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以重点突破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时间: 2016-06-23信息来源:隆国强 作者:hjr_admin 责编:

  “一带一路”是一个目标宏大、内容丰富的区域性倡议。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第一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之后他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又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两个倡议都跟丝绸之路有关系,国内称之为“一带一路”,国际社会也接受了这个概念。
 
     “一带一路”是个宏大长期的战略
 
     “一带一路”提出之后,中国政府为了推进“一带一路”做了大量工作,并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的白皮书。与此同时,很多具体工作也在推进,如亚洲基础设施银行筹建等工作,另外基于双边层面的很多“一带一路”项目也顺利地展开。“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后,沿线国家都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热情。这里确实体现出本区域国家通过相互合作来充分发掘各自优势、加速本区域经济发展的愿望,也恰恰反映了本区域国家通过扩大开放来谋求发展的内在诉求。
 
  “一带一路”的内容非常丰富,习近平主席当时讲的“一带一路”主要包括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互联互通是硬件。贸易畅通讲的就是经济合作,包括贸易、投资。货币相通是金融合作,金融合作本身也是很丰富的内容。政策沟通在各个层面上都是非常必要的,从共建“一带一路”规划和构想的落实,到具体推进贸易层次,各国政策的协调和沟通都十分关键。民心相通,涵盖了文化交流,包括教育、旅游,一方面能够促进本区域各国人民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另一方面友好的情感又为其他领域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氛围。
 
  这五个方面,从最硬的基础设施建设,到最软的人心相通,彼此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这样一个目标宏大的区域合作倡议,需要很长时间来不断推进才能真正实现,要放在比较长的历史时段里加以理解,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不断地持续推进。
 
     “一带一路”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和潜力
 
     “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国家和地区虽然没有特别准确的数目,但粗略估算涵盖65 个左右的国家,但也不限于这65个国家,它是开放的,还有更多国家可以加入。这个区域面积很大,拥有43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7成,发展潜力很大。在这个区域里各国发展水平不一样,有少数高收入国家,但大部分经济体是中低收入的国家或者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5000美元,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有一些是能源输出国,人均收入很高,这类国家还有工业化、城市化和产业升级的巨大任务需要完成。这个区域不管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求发展的动力都是非常强的。过去几十年这个地区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潜力很大。
 
  这个区域的国家之间互补性非常强。虽然大部分是低收入国家,但各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资源优势。中东地区,中亚地区,还有俄罗斯,都是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同时还有资源能源需求大国中国、印度这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其中,印度、俄罗斯、中国三个金砖国家发展势头很好。域内各国彼此之间产业结构也好,资源禀赋条件也好,有很强的互补性。
 
     除了资源能源国家之外,东亚的工业化快速推进,同时有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往西边走,中东国家、土耳其、俄罗斯等这些国家工业化相对走在前面。有一些国家有着非常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技资源。彼此之间通过贸易和投资开展经济合作的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这个区域总体来看是一个南南合作的地区,南南合作最大的问题就是缺资金,发展中国家普遍缺资金。但是本区域不同于其他的南南合作,资金相对比较充裕。中国作为制成品的出口大国,拥有全球最多的外汇储备,中东许多国家是石油输出国,也有着非常充裕的外汇储备。这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区域的南南合作,不差钱,但是钱去哪了?钱大部分都投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并没有转化为本区域的投资,没有转化为本区域的经济合作。资金充裕是本区域的一个巨大优势,要想办法让本区域资金能够更多地用在本区域的发展上。“一带一路”的倡议就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
 
  我们应该把“一带一路”的战略倡议跟所有区域国家去沟通和交流,让大家真正理解“一带一路”战略中,我们到底想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这是我们推进本区域合作的非常重要的基础,同时也要看到还会有很多的风险和挑战,但风险和挑战并不能阻止区域的合作。我们推进合作要知道地雷埋在什么地方,这样我们才能够控制风险,尽可能地回避和化解这些风险。
 
     “一带一路”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加快重点突破
 
  第一个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从本区域合作来看,基础设施薄弱是一个重要的瓶颈,严重制约着区域合作。中国发展的经验也表明,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基础设施有非常广泛的含义,能源基础设施也是很重要的内容。道路、交通、电力,改革开放的时候称之为“三通”,到现在的“九通”也都是基础设施,越是高端产业越需要更加精细的基础设施加以支持。在这个地区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不缺技术,也不缺资金和人才,就是缺机制,缺的是如何把这些用于基础设施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组合在一起。
 
     有很多人说在这个区域搞基础设施建设会不会打水漂,血本无归?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完全可以做到政治意义、外部性和项目本身经济收益的一致性。
 
     关键是设计好有效的融资机制。AIIB确实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不是说要用AIIB去替代这个区域已有的融资机构。有估算说东亚这个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未来需要8万亿美元,光有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不足以满足本区域发展的巨大需求。所以AIIB应运而生。本区域还需要更多的融资机遇。除了开发性投资、开发性银行的融资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途径,比如发展债券市场,也可以成立各种各样的基金,如中国成立了丝路基金,也可以瞄准不同的基础设施建立基金,可以搞创新,可以搞产业基金等。关键是设计好融资机制,加上好项目,完全可以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收益、政治收益与经济收益的一致性。
 
     第二个重点是产业园区的合作。提出“一带一路”之前,中国和不同的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建设产业园区。产业园区的建设不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在过去3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从产业园区的建设中大大受益,同时在建设自身产业园区过程中也创造性地做了很多改进,也有很多中国自身好的经验。投资环境可以先从小区域迅速得到改进,对域内和域外的投资者都能产生吸引力。中国本身对园区建设的经验可以和本区域其他国家共享。同时随着我们自身比较优势的转换,原来很多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的产业活动,这些中国多年参与全球竞争的优势产业,正在寻找更低成本的加工制造基地。这时,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通过政府间合作,选准一些区位比较好的地方来共建工业园区,无论是对东道国还是对输出国都是非常有利的。
 
     第三个重点是资源能源的合作。资源能源是这个区域的优势,区域里既有资源能源的供给大国,同时也有最大的需求市场。特别是在东亚地区,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已超过美国。能源总体的需求规模会为本区域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机会,同时我们正在进行能源结构的优化,需要更加清洁的能源。除了传统的开采、供给,还要关注新的点,比如技术合作及区域内价格稳定机制的建设。价格更加稳定,对输出国和进口国都是有利的。可见,能源合作将会有很多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