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特写 > 珠三角
珠三角

珠三角:打破路径依赖 建设世界级创新区域时间: 2015-07-27信息来源: 作者:wl_admin 责编: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今年1月召开的广东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将珠三角核心地域设立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珠三角的发展经历了由土地、劳动力等要素驱动向投资驱动转变的阶段,在新发展背景下,珠三角应积极迈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建设世界级创新区域。


  一、珠三角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成绩显著


  近年来,珠三角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已初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重大创新平台、国际科技合作及省部产学研合作为依托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一)区域综合创新能力处于领先地位


  2012年,珠三角九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突破2000亿美元,约是环渤海地区的6倍,接近长三角地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比重超过50%;研发投入强度约为2.4%,遥遥领先于环渤海地区,接近长三角,已达到OECD国家的整体水平。


  (二)企业创新优势较为显著


  区别于北京的基础研究创新优势、长三角研发资源和知识获取优势,广东的企业创新优势一直名列前茅,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研发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总额、研究开发人员数这三项衡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均位居全国前两位,其中又以珠三角地区最为突出。在具体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中,深圳更是90%以上的研发机构、研发人员、研发经费和申请专利都来自企业,充分体现出企业的创新优势。


  (三)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


  2012年,珠三角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总数达154家,比2009年增加46家。这些高层次创新平台构成了珠三角坚实的创新和技术进步基础,逐渐发挥出支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四)创新人才队伍得到夯实


  珠三角地区研发人员数预计达38万人,比2008年增加15.4万人,增长68%。从2010年开始,广东共引进三批57个创新科研团队近500名高层次人才,全部落户在珠三角。近四年广东省获“973”计划首席科学家项目达36项,全部落在珠三角地区,是2009年以前11年总数的3.3倍,全国排名跃升至第3位。


  二、珠三角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与此同时,珠三角创新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较突出,必须尽快解决。主要包括:


  (一)关键核心技术不足


  当前,珠三角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产业技术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引进吸收、模仿创新,关键核心技术不足,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部分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机构手中,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智能芯片进口率高达90%以上,LED产业上游的外延片、芯片主要核心技术仍被国外垄断


  (二)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胡春华书记在2013年视察省科技厅时指出要“扬长补短”,其中“短”就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2012年,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投入强度(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为2.0%,远低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工业企业专利授权量中发明专利只有20%,而且大部分为组合发明专利和改进发明专利,体现原创性的发明专利较少。


  (三)区域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


  近年来,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新建了不少新型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培育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增强了应用研究与成果产业化能力。但这些新型的创新资源辐射效应不明显,一般仅仅局限于本地市内。惠州、江门、肇庆等地市受制于财力,对新型创新资源的投入相对较少,与广州、深圳等核心城市的差距不断拉大。


  三、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世界级创新区域


  为充分发挥珠三角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已有优势,解决珠三角当前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珠三角应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建设成为世界级创新区域。


  (一)促进区域科技资源共建共享


  一是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整合优化相关地市的科技资源,重点推进已确定的共建共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建设。二是推动科技资源的共享开放。健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法规制度和政策措施,建设各类科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探索科技资源开放的利益分享机制。三是联合推进区域产学研合作。鼓励各市政府相互间加强协调,引导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四是优化提升珠三角科技服务能力。加快培育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现代服务产品超市体系。五是深化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引导各市联合开拓对外科技合作新渠道,共同办好中国(东莞)国际科技合作周等国家级科技博览会,加快推进珠三角各地与香港的深度合作。


  (二)广泛吸引多元化人才


  一是加快引进更多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联合培养一批公共服务高层次人才。二是加强区域创新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与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符合的人才资源动态优化机制,促进高层次科技人才有序流动。三是为多元化人才创造优质生活环境。完善人才使用、交流机制。


  (三)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是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工程及重大专利技术与产业化计划,完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探索实施重大项目的知识产权评议制度,加快发展专利联盟,强化珠三角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二是推动技术标准和区域品牌建设。鼓励和支持珠三角积极参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三是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机制。严格保护区域内的知识产权,鼓励珠三角企业纳入到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


  (四)优化产业创新载体发展定位与布局


  一是推进高新区分类发展。推进广州、深圳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中山、惠州、珠海、佛山、东莞等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推动肇庆、江门等创新型特色园区建设。加强外围城市高新区创新能力建设。二是加大专业镇公共平台布局力度。在专业镇建立专利交易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和各类创业孵化和服务机构。三是做好新型研发机构研究与布局。合理引导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和布局,强化其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特约


  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造空间


  ——关于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创新区域的思考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 蔡瀛


  一、珠三角亟需打破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优越区位条件和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借助国际产业转移的浪潮,依托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珠三角传统的发展模式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隐忧:大量企业长期处于低附加值的低端生产环节,并高度依赖于海外市场;部分地区片面重视招商引资,忽视了人口发展质量、土地使用效率以及生态空间保护,导致城镇低水平扩张。这种传统发展模式致使珠三角形成了产业、空间与人力资源低端共生的困境,成为当前转型升级的重要制约。经历了要素驱动和资本驱动的积累,珠三角已总体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必须打破路径依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


  全球化背景下,大量与区域兴衰有关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区域发展模式既塑造了也同时受制于区域的城镇空间形态。因此,为实现创新驱动,珠三角应当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打破既有的空间制约和利益藩篱,通过新的空间格局培育创新动力,主动推动区域转型升级。


  二、推动创新区域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自上世纪下半叶,世界各地政府都不约而同地采用空间手段推动创新区域发展,这些经验十分值得珠三角借鉴学习。


  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方式。德国从1995年开始实施促进集群化政策,积极引导产、学、研等不同创新主体在同一临近空间集聚。以慕尼黑生物技术集群m4为例,在“大慕尼黑”地区不但聚集了众多相关企业,还拥有德国乃至世界著名的生物技术研究机构与高等院校、世界知名的医院、风险投资企业,以及BioM这一运作了近十年的非盈利组织作为集群的管理机构。


  创新集聚空间需要耐心培育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模仿“硅谷”建立了大量的科学园区,时间证明,在持续的培育下,这些创新集聚空间很可能成为新兴产业崛起的载体,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已经诞生6位诺贝尔奖得主,并成为日本先进的机器人技术产业化的前沿地区。


  在以创新为驱动的经济中,创新人才成为最关键的生产要素。美国波特兰市通过率先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来保持优质的自然环境,同时通过繁荣内城的都市文化塑造“软环境”,满足“创新阶层”的成长需求,如利用街头文化元素“活化”内城历史街区、建立舒适的社区慢行商业系统、推动下一代绿色建筑环境等措施吸引创新人才,为城市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三、为建设世界级创新区域创造空间


  珠三角建设世界级创新区域应当具备创新资源集聚力和环境吸引力,为此,必须要依托城镇化进入成熟阶段的发展态势,形成优质生活服务功能;依托产业价值链的变化,完善生产管理控制功能;依托城镇群网络的成熟化,提升作为资源要素流转和配置核心的节点能级;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龙头区域”的建设,增强对信息中枢和交通运输枢纽等战略性通道的控制力。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有赖于空间载体的营造。


  一是升级制造业发展空间。珠三角的制造业发展至今,已经具备强大的技术资本沉淀和产业配套能力。下一步,珠三角应积极打造产学研合作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平台,并嵌入广州知识城等高端产业集聚区以及各类型专业镇,为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不同创新主体提供“反应室”和“催化剂”;有序推进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实现智能化生产,促使“机器红利”替代“人口红利”;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生态传承保护区”,挖掘传统产品的价值,积极扶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易于输出的强势文化产业和拳头产品。


  二是打造服务业开放空间。随着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不断延伸,未来珠三角对服务业的需求会非常旺盛。珠三角可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通过创新合作机制,引入港澳具备优势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珠海横琴新区三大国家级新区等区域重大平台建设为抓手,承担突破性职能,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完善要素流动空间。珠三角制造业的升级和服务业的发展,对要素流动的效率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珠三角应当抓住港珠澳大桥、城际轨道网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契机,积极打造紧密互联的“粤港澳大湾区”;着力推进城际轨道站点周边地区的土地综合开发,依托交通站场,引导人口和产业集聚发展,高效组织轨道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接驳,并构建安全、舒适的立体化步行网络。


  四是优化居民生活空间。人是创新的关键要素,也是流动性极高的要素,因此必须通过提升空间品质来吸引和留住人才。在区域层面,珠三角要在绿道的基础上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宜居水平;在城市尺度,积极开展城市升级行动,建成高品质的商业、娱乐、文化等公共设施及绿地、广场等休闲空间;在园区尺度,大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各类园区向多功能城区的发展。


  ■专家建言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


  培育创新型企业:“不是一谈创新就非要大投资”


  谈及创新驱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认为,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在这方面已经在中国起了带头作用,深圳和佛山顺德等地在创新氛围和机制上有很好的尝试和经验。


  在创新集群中培育创新型企业


  关于创新驱动,王缉慈对珠三角的努力和成果表示肯定,“尤其是像深圳和顺德,积累了很成功的经验。”她认为,创新驱动一是对专有的生产要素的培养。“比如说你这里是搞模具的,那么从最基本到尖端技术的培训和教育要做好。职业技术学校要办好,这方面珠三角这些年做了很多工作。”她说。


  “创新驱动的第二个层次是关于高技术创新和工业设计研发这方面从无到有的创新,就是发挥人的创造性,人人创新,大众创新。深圳一直有很好的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顺德乃至佛山也做得不错,不仅企业家藏龙卧虎,而且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做得比较好。”


  “最近我看到关于深圳及其南山区创新型企业和企业家的报道,非常高兴。我深感深圳是名符其实的创新驱动的城市。不胜枚举的创新型企业家为什么会成群地诞生并成长于深圳,其背后的环境值得研究。珠三角各地要创新驱动,就是要有这样的创新环境,引导企业从社会需求中寻找创业和创新机会,培育下一代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她补充表示,创新型企业往往是在创新集群中成长起来的。专业镇和商会行会发达是广东的特色,其降低成本的优势明显,但促进创新的作用还不够。要发挥各种创新平台的作用,使专业镇从产业配套为主的生产集群发展到以合作创新为主的创新集群。她特别提到产学研结合。科研人员不要只在象牙塔里,而要到企业中去,解决具体的技术难题和推动技术升级。但前些年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等存在一些制度障碍,走了弯路。


  她以台湾台中县后里乡的萨克斯乐器生产为例,“当初在大陆的萨克斯产业兴起以后,后里乡受到较大影响;后来,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机械所和材料所帮助分析萨克斯的300多个零件,并研发关键技术,当地还在台湾经济部工业局的‘地方群聚产业辅导计划’下建立产业联盟,抱团集体升级。这样的经验应当推广。”她说。


  政府要学会雪中送炭


  王缉慈指出,多年来靠低成本致富的路已经走到尽头,创新驱动肯定是一条非常正确的路,但不是一说创新驱动就要大量投资。创新驱动是要发挥人的创造力,培育创新环境。“产业转型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过程。目前珠三角一边是小微企业痛苦挣扎,一边大建豪华的形象工程。我认为这就是传统思维和路径依赖,一说发展产业就非要建设园区,非要做豪华的大建筑,再就是非要引进大的企业,谈起招商首先想到外资和国企。”她说。


  王缉慈强调,很多创新来自中小微企业而不是大企业。“遵从市场竞争和淘汰规律固然重要,但很多小企业还在挣扎的时候政府应当拉它们一把,而不是把它们逼上绝路。”


  据了解,近年来,在珠三角过去依赖外资的一些地方,传统产业开始出现大企业倒闭或是小微化现象。由于工资提高,管理水平跟不上,如不在本地保持廉价接单,工厂就要向非洲和东南亚转移。王缉慈表示,比如在东莞厚街镇,鞋企开始分租厂房或廉价卖出设备,雇佣临时工,现金流紧张,融资困难。


  对此她强调,“这些问题不是单纯依靠腾笼换鸟和三旧改造所能解决的,政府也不能不作为,让那些企业自生自灭。要能锦上添花,但更要会雪中送炭。进行劳动力培训很重要。另外,对于那些企业需要而利用率又不高的工艺型高技术设备,政府可买下来让几个企业共同使用;有的企业规模很小,甚至连一个好一点的会客室都没有,政府可以在公共设施方面为企业服务。这方面可以学习东京大田区Techno-plaza当年服务于中小机械企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