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长江经济带:“画龙点睛”打造经济升级版新引擎时间: 2016-05-08信息来源:张国圣 郑晋鸣 夏静 张晶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如果将长江比作一条巨龙,“长江经济带”无疑就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笔”。随着《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的实施,这条经济巨龙将再次腾飞,成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
 
        立体交通让经济动脉“流金淌银”
 
        江河滔滔,其势在畅。发展长江经济带,首先要畅通长江黄金水道。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根据规划,到2020年,长江经济带高等级航道里程、铁路营运里程、油气管道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等交通指标与现在相比将实现倍增,此外还将新建26 个民用机场。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成后,长江经济带年货运量将从目前的179亿吨增长到270亿吨,客运量也将从181亿人次增加到310亿人次。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中游通则长江畅。“湖北拥有1000多公里长江岸线,开发利用黄金水道可做的文章最多。”湖北省社科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智敏说。2015年,湖北确定的279个长江经济带重大项目中,交通基础设施最为集中。蒙华铁路湖北段、荆江河段航道整治、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等重大工程,正从水陆空三维立体空间构筑“祖国立交桥”。

  畅通的长江航道成为“流金淌银”的经济动脉。2014年下半年,江苏太仓至南通段的12.5米深水航道建成通航,海轮由海进江直达南通港,平均每吨货物节省运输中转成本约9.8元。短短半年间,南通港受益货运量就达4000万吨,节约直接运输成本近4亿元。

  打造大平台、畅通大通道、实施大通关带来的高效率,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和多式联运,成为长江经济带全域改革发展的战略支撑。地处西南内陆路,不沿边不靠海的重庆,以铁、水、空三大枢纽三大口岸和三个保税区为载体构建覆盖全市的对外开放平台体系,2015年进出口总额和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都保持中西部首位。
 
     产业升级促经济巨龙身健体壮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是“新”: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沿江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培育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集群。

  “新”成为产业布局的着眼点和着力点。重庆将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物联网等高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页岩气等十大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市产业新支撑点。
 
     湖北设立总规模为2000亿元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湖北省政府金融办主任刘美频说,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的设立,着眼于抢抓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基金的运作管理将按照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原则,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江苏省为融入和助推长江经济带建设,规划了长江南京以下江海联运港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长江流域内外开放合作先导区、长三角城市群北翼核心区和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说:“江苏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主动地融入国家战略的新格局,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绿色发展保一江两岸碧水青山
 
     长江生态安全关系全局。长江经济带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新引擎,要在加快发展的同时稳步改善生态环境,以绿色生态的发展新路确保碧水青山永续利用,泽被后世。
 
     重庆不仅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碧水、蓝天、田园、宁静、绿地”五大行动,还明确了渝东北三峡库区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武陵山区为生态保护发展区,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特色产业集群和差异化的城镇集群,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确保三峡库区水质总体保持稳定,促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经济产业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生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湖北是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祖国立交桥”,省委省政府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作为在长江带中的重要战略定位,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等重点工程推动“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建设。
 
     在江苏南京,“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板区”江北新区把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低碳循环作为刚性约束,着力构建现代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在江苏江阴,华西村正以“三转”促“三化”、推进“一体化”的实践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这条经济巨龙将昂起龙头、振奋身躯、挥动龙尾再次腾飞,形成直接带动超过1/5国土、约6亿人口的强大发展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