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系列 >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1986年8月)
国土系列连载

《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第六章时间: 2019-07-21信息来源:国家计委 1986年8月6日 作者:国家计委国土局 责编:qgy

第六章  水资源的利用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二十七)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地区之间、年份之间分布又不均衡,而随着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各方面对水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供需矛盾日趋严重,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战略问题。

据有关部门调查,到二〇〇〇年,按中等干旱年测算,全国总需水量约为6500亿—7000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林牧业及农村人畜需水约5000—5500亿立方米,工业和城市需水约1500亿立方米;而现有工程只能供水4700亿立方米,总供给与总需求相差1800亿—2,300亿立方米。二〇五〇年,按耕地灌溉面积9—10亿亩、工业生产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以及近15亿人口用水,并以二〇〇〇年预测需水量为基数计算,在充分节约用水的前提下,总需水量将不低于10000亿立方米,比二〇〇〇年增加3000亿—3500亿立方米。从水资源的条件看,到二〇五〇年,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保持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大致平衡。但由于水资源的分布既不均匀,开发利用又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水资源分布与工农业生产和人口城镇布局也不相协调,使不同流域不同地区间供需情况相差悬殊。

就我国人口稠密、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珠江、松花江和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流域而言,是“三江”有余,“四河”紧缺。“三江”的人均和亩均水量分别为“四河”的4.5倍和6.5倍;“三江”的河川径流开发利用程度只有14%一24%,而“四河”的河川径流开发利用程度已经高达43%—63%,部分地区地下水也存在严重超采现象,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已经有限。到二〇〇〇年,黄河、淮河、海河、辽河需要供水2000亿立方米,而可供水量只有1700亿立方米,缺水300亿立方米。主要缺水地区是黄淮海平原、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胶东半岛以及辽中南地区,尤其以北京、天津、太原、石家庄、青岛、沈阳、大连等城市缺水最为严重。进入下一世纪,“四河”需水量将继续增加,而本流域供水潜力挖掘殆尽。初步框算,到二〇五〇年,“四河”共缺水1,000亿立方米左右,需要跨流域调水解决。

 

(二十八)为了逐步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紧张局面,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开源节流,有效利用水资源。

——制定法规,加强规划和管理。对地表水与地下水,工业城镇用水和农业人畜用水,上下游和左右岸的用水,以及水量的引用和排泄,都必须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调配、集中管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要严禁地下水的超采和水源地的污染,杜绝争水抢水、打新井废旧井、建新引水工程废旧引水工程、增加上游引水影响下游用水等无政府状态。处理好用水部门与供水部门的关系,改革目前供水部门的收益无偿转让给用水部门的做法,供水成本应计入工矿企业的成本,统一核算。要把水资源条件作为调整工农业结构和地区布局的一个重要依据,严格控制在缺水地区安排大耗水工业和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挖掘潜力,节约用水。农业用水方面,要改善引水输水的工程设施,将各灌区渠系利用系数逐步由目前的30—40%提高到50—60%;改进灌溉技术,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喷灌滴灌;在降雨量大于400毫米的半干旱区推行旱作农业和水稻旱种,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减少水资源的引用量。工矿企业用水方面,要采取用经济措施和技术改造措施,促进节约用水,实行一水多用和循环用水,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生活用水方面,除坚持将包费制改为水表制外,还可考虑适当提高水价。

——统一分配,控制用水。黄河流域各省区同有关部门经过协商和平衡,确定了二〇〇〇年前黄河中枯水年份水量利用的分配方案(见58页表)。有关省区要以该方案为依据,规划工农业用水。其他水资源紧缺的河流,也应制定水资源的统一分配方案。

——以丰补欠,合理调水。长江水资源丰富,水量为黄河、淮河、海河的6倍,人均水量为三河的5倍,亩均水量为三河的8倍。长江和三河上中游干支流地理位置又比较接近,中下游平原区没有严重的地形阻碍,有条件以丰补欠,相互调节,缓解三河流域水资源的供需不平衡状态。根据测算,由长江调水,补给黄河、淮河、海河,按不同时段的要求,有可能最终增加到1,000亿立方米。松花江水量相对富裕,人均水量为辽河的2.5倍,亩均水量为辽河的两倍。考虑到辽中南地区、沈阳、大连等城市缺水特别严重,从全局出发,有必要从松花江适量引水补给辽河。

 

二〇〇〇年前黄河中枯水年份水量利用分配方案

 

年耗水量(亿立方米)

保灌面积省区

(万亩)

合计

农业

城市、工业

青海

14.1

12.1

2.0

250

四川

0.4

 

0.4

 

甘肃

30.4

25.8

4.6

500

宁夏

40.0

38.9

1.1

490

内蒙

58.6

52.3

6.3

930

陕西

38.0

33.6

4.4

750

山西

43.1

28.5

14.6

650

河南

55.4

46.9

8.5

980

山东

70.1

53.6

16.5

1,000

冀津

20.0

 

20.0

 

合计

370.1

291.7

78.4

5,550

 

 

(二十九)本世纪以至到下个世纪的前半叶,在跨流域调水方面,要有步骤分阶段地建设以下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解决淮河下游平原及沂沭泗河下游平原、海河东部平原以及天津市的用水问题。调水线路是,从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京杭运河经14级提水至黄河南岸,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全长1150公里。沿线可利用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调蓄水量。一期工程先通水至黄河南岸。力争二〇〇〇年前送水到天津。按照主要解决工业城镇用水,适当照顾沿线农业用水和改善大运河通航条件的原则,初步规划,年平均抽引江水约200亿立方米(引水能力约1000立方米/秒),其中过黄河80~100亿立方米。远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可扩大引水规模。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解决淮河上游平原、海河西部平原和北京市的用水以及向黄河下游补水问题。调水线路是,出丹江口水库,绕伏牛山,经方城、郑州过黄河。过黄河以后: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再沿太行山前、京广铁路西侧自流送水到北京,全长约1,260公里。二〇〇〇年前,加高丹江口大坝,将已建的唐白河输水工程延伸到黄河南岸,调水100亿立方米。三峡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减少丹江口发电,增加调水量,亚穿过黄河送水到北京;同时对丹江口以下的汉江河道实行渠化,由两沙(沙市至沙洋)运河引长江水补给,以改善汉江的航运条件。二〇二〇年后,还可考虑由三峡水利枢纽向丹江口水库补水,扩大调水量,同时作为满足黄河冲淤需要的后备水源,逐步使黄河下游由地上河变为地下河,根治黄河洪水灾害。这条线路,供水范围广,可以形成第二条南北大运河,综合效益好,运转费用低,但地形复杂,初期投资较多。另一种方案是,过黄河以后,尽量利用现有河道,经滏阳河等入白洋淀,再抽引至北京。这条线路,可节省部分投资,但运转费用较高,水源污染的可能性增大。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主要解决黄河上中游及其邻近地区的用水问题。初步考虑,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客江、大渡河,通过筑高坝壅水或高扬程抽水,开隧洞调水200亿立方米到黄河上游。这条线路工程非常艰巨,但没有移民和淹没损失问题。实施这项工程,可以改变黄河上中游及其邻近地区的国土面貌,为进一步开发大西北创造基本条件,同时也可以起到为黄河下游冲淤减沙的作用。这项工程应力争在二〇五〇年前建成,需认真进行科研及前期工作。

引江济淮工程。主要解决淮河中游平原的工农业及航运用水问题。初步规划,从凤凰颈和裕溪口抽引长江水约50亿立方米,利用现有河道和湖泊,经巢湖再提送到东淝河口,千线长约280公里。这项工程,除可解决城市和工业用水外,还可形成江淮运河,并改善淮河航运条件,使两淮煤炭通过水运直达沪宁,综合效益明显,工程比较简易。

引松济辽工程。初步设想在第二松花江及嫩江建坝,分东西两条线路开渠,自流引水至沈阳、鞍山、营口等地。两条干线总长约1000公里。

 

(三十)兴利与除害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在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的同时,还必须对大江大河进行全面整治,有效地防御洪涝灾害。我国的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历史上洪涝灾害频繁,危害严重。建国以来,对大江大河进行了初步治理,提高了防洪能力,但远远没有消除洪水灾害的威胁。在今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要坚持不懈地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进行治理,争取二〇〇〇年以前,重点河段能防御本世纪发生过的最大洪水,一般河段适当提高防洪标准;到二〇二〇年重点河段能防御历史上已发生过的最大洪水,一般河段能控制常遇洪水;到二〇五〇年,所有河段都达到技术可能:经济合理的防洪标准。

 

(三十一)长江流域,洪水危害以中下游平原最为严重。要以荆江大堤和武汉市的防洪为重点,有步骤地进行全面治理。

荆江段洪水位高出地面十余米,一旦溃决,江汉平原800万亩良田沃野将会尽成泽国,危及武汉市区,不但城乡财产被毁、人口大量死亡,而且长江可能改道。武汉市区低于长江洪水位3—5米,一旦大堤溃决,不但会给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而且会造成城市瘫痪、交通中断。

长江防洪的近期治理措施,上游以河道清障,建设支流控制性水库为主;中下游蓄泄兼顾,以泄为主,加培堤防,整治河道,逐步搞好滞洪区的建设。二〇〇〇年以前,尽最大努力加高荆江大堤,使荆江段的防洪保证水位比一九五四年最高洪水位提高0.3米至0.5米,以增加河道行洪能力,使一九五四年型洪水再现时,由目前需要向两岸分滞洪水700亿立方米降低到500亿立方米以下,尽量减少淹没损失。随着干支流水利水电工程的逐步建成和防洪库容的逐步增加以及中下游堤防的进一步完善,到二〇年,使分滞洪水进一步减少;到二〇五〇年做到再现一九五四年型洪水时基本不分洪。

为了有效地减轻长江中下游洪水的威胁,还要继续充分发挥天然湖泊的调蓄洪水作用。洞庭湖要尽可能恢复湖区的调蓄能力,同时要在沅水、遭水兴建水库,安排足够的防洪库容,以腾出东、西湖区应有的滞蓄洪能力,调蓄长江洪水。郡阳湖是长江中游能够调蓄洪水的最大湖泊,它的治理必须服从长江流域整体防洪的要求。

从长远看,要基本解决长江的防洪问题,需要采取根本性的治理措施。目前,有关方面提出了四种可供选择的基本方案:(1)加高现有堤防,提高泄洪能力。好处是,可以减少蓄洪和滞洪的损失;工程量分散,有利于充分动员沿江群众的力量兴建。但是,土方量很大(几十亿立方米);主要滨江城市如武汉、沙市、九江、安庆等需要进行部分拆迁;增加对下游地区的威胁。(2)长期充分利用洞庭湖、洪湖及武汉附近诸湖的滞洪区滞洪。好处是,工程量相对小,投资少。间题是,一旦需要分洪,淹没损失很大,如遇一九五四年洪水将淹没耕地1500万亩,临时转移人口700万人。(3)兴建支流水库,分别滞蓄洪水。好处是,可以分期分批建设,投资见效快,库区淹没损失小。问题是,对荆江和武汉的防洪作用小。(4)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好处是,具有防洪、调水、发电等巨大的综合效益,可提供较大的防洪库容,明显减轻荆江段的洪水威胁。问题是,库区淹没损失大,建设周期长,一次性投资大。对比上述四种方案,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洪作用大,比较安全可靠,而且兼有其他方面的效益,是一个可取的方案。要在积极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具备条件以后,着手修建三峡枢纽工程。

 

(三十二)黄河的治理,近期主要是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远期重点解决泥沙淤积问题,实现根治的目标。在加强和改善现有防洪体系方面,主要是采取以下措施:(1)加固加高黄河大堤,逐步提高堤身质量,消除隐患险点,与分滞洪措施配套,充分发挥整个体系的防洪作用。(2)严格禁止在三门峡水库335米高程以下库区修建永久性建筑与居民房舍,并适当改建泄洪设施,以保证水库的有效运用。(3)加固东平湖水库围堤,增加湖区安全设施,以保证滞洪运用,并尽可能扩大滞洪量。(4)增加北金堤分滞洪区的安全措施,在保护中原油田的同时,继续发挥其滞洪作用。

在加强和改善现有工程的同时,二〇〇〇年前后,还要建成小浪底水库,结合拦沙减淤,增加四、五十亿立方米左右的防洪库容,以减轻大堤和三门峡水库的压力,减少滞洪区的运用。

为了对黄河进行根治,彻底扭转下游河床淤积抬高的局面,首先要搞好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建设必要的水库,并相应采取引洪淤灌、两岸放淤等一系列措施,大量降低淤积程度。采取上述措施以后,还不能彻底扭转淤积局面。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是调水冲沙,在建设南水北调西、中两线工程时,要考虑冲沙需要,相机增加黄河下游河道水量,以解决“水少沙多”的根本矛盾。这个办法,可以使河床长期稳定,不需要移民拆迁,但需消耗较大的水量。另一个办法是人工改道。好处是可以节约水资源,问题是工程浩大,需新占用耕地600万亩,移民250万~300万人,拆迁县城七、八座,改造铁路、桥梁、水利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而且改道以后仍然不能彻底解决河床淤积问题。

 

(三十三)淮河流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要以扩大防洪排涝能力为中心,加强治理。长期以来,淮河流域每遇集中暴雨,洪涝逆发,易涝面积占总耕地的一半;干流主要水流经洪泽湖、高邮湖,从扬州附近入长江,受长江水位影响,汛期排水困难;沂、沐、泗河防御洪水标准偏低,一般只有十到二十年一遇,而且尾间排泄能力不足。从这种情势出发,在治理中,上游要加固现有水库,复建板桥、石漫滩水库和新建白莲崖等水库;中游要扩大排洪通道,治理好行蓄洪区,修建临淮岗工程,加高淮北大堤;下游要加固洪泽湖大堤,开辟新的入海通道。同时,要修建实施沂、沐、泗河东调和南下工程。

 

(三十四)海河流域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已基本形成了一套防洪工程体系。但排洪河道和泄洪、滞洪洼淀局部受到破坏;入海口淤积严重,影响行洪;一些大型水库大坝安全标准偏低,威胁下游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城镇和铁路的安全。今后,要对大型水库进行加固;恢复并加大河道与洼淀的泄洪、滞洪能力,重点整治永定河、大清河,修建石匣里水库。

 

(三十五)珠江的治理,要以广州市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重点,提高全流域的防洪能力。要及早在北江兴建飞来峡水库,加固北江大堤,使广州市达到300年一遇防洪标准。在近期内设置清西围滞洪区,并于二〇〇〇年前后在西江水系兴建龙滩电站和黔江大藤峡水库,与下游堤防配合,使珠江三角洲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在郁江建百色水库,使南宁市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远期再修建老口水库,把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左右。

 

(三十六)松花江流域,除第二松花江有丰满水库调蓄,防洪标准较高外,其余河段只能防御10一20年一遇洪水,哈尔滨、齐齐哈尔等重要城市的防洪能力也较低。根据这种情况,今后一方面要进行河道清障,扩大河道行洪能力,加固加高堤防,提高防洪标准;另一方面,要修建布西水库,除满足发电和灌溉需要外,应留有足够的防洪库容,使哈尔滨、齐齐哈尔的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佳木斯市提高到50年一遇。

 

     (三十七)辽河流域,近十几年来,行洪滩地人为设障不断增加,柳河泥沙大量下泄,造成柳河下游和辽河干流河床日益升高,河道泄洪能力大为降低;堤防失修,防洪能力差。今后要在上游和主要支流兴建观音阁、石佛寺等水库,加强水土保持;在下游进行河道清障;抓紧进行堤防的整修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