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环境经济
环境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的反思时间: 2016-10-28信息来源:杨志华 作者:hjr_admin 责编:

     自2007年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评价研究逐渐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学者们展开了各种类型的生态文明量化评价课题研究,产出了诸多研究成果。截至目前,学者们提出的各类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就不下40套。在诸多的生态文明评价研究当中,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时间较早且持续进行,成果较彰且不断完善,渐成体系且影响较广,因而是较有代表性的。然而,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研究,因此也还存在诸多不足。笔者在此以北京林业大学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为例,做一些批判性思考,以期对完善生态文明评价研究有所启发。
 
     从2008年开始,北京林业大学在国家林业局行业公益性课题资助下,开展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及信息系统技术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ECCI),包括4项二级指标、22项三级指标,并根据国家发布的权威指标数据,采取相对评价法,逐级加权求和,测算得出了各省份2003~2008年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分,也就是生态文明指数(ECI),并展开了进步率分析、类型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深度探讨。该研究成果最终以生态文明绿皮书的形式发布,即《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此后,又在不断修改完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逐年发布生态文明绿皮书,目前已发布了2015版,共6部,测算的结果则是从2003~2013年,共10年。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得到学界认可,曾获得北京市和教育部的学术成果奖,是该研究领域被广泛参考的成果,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在生态文明绿皮书的基础上,北京林业大学以严耕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2014年又申报承担了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项目《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经过努力,课题组创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从18项具体指标数据上的年度进步度,来测算各省份在生态保护、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和排放优化方面的进展,采用相对评价法,进而加权求和得出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ECPI),并同样展开了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类型分析、态势分析和驱动因素分析等深度探讨。目前该研究项目已出版了第一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2014》。
 
     如果说生态文明绿皮书是对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静态评价,那么,《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报告》则着眼于对各省份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进步状况及发展态势展开动态评价。由此,我们已经能够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对我国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较为全面的科学评估。尽管如此,综观这个层面的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及其指标体系,笔者认为,至少在六个方面还存在着进一步改进的空间。
 
     第一,指标数据发布未能与评价研究形成良性互动。科学评价的基础是指标数据,而目前的可获得数据尚不能充分满足评价的要求。比如,生态文明评价理应纳入的有些指标无统计数据,有些省份的年度数据缺失,有些指标的数据缺乏时效性,五年一次发布甚至十年一次发布,有些数据因统计口径变化导致数据出现异常变动。总之,受制于可获得数据,评价研究结果大打折扣。课题组曾企望通过评价来促进数据统计工作的不断改进,但目前仍不理想。
 
     第二,评价对象选择容易失当。到底应该按什么标准来划定评价对象,多大范围的评价对象最合适,目前仍有争论。从评价的公平性来看,应该按照生态功能区或主体功能区来划分评价对象,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因为各个地区的生态功能区归属和主体功能区定位不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策略和成效也应各不相同,如果用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价,就会显得有失公平。从评价的准确性来讲,评价对象范围越小越好。因为评价对象如果过大,评价对象内部的情况也就越复杂,评价获得的整体结果也就难以反映内部的具体情况,会让这种评价显得大而不当。但由于受可获得统计数据的限制,目前只能选择以省为评价对象。
 
     第三,评价理论基础尚未达成共识。科学评价的灵魂是理论基础。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奠定在对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准确把握基础之上,这样才会让它区别于以往的环境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生态现代化评价等近似的专题评价。然而,正是在生态文明概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上,学者们尚有不同理解。比如,有的强调生态文明就是用更少的自然消耗产出更多的社会福利,因此会强调生态效率的重要性;有的坚持狭义的生态文明概念,强调生态文明就是两型社会建设;还有的坚持广义的生态文明概念,强调生态文明就是超越工业文明的后现代文明。由此,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的理解也就各不相同,他们所建构的指标体系,赋予每项指标的权重也就各不相同。北京林业大学的ECCI和ECPI体系,建立在对生态文明“一体两用论”的理解基础之上,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在生态系统之体健康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环境、利用自然资源,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演化的平衡和谐,因此侧重于从生态系统、环境质量、资源节约等方面展开评价。应该说,这是在狭义论和广义论生态文明观之间所取的最大公约数,但目前尚未被普遍认同。
 
     第四,评价方法受多种因素影响。科学评价的关键是科学的方法。既受理论基础的影响,也受指标数据和评价目的的影响,目前各种生态文明评价所采用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比如,有的采用单指标表现法,用单一指标或一个复合指标来评价; 有的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多项指标加权求和。有的采用过程评价法,不考虑建设的基础条件,而侧重于评价建设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有的采用后果评价法,侧重于测评最终的建设成效。有的采用相对评价法,相对比较同类对象之间的不同成效;有的采用绝对评价法,绝对评价其离理想目标的距离有多远。就ECCI和ECPI而言,由于坚持对生态文明的“一体两用论”理解框架,因此均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由于目前不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理想目标,因此采用相对评价法;还由于考虑到建设过程会表现为建设成效,因而采用后果评价法。应该说,各种评价方法均有利有弊,应随着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进评价方法,尽量克服其自身存在的弊端。
 
     第五,评价结果的解释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其他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相比,ECCI的评价结果同中有异。从ECCI的年度评价结果比较来看,整体上比较稳定,但也有些省份有些年份变动剧烈。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都需要进一步解释。特别是各省生态文明指数的排名榜,有时会受到民众百姓的质疑,比如某些省份排名莫名的高或低,这更需要解释原因。而从多年测评的结果来看,ECCI的评价结果更多地受到客观条件影响,排名等评价结果也相对比较稳定,解释力日渐趋强。因为ECPI本身就是评价年度生态文明发展状况,主要反映的是主观努力,因此ECPI的评价结果变化剧烈。这种剧烈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需要进一步做出解释。
 
     第六,评价结果的应用尚未充分体现智库功能。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各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数据支撑和政策指引。然而,由于受到指标数据、理论基础、评价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生态文明评价结果的权威性普遍有待提高,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也不够明显。一些生态文明指数或生态文明发展指数得分较高、排名靠前的省份,会对评价结果做一些宣传报道。至于让评价分析结果对各省份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策略的制定起到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研究的智库作用,则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