、工厂化集约养殖、水产良种繁育、标准化藻类养殖、深海网箱养殖、人工鱼礁和海洋牧场建设、底播和增殖放流、海产品加工、渔业品牌建设等重点项目。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通过收购捕捞渔船马力指标、拆小建大、拆旧建新,实现海洋捕捞业由近海渔业向远洋渔业的转变。针对海洋渔业发展实际,引导银行创新信贷方式,加大对渔业信贷扶持,通过开展海域承包权和海产品订单等质押、渔船联保、与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合作等,解决贷款难问题。尽快将渔业保险纳入政策性保险,用财政资金对保费给予补贴,引导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展渔业保险,降低渔民和相关企业的风险。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蓝色粮仓”建设,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渔民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五)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国际渔业合作
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制定国际渔业合作计划,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要素,特别是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建立国际双边或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海洋渔业发展的地域空间,除在沿岸以及近海寻求资源增殖外,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过洋性渔业。重视远洋船队和渔船现代化建设,打造具备远洋作业能力的渔船船队。积极开拓尚未完全开发的沿海国家(地区)寻求更广泛的水产养殖空间,把水产养殖作为对外投资的重要方式之一,建设域外蓝色粮仓。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再创新相结合,以远洋渔业装备和深水养殖装备为重点,加大对国外先进渔业技术的引进力度,加快我国渔业技术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Brown L R. Who will feed China?. World watch, 1994, 7 (5): 102. Stokstad E. Could less meat mean more food?. Science, 2010, 327 (5967): 810~811
3. 李波,张俊飚,李海鹏. 我国中长期粮食需求分析及预测. 中国稻米,2008(3):23~25
4. 李大海,韩立民. 蓝色增长:欧盟发展蓝色经济的新蓝图. 未来与发展,2013,7(236):33~37
5. 王情等. 中国食物供给能力分析. 地理学报,2010,10(65):1229~1240
6. 钟甫宁,向晶. 城镇化对粮食需求的影响——基于热量消费视角的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12(1)4~10
7. 周道玮,刘华伟,孙海霞,钟荣珍. 中国肉品供给安全及其生产保障途径.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6(28):733~739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青岛,266110)
责任编辑:段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