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力争十年内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时间: 2014-04-22信息来源:佚名 作者:admin 责编: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美国持有中国内地发行的股票和债券总计550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则持有1.6万亿美元的美国资产,其中包括8000亿美国国债。如此算来,中国所持的美国资产是美国持有中国资产的29倍。
    表面看来,中国享有作为美国大债主的地位,按照某些中国经济学家的逻辑,如果中国不高兴,只要跺跺脚,抛售几百亿美元国债,就会在国际市场引起恐慌性抛售,美国经济就有崩溃之虞。因此,中美事实上已形成了经济恐怖均衡。联想近年来美国政经高官在对华关系上不时放软身段,似乎也验证了中国对美筹码增加后的无形威慑力。
    不过,在全球既有经济与金融分工格局依旧、美国依然掌控国际货币大权的情势下,中国需要的,还是在冷静思考既有约束框架下如何摆脱经济受制于人的局面。我们可以从技术上分析美国已破产了,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技术分析,没有实际意义。世人不会忘记去年底,被有毒资产侵袭的美国经济确实病得不轻,金融霸主地位看起来摇摇欲坠,雄心勃勃的萨科齐试图顺势从美国人手里夺得金融主导权。但是即便如此,美国依然成功地守住了霸权底线。还是日本人有记性,20年前,日本狂购美国动产与不动产,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要收购美国。但是,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如今,拥有国际货币的日本在稳步持有美国国债,日本在对美经济关系上一点也不令美国担心。
    尽管大家都知道,中国今日高达2万亿美元外储中,真正有意义的是通过经常贸易顺差取得的那部分。但无论是哪部分外储,都需要中国有效合理的使用,因此,眼下的国家外汇管理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与期望。只是,中国既难以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扫货,也不能用巨额外储购买美国的优质企业,甚至买不到急需资金的其他西方国家企业。于是,尽管不情愿,中国还得增持美国国债。以至于巴菲特毫不客气地说中国每日辛勤劳作生产产品给美国人用,而美国付出的只是一些纸片。尽管这话听起来够损的,却折射出在全球既有经济与金融分工格局下中国所处的弱势地位:美国掌握着货币发行和市场的主导权,中国依赖美国的市场和美元。在这个分工框架下,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美元购买中国廉价物品,尽管这给美国带来了巨额贸易逆差,但是凭借金融市场优势,美国能以成本极为低廉的货币手段来平衡经常性的贸易逆差。因此,在现行的美元体系里,经济失衡对美国来说收益远大于成本,美国依靠中国等国的送美元上门,维系着寅吃卯粮的经济繁荣,付出的代价仅仅是发行更多的美元并支付不超过4%的债券利息。而且,美国还可以籍此把经济失衡的原因归罪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通过施压,迫使这些国家货币升值,被动地调整本国经济政策,以此来承担美国转嫁而来的经济调整成本。
    因此,为尽早摆脱为美联储打工的局面,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应在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的基础上,积极拓宽外储使用渠道,努力增持黄金和其他战略物资储备,提高国际并购技术,以实现核心战略资产的保值增值。
    环视世界各国,持有巨额美国资产的除了中国之外,还有英国和日本等国。这两国之所以不担心所持资产贬值,除了都是美国的盟友之外,还因为英镑和日元作为国际货币储备币是最好的避风港。这也是英国一直迟迟不肯加入欧元区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英国可以购买中国想买却买不到的美国企业和其他资产。所以,为了避免中国经济被美国在某种意义上的绑架,中国除了持续要求美国拿出实际措施确保在美中国资产安全之外,关键之举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力争在十年之内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而在这之前,可行的替代措施是增持黄金储备和购买IMF债券。过去6年,中国通过国内杂金提纯及国内市场交易等方式,增加了454吨黄金储备,但中国要做的还很多。而中国近日作为首位买家购买的500亿美元IMF债券是个较为优化的选择。因为这些债券是以IMF发行的准货币特别提款权(SDR)计价的,符合中国外储资产多样化的策略,也有利于增强中国在IMF中的影响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超主权货币建设。
    另外,中国完全可以利用目前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以及难得的低油价时期,综合运用外交、经济等手段,积极增持石油等战略物资储备。今天,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实际上既是战略物资也是外汇储备。中国已完成了首期1200万吨石油战略储备,另有1800万吨商业储备;而长期来看,中国至少需要6000万吨的石油战略储备以及8000万吨的商业储备。尽管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较大,却是必须完成的任务。至于在熟练驾驭国际商业规则的情况下加大跨国并购力度,以实现核心战略资产的保值增值,更是中国企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  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