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 学者发言
学者发言

杨刚强:减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影响及对策时间: 2019-12-22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 2019-12-21 作者:杨刚强 责编:qgy

20191217“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十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浙江大学举行,此次会议以长三角一体化与东西互动主题。武汉大学区域与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刚强应邀出席会议并做了“减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影响及对策”的发言。以下为杨刚强发言要点。



各位老师好,感谢范秘书长和本次论坛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


我报告的题目是《减税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影响及对策》。加快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的七个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长三角实现一体化后重要的外部效应。


一、减税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


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是政府,但当前实质性减税的累计效应将给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带来压力,对地方政府财政公共支出的偏向可能会产生分化,尽管长三角地区比较富裕,尽管长三角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很高,但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减税后可能产生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政府对非税收收入的依赖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也会使其财政支出结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扭曲。二是在地方政府相互绩效考核的竞争机制下,减税会加剧地方政府为争夺流动税基而进行的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

而吸引流动性税基增加收入的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受平衡预算的约束,政府间财政竞争存在降低地方政府社会性公共品支出激励的可能。

供给学派普遍认为,减税政策具有要素替代和收入反馈机制,能刺激劳动和资本供给的增加,减税后政府财政收支最终会因经济增长效应自动实现平衡。但在我国现有的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的决策往往具有“经济人”的特征,受财政可承受能力、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减税对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存在明显差别,减税后地方政府对公共品支出的态度和策略也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大致会出现这样两个类型的情况:

第一种类型是减少公共品的支出。一些地方政府因财政压力大、治理能力低等因素影响,税收的减少会扭曲政府的支出结构,偏向于增加生产性支出减少社会性支出。我们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已经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即在整个公共支出结构中,进入企业生产函数的公共投入支出增加,进入居民效用函数的公共品支出减少,地方政府竞争程度越高,就越会形成偏向生产性支出的结构。

第二种类型是增加公共品的支出。一些地方政府会因公共品具有外部效应和再分配效应,扩大公共品的支出,以充分发挥对要素集聚和生产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社会性公共品供给不足产生的社会成本在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发展到高级阶段,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资本和高技能劳动力结合正在改变政府支出的竞争模式,从有利于物质资本的低税和公共投入,调整为兼顾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的低税和社会性公共品供给,激励政府对公共品的供给。


二、推动高质量公共品供给建议


当前深入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应化解大规模实质性减税对政府公共品支出行为产生的挑战,避免出现搭便车和吃大锅饭的情形而导致的效率损失,实现个体理性和集体最优的统一。

具体的建议有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公共品成本共担和收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增强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深化地方政府间的分工与合作,优化区域公共品的布局,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提高公共品支出的效率和质量。

三是建立完善的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在补短板中实现整体福利的增进。

谢谢各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