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丝绸之路)

公司金融助力“一带一路”时间: 2017-02-20信息来源:林景臻 作者:hjr_admin 责编: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全貌得以正式公布。在愿景与行动文件中,我们看到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通”)成为中国与沿线各国的主要合作内容,而资金融通是贯彻落实“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这一表述对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全面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必须发挥公司金融业务龙头作用,以公司金融业务领航“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

公司金融应成为银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战场

  以公司金融为保障深化“一带一路”投资合作。“一带一路”区域除了东南亚、中东欧等个别国家工业化水平较高之外,大部分国家属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愿望普遍比较强烈,储蓄率和投资率偏低,基础设施较差,有较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空间,投资潜力较大。2003~2013年,中国对64国的直接投资存量从13亿美元上升至722亿美元。预计未来10年,中国对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将达到3000亿~4000亿美元左右,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20%~30%,装备制造业、富余产能和民生消费行业成为“走出去”重点。仅以“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中的中巴经济走廊为例,近期双方签署了一系列投资合作协议,投资总额达460亿美元。另一方面,我们看到“一带一路”国家资金实力普遍偏弱,特别是在重大战略性项目中的资金筹措能力不足,亟须中国方面给予资金支持。中国大型商业银行理应发挥自身国际化优势和融资实力,助力“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的投融资,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金融保障。

  以公司金融为桥梁促进“ 一带一路”贸易合作。贸易畅通是“五通”的重要一环,贸易合作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工业化水平不高,对中国商品的需求比较强烈,以大型成套设备等高科技行业为代表的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在沿线国家颇具竞争力;不少沿线国家是自然资源大国,在油气能源、矿产品、农产品等资源类产品方面对中国出口较多,与中国经济有着天然的互补性;此外,中国与沿线各国在旅游、建筑、中医药、文化、教育、体育、传媒、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在蓬勃开展,整体来看双边贸易潜力巨大。根据统计,1995~2014年中国与沿线各国的贸易总量从371亿美元上升至1万亿美元,预计经过10年的努力,双边贸易总额有望突破2.5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众所周知,在国际贸易方面,商业银行体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笔者所在的中国银行为例,中国银行拥有完善的公司金融产品体系、专业的产品经理队伍和广泛的代理行网络,能够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贸易便利化提供出口信贷、结构化融资、保函、贸易融资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以公司金融为纽带推动“ 一带一路”交流合作。“一带一路”合作不仅仅是大型项目建设、大型装备出口等领域的合作,更多的是与基层民生息息相关的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双方中小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科技交流、创业合作等是“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内容。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缺乏“巨无霸”型的跨国企业,一般以中小企业为主,且数量庞大,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往往具有独到优势,与中国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众多的业务交流和合作机会。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理应充分发挥熟悉海内、海外两个市场的优势,了解政府、企业两个主体的优势,积极撮合境内外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公司金融产品服务,成为双方中小企业之间合作的金融纽带。以中国银行为例,近期成功联合当地政府举办了“陕西省企业走进‘一带一路’产品对接会”“中东欧中小企业论坛”“甘肃省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企业合作洽谈会”等多项活动,有力促进了双方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全面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

  可以看到,无论是投资、贸易还是交流合作,公司金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担当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考虑到“一带一路”建设覆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实施周期长,配套的“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也必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大动脉建设,商业银行必须发挥公司金融的领航作用。

  加快“一带一路”机构布局。截至2013年末,我国共有1.53万家企业“走出去”,涉及全球18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代表性的跨国企业如华为、中兴等分别在全球170个、116个国家设立机构,而中电建、中铁建分别在80个和70多个国家有项目,中石油在71个国家设立机构。与之相对应的是,以目前国际化水平最高的中国银行为例,其海外机构仅仅覆盖了4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6个,覆盖范围明显不足,也限制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走出去”企业、抢抓重大项目的能力。从这个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要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紧跟“走出去”企业步伐,以提升公司金融环球服务能力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快速完善在“一带一路”区域关键节点的机构布局。同时,公司金融业务大多较为复杂,强调联动和协作能力,同一语言区域内有能力、有语言优势的机构要开展公司金融业务辐射,带动周边国家的业务发展。笔者呼吁,国内监管部门应对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布局提供更大的支持,以推动银行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支持企业“走出去”。

  支持“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商业银行应重点关注“一带一路”项目建设,并主要通过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公司金融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重点支持“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近期拟规划实施的铁路、公路、水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初步匡算总投资约570亿美元。要积极支持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包括铁路、公路、港口、航空、油气管道、电力和电网、通信、卫星等行业和项目。大力支持“一带一路”产业项目“走出去”。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装备企业“走出去”,支持富余产能企业“走出去”到资源富集、市场需求大的沿线国家,支持民生消费产业到劳动力和农业资源丰富、合作前景广阔的沿线国家等。能源资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要积极推进能源资源开发,重点支持油气、核电、水电、风电、太阳能、煤炭、电力、矿产等行业和项目。

  为“一带一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银行要以公司金融为龙头,充分发挥多元化、一体化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针对“一带一路”项目外包、投资、运营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出口买方信贷、结构化融资、并购贷款、海外现金管理等特色服务。对于“一带一路”资金需求大、风险相对偏高的项目,通过银团贷款满足其融资需求。在提供项目融资的同时,还要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账户服务、结算服务、汇兑服务、保值服务等在内的全流程、全周期的金融服务。要积极扩大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国际化应用,推动人民币在“一带一路”重大项目中的运用,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使用人民币进行资金结算。

  提供“一带一路”远程支援。商业银行要统筹总行、境内外分行的专业队伍,为海外业务发展提供远程服务和技术力量支持。积极组建海外营销专项工作组,选派业务骨干,以境内业务准备和海外短期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工作组“短平快”的优势,提升对未覆盖机构地区的业务支持能力。通过安排专业人员赴海外支持当地项目叙做,提升重大项目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整合“一带一路”金融资源。“一带一路”建设是百年大计,需要国内外多方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多方资源。政策性银行在大项目的单项融资方面具备较强实力,中信保等出口信用保险机构在支持大型装备出口、缓释融资风险等方面作用突出,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多边机构在支持“一带一路”大型项目建设方面具备独特优势。商业银行需要深化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在“一带一路”区域的合作,共同为相关重大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一方面可以发挥风险管理体系完善、管控经验丰富的优势,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后期融资风险控制方面多做贡献,另一方面可以发挥服务网络广泛、综合配套产品全面的优势,以多种角色参与“一带一路”项目融资,与政策性银行在项目融资过程中各司其职,实现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中信保的保险服务,积极支持装备制造、高端技术、建筑施工等行业的优质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走出去”业务。在与亚投行、丝路基金、欧亚基金以及亚洲开发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等多边银行及国际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方面,双方可以在贷款、债券、直投、基金、结算等领域开展全面业务合作。针对“一带一路”区域的重大项目,双方还可以考虑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共享调研信息和成果。■

作者系中国银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


(责任编辑    贾瑛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