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环境经济
环境经济

加快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时间: 2016-08-30信息来源:王庆华 王忱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节能环保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关乎到百姓的生活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下一步,应放宽投资准入门槛,健全金融支持体系,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加大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节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
     关键词:生态环境  节能环保  大型企业
 
     一、节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特征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点。
 
     1. 规模持续较快扩张。从增速看,近10年来,一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高于全球环保市场8%的年均增长率。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将在15%以上。2015年,产值达到4.5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左右。预测到2020年,节能环保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 国内竞争日益激烈。受国家政策导向,大量中小企业加入节能环保产业的行列,为节能环保市场激发了巨大的活力。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灵活多变的特点,积极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不断完善产品,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与此同时,大型企业通过资金、市场占有等方式不断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此外,大型企业之间还通过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增强竞争实力,抢占市场空间。
 
     3. 国际竞争能力不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关键在于缺乏核心的关键技术。目前,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基本上已进入成熟期,为全球市场的主要力量。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环保技术生产和消费国,节能环保产业产值约占全球的1/3,居世界首位。据目前发展态势预测,德国节能环保产业有望在2020年超过传统的汽车和机械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日本则通过施行一系列严格的能耗能效政策,已成为全球节能产品生产大国,其节能服务业每年以30%的速度高速增长。
 
     4. 大型国有企业是主力。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已占据我国节能环保市场的“大半江山”。这主要源于以下原因:大型国有企业最早进行节能环保领域的细分工,某些生产环节进而演化发展成为企业的一个部门或是下属企业;聚集有较多从事该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在所属领域形成了比较强的技术优势;一直是国家政策倾斜的对象,获得多方位的支持保障。这些都有利于大型国有节能环保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5. 逐步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产业体系。节能环保产业产生之初均附属于某一主体行业,主要产品服务于主体行业的发展,其命运与主体行业的兴衰息息相关。随着市场需求的提升,逐渐形成多学科、多专业的人才体系,以适应市场需求。同时,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不仅需要跨学科专业的人才,还需要跨区域的共同努力。
这就迫使基于生态环境问题而产生的节能环保产业要在大的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自身的产业体系。
 
     6. 行业垄断和行政区划壁垒较为明显。目前,大型国有企业在我国节能环保行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对于优质市场资源具有天然的垄断效应。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行业,存在一些地方保护迹象,一些企业借助政府的力量逐步垄断当地的节能环保市场,使得大量的中小企业受限。
 
     二、发展趋势
 
     1. 发展前景广阔。《“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政策向节能环保产业倾斜的方向和重点。截至2013年2月,上海、江苏、重庆、安徽等12省市已发布相关规划, 产值目标已达3.6万亿元。从国际市场需求看,今后10年将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黄金期。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10年~2020年,全球节能投资约1.999万亿美元,2020年~2030节能投资将达5.586万亿美元,投资规模成倍增长。另据统计分析,全球环保产业在今后一段时期将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
 
     2. 大型国有企业仍将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龙头。目前,我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在资金、技术、服务网络、国内市场占有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加之国家政策的倾斜,在今后一段时期,国有企业仍将占据节能环保市场的主要份额,是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大型国有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为我国节能环保走出去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技术创新仍将是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节能环保产业是应对市场需求最为敏感的产业。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知识的提升,对商品需求更加专业化、精细化,也将进一步多元化、个性化。新的市场需求将倒逼节能环保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以满足公众对产品的要求。与此同时,技术创新将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效应,提升市场占有率。
 
     4. 信息技术将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节能环保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开始逐步与信息技术融合,如环境监测设备、节能监测设施等。《第三次工业革命》指出,今后将是信息化与能源体系深入融合的时期。以目前我国的环境现状看,未来人们将更加关注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强调数据信息分享的便捷性、连续性。这种市场需求导向将进一步加速节能环保产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这不仅会给节能环保产业带来发展的飞跃,而且将会使自身体系不断成熟、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1. 大型国企的市场垄断和创新惰性制约行业发展。大型国企借助国家政策、资金的大力支持,通过对资源、资本的低代价占有,已形成对节能环保产业一些领域的垄断。依靠行政手段获得的利益,使很多国企缺乏通过积极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来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的内生动力。
 
     2. 中小企业生存困难。当前,我国节能环保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较为堪忧。它们从“出生”到“成长”不仅要面对比大型企业更高的学习成本和市场风险,而且受到大型垄断企业的排挤,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3. 节能环保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不强。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正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正处于初建阶段,研发投入和研发能力还满足不了产业需求。同时,许多起步或成长期的企业依靠自身盈利能力尚难完成技术创新或技术人才引进方面的需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节能环保产业的整体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强。
 
     4. 节能环保产学研脱节。一是各级政府在节能环保研发领域的资金支持存在“错配”。创新资源多投向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最了解市场需求、最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获得的创新资源较少。二是研发主体与应用主体的技术供需存在“错位”。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更倾向于成果的“高、精、尖”,企业则偏向于实用和实惠。这些问题都导致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创新的市场化应用与推广成效不大,也导致全行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竞争能力不强。
 
     四、对策建议
 
     1. 放宽投资准入门槛。应逐级排查清除妨碍节能环保企业准入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政策制度,为企业入市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鼓励民间资本投入节能环保行业,进一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简化工商注册制度,使之更加便民、高效。加快构建以信息公示、信用约束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模式,不断完善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监管,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2. 健全金融支持体系。一是完善信贷服务体系。积极搭建银企对接的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创新贷款抵押质押方式,加强担保体系建设,使中小企业能通过应收账款、无形资产等质押及专业机构担保等方式降低信贷融资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二是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吸纳社会资本做大做强。加快优势企业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步伐,对进入上市辅导期和上市成功的企业予以奖励。支持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债券市场工具获得融资支持。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资本运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或强强联合。大力引进、培育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积极探索中小企业产权柜台交易和专业性金融租赁业务。
 
     3. 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加大对企业研发的财政支持,对自主创新研发项目进行税收减免,并对自主研发成功、市场评价良好的新型产品给予资金奖励。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间的创新平台建设,对有重大革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产学研平台给予财政奖励。与此同时,加强对创新团体、科研机构及高校进行宣传,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科研团队的研究领域,努力促成联合创新平台,尽快让创新研究转化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成果。
 
     4. 加大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应尽快制定较为严厉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对知识产权抄袭、剽窃行为的打击力度。除必要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撑外,应创造条件,加快知识产权第三方维权机构的设立步伐,在国内或者区域内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维护体系,切实保护“弱势维权者”或者“缺经验维权者”的成果不受侵袭。
 
     5. 加强节能环保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人才,加大高校及科研院所节能环保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计划的力度。积极引进国外节能环保领域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等关键领域的紧缺人才。鼓励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税费减免、政府经费引导性资助等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加快制定鼓励节能环保人才创业的扶持政策,在企业注册、资金支持、经营场所、户籍和住房安置等方面提供切实的便利和扶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Z]. 国发[2012]19号.
     [2]王劲峰.    “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的机遇与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1(08).
     [3]余红辉.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建议 [N]. 学习时报,2013—03—18.
     [4]李光日,马宏生,咸基广,李生波. 浅议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措施 [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
     [5]吕永权.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 [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4(03).
     [6]王漪. 环保产业的跨区域联盟路径 [J]. 投资北京,2014(07).
     [7]金亚飚.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之路的几点思考 [J]. 节能与环保,2014(01).
     [8]陈亢利,姚兴霞,邓燕平. 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9(04).
     [9]牛桂敏.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探析 [J]. 理论学刊,2014(05).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