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区域经济 > 区域发展创新论
区域发展创新论

18.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与协调时间: 2017-09-20信息来源: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作者:王关义 责编:万山


专著连载十八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文献


区域发展创新论

  主  编:罗布江村 陈达云 陈栋生
  副主编:肖金成 郑长德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与协调
王关义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的崛起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持续20多年的经济增长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第二大外国直接投资吸引国和第三大贸易国,堪称世界奇迹。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确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出发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是一种多发现象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是一种多发现象。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家与国家之间、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不同产业之间,发展过程中的失衡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不论在财富分布领域,还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二八定律”现象是普遍存在的。20%的人占据了社会财富的80%,20%的区域,占据了经济发展总量的80%。从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来看,以美国、日本等为代表的占世界国家数量约20%的发达国家,却占据世界经济总量的70%以上,而占世界国家或地区数量7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经济总量还不足20%。2004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近11.67兆美元,居世界第一,日本居二,中国以1.65兆美元,排名世界第七。世界财富的分布极不均衡,排名前50位的国家和地区,有23个在欧洲和北美洲,15个在亚洲,6个在拉丁美洲,4个在非洲,2个在大洋州。
    在中国,从历史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失衡是长期存在的现象。从建国初期至今,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而广大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却相对滞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失衡现象一直延续至今,尽管在不同时期,由于中央政府采取适当的倾斜性发展战略而使这种失衡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和改善,但始终没能消除。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差距依然巨大。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以广东、江苏、浙江、山东、上海、北京等为代表的少数东部地区省份,其GDP总量占全国的60%以上,而以新疆、甘肃、青海、贵州、内蒙等中西部为代表的多数省份,其经济总量仅占20%左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还呈现从东到西的较大落差。1991-1999年,东、中、西部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比重,分别由55.07%、28.62%、16.31%变为58.71%、27.53%、13.76%,中、西部分别下降1.09、2.55个百分点,表明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由于社会经济发育程度以及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吸引外资差距明显。2003年我国吸引外资达570亿美元,占亚太地区外资流入量的一半以上。然而,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吸引FDI的水平却极不均衡。2003年,东部11个省市FDI占到全国总量的85.73%,中部8个省占11.02%,西部12个省区仅占3.25%。
    从东、中、西部目前制订的发展计划看,2005年,东部地区11个省和直辖市的GDP总量将达到87240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达到58.2%。中部地区8省,2005年GDP之和为37554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5%。包括内蒙古和广西在内的西部地区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5年GDP总量为25226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为16.8%。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字。2003年,东部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达到了14867.49元人民币。中部地区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湖南,仅为7674.20元,刚刚超过上海一半的水平。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最高的上海为6653.92元,而中部是湖北最高,但只有2566.76元,还不到上海的一半。
    从发展规律上看,非均衡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战略。我国经济建设的历程,与区域政策的调整变化有着密切联系。从“一五”时期重点在“三北”(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安排基建项目开始,经过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80年代实施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到目前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我国在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的目标定位、政策导向、具体措施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原因在于这些战略的确立符合不同时期的区域发展实际。

 二、非均衡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中延续多年的主导模式
    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一波三折,20世纪50年代,我们学苏联,走的是低就业、低消费、高消耗、自我封闭的重工业模式。然而这一模式不符合中国人均资源短缺,资本稀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关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探索,从建国初期就已经开始。建国初期到60年代末期,为了消除旧中国区域发展中的失衡和差距,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现象,平衡区域经济发展,中央政府采取了试图消除沿海和内地差距的均衡发展战略,其核心思想是在思想认识上提出了要缩小沿海和内地经济差距,开发大西北。在实践上,试图通过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来缩小这种差距。在“一五”时期的156项重点工程的区域布局上,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1956年,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重点提出要要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缩小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上的差别。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几种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战略或主张。
    1、经济特区与沿海开放战略。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对发达国家发展状况和中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在邓小平同志的倡导下,为了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中国改变了以往旨在缩小沿海与内地差距的“均衡发展战略”,开始实行“非均衡战略”,国家先后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大经济特区,作为我国实施对外开放战略的前哨,其功能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的对外开放格局。主张通过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形成从东北鸭绿江到广西北海这样一条“弓形”经济强势区,以其辐射和带动内地经济的起飞。
    2、剃度推移战略。这种战略模式的思想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其要点是基于我国经济技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不同区域的剃度,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结合这种现实,采取分解段、有先有后的发展模式。主张先发展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待东部地区的经济起飞以后,再分阶段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渐次推进。这中观点在理论界提出后,立即遭到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实践部门和一些学者的激烈批评和反对,认为其具有歧视性。事实上,先进和落后、发达和不发达、优势和劣势等都是相对而言的,都不是绝对的。在某一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即便在相对落后的地区,也不是所有的方面都落后,同样,发达地区也不是所有方面都比落后地区强,落后地区在某些方面具有领先或优势以及发达地区在某些方面比较落后都是正常的现象,发展中的平推与点跳跃都是可行的模式。
    3、开发大西北战略。由于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在内的西北五省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基地,而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育不足,经济发展水平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交通闭塞,人民生活水平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政府提出了开发大西北的战略,但随着领导层的变换,这一战略持续的时间很短,没有取得明显的成效。
    4、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一战略开始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期,其主要背景是:中国西部地区既是一个国土广袤,资源密集的地区,又是一个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地区,既是我国大江大河水源涵养地和流域的生态屏障区,又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沙漠化、石漠化地区。这一地区分布着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黄土高原区、北方风沙源的荒漠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长江上游水土流失区,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这一情况,固然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条件变迁的影响,又与我国特殊的开发历史和开发道路相关。近现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一般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同步,我国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工业生产力主要向少数超大型城市聚集,投资和优惠政策向东部加工地区倾斜。导致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约占国土面积72%的西部地区的落后,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建设的总目标构成严重的制约,为此,党中央从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5、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东北三省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计划经济时代,东北提供了差不多全国三分之一还多的商品粮,对中国国民经济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快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化,由于体制转移的速度、观念、投资和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加之东北三省又是我国国有企业最密集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调整缓慢,企业包袱沉重,大量企业亏损,大量工人下岗,市场竞争力下降,就业矛盾突出,经济位次在全国不断后移,工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由16.7%下降到9.1%。三省GDP占全国的比重由1980年的12.39%下降到2003年的8%左右,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了彻底扭转这种不利和被动局面,从实现小康社会的长远奋斗目标考虑,党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号召,开始着手振兴日渐衰退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战略实施的目标将使东北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有可能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中国内地经济的“第四增长极”。2003年以来,东北三省借“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之力,在中央政府建设项目、资金、税收倾斜等优惠政策的支持下,“新型工业基地”的战略正在稳步推进。
    6、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概念在全国提出是在中共十六大上,会议文件明确要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强东、中、西部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此后,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概念。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行动。广东、上海、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初借改革开放之先风,获倾斜政策之优惠使得经济飞越发展;西部地区1999年以来,因“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资金与政策上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从而获得了快速增长。东北借助中央政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经济也得到显著的改善,而中部地区却在此时落入一种尴尬的境地——“中部塌陷”。针对“中部塌陷”影响全国区域均衡发展的问题,2004年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部崛起”首次出现在2005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当中。“中部崛起”成为继20世纪90年代初期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五年前的“西部大开发”、两年前的“振兴东北”之后的又一区域发展战略。
    我认为,从推动经济发展的手段和目的角度分析,某个时期侧重于发展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在政策、资金等要素上给予倾斜支持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只是一种手段,其终极目的依然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如何实现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全面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区域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理论界应当重点研究的主题。

 三、协调发展是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发展战略的确定必须重视国内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不应单方面强调优先发展某一区域而忽视其他区域,中国的国情和价值观决定了必须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中、西部地区幅员广阔,面积占全国的80%以上,人口占全国的62.45%,如果只有东部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长期落后,就会影响和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这三大战略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应相互倚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系统方法和统筹原则,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处理好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要充分认识人口、资源、环境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实际出发,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发展,变外延式为内涵式发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实践证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战略。关于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的思路,有的专家将其概括为东部升级,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1、东部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应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提高科研成果产业化方面下工夫。东部地区发展中目前存在着核心技术缺少的问题。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加工贸易,曾经带动了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要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必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发展高新技术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着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在东部经济发展中,由于没有核心技术,我们只是赚了“辛苦钱”。虽然进出口贸易的总量在不断膨胀,但效益的增长并不明显。缺乏核心技术,就没有自己的品牌。目前,世界上很多名牌都在中国生产,但只是在生产线上加工组装,利润很低。这种增长的模式,产业链比较短,对于国内其他产业及区域发展的带动比较差。同时,由于大量的出口,也造成了贸易摩擦不断。再加上能源和土地的制约,东部是到了向掌握核心技术转变的阶段。在经济发展中,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优势要逐步被自主创新能力优势取代,必须下大工夫,由生产环节向两端延伸,最重要的是增强自主研发能力。20年来,中国科学界对世界科学的贡献和影响力正不断增长。据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统计,在1981年,由SCI收录的中国论文数为1650篇,占全球的0.3%,而到2004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40000多篇,占全球的5.07%,20多年间,中国的科技论文发表数增长了24倍,在全球的比重也增长了13倍。而在1994-2004年的10年间,SCI收录的中国论文被引用的总次数在全球排名第18位,在亚洲国家居第二位,就学科而言,主要侧重于化学和动植物学。但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比率很低,总体上还不到10%。因此,东部地区应在应用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和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方面下工夫。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但这绝不意味着要人为地放慢东部地区的发展,或者要求各地区在同一水平上齐头并进。东部沿海地区更要发挥优势,加快发展步伐,更好地发挥对全国发展的带动和支柱作用。过去的25年里,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带动全国发展、先后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生产力最发达、科技实力最雄厚的地区。2002年,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这9个东部省市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总量的55%,进出口总额占9%,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占85%,上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67%。东部地区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基础加快发展,拿出更多的力量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为推进全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积累新经验、发挥示范作用。战略重点是要突出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增强持续创新能力。
    2、中部地区应重点发展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加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8个省份,现有人口4.25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3.16%。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对于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在全国范围的顺畅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部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能源、原材料及主要初级产品的生产和输出基地,是我国著名的粮仓,是全国主要的商品粮和饲料粮的供应基地,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传统工业有相当实力,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02年,中部8省的粮、棉、油产量分别占全国粮、棉、油总产量的41.91%、34.85%、44.40%;原煤、原油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37.38%、36.84%。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缩小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实现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中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多项经济指标低于人口所占比例或全国平均水平。2002年,中部国内生产总值总量为29645.48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8.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961元、6370元、2292元,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7.3%、82.70%、92.57%。按照2002年全国31个省、区、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平均计算,东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分别比中部和西部快1.15、0.88个百分点,而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则快于中部0.27个百分点,呈现出东部最快、西部居中、中部较慢的增长态势。
    加快中部地区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一是国家投资重点西移,有可能使中部成为投资的“锅底”;二是历史形成的低层次生产分工定位。生产分工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中部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条件,但在计划经济时期,服从国家大局,长期按照低于价值的计划价格提供初级产品,这就造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分工和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低层次的生产分工格局,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技术水平低、产业关联度低、产业效率低、产业竞争力弱,经济增长乏力。因此,正确认识和能动地调整中部的分工定位,是加快中部发展遇到的重要问题;三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中部与东部相比,表面上是经济增长速度慢、发展水平落后,实质上是经济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原因,中部至今未能改变农业区和资源粗加工区的经济结构。2002年,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结构为17.69∶46.65∶35.6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第一产业高3.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5.09个百分点;从就业结构看,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为53.69%,高于全国3.22个百分点;从工业化程度看,中部为39.48%,比全国低5.16个百分点,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饮料、化学、钢铁冶金及有色金属和机械等传统工业部门;四是对外开放度较低。2002年,中部实际利用外资仅为70.4亿美元,仅占全国的10.93%;进出口总额为164.5亿美元,仅占全国的4.24%;外贸依存度为7.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8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也具有不少比较优势。一是区位优势明显,便于东引西进、双向开拓;二是拥有一批老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城市,工业基础好,配套能力强,钢铁、有色金属、纺织、化工、汽车制造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三是中部地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除了为全社会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外,可以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培育地方支柱产业;四是已经形成了相当可观的经济规模和物质技术基础;一些地区特别是老工业基地已具备了发展装备工业的基础,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技术改造,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从而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地区经济发展步伐。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各具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一些城市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行业已跨入全国先进行列,特别是拥有一大批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优势地位和突出特色的明星企业。依托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失时机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使之成为中部地区的产业创新区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龙头”,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产生持久的拉动力;五是西部地区的很多重点投资项目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都跨经中部地区,不仅能够加快改善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而且可以拉动即期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中部地区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和就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发挥比较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把产业升级、市场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育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努力在国内外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发展一批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高的特色产品和名牌产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大力  循环经济,实行利益引导机制,努力实现废物资源化,在这方面,安徽铜陵、河南三门峡、山西交城、湖北鄂州以及湖南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均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值得推广。
    3、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重点应以国土资源的整治为核心,重视资源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国土整治是缩小区域差距,改善区域发展关系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世界上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现有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集中分布在西部的“老、少、边、穷”地区,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近4亿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因此,进行国土整治,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支点。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地域空间载体,西部地区既有经济区域的特征,又有自然地理区域特征,存在着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如果说,为方便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经济区划的分区,最好采用经济区与行政区的重合区,那么,为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还可采用以自然资源分布和生态环境特征为主要标志的跨行政区的分区,如流域区、山区、丘陵区、平原区等。这些自然地理区域,往往又是形成经济区域和划分行政区域的基础。
    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开发要支付成本。因而要保证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应当实施必要的经济政策,探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西部大开发是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开发,应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人口适当控制、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通过交通、通信、水利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工程,使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得到显著的改善。但在生态环境方面,面临的形势还非常严峻,应大力开展国土整治,努力保护和建设好西部的生态环境,继续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建设工程,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这应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要点。

参考资料:
1、董峻,我国防沙治沙实现历史性突破,《光明日报》2005年6月17日第3版。
2、练玉春,我国科学界全球贡献和影响力增大,《光明日报》2005年3月16日。
3、刘荣添  林峰, 我国东、中、西部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差异的因素的Panel Data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7期。
4、陈栋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5、新华社,走出科学发展之路---中部地区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纪实,《北京日报》2005年7月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