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抓好政策落实 巩固经济向好势头时间: 2019-04-30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04月30日 作者:范思立  责编:万山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认为一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好于预期,开局良好。就如何认识一季度经济形势、为什么中国经济好于预期、如何巩固良好势头等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马建堂。

 马建堂表示,4月19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为分析判断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做好全年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要准确理解会议判断,贯彻会议要求,抓好政策落实,以经济工作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70华诞。

 经济形势超出市场预期,既要增强信心,又要继续冷静应对

 马建堂表示,一季度经济形势可以概括为难中求进,缓中向好。

 首先,一季度经济增长6.4%,与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速持平,仍处于合理区间,最重要的是市场主体的信心有所改善和加强。自去年三季度以来,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社会上认为中国经济2019年将至为艰难,但是从今年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看,市场信心在恢复、企业预期在改善。

 其次,从社会上更为关心的一季度一些实物量指标看,如发电量、用电量,铁路货运、公路货运量,港口吞吐量等,要比去年底和今年初预料要好。特别是3月PMI重回扩张区间,结束了连续3个月都低于临界点的状况。

 不过,马建堂提醒说,尽管一季度经济形势比预期要好,但仍需冷静对待,防止盲目乐观。因为,一是用一季度指标来判断上半年乃至全年经济走势需要小心。一季度受节日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另外,一季度GDP占全年比重相对较低。所以,从一季度数据判断全年经济走势要小心,需要继续深入观察。二是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都在放缓,外部环境仍然比较严峻复杂,不能掉以轻心。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一季度数据还未全部公布,但根据已发布的数据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美国去年四季度修订后的GDP增长速度为2.2%,比三季度经济增速下降了1.2个百分点。美国工业生产增长率2019年1月环比下降0.4%,2月份环比增长0.1%。美国PMI指数,尽管都在荣枯线以上,但逐月放缓,2019年1月是54.9,2月是53.0,3月是52.5。

 欧元区经济表现某种程度上还不如美国。欧元区去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1.6%,四季度同比增长1.2%。工业生产同比增长率连续几个月是负值,尽管有收窄趋势。作为欧元区中最大的国家,德国经济去年三季度环比负增长,四季度零增长。

 日本经济2018年三季度环比下降0.6%,四季度环比增长0.5%;三季度同比增长0.1%,四季度同比增长0.3%,都比2017年要差不少。日本工业生产环比增速连续三个月负增长,2018年11月环比增长-1.0%,12月环比增长-0.1%,2019年1月环比增长-3.4%,创2018年1月以来最低增速。

 总之,三大经济体复苏进程都有所放缓。中国是贸易大国,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属于外向型经济,对出口的依赖程度依然较大,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进程放缓,对我国出口依赖较重的企业和地区还是有不少压力的。

 四大因素致使经济增长超出市场预期

 为什么今年一季度开局良好,走势超出预期?马建堂认为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第一,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基本经济制度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安心谋发展吃下了定心丸,这表明任何否定、怀疑、动摇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言行都是错误的,是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我国民营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申了党中央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一贯方针,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指明了方向,对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起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第二,空前力度的减税降费。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全国两会,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减税降费作为激发市场活力,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杀手锏”。从活力上看,减税,特别是增值税和社保费用的降低,能够很大程度上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创新活力和用工潜力,能够很好地带动消费,创造市场的活力;从信心上看,它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于政府的政策有了更强的信心,是能够实实在在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政策。

 从全国两会公布的方案看,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而且,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虽然降低增值税从4月1日正式实施,但此消息一公布,就对企业信心提振起到很大作用。

 降低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对于减轻企业负担,其作用不可小觑。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到16%,是我国建立社保制度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了两项具体配套措施:在社保缴费基数方面,鉴于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高于私营单位平均工资,此次以“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加权计算的全口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取代“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将显著降低缴费基数,企业会很大程度上从中受益。这对减轻企业负担,增强企业信心,激发企业活力的作用非常大。

 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减税降费不仅要扩大规模,更要重视税收制度的完善和优化,着眼于创造更加公平、中性、较低税率的大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好发展空间。

 第三,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两大好处:增加了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减轻了商业银行负担,如果执行到位也将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负担。同时,从利率市场可知,无论是货币市场利率,还是中小企业的平均综合贷款利率都有下降,这是促进经济增长且好于预期的重要因素。

 第四,中美经贸谈判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减弱了国内外对中美经贸摩擦加剧的担心。去年三季度以来,国内外对2019年经济形势比较悲观,其最大因素是中美经贸摩擦。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目前中美经贸谈判进展良好,有望达成双赢协议,这给外贸企业吃了“定心丸”。

 中国经济形势比预期要好,再次证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和科学应对;再次证明了中国经济有韧劲、有空间、有底气,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如何巩固稳中向好的经济势头

 怎么巩固一季度稳中向好的势头?马建堂认为,应该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第一,抓紧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出台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1”重要讲话,提出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6个方面政策举措,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中央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方式,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中央提出的一些重大思路、举措要进行细化,突出抓好重点工作落实。

 要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减税降费要尽快落实到位,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根据经济增长和价格形势变化及时预调微调,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4月1日开始启动的降低增值税,5月1日正式启动的降低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要落实落实再落实。

 第二,加大民生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力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2015年底提出的,我们仍要继续推动传统重化工业的“三去一降一补”,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补短板。现在要加大服务业尤其是民生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核心是教育、医疗和养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老百姓对高质量的医疗、养老和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我国在这三个领域的限制比较多,所以,应该推动这些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宽准入,减少管制,增加供给,从而满足全社会的需求。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强调,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急迫的现实问题。同时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第三,着力解决实体经济困难。我国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着重解决实体经济存在的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目前,制约实体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三个。

 一是资本金问题。实体经济发展很大种程度上依赖制造业投资,现在制造业投资增速较低,主要是企业缺乏资本金。应该尽快研究新的资本金补充方式,开拓新的资本金补充渠道。比如,限额内的政府专项债能不能作为资本金,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民生领域是否可以作为资本金,这些均可以研究探讨。

 二是流动资金问题。现在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占比太低。流动资金是企业正常经营的血液,如果正常的流动资金不能保证,企业要么收缩产能,要么东拆西借,提升融资成本,要么导致拖欠增加。所以商业银行要把为企业提供正常的流动资金作为主业,适当提高所占比重。

 三是应收账款问题。现在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非常突出,一定要想办法缓解。尽管很难,但要加大综合治理力度,解决政府和国有企业的欠账问题。建议国务院出台企业支付条例,从而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改变“拖欠有理”“不拖欠吃亏”的企业文化。要发展应收账款债权交易市场,从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

 第四,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推动“互联网+”“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的本质是万物互联,把众多需求和供给集合在一起,这样不仅使得我们很多老产业插上新翅膀,而且培育了许多新的产业。商业、零售是不是老产业、传统产业?借助“互联网+”,电商成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智能+”的本质是在人工智能的引领下,机器对人能力的补充、增强、提高,甚至替代。“智能+”运用于各个行业将激发多大的动力、创造多大的动能?比如,中国有2.5亿老龄人口,大概1亿家庭,如果每个有老人的家庭能逐步用上机器保姆,那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大数据+”会给中国经济赋能,也会出现许多新的“风口”。通过大数据运用将减少经济不确定性,将会极大改善资源配置方式,还可以极大地方便发现需求和扩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