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学术动态 > 学者发言
学者发言

马晓河:2030年我国GDP总量将超美国 成第一大经济体时间: 2020-01-17信息来源:新浪财经 2020-1-12 作者:马晓河 责编:qgy 梁斌 SF055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2019年年会暨第四季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会”于2020年1月12日在北京举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出席并演讲。

马晓河表示,今后十年中国经济规模超美是大概率事件。他以2018年经济数据作为基数计算。设计了三种方案和六种假设,三种方案即乐观方案、基准方案、悲观方案——改革完全到位是乐观方案,基准方案是重要改革目标基本实现,第三方案是改革基本任务没实现。六种假设包括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人口、价格、汇率、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以及美国经济增长等因素。

据其介绍,通过上述数据进行情景分析,结果是到2030年,我国GDP总量最高将达34.3万亿美元,最低是30.6万亿美元,人均GDP在2025年三个方案都超过了世行规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标准。

到2030年,美国的GDP规模是30.97万亿美元,中国按照基准方案是32.6万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到2030年,中国将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以下为演讲实录:


马晓河: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上午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命运共同体与中国崛起”。


第一,重大判断,今后十年中国经济规模超美是大概率事件。由于2019年国家统计局第四经济普查调整了中国的数据,2018年增加19000多亿,所以,只能从2018年作为基数做计算。我做了三个方案,乐观方案、基准方案、悲观方案。改革完全到位是乐观方案,基准方案是重要改革目标基本实现,第三方案是改革基本任务没实现。通过这三个方案进行情景分析。

另外,还做了6个假设,包括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人口、价格、汇率、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门槛值、以及美国经济增长等因素预测,按照6个假设的标准计算,到2030年我国GDP总量最高是34.3万亿美元,最低是30.6万亿美元,人均GDP中国在2025年三个方案都超过了世行规定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值标准。

到2030年,美国的GDP规模是30.97万亿美元,中国按照基准方案是32.6万亿美元。

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第一已经一百多年了,到2030年中国将会超过它,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第二,从历史上看,大国崛起存在“修昔底德陷阱”。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院长格雷厄姆·艾莉森研究了过去500年来的历史,发现在过去500年里有16起新崛起国家跟现有的守成大国之间存在竞争,这16起里有12起都是通过战争结束,其中另外有4起是没有打仗。

第一是葡萄牙跟西班牙,当时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有矛盾,后来这两国为了避免战争,向上帝求告,罗马教皇代表上帝给他们解决了问题。第二是美国跟英国没有打仗,为什么?美国、英国之间,一是有共同语言,政治诉求相同,政治制度一样,英国决策者的心态能适应美国崛起。还有两国在一战、二战有着共同利益诉求。

简单说来,英国忍耐接受了美国崛起。为什么?美国有大量英国后裔移民,美国崛起几乎都是英国的后代儿子、孙子辈崛起了,老子高兴啊!他们语言相同,制度相同,文明相同。所以,英国高兴。

再看苏联跟美国,苏联崛起,没打仗,没来得及打仗苏联就解体消亡了。再看德国跟英法也没有打仗,为什么?德国向全世界人民道歉,吸取历史教训,避免打仗,实行和平崛起。

现在看中国和美国之间,中国和美国有四大不确定因素,第一,举国体制。第二,两种价值观两种制度。第三,两种世界观,世界到底是共治还是独霸。美国人认为这一百多年来美国一直是独立治理,独霸世界,中国想搞共同体,凭什么?他不愿给你改变游戏规则。所以,他们认为世界是美国的。中国人认为世界是大家的,要搞命运共同体,但是美国不这么认为。第四,两种文明,中国是东方文明,美国是西方文明。许多美国精英认为西方文明优越于东方文明。所以,中国的崛起是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这种文明冲突有可能会引起对立冲突。因此,美国认为中国跟美国是互不相融的。


第三,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从宏观上看,一是国际政治多极化,世界正在由过去的一极多强向两强多极转变。美国目前是一强,下一步是中美两强,中美两强加多极,俄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还有新兴经济体等,现在西方多数国家没有做好中国崛起的准备,没有形成适应心态,像英国当年适应美国崛起一样的心态,他们觉得接受不了中国崛起。二是经济全球化,当前的国际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并存,赛场、赛道、赛规都在发生变化,全球产业链的技术、零部件供求由互补性、合作性、可获性被正在向不同经济圈的替代性、竞争性、难获性转变,WTO迎来了新的改革时代。

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重大技术有可能取得突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相继涌现,使得各国合作交流更加容易。同时,也使得各国居民突破了时空限制,更加及时准确的了解各国的信息和外部世界的发展潮流。

另一方面,这种技术突破也使各国统治者治理社会,领导他们的人民更加便捷,治理手段更现代化,更便捷化。这种情况下,用传统办法治理社会面临失灵,“我最优”将面临考验。尽管我的自认为我国的社会治理最优、最好,但是在信息化时代人们会有许多疑问或不相信,因为在没有时空限制的信息时代,人们有比较,从全世界范围进行比较,自己得出结论。

具体到经济方面看,中国当前投资打头、出口导向、劳密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需要改变。

1、中国与世界大国之间不适应和摩擦度将加大。举国体制、人海战术是我国的优势,但是他国、他人感到害怕。

2、中国来自两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高端国际资本技术回流,另一方面低收入国家正在举起“中国模式”大旗向中国学习,生产跟中国一样的产品,发展跟中国一样的产业,在市场上对中国形成了供给替代。

3、中美由合作共赢向竞争对抗转变。

4、国内的结构性、体制性矛盾突出,影响社会经济政治结构转型。

第四,怎么办?理想选择就是构建命运共同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面对这种问题,应该寻求共同利益,共同价值,构建命运共同体。这是习总书记提出的,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大家应该避免以自己的优势损害别国利益,避免自己的诉求影响别人的诉求。共同建立一个共同体,应对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问题。

对中国而言,命运共同体具有几个有利方面,一是构筑共同发展平台,寻找共赢领域,建立命运共同体,可以避免“修昔底德陷阱”。二是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共治,特别是大国合力治理世界,可大大降低中国崛起的成本。三是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包容制度安排,允许不同价值观、不同制度在世界上共存,特别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但是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研究。第一,构建命运共同体,需要对现有世界治理体系进行改造,改造过程中,美国能否愿意接受,能不能从“惟我独尊”的陷阱中走出来。二是在多元价值观、多元制度情况下,中国如何实现与世界无缝对接,因为我们的优势太多了,中国愿意放弃一些他国难以接受的优势,跟共同体对接吗?举国体制对中国是优势,但对对象国是害怕和忧虑。三是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涉及到中国的对外进一步开放,也涉及到对内改革开放。我们国内改革可能是对共同体来说是一个适应性改革,包括结构性改革,但有些结构性改革是难以接受的,如果这些改革必须去适应我们自己提议建立的共同体,我们能进行这样的改革吗?


最后,新思考。六条意见。第一,要让命运共同体尽快落地,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现在只是理念,如何落地变成现实,中国必须优先行动,让别人先去行动肯定不行,中国优先行动比较符合实际。

第二,在全球重大问题上要寻找合作点,与大国特别是美欧日俄打造新合作平台,寻求最大合作的共赢方案。

第三,协调好共同体的共存利益和我们的自存利益。中国提议建立命运共同体,共同利益跟自存利益之间既有相一致的一面,也有不一致的一面,两者关系要积极协调。

第四扩大贸易圈,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对中国有利,要积极主动参与世界新贸易规则的形成,而且同主要经济体实行多边、双边的新自由贸易谈判。我认为应先同东盟,再欧盟,后拉美,再非洲进行谈判。

第五,面对共同体,中国一定要实行适应性改革。改革与共同体不适应的体制,改革与新自由贸易规则不适应的体制,比如改国企,国企改革要进一步放权让利,国企还要逐渐退出竞争性市场。第二改政府。改政府就是要取消产业补贴,降低最惠国关税率,继续降税减费,减少审批和许可。

第六,面对共同体,如何消除大国对中国的“举国体制”、特色、优势的疑虑,我认为要在意识形态上进行改革,协调共同体内的共同价值观与我国核心价值观的关系,让他国、他人从观念上的接受中国的特色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