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
自贸试验区未来怎么走?时间: 2016-07-02信息来源:何玲 作者:ws 责编:
2015年4月,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容,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正式挂牌,中国打开了四扇全新窗口,对内进行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对外试验高水平国际贸易规则。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在经济新常态下推进改革创新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试验田”。
竞相发展 百舸争流
自诞生之日起,四大自贸试验区就承担了为全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历史使命,各自贸试验区不断追求机制、体制、法治上的创新和突破,打造了全面开放的新格局,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自纳入了陆家嘴、金桥和张江三地之后,上海自贸试验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上海自贸区管委会主任、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表示,“扩区后的自贸区以1/10的面积创造了浦东新区3/4的生产总值,以1/50的面积创造了上海1/4的生产总值。”与此同时,成立一年多,天津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所在的经济功能区实现生产总值达全市的11%左右,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拉动广州市外贸增长2.9个百分点;同样拥有自贸片区的福州、厦门拉动全省出口增长0.86个百分点。
挂牌以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已落地实施创新举措160项,广东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横琴和南沙三大片区已分别推出102项、落地150项、形成142项改革创新成果,天津自贸试验区先后推出两批共175项制度创新清单,且已有超过70%完成落地。上海自贸试验区在扩容后也形成了38项改革经验,同时还梳理总结了28项可进一步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
外贸便利化程度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保税交易制度复制推广到了其他三地自贸试验区,广东自贸试验区实现了海关平均通关效率提高50%以上,天津自贸区报关成本节约70%,福建自贸区企业货物申报时间从4个小时减至5—10分钟。
面对我国四大自贸试验区在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说,自贸试验区是在趟路子,最终是要起到带动作用的,不能孤芳自赏、自弹自唱。他表示,自贸试验区目前推进已经很大胆了,目前还要重点关注推广复制的问题,将创新举措由区内惠及到区外。
政府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以及优化服务还有很多潜力可挖,于此同时,在调动地方积极性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加快自贸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自贸试验区差异化试错原则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探索,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对接国际 深化改革
当前,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无疑是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正如上海财经大学世界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自贸区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波所说,“自贸区绝不仅是中国已有保税区的简单升级版,而是一个对国内外充分开放竞争下的特殊综合经济体”。
2015年10月,以美国为主导的 TPP协议的签订,标志着国际经贸新规则的构建将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严峻的国际形势不仅阻碍了中国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而且对中国未来的经贸发展空间造成了挤压。
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制度创新的高地,理应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窗口,主动全面对标TPP、TTIP、TISA等新一代国际规则,开展压力测试和试错试验,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先行先试的作用,才能不断释放改革的红利。
“从全球看来,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FTA)快速发展是未来趋势,自贸试验区(FTZ)设立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改革创新的高地,对接自由贸易区(FTA),可以在更广阔的经济领域里配置资源。”白明表示。
毛艳华指出,自贸试验区要和国际新一轮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对接,形成复制推广的经验,必须不断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水平,如自贸试验区金融业对外开放负面清单就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的关键,中韩FTA和中澳FTA也是以负面清单模式开展服务贸易谈判。
连点成网 激发辐射活力
自第二批自贸区挂牌后,全国掀起了一股申建热潮,多个省市提出要申建自贸试验区。有媒体报道称,日前,重庆,四川、湖北、河南、广西、辽宁的官员抵京参加了自贸区培训班,第三批自贸区有望在上述六地中产生。
从自贸试验区发展方案来看,上述各地侧重各有不同。重庆计划利用口岸优势在加工贸易方面进行探索,与成都的发展方案有共同点;湖北突出创新驱动和沿江开放;河南更多地侧重综合改革、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建设和探索事中事后监管的创新…...那么,究竟谁更有可能入围?
白明认为,自贸区第一批是点,第二批在沿海一线,若有第三批自贸区应扩大成网状分布,要更多的考虑示范性和代表性,考虑到资源禀赋和区域特点,要与国家的“一带一路”、向西开放、东北振兴、长江经济带等战略的相结合。
毛艳华指出,目前我国正在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区和福建、天津、广东三个自贸试验区情况进行评估,我国自贸试验区还面临着哪些问题、如何推动自贸试验区创新、怎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在没有形成全面的评估结果之前,是很难确定的。自贸试验区不是追求数量的多少,关键是检验试验的成效,应该在取得良好的评估结果之后,再考虑下一批自贸试验区该怎么选,但选择的核心标准是要能够满足“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
伴随着第三批自贸试验区落地呼声得高涨,各地还存在一种担心,自贸试验区的过多设立是否会削弱其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质促进作用。对此,毛艳华认为不必过虑,自贸试验区不属于政策洼地,它是改革的高地,是为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虹吸效应从长远来看,不会太明显,通过制度创新的溢出效应,辐射到各个地方,这才是自贸试验区的使命。
万山
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