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中国系列 >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1995年12月)
专著连载

国土规划与城市发展 下 城市与工业发展关系的理论探讨时间: 2019-08-14信息来源: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 作者:刘 虹 张占仓 责编:qgy

 

城市发展的实质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而在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工业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城市工业发展受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影响特别大。从理论上系统分析城市和工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使我们在更加深刻的层次和更加普遍的意义上认识城市发展与工业建设的基本规律。

 

一、城市经济的含义及其增长机制的两种理论

 

1、城市经济的含义

从理论上讲,城市经济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城市是若干非农产业经济部门在一定地域内集中布局、相互依存,有系统、有条理的组合。这些部门不仅包括工业、商业、建筑、交通运输等各种物质生产部门,而且还包括服务、旅游、金融、市政、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福利等各种社会生产部门,反映出城市经济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第二,城市在物质内容上是各种各样社会财富的集合,不仅包括资金、资源(首要的是土地)、劳动力技术及信息等物质生产要素,而且包括着城市中流动着的各种商品、不断变化的各种建筑和社会公共、福利设施等城市生活要素或间接的物质生产要素。第三,指城市中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城市经济增长过程中,非物质部门与城市基础结构部门同直接物质生产部门同样具有实际意义。但是,事实上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下,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经济意义。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城市经济产出量的增长。一般可以用城市社会总产值、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或城市国民收入等反映经济总量变化的指标来表示。②城市人口增长。城市人口(指城市非农业人口)是反映城市规模扩展的重要综合性指标,是城市发展的综合体现。特大、大、中、小型城市的划分即主要依据城市人口的多少。③城市物质增长。城市物质增长包含的内容很广,可以认为是包括城市所有基础设施及各类物化的生产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建成区面积的扩展(即城市用地的增长)基本可以代表城市物质增长,故可用城市用地面积的变化来反映城市物质增长。我们称这三种增长为城市发展的三大要素。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均可通过这三大要素比较明确地反映出来。当然,城市是个综合性很强的经济社会体系,它的发展还表现在其它一些方面,如城市形态、城市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建设等。但是,这些内容是另一个层次的东西,有些因素进行量化研究还有困难。而经济产出、人口、用地等三大要素是属于城市经济最高层次的综合衡量指标,它们可以代表一个城市发展的总体面貌,也是我国学术界和生产建设部门比较常用的量化指标,应用面比较广泛。这三个方面的增长和变化是相辅相成的,综合运用这三类指标,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质情况。

2、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两种理论

城市科学研究是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而开展的,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逐步超过了乡村人口的比重,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城市化的高潮。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主流,并逐步形成了城市经济学这一学科。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伯·汤普森的《城市经济学导言》以及随后的大量城市经济学教科书和专著的出版,是城市经济学建立的重要标志。

我国城市经济问题研究是80年代逐步开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实践中我国开始认识到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特殊作用。城市不仅本身是生产力发展的中心,而且影响周围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经济作用,对于实现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科学研究,有助于逐步认识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并用以指导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的合理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城市科学研究开展的工作在量的积累方面还不够丰富,尽管已经取得大量研究成果,但还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尚未形成大家公认的比较成熟的城市经济理论。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在西方城市经济分析中有两种理论,即“需求指向理论”和“供给基础理论”。这两种理论也是我国目前城市经济学界普遍接受的。为便于借鉴和应用,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和评述这两种理论。

由城市外部市场决定产品需求,从而影响城市产业建立和发展的体系,就是西方城市经济学中的“需求指向理论”(The Demand-Orientated Model)。它把城市产业区分为相互联系着的两个部分:一是以城市域外市场目标为主的产业,二是以城市域内市场目标为王的产业。在城市经济的增长过程中,前者是主导方面,也是基础性机制的核心内容。按照这一理论,城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性质,将取决于城市输出经济的性质和规模。城市的产品输出带来了较大的收入,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储蓄了,一部分形成了政府的税收,更大的部分消费在地方服务部门或非基础经济部门,于是引起了这些部门收入和就业的增长。如果一个城市初次输出产品收入(初始收入)为100元,储蓄(实际上转化为投资)、税收(转化为政府支出)和服务消费三部分分别占20元、20元和60元,那么服务部门将获得60元收入。如果将服务部门收入的60%仍作为服务部门的收入,那么服务部门还会得到收入36元。如此依次反复,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运行体系,使城市经济得以增长。

“需求指向理论”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这一理论是建立在以下几个假设之上的。①城市经济的资源供给是无限的,因此当域外市场扩大时,城市经济有持续增长的可能。②城市内的消费倾向不变,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无关,或者说与收入的分配无关,由此城市经济增长的循环才得以周而复始,以至无穷。③城市投资都是输出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因而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但是,实际上不仅城市中的资源是一个有限的量,而且消费倾向的变化也是必然的。至于城市当中的投资源泉,也决不仅限于市场增长这一个方面。一般来说,城市服务部门比输出基础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对城市投资的发展具有更大的决定作用。第二,即使上述的假设合理,也还有一个外部市场问题。需求指向多变与城市输出产业的相对稳定必然形成尖锐矛盾从而造成外向型产业与需求指向的脱节,使城市经济增长难以按照原有的道路发展下去。因此,该理论的缺陷在于两种产业划分的不合理性,因为它对产业的划分是立足于市场的性质,不是立足于产业自身。而且它完全忽视了城市生产要素的特点、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及其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出于“需求指向理论”的上述不足,西方学者又提出了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的另一个理论,即“铁给基础理论”(Supply-Base Model)。这一理论认为,当一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时,经济增长就取决于城市内部的人口增长率、投资水平和技术进步程度等生产要素的能力,尤其对高度工业化的经济更是如此。城市域外市场只是城市产业发展的指向条件,但并非城市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不足以吸引投资、劳动力和外来资源。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所谓“供给基础”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城市产业的物质技术基础。大城市比小城市有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因而对生产要素具有更大的吸引力。②城市投资的聚集程度,尤其是城市当中工业组织的专业化协作程度。③城市的投资环境。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的状况。良好的供给基础,引起了生产要素向城市聚集,从而促进城市某些部门的膨胀,而这种膨胀不仅把一些新的投入形式纳入到增长的过程之中,而且也影响了相关产业和毗邻城市的发展,这种作用被称为“扩散效果”。相反,由于大量劳动力、投资和其他资源被吸引到大城市,必然带来其他城市的产业萧条,因而为大城市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市场,这种作用被称为“回流效果”。由于这两种毗邻效果的作用,城市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新的产业,必然带来其他产业的繁荣或生成更新的产业。这种循环和积累的结果,导致出城市新老产业的置换,促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在城市经济增长的实际过程中,“需求指向”和“供给基础”这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经济增长决定于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或者说,需求市场创造出增长的最原始动力,而供给因素则决定了增长的速度和时间。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需求指向”和“供给基础”理论都把城市经济增长过程看成是经济要素的流动和积累过程。这个过程的变化是基于投资和收入这两个变量的变动,投资直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则通过需求间接影响城市经济增长。因此,经济增长实质上是投资和收入的函数,或称为增长的“投资策动效应”与“收入回流效应”。从宏观经济学角度看,“需求指向”和“供给基础”两种理论对深化城市经济增长的认识,分析城市经济增长的过程提供了一种理论工具。但是,这两种理论应用于指导城市发展,制定城市发展对策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城市是一个包括多种产业的复合体,在不同的城市,不同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不同;在同一城市,同一产业在不同的时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在现实生活中,指导城市建设与发展需要针对不同产业对城市的不同影响而做出不同对策,仅仅从理论上认识城市经济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各种产业一一城市工业、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商业服务业等的不同影响做出分析研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城市工业的研究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城市工业对城市发展的三大要素的影响程度都是很高的,如在城市国民收入中工业收入要占到60%以上,城市产业结构也主要受工业结构的影响等。

 

二、工业规模经济与城市发展

 

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发展,其推动力量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业生产推动技术进步,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率,促使部分农村人口从农业中游离出来,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是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二是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使工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为大量人口在城市生存创造了必要条件。三是工业要求集中生产,迫使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一定地域空间内集中,这种工业的集聚效应直接导致了城市的发展。在工业对城市的影响中,工业生产的集聚效应是工业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对城市发展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大多数城市来说,如果没有工业集聚发展,就没有城市前期的发展与扩大。工业发展的集聚效应,表现为工业生产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规模与长期平均成本和收益呈一定函数关系的经济现象。即随着生产规模(企业规模或一个地区同类工业总体规模)的扩大,生产单位产品的成本发生变化,收益也发生变化。当随着生产规模扩大,单位产品成本下降,收益上升时,称之为规模经济,反之称为规模不经济。据研究,工业规模经济有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两大类型,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式和性质不同。前者直接影响城市的规模,后者推动城市工业的综合发展和规模的扩大。

1、内部规模经济与城市发展

内部集聚效应是指某一工业部门内部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的企业和整个部门长期平均生产成本的下降。这种效应的表现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企业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所带来的规模经济;另一种是同类企业集中布局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有关专家和学者对这两种规模经济均有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重要成果。第一种内部规模经济的分析,以英国经济学家马克西和西尔伯斯通过对汽车工业规模经济的研究结果最为著名。在《汽车工业》一书里,他们计算并绘制了汽车制造厂生产线的长期平均费用曲线图(见图1)。

  

据马克西和西尔伯斯对汽车生产线长期平均费用所作的分析,就一种车型的生产批量同成本的关系而言:当年产量由1000辆增加到5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40%;当年产量由5万辆增加到1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5%;当年产量由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时,单位成本将下降10%;当年产量由20万辆增加到4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5%;当年产量超过40万辆时,单位成本下降的幅度急剧减少;在达到年产100万辆的水平后,再加大批量就不再存在规模经济了。

这种内部规模几乎在所有的工业品生产中普遍存在,经济学家对各种工业产品作过大量的实证分析,为企业合理生产规模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工业生产的这种内部规模经济毫无疑问地影响着其布局所在城市的规模扩展,不同工业的不同内部规模经济对所在城市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过去几十年间,我国受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忽视规模效益,致使一些适宜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生产分散,生产企业过多,生产规模过小,难以获得规模效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和正规化,国内加强了对规模经济的研究,并引起了有关政府部门的重视。在1990年全国产业政策工作会议上,有关部门提出了有关产品经济规模标准(见表11)。这些经济规模是在各方面专家进行了广泛的对比分析以后提出的(见表12、13、14),标志着我国对规模经济的认识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有关部门按合理的经济规模组织基本建设,龙其是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将对我国城市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种内部规模经济是指部门内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对这种规模经济所做的经典分析是德国工业经济学家韦伯在《工业区位论》一书中论述的。韦伯认为,规模经济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并引起单位生产成本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在一定地域内集中,会表现为企业之间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化协作。他假设有三家机器制造厂A、B、C,如分设三地,虽可满足运费最低的要求,但三者需要分别建立维修车间、锻铸车间以及生产某些相同的零配件车间。若将它们集中在一个城市内布局,则可能做到以一个辅助工厂为A、B、C三厂同时服务。结果不仅节约了投资,亦可使A、B、C三厂及辅助工厂同时获取规模收益。如果3个工厂因集中布局所带来的成本下降值大于(等于)运费增加造成的成本上升值,则可以说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上述假设就是部门内企业间的集聚经济或规模经济,它可以表示如下两种情况。①为了对同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同一部门内各行业间的专业化协作过程。②在同一生产部门内围绕一种最终产品进行行业间的专业协作。如纺织工业依不同的生产阶段将棉纺、织布、印染三个行业的企业集中布局形成规模经济,汽车工业多围绕汽车总装厂将轮胎、发动机、底盘、车轿、灯具仪表、零配件等行业集中布局,发挥集聚效益。我国湖北省十堰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以汽车为最终产品的专业化协作生产基地,该市在27平方公里的面积内,集中布局了一百多家机械加工制造企业,形成了15万辆汽车生产能力(见图2)。1989年该基地实际生产东风牌载重货车12.1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4,已经成为一个以汽车制造为核心,具有较好规模经济的工业基地型城市。

 

 

不同类别的工业部门,内部规模经济差异很大。在不同部门工业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城市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也就是说,不同工业部门的内部规模经济的差异,对所在城市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城市发展的基础性工业部门具有较高的内部规模经济。这类企业个体规模大,企业经济产出、职工人数和用地等三大指标占所在城市发展指标的比重相对较高,往往会由于在一个城市布局1—2个这类企业便构成所在城市的主导工业,有时甚至构成某种企业城,如我国石油开采与加工城市大庆,石油化工城市安庆,钢铁工业城市鞍山等。

采掘工业受矿产资源分布影响较大,资源的集中与分散直接影响采掘企业的规模。我国除建材和非金属矿产资源蕴藏比较分散以外,其它矿产大多比较集中,尤其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石油、煤炭、铁矿等,主要集中分布在少数地区。这类采掘工业部门通常具有较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果,企业多较大的规模。在这种采掘工业企业基础上常形成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的中型工业城市。例如我国石油开采量的85.7%集中于五大石油企业,以这些企业为核心均形成了石油工业城市,如大庆、东营、盘锦、濮阳、克拉玛依等市。此外,以铁矿采选和冶炼为基础形成的鞍山、本溪、攀枝花、马鞍山等市,以煤炭采选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大同、鸡西、鹤岗、平项山等市也属这种城市。

重化工业是内部规模经济效益较大的另一组工业部门。例如石油化学工业内部规模经济较大,石化企业个体规模就特别大。目前,在我国乙烯工程的起始经济规模为11.5万吨,合理规模为30万吨。建设一个30万吨的乙烯生产企业,通常需要建设投资80亿元人民币,占地15平方公里,职工近2万人,年产值可达30—40亿元人民币。对于一个50万人口的城市来说,一个30万吨乙烯生产企业在城市的经济产出和用地规模上可占到1/4—1/3,职工人数约可占城市职工总人数的1/10。

我国40个工业行业里,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和净产值比重超过50%的行业有19个,其中有10个是属于重工业部门。它们分别是: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业、炼焦煤气及煤制品业、化学工业、化学纤维工业、橡胶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这些部门中有些行业是资本密集型的,设备是投入的主要生产要素,而大型设备的单位生产能力建设投资相对较少,使用时的消耗定额低,生产效率高,因此宜于建立大型企业。如电力工业,安装一台单机容量3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机同安装一台单机容量10万千瓦的发电机相比,每千瓦发电容量的投资少10%—20%;每发1千瓦小时电少耗煤40克,规模效益相当可观。正因为这样,在电力工业总产值中大中型企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92.25%。较大的电力企业通常布局在大中型城市,虽然其占地和职工人数相对较少,但电厂产值及电力生产对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有些行业产品品种比较单一,企业规模扩大有利于设备和生产场地的充分利用,减少折旧费、管理费等固定费用在单位产品成本中的比重,节约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开展综合利用和废物利用,实现更合理的专业化分工,组织流水线生产,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建立专门的科学实验和设计研究机构,使科研和生产相结合,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因此,这类行业也适宜建立大型企业,如基本化学原料工业、化学纤维工业、制糖工业等。这3个行业总产值中,大中型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分别为57.89%、77.68%和89.90%。有的行业产品生产过程复杂,零部件生产量大,最终产品生产相当于一个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采用流水线生产,以实现生产自动化,既降低生产成本,又保证产品质量。这类企业生产规模也比较大,如飞机、汽车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工业总产值中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高达63.76%。还有的行业产品制造过程不便于协作,只能在一个企业内进行,也适宜建立大型企业生产,如卷烟制造业。大型卷烟厂有利于烟叶品种搭配和综合利用,故在该行业总产值中大中型企业产值所占比重高达92.09%。

从企业的个体规模看,重化工业部门对城市影响大,少数几个大中型重化工业企业即可构成一个城市的主导行业,其产值、人口、占地等指标占全市很大比重。这类企业的建设与兴衰直接影响所在城市发展的快慢。

具有较小内部规模经济的工业部门,主要是轻工业部门,如缝纫机、家具制造、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工艺美术品生产等等。这些工业的产品规格品种多样,市场变化快。为了适应市场特点,企业规模趋向小型化,以保持灵活性。同时,因其以较大的规模生产并不能获得规模经济,企业本身也就不追求规模的扩大。这类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从个体规模看影响相对较弱,主要以企业群体形式影响城市发展,促进城市产业综合发展和结构多样化,并在安排城市人口就业、改善就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2、外部规模经济及其对城市的影响

不同部门的企业在同一地域空间上集中布局也产生规模经济,即外部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彼此相关、相互之间具有前向和后向联系的不同类别的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间可以相互得到原材料和技术支持,使各自的经济活动都得到发展的条件。例如钢铁工业与重型机械制造业布局在一起,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市场,前者为后者提供原料。二是不同类别的工业集中分布,共同使用公用基础设施,使其以较高的使用率为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工业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对于新建企业来说,公用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易于获得市场和原料,企业用于外部市场、原料、公用基础设施的资金相对较低。这种外部规模经济使工业集中的城市具有吸引新建企业的优势,从而导致工业集中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其工业结构趋向综合化,并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

为了说明上述结论的可靠性,我们利用河南省郑州、洛阳、开封、三门峡、平顶山、安阳、新乡、焦作、鹤壁、许昌、漯河、商丘、周口、南阳、信阳、驻马店等16市的工业结构数据,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得出如下相关方程

LnE=LnA+bLnC

其中:E为工业综合发展系数,它的数学分析式为

 

 

Xi:i部门产出占全市总产出的实际比重;Xio:i部门占总产出的平均比重(即16个市i部门产值总和与16市工业总产值总和之比);N:工业部门数;C:城市人口规模。

当N=20时,O≤E<95%,E的值愈接近上限,则城市专业化水平愈高,反之则意味着城市工业综合化水平愈高。

计算结果为:LnE=a-bLnC

相关系数R=0.624

该方程表明,城市规模与城市工业专业化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工业将有专业化转向综合化,各工业部门呈现均衡发展的趋势。上述河南的16个城市中,如果除去主要作为地方性政治经济中心的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南阳等几个县级市外,则相关更为显著,结论更具有说服力。这个分析结果,与有关专家对美、日城市工业发展所做的分析结论基本一致。如1983年,美国城市经济学家郝德生,以一种工业部门劳动力占整个城市劳动力比重是否达到10%—20%为专业化衡量标准,对美国243个人口超过5万人的城市工业结构进行研究,发现大部分中小城市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征。

工业企业的外部规模经济,推动着城市工业的综合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工业化城市自我扩张的内在动力。对于这种推动力,内部规模经济不同的工业部门反应也不相同。很明显,具有较弱内部经济规模、以较小企业个体规模发展的轻纺工业,比较易于受到这种推动而发展。轻纺工业与重化工业不同,通常没有自己的原料基地,在生产技术与机器装备方面也依赖于其它部门,因而主要依托其它工业而发展。在公用设施方面,轻纺工业因个体企业规模偏小,无需也无力独自建设基础设施,多以群落式布局,以求共同使用基础设施。因此,在利用外部规模经济方面,内部规模经济较弱的轻工业表现更为突出,轻工业的群落式布局,推动城市的扩大和城市工业的均衡发展。

3、规模经济对城市发展时序的影响

工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差异,直接影响城市发展的时间进程,并通过产值、用地、就业人口等直观因素明显地表现出来。

内部规模经济较大的工业部门在城市建设投产往往使城市呈现出断续跳跃式发展。因为这类工业的发展方式在内部规模经济的要求下,每个企业都有较大的规模。一旦一个企业在城市建立起来以后,其产值、用地和就业人口就会使所在城市出现一次明显的跳跃,这种跳跃甚至在同一个重点建设项目的一、二期工程之间也表现出来。而这类项目在绝大多数城市是不会每年都有很多投入生产的,在没有新项目投入使用或投入新项目较少的年份,城市产值、用地和就业人口等发展指标就出现较慢增长的态势。从而在较长的时间序列上出现比较明显的跳跃式发展状况。

内部规模经济较小的工业部门,在发展时序上则表现为经常性和连续性增长。一般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小型企业建立起来。这类工业对城市的影响是连续性的,城市经济产出、用地扩张、就业人口增加的日常变化是由这类工业的发展而实现的。但是,这类工业企业一般很难使一个城市形成新的职能,不能对城市飞跃式发展构成影响。

 

 

对于一个具体的城市来说,往往是内部规模经济较大的工业部门和较小的工业部门同时都在发展。前者强化城市的专业化职能,后者推进城市的综合性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在一个城市内部规模经济较大的工业部门布局比较集中,而内部规模经济较小的工业部门发展缓慢,则促使城市形成专业化工业基地,如钢铁城市鞍山、石油城市大庆、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鸡西、鹤岗等就属于这类城市。如果内部规模经济较大的工业部门布局较少,内部规模经济较小的工业部门发展较多,则城市综合性职能较强,且发展势头不会十分旺盛,影响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中心地位的提高。因此,从城市发展的时序分析,大多数城市均应力求内部规模经济较大的工业部门与较小的工业部门协调发展。既具有一定的专业化职能,又不致于工业结构过份单一,走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三、我国工业企业规模特点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工业企业规模特点

我国工业企业按规模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三种类型,划分的依据主要是生产能力、产值和利税总额、职工人数、固定资产价值等。表15—18是根据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分析的结果,从这些表中所列资料和“七五”期间全国工业发展的有关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1985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达35.87万个,工业企业平均产值规模为235.1万元/个,每个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为184人。与国外相比,印度1984~1985年工业企业总数为9.7万个,企业平均总产值规模为1089万卢比/个,每个企业从业人员平均为82人。联邦德国1988年工业企业总数为5.1万个,每个企业平均销售额为3593万联邦德国马克,职工人数为162人。相比之下,我国工业企业数量特别多,但每个企业的生产规模偏小。1990年,全国工业企业总数41.71万个,企业产值规模为448.1万元/个,销售产品收入规模为402.6万元/个,每个企业平均职工数为184人。与1985年相比,工业企业单位数增加16.3%,产值规模增加90.6%,职工人数规模保持原来的平均水平,应该说全国工业企业的产值规模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就现有的企业规模来说,我国工业企业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大多数企业离企业最佳规模的要求都有很大的距离,尤其是机械工业、建材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造纸工业等绝大部分为小型企业,大中型企业所占比重很低。既是现有的大型企业和中型企业1990年平均产品销售收入规模才分别达到1.54亿元和0.35亿元,与国外平均规模相比都显得偏小。从企业个体看,1990年我国工业企业中销售额最高的大庆石油管理局总销售额为102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不足20亿元,与美英等六大石油公司1989年的销售额294~867亿美元相比差几十倍。规模效益要求较高的汽车工业中,我国生产规模最大的第二汽车制造厂1990年的销售额为38.7亿人民币,折合6亿多美元;而名页世界前八位的汽车公司1989年销售额为347~1270亿美元,比我国的汽车工业规模大几十倍至数百倍。从产品覆盖面和技术进步角度分析,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偏小也非常显著。还以汽车工业为例,根据国外资料统计分析结果,汽车生产企业一般较大,一个国家内部汽车(特别是小汽车)生产的集中度很高(集中度表示一国最大的一个或几个厂生产的汽车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比重)。一般一个厂的集中度达到45%—50%,两个厂为75%—80%,三个厂为85%—90%,四个厂高达95%。而我国1984年共有商用汽车厂80多家,超过美、日、德、法、英、意六个国家商用汽车厂的总和,其中全国三个最大的汽车制造厂的产量集中度仅为59.7%。“七五”期间,随着国内轿车消费热的升温,一汽“奥迪”二汽“富康”、上海“桑塔纳”、天津“夏利”、广州“标致”、北京“切诺基”等六大轿车生产基地迅速崛起,中型面包车、轻型载货车、大型客车等更是遍地开花,全国汽车生产厂家多达100多家。1990年统计,全国汽车总产量为51.4万辆,其中载重车28.97万辆,大、中、小客车22.43万辆。汽车总产量只相当于1989年日本汽车产量的4.15%,美国汽车产量的4.73%,韩国汽车产量的43.19%。而且,我国的汽车制造厂家不仅多,还相当分散。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6个省(市区)生产汽车,一汽、二汽和北京吉普车所在的吉林、湖北、北京等3个省市的汽车产量只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53.6%,集中度比1984年更低。山西、内蒙、福建、甘肃、青海等5个省区的汽车产量均在700辆以下,产量最低的内蒙和甘肃只分别生产了45辆和31辆汽车,哪里还谈得上规模效益。再以煤矿井型为例,随着技术进步和矿井生产集中化,主要产煤国家矿井井型不断扩大,以求更好的经济效益。联邦德国1960年每矿年平均产量为97.5万吨,1976年增加到194.0万吨;波兰1960年为117.5万吨,1976年增长为276万吨。而我国近年来,煤矿的生产规模却继续出现小型化和分散化的趋势,190年全国原煤产量10.8亿吨,煤炭采选企业高达9601家,平均每个煤矿只生产十几万吨煤炭。除少数大中型煤矿组织规模生产以外,大多数煤炭企业离合理生产规模的要求相差甚远。

导致我国工业企业规模偏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们过去长期对规模经济没有基本的认识,使工业建设缺乏最低水平的技术经济要求,组织工业建设盲目性较大。其次,工业项目建设管理体制也不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过去只注重产值增加,不注重效益提高,又缺乏需求市场的竞争与考验,形成了只要建起来,就设法维持下去的局面。第三,我国工业化的独特道路,使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特别多,城市就业压力也一直比较大。为解决这些矛盾,农村乡镇企业与城镇的区街工业形成了很大的总体规模。而这些工业企业规模很小,设备简陋,效益较低,从总体平均水平上影响了工业企业的规模水平。第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设资金短缺,加之过去缺乏生产要素市场,只能有一分钱办一分事,负债经营、跨地区联营、引进外资等只是近些年改革开放以后的建设途径,致使工业建设规模普遍偏小。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原因,如工业建设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建设投资项目分布在山区,不得不把企业办成“小社会”,什么厂子都得办,投资改造又比较困难等。

(2)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国工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1985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2.3%,小型企业占97.7%。但是,大中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49.0%,工业净产值占全国工业净产值的比重为55.3%,年末固定资产净值占全国工业的63.7%,利税总额占全国工业的67.2%。1990年,在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3.2%,小型企业占96.8%,大中型企业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在工业总产值中,大型企业占34.8%,中型企业占19.8%,小型企业占45.4%。在年末固定资产净产值中,大型企业占47.7%,中型企业占18.7%,小型企业占33.6%。在利税总额中大型企业占49.4%,中型企业占19.5%,小型企业占31.1%。与1985年相比,大中型企业所占地位更为重要。

 

 

我国大中型企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1985年重工业中,大中型企业数占全部大中型企业数的62.6%,大中型企业产值占64.2%。从各工业行业分析,在40个工业行业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和净产值比重超过50%的行业有19个。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中大中型企业的产值比重最高,达99.66%;石油加工业次之,为95.54%;其它还有烟草加工业、电力、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均在80%以上。建材、饲料、缝纫、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家具制造、工艺美术品制造等行业大中型企业较少,产值比重均在10%以下,尤以家具制造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业最低,产值比重分别为3.68%和2.57%。

 

大中型企业不仅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利税总额中占突出的重要地位,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体,而且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普遍较高(见表19)。

 

(3)东部地带工业企业规模较大,大中型企业数量多。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中,东部地带工业发展水平最高,平均企业规模最大。1990年,在全国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东部地带占60.72%,中部地带占26.27%,西部地带占13.02%。工业总产值规模,东部地带平均为603万元/个,中部地带为394万元/个,西部地带仅为376万元/个。在全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东部地带拥有大型工业企业2248个,占全国的56.7%;拥有中型工业企业5724个,占全国的60.6%,西部地带9个省区仅有大中型企业2028个,占全国的15.1%,其中军工企业集中的西川省拥有大中型企业810个,是西部地区,也是全国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域之一。陕西省确有大中型企业334个,也与“三线”建设有关,是大中型企业较多的省份。其它7个省区大中型企业比较少,规模也比较小。全国32种最重要的工业产品中,东部地带产量占全国50%以上的有化学纤维、纱、布、毛、线、呢绒、丝、丝织品、机制纸及纸板、缝纫机、自行车、手表、原盐、糖、钢、生铁、成品钢材、水泥、平板玻璃、纯碱、烧碱、金属切削机床、汽车、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等24种,中部地带产量占全国40%以上的有原煤、原油、木材、汽车、大中型拖拉机等5种,西部地带占全国产量比重最高的卷烟为31.21%,其余产量比重都在28%以下。工业生产的这种地域分布,使东部地带多数工业企业都表现出了明显的规模效益;中部地带则主要在原煤、石油、汽车、大中型拖拉机等能源、原材料工业和支农工业部门集中有较多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并取得了规模效益;西部地带大中型企业相对最少,只有个别部门和少数地区集中了一定数量的大中型企业,整个企业的规模效益还有待迅速提高。

2、规模特点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由于工业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密切,上述我国工业企业的规模特点对城市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因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使城市工业企业个数的多少对城市发展没有决定性影响。由于全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规模小,作为个体,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如在1990年我国工业企业中,小型企业的产值规模是210万元/个,100个这样的小型企业产值也不过才2.1亿元,对于一个中型城市来说,总产值中多这么一部分或少了它,无论对城市的基本功能,还是城市的总体发展都不会有什么显著的影响。这个问题的另一面,就是依赖小型工业企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总体规模扩大的速度必然受到限制。所以,没有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的城市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甚至是缺乏活力的。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国有些城市只所以长期发展迟缓,或在某一个时期发展不景气,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足够规模的工业建设项目或技改项目,并由此影响到资金投入规模,使城市发展缺乏后劲。

(2)大中型工业企业对城市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数偏少,但它们的生产规模大,产值、职工人数和占地面积等三大要素对城市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组合常常构成一个城市的主导产业,有时甚至一个大型企业就形成了所在城市的主要职能。象名列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前列的大庆石油管理局、鞍山钢铁公司、首都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北京燕山石化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齐鲁石油化工公司等,1990年销售额均达5直亿元以上,每个企业的经济产出量大致相当于一个普通中等城市的总产出量,均是所在城市的主导产业。这样的企业在一个城市分布的多少,或发展得快慢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大中型工业企业众多,继续投资建设和改造的大中型工业项目集中。所以不仅现有城市多、规模大,而且城市发展的势头旺盛,尤其是经济产出量增长速度非常快,使一批城市的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较少,且以能源、原材料项目为主,既影响了城市现有规模的合理扩张,又使相当一批城市继续发展的动力不足。所以抓紧大中型工业企业项目的建设对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工业部门结构制约城市发展。由于不同工业行业具有不同的企业规模,而不同的企业规模则直接影响城市的性质和发展途径。企业规模较大的重化工业部门,常构成所在城市社会经济的核心,形成工业基地型城市。如钢铁工业基地鞍山、本溪、攀枝花、马鞍山等市,十油工业城市大庆、东营、盘锦、克拉玛依、濮阳等市,化工基地吉林,汽车基地十堰,煤炭基地大同、鸡西、鹤岗、平顶山等。轻纺工业企业规模偏小,是一大批中小城市发展的产业基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小城镇高度发达,也就是轻纺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3、工业企业规模变化的趋势

我国工业企业规模面临着提高平均规模水平,改变企业规模偏小、生产集中程度偏低现象:按合理经济规模进行工业建设的艰巨任务。但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分析,工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企业规模的变化有着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是国家在更高的起点上按合理规模建设重点工业项目,并且通过产业政策的约束促进企业平均规模的扩大。现有工业企业在市场经济考验下,尤其是在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以后,实体性企业集团必将大幅度增加,也使一部分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是我国广大农村乡镇企业还要继续大量发展,而这些企业实行的是分散型的工业化模式,由于小型企业大量涌现,将导致企业规模进一步小型化和分散化。企业规模的这两种变化趋势,都将对城市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从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企业规模偏小、生产集中程度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继续工业化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强化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而这类基础性企业一般是资金和设备密集型的,只有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下才能使用和发挥大型成套设备的效益。因此,整个工业生产的集中程度也比较高,生产要素应该较多地集中于专业化的大型企业。中央对提高工业生产集中程度、按照合理规模组织工业生产十分重视。1989年3月,“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里指出:“国家计委和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供求格局和产业关联程度,按产业发展序列制定企业组织结构政策和重点产品的经济规模标准,并相应制定推进规模经济的规划和调整措施。凡是适合大批量生产、规模效益显著的产品,都要按照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协作的原则进行生产和建设,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和地区趋同化的倾向”。国家“八五产业政策的初步思路”中也提出“要通过制定重点产品的经济规模标准来引导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有关部门还研究提出了我国19种重点产品的经济规模,并提出了相应的企业组织结构政策,要求在“八五”和后十年按照合理经济规模进行经济建设。因此,在我国90年代工业经济发展中,大中型工业项目将比80年代更多,项目个体规模也更大。据了解,“八五”时期国家将投入近9000亿元的巨额资金,安排800多个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形成一大批规模较大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它们对我国工业经济和城市发展均将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对这些项目所在地的大中城市的经济产出量、就业人口、用地面积等三大要素将起到跳跃式促进的发展作用,在能源、原材料等基础性矿产资源产地将培育和发展一批新的城市(镇)。

我国农村的工业化,历史地落在乡镇企业的全面发展上。尽管我国中西部地区目前乡镇企业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不象东部沿海地带那样充满活力,已经渡过启动资本积累阶段。但在市场经济空前活跃的条件下,利用一切区域优势冲破启动动力不足的约束,以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振兴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乡镇企业的全面发展,势必造成数以万计的小型企业不断涌现。这些企业从宏观的工业经济发展需要衡量,似乎规模偏小,经济效益要受到影响。可是,从其特有的依托条件和生产要素组合分析,它们的生产效率又远远高于大量潜在剩余劳力停滞在农业部门的实际效益,所以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这类以小型企业为主的工业企业的发展及其在市场和区域上的竞争和优化配置,不仅可有效地促进我国大批小城镇的发展,并通过体制上的撤县设市的手段培育一批小城市,而且有利于大中城市传统产业向小城镇的扩散,促进大中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因此,乡镇企业的发展及其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是我国未来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战略问题之一,国家在宏观的建设方针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工业整体特征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工业行业性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由于工业各个行业技术经济性质和规模经济效益不同,它们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因此,我们分析了各工业行业生产中投入的要素组合和规模经济性质及其对城市的经济规模与人口影响程度。我们定义,按规模经济把工业行业分为A、B两类。A类是规模经济显著的行业,企业个体规模起点高,扩大趋势明朗,对城市影响大。B类是规模经济不显著的行业,企业个体规模小:扩展趋势不明朗,对城市影响小。具体的工业行业究竟对城市经济产出影响大,还是对城市人口影响大,则决定于该行业的投入要素:资源、资金、劳动力、技术之间的组合情况。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投入多,对城市人口增长影响较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通常经济产出比较大,对城市产值和产业结构影响显著。

我们按照以下标准分析和判定资源、劳动密集型工业与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①资源密集型工业:以不可转移的资源为直接生产对象的部门或原料价值指数(原材料和燃料运输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大于1的部门。②劳动密集型工业:人均资金装备率低于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平均水平的为劳动密集型部门,反之为资金密集型部门。1990年全国乡及乡以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人均资金装备率为1.88万元,在全国40个工业行业中人均水平高于此数的有13个行业,为资金密集型部门。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人均资金装备率分别为1.34万元、1.61万元和1.26万元,均应列入劳动密集型部门。但学术界大多数分类均将这三种行业列入资金密集型部门;且考虑到我国这三个行业均是80年代以前大量投资的基础,而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全国产出结构轻型化,对这些行业投资较少,使它们与其它行业相比,人均资金装备率相对降低了,但在80年代以前却一直是人均资金装备率相对较高的行业。故此处亦将其列入资金密集型部门。③技术密集型工业:主要根据科技人员的比重确定。利用1985年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全国全部制造业每万名职工拥有科技人员65.4人,高于这一水平的部门列入技术密集型工业。

根据前述对工业行业A、B类的定义和这三条判定标准,对全国38种工业行业(除去40种之中的其它采矿业、其它工业两种)进行分析,属于4类的有20种行业,B类的18种行业。在A类中对城市经济产出影响较大的有15种,对城市人口影响较大的有5种,在B类中,对城市经济产出影响较大的有2种,对城市人口影响较大的有16种。具体情况见表20。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工业性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城市工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上,尽管我国已进入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状态,但城市发展导登业发展仍紧密相关。在前述大量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函数关系。为此,我们定义用下式表示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的一般关系

C=A(I)

式中:A代表说明两者关系的系数;C代表城市发展;I代表工业发展。

城市和工业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经济发展内容,可以用城市经济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来分别表示城市与工业的发展。因此,城市经济与工业经济的一般关系式为

Ce=Ae(Ie)

式中:Ce代表城市经济总量,一般用城市经济总产值表示;Ie代表城市工业经济总量,一般用工业总产值表示;Ae代表Ce和Ie的关系系数。

第二,人口增长内容,用城市总人口(非农业人口)和工业职工总数分别表示城市和工业发展。两者的一般关系式可以描述为

Cp=Ap(Ip)

式中:Cp代表城市总人口;Ip代表城市工业职工总数;Ap代表Cp和Ip之间关系的系数。

第三,用地发展内容,用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工业用地面积分别表示城市和工业发展。两者的一般关系式可以描述为

CL=AL(IL)

式中:CL代表城市建成区面积;IL互代表城市工业用地面积;AL代表CL和IL之间关系的系数。

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可从不同侧面表明城市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简化地认识工业与城市的关系,只需弄清系数A以后,就可以得出了。这里系数A反映的工业与城市两者之间的关系,从数学关系上看,实际上是一个相关系数。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城市经济活动总量与相应工业产出量、城市人口规模与工业职工总数、城市用地规模与工业用地数量进行相关分析而得出。但是,系数A变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仍然需要作定性分析。

从城市和工业发展的实际关系分析,不难看出系数A取决于城市所拥有的工业结构,而城市的工业结构是由各工业部门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所决定的。为了避免工业结构分析复杂的计算,这里近似地用城市主导工业的情况代表城市工业的性质,来分析城市与工业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A。

城市的主导工业可因城市发展的不同条件而具有很大差异,从理论上讲所有工业部门都有可能成为某一城市的主导工业。各部门工业性质不同,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各个城市的相关系数A也有很大差异。

按劳动力、资金或资本、知识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工业生产中集中程度划分工业部门,对于衡量产业的技术水平,研究和考察工业发展对不同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具有重要价值。这种方法用来分析不同工业部门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同样具有实际意义。按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可以把工业划分为三类,一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指单位产值消耗活劳动较多的轻纺工业和手工业,这类工业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虽现出低产出高就业的格局,其发展对城市人口的直换增长贡献较大,对城市经济产出的直接贡献较小,占用工业用地面积也相对较小。因其以简单加工为主,企业的前向和后向联系较少,工人收入相对较低,对城市其它工业发展的推动力较弱。因此,劳动密集型工业对城市发展的间接贡献较小。二是资金或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指占有资本或资金较多的工业部门。前已述及,我国这类工业行业共有16个,如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工业、石油加工业、烟草加工业、化学工业、黑色金属治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它们对城市经济产出影响较大,占用工业用地面积也较大,对城市人口的直接贡献较小。但是,这类工业通常具有较强的前向和后向联系,一个部门的发展对其它部门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推动和拉动作目,所以对城市人口的间接贡献较大。三是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如电子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包括在医药工业里边)、汽车制造业(包括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精密仪器制造业。这类工业中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比例高,经济产出特别高,如国家科委管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求每平方公里创造工业产值20亿元,现有城市建成区中工业产值密度最高的上海平均还不足5亿元/公里2,多数城市在0.8—2.5亿元/公里2之间,两者相差数倍至几十倍。因此这类工业对城市经济产出影响特别大,而对城市人口、城市工业用地的影响就比较小。事实上,目前有些城市“大城市,小产值”,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工业企业所占比重太少,以致使整个工业经济运行处于“粗放”经营状态。随着全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整体优势将更加显著。因其工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较高,相应地为服务性行业提供的可能性市场就较大,所以这类工业的发展和壮大对所在城市人口增长的间接贡献也比较大。

上述情况表明,城市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相关系数A,一般说来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城市,A。值较小,A。值和A值偏大,即城市人口发展与工业职工增长关系密切,而城市产值和用地发展与工业发展的关系比较松驰;以资本密集或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城市,A,值较大,A.值和A1值较小,即城市人口发展与工业职工增长关系不太紧密,而城市产值和用地发展与工业发展紧密相关;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城市,A,值较大,A.值较小,A值也较大;即城市人口和用地发展与工业关系不甚密切,而城市产值与工业发展关系特别紧密。这三种情况,基本代表了城市经济运行和城市发展的三种状态,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城市,整体素质较差,发展活力不足,多是城市发展的低级阶段,象煤矿城市、手工业城市、农产品加工城市等均属此类;以资金或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城市,规模大,产值高,专业化优势突出,多是基础性工业部门,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一定的发展活力,但综合性功能较差,如石油城市、钢铁城市、电业城市等均属此类;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城市,整体素质最高,发展活力充足,多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如电子工业城市、石油化工城市等属于此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行业既是资金(本)密集型工业,又是技术密集型工业,如石油加工、机械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如果一个城市以这些行业为主导工业,则有可能表现出资金(本)密集或技术密集的特征,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还有可能表现出二者的综合特征。从这些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除考虑我国特有的国情,继续在城市适当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以外,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改善宏观的工业结构,密切城市与工业发展之间的美系,对全国各类城市都具有普遍的意义。

 

 

3、工业技术进步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构成工业生产力发展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和技术四大要素中,科学技术是最为活跃和积极的要素。科技进步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影响着城市的发展。

工业技术进步的直接表现是工业平均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技术水平对工业结构的直接作用主要是一定的技术体系对一定工业结构的支撑作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是技术体系不断更新。从工业革命开始,世界技术体系已经过了三次根本性的更新。第一次是以蒸汽机技术、纺织技术、机械制造、冶金技术为主体的技术体系,代替了延续了几千年的手工操作技术体系;第二次是以电力技术、化学工业、内燃机、航空等技术为主体的技术体系,代替了前一种技术体系,使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工业生产力布局和城市发展均出现重大变化;第三状是二次大战以后,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激光技术、化学合成技术等,形成了一个新的技术体系。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仿生技术、新兴材料技术、航天技术等都在飞速发展,一个推动生产力出现重大变革的新技术体系正在形成。历史发展已经证明,随着每一次技术体系的重大变动,工业结构的重大变动也将随之而至。而且一定的技术体系是对应于一定的工业结构的,这正是技术体系对工业结构的支撑作用的具体体现。

技术进步和新技术体系的形成,是由新技术发展及其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开始的。新技术的发明,常导致新的技术领域的开辟,或者使原有的技术领域得到根本的改造。这样,就会有一些新的技术迅速兴起。这些新兴技术又往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在相互关联中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技术群。与之对应,随着这些新兴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一系列新兴产业群必将崛起。首先,生产方式根本改变的工业部门将兴起。其次,以下两种工业部门也将兴起:第一种是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技术变革的需要,以某项全新的技术为基础,在旧工业部门之外开辟的全新工业部门;第二种是由于整个社会生产技术变革的需要,以某几项新技术对其技术基础进行根本改造,使原来在旧工业结构中不占重要地位的部门脱颍而出,并成为迅速发展的工业部门。

技术进步还通过工业部门需求结构、人才结构和原材料结构的影响,间接影响工业结构的产品所消耗的某种资源的数量。它的下降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非替代性下降,即某种资源消耗强度的下降不是靠其它资源替代实现的,而是纯粹由于资源利用率提高,或工艺改革等直接技术水平提高因素造成的,这时该种资源消耗的比例将降低,从而使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二是替代性下降,即由于替代资源进入生产领域,使某种资源消耗弹性下降。由于使被替代资源消耗比例降低,而引起需求结构变化。资源消耗强度下降,使原工业部门降低了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过去受资源分布制约的生产布局,大大灵活起来,从而可以向那些有利条件更多的地方集中布局。

技术进步引起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下降,有助于使原有潜在的市场需求变为现实的市场需求,从而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因此,技术进步越快的工业部门,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越大,对市场需求的刺激也就越明显,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也就越快。例如,日本在1960—1970年期间,全国物价指数上升到113.6(以1960年为100),而钢铁工业采用高炉大型化、熟钢自动化流水作业等一系列新技术,钢铁价格上升缓慢,仅为100.4。实质上钢铁价格相对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刺激了市场对钢铁的需求,也促进了钢铁工业规模的急剧扩大,一批年产600万吨以上的振奋型钢铁联合企业建立了起来。

技术进步有利于工业成本的降低,也就有利于工业经济规模的提高,有利于克服因规模扩大而带来的成本增加,相应也就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从历史发展看,在三个不同技术体系所支撑的工业结构基础上,城市个体规模逐步扩大。从现实城市布局与技术进步关系分析,技术先进的国家或地区,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较多。随着技术进步的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和城市规模大型化都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同一技术体系支撑的工业结构中,技术进步率较高的工业部门具有较强的经济规模,其发展有利于产业集聚,也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表21是我国主要工业部门的产值指数和技术水平的对应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对应技术水平提高的产值增长情况。其中石油工业随技术进步增长最快,随后依次为化工、机械、电力、冶金、建材、煤炭、纺织、食品、森工等。很清楚,重化工业对技术进步最为敏感,其进步速度也最快。因此,重化工业具有克服因规模扩大而增加成本的优势。其发展也表现为较大的企业规模和较集中的集团布局,对城市发展和规模扩大有较强的推动力,这正是我国重化工业集聚于大城市的内在原因,也是重化工业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特别大的基本依据。

 

 

五、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我国长期以来经济建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和资源,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需要,有计划地建设一批大中型工业项目,形成一批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大中型工业套业:大中型建设项目与大中型工业企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布局上。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是重点建设的不同阶段,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完成后,通常会形成大中型工业。研究所谓大中型工业项目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指项目完成以后所形成的大中型工业的生产活动对城市的影响。因此、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方面看,除项目建设时期一部分基本建设投资通过转化成为消费基金或非生产性投资,对城市发展产生的某些影响以外,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与大中型工业在理论上对城市的影响作用是等价的。

1、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模式

 

 

式中:Cb=Ab(Ib),是某一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引起的城市规模增加;△C为城市规模扩大的总增量;D为某一项目的发展系数。

上式中城市规模同样可以用城市人口指标、经济产出(产值)指标和用地指标来表示。为了简化分析,式中△C一般也可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所提出的发展目标值(人口、用地、经济产出等)的增加量来代替。而项目导致的城市规模增量C。的计算较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工业项目的各种技术经济特点来确定。一般就项目引起的城市经济产出增加而言,除项目自身的经济产出以外,至少还应加上项目通过前向和后向联系而引起的其它相关经济产出。这种相关产出取决于项目的性质,需要就每类项目做必要的个案研究与分析。例如,汽车工业项目自身产值对所在城市社会总产值影响的比例关系为1:1.4或1:1.5,即一个年产值10亿元的汽车制造企业建成后,除直接给所在城市增加工业产值10亿元以外,还要相应增加其它产出4—5亿元。也就是说,该汽车制造企业建成后,导致城市经济总规模扩大量为14—15亿元。同样道理,项目对城市人口和用地增量的影响,一般也可以用职工总数加上携眷总数及工业用地面积加上相关用地面积来反映。

2、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类型

上述工业建设项目对城市影响的弹性系数和发展系数大小不同,反映的关系就不同,实际意义也有差异。初步分析,通过弹性系数和发展系数计算和对比,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有以下四种基本类型。

(1)项目影响弹性系数和发展系数均大。反映出该项目所布局的城市原有基础相对较小而且发展主要由该项目所构成。该项目建成后,将构成城市社会经济的核心企业,其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这类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应该充分重视该项大中型项目的影响。

(2)项目影响弹性系数大,发展系数小。反映出项目所在城市原有基础规模相对较小,而且正处于一个大的发展时期。该项目的建设虽然对城市影响较大,但是不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类城市的建设规划则要综合考虑多种工业建设项目和其它项目的共同影响。

(3)项目影响弹性系数小,发展系数大:反映出原有城市的基础规模相对较大,但发展潜力有限。该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甚至直接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这类城市多为专业化城市,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要认真考虑新上大中型工业建设项目的影响。

(4)项目影响弹性系数和发展系数均小。反映原有城市规模大,而且发展前景可观,该项目建设对整个城市的影响相对较小。这类城市多为大型或特大型综合性城市,现有产业规模庞大,继续发展充满活力。新上的工业建设项目往往起点较高,虽然对所在城市直接影响不是十分显著,但在大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城市的长远发展也影响深刻。因此,对这类项目和这类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规划都必须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地分析论证,以取得科学可靠的评估依据。& 

   

                   

                                                                                                        (1993年5月)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