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题聚焦 > 城市群(都市圈)
城市群(都市圈)

上海大都市圈: 沪浙苏共建“1+7”等于几时间: 2018-12-14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8年12月14日  作者:王彩娜  责编:万山

 

 编者按

 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近日,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现场披露,上海市正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方案初步拟定,将覆盖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等“1+7”市,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住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继长三角大城市群后,上海大都市圈的重磅登场,标志着长三角区域协同进入新阶段。

 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理坐标系上的一个点——上海,作为全球城市,正以其自身为中心,勾勒上海大都市圈。

 近日,上海市连同江苏、浙江两省酝酿出台《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方案初步拟定将覆盖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等“1+ 7”市,陆域面积4.9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6500万人。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尤为重要的是要发挥该空间协同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区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从而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设施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这是继上海进博会明确“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区域迎来的又一重磅利好。

 呼之欲出

 上海市规划和自然管理局总规处处长熊健近日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透露,目前,《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基本稳定,规划拟提出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市政基础设施统筹、绿色网络、蓝网纵横、文化魅力域旅游提升、产业协调发展、合作机制保障与创新等八大系统行动。

 上海大都市圈,并非横空出世。早在2016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公示时,就曾引发过关注。当时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在内的“1+6”城市群范围,总面积为2.9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5400万。

 随后,2017年国务院批复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中提出,上海应“从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在主城区以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划分了24个城镇圈,其中三个为跨省界城镇圈,分别为东平—海永—启隆城镇圈(涉及上海、南通)、安亭—花桥—白鹤城镇圈(涉及上海、苏州昆山)、枫泾—新浜—嘉善—新埭城镇圈(涉及上海、嘉兴嘉善)。

 上述三个跨省界城镇圈,被业内视作跨界区域规划协同的最小空间单元。

 上海姿态明晰后,周边城市在编制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时,也纷纷抛出“橄榄枝”。

 比如,江苏南通。在《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域优势,积极参与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全面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城市功能互补、产业协同配套、文化相通融合、生态共保共治,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层次对接服务上海新格局,建设集“生态屏障、产业腹地、创新之都、文化名城”等功能于一体的上海“北大门”。

 再如,浙江嘉兴。去年,浙江省政府同意嘉兴设立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提出嘉兴要着力打造成为浙江与上海创新政策率先接轨地、高端产业协同发展地、科创资源重点辐射地、一体化交通体系枢纽地、公共服务融合共享地,为浙江全面接轨上海提供示范。今年,嘉兴市委、市政府明确将沪嘉城际轨道项目作为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的“一号工程”。

 宁波亦摩拳擦掌。今年3月公布的《2018年宁波市进一步加强沪甬合作工作方案》中提出,充分利用宁波与上海地域相邻、人缘相亲、人文相近、经济相融的优势,调动全市积极性,积极发挥“宁波帮·帮宁波”人士作用,形成合力,着力工作、平台、产业、民生、人才、政策等各领域对接,进一步加强沪甬两地的全面合作。

 “1+7”等于几

 作为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近年来上海的发展受限于土地、人力成本、要素资源等,人才、技术、产业以及资本等要素开始外移,从集聚效应转向扩散效应。

 梳理近年来上海对周边城市的影响辐射作用,发现其过程基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技术与人才输出。比如“星期六工程师”。当时,民营企业发达的浙江,在上海“星期六工程师”们的指导下,迅速发展壮大。

 二是产业增量转移。在此轮产业转移浪潮中,浙江、江苏受益颇多。

 三是资本要素转移。上海、浙江、江苏间协同发展、良性竞争和差异化互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擘画上海大都市圈,实际上是在软性扩容上海的经济版图。对上海最大最明显的作用就是进一步提升在都市圈内城市的实质影响力,突破部分因行政区划存在的限制。进一步协调都市圈内城市的产业布局,形成相互协作的产业链条。

 本次规划构想的上海大都市圈江浙7城,事实上,一直以来都受益于上海的辐射带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的出台将在一定意义上加深这种联系。

 7城中,城市间实力相差很大,综合实力最强的苏州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17320亿元,而最差的舟山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218.95亿元。从区位来看,苏州最具临沪区位优势,嘉兴其次,然后才是南通。除南通和舟山外,其余5城都有高铁直达上海。

 “与沪同城”,实际早有范例,最为吸睛的是直接对接上海示范区的嘉兴。一年多来,嘉兴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全面深化与上海等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全力推进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在体制机制互动、基础设施互通、产业发展互融、创新驱动互促、公共服务互享等五个方面取得突破。

 尤其是距离上海,高铁单程仅需23分钟的嘉善,作为浙江对接上海的桥头堡,在医保、公积金、区号、交通等方面已全面对接上海,正着力打造西上海创智服务新高地、长三角影视文创示范区、沪嘉杭科技走廊枢纽城、大湾区商贸服务产业港。未来,嘉善与上海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

 对于苏州、无锡、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而言,通过上海大都市圈,更有利于主动承接上海的人才、科技、要素资源外溢。未来,这些地区接轨上海,将不再是简单地单方面拥抱上海,而是“与沪同城”,形成产业互补。比如,无锡可以进一步提高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舟山可以进一步承接上海的港口航运。

 协力同城化

 熊健从实践的角度指出,跨界地区一体化发展需要识别跨界地区的空间层次、明确跨界地区的协同目标、落实跨界地区的行动计划、完善规划协同的长效机制。跨界地区协同规划应从聚焦空间布局规划技术方案向战略策略性协同平台转变,应坚持目标和问题导向,推动区域形成整体共识,共同落实行动计划,解决实际问题。

 目前,中国城市群、都市圈都缺乏一个非常科学的衡量标准。中国科学院地理资源所区域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方创琳认为,都市圈和城市群都是国家推行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载体,城市群是高度一体化的,都市圈是高度同城化的。

 事实上,不同层次的区域协同重点有所不同,在城市群层面注重定位与分工、在都市圈层面注重系统性协同与谋划、在跨界地区层面注重同城化对接。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主任曹广忠强调,在都市圈发展的不同阶段,一定要尊重它的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张帆坦言,上海大都市圈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综合实力不强;创新能力仍有较大差距;人才吸引力不足;“贴边”发展现象明显;区域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等。

 如何构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上海大都市圈?张帆认为,应在“动能+”“联系+”“文化+”“生态+”“制度+”和“示范+”上寻求重点突破,在科技创新、交通网络、文化基底、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和示范先导等方面进行探索。

 上海市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认为,跨行政区域、跨部门的都市圈规划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以人为本、共享发展是根本目的。“未来都市圈规划应更多关注提升品质,体现城市的公平公正、市民的参与、人的幸福感、城市的便利性、城市的生态、历史文化传承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村镇规划研究所副所长陈鹏则提出,“聚、散、通”的“三字经”。具体而言,“聚”,指的是强化核心城市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主要体现在创新引领、服务引领、协同整合三方面;“散”,指的是中心城市功能如何更加有效疏解;“通”,指的是加快都市圈内要素自由流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郑德高建议,一是长三角区域的协同目标应从利益共同体走向命运共同体,关注经济、生态、科技、文明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基础设施、要素、标准、制度的一体化发展。二是评价指标应与目标一致。三是空间维度上应找到大中小尺度下的关注重点与节点。四是体制机制同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