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打造“新格局”下的对台“桥头堡”时间: 2016-07-27信息来源:康克佳 作者:ws 责编:

 
  2015年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在“全球新格局”和“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福州新区成为全国第十四个、福建省首个国家级新区。
 
  以“三区一门户一基地”为战略定位 
 
  根据《批复》,福州新区位于福州市滨海地区,初期规划范围包括仓山区、马尾区、长乐市和福清市部分区域,规划面积800平方公里。由于新区地处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可以串联两地区域经济,同时具备加强对台合作、协同东南沿海发展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良好条件。福州新区的正式成立意味着福州将成为全国首个集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三区叠加”的重点开发区域。
 
  《批复》要求,福州新区以“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为战略定位,发挥福州独特优势,促进榕台交流合作向纵深拓展。
 
  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构建两岸对接的前沿平台,积极开展先行先试,推进对台合作政策机制创新,强化对平潭发展的腹地支撑作用,承接、放大平潭综合实验区功能,加强与台湾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深度对接。
 
  改革创新示范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按照国家关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部署,加快制定新区创新发展顶层设计,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探索落实创新驱动各项改革举措,在创新型人才吸引、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激励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发挥新区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全国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打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公平、统一、高效的营商环境。
 
  生态文明先行区。 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按照绿色循环低碳模式指导新区开发建设。全面优化新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动城镇化绿色发展。加快推进新区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循环化布局,对现有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重点推进生产与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新区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生态补偿制度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新区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积极参与、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探索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新模式。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平台,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推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壮大临港产业,实现新区建设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协同推进,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促进东部沿海经济带平衡发展
 
  长期以来,福州是我国华东沿海省会城市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城市,也是5个非省会计划单列市所在省中唯一没有被确定为副省级的省会城市。有学者指出,此前福州的地位难掩尴尬,毕竟福州的行政地位与它的发展需求“不匹配”。
 
  “从东部沿海地区来看,福建省内部长期争夺省会城市,将城市发展的整体力量分散了,所以导致福建发展相对缓慢。”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主任方创琳对中国城市报记者分析,厦门是经济特区,福州是省会城市,两地竞争形成各自格局,对城市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次新区的获批将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提供基础。
 
  记者了解到,推动福州新区建设早就是福建省的发展目标之一。早在2013年8月,福州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作出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开发,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部署。2013年底,《福州新区发展规划》《福州新区空间发展规划纲要》初稿相继出炉。
 
  2014年9月,福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福州新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重大平台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社会民生、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等六大行动。
 
  此次《批复》要求,把建设好福州新区作为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贯彻落实国家支持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重要举措,推动福建积极参与、全面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现一体化发展。
 
  《批复》明确,以开放合作、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把福州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生导师彭震伟认为,对于福州而言,福州新区是打破现有发展局限的契机。
 
  “东南沿海其它地方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福州新区让福建成为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很有潜力的一个版块。” 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二所所长刘振洲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整个沿海经济带发展的角度来看,福州新区建成后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中国整个东部沿海经济带真正能起到对内陆进一步辐射的作用。
 
  391项项目落地完善市政建设 
 
  公开资料显示,福州新区范围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为48.6%,2014年区域内常住人口约155.5万,地区生产总值为1041.4亿元,工业总产值2375.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1.3亿元,这一连串的数字意味着福州新区建设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
 
  新区发展必然离不开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的发展成为承载福州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石。
 
  由长乐市自筹资金、先行启动建设的滨海大通道长乐段一期工程——梅花镇三沙湾至湖南镇南北澳段一期工程已经建成。这条起点在三分洲(琅岐大桥北端),终点在松下镇与福清交界处,全长64.2公里的大通道已有逾三分之二的路段建成通车,剩余在建路段确保在2017年完成。负责滨海大通道长乐段建设的相关人士表示,滨海大通道长乐段主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规划时速 60公里,沿途每300米-500米就有一处人行台阶可走进沙滩,周边还配设了停车场,人行观光道长2.2公里,是集交通、防洪防潮、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道路工程。
 
  除去陆路交通,不久前刚获批的轨道交通6号线也将对福州新区建设起到引导和支撑作用。轨道交通6号线遵循“东进南下,沿江向海”的空间发展战略,串联并支撑了福州新区的三江口核心区、启动区、长乐主城区、滨海新城、空港新城等重要组团,起于海峡国际会展中心,止于长乐国际机场,全长40.5公里,共设站20座。
 
  据悉,“十三五”期间,福州市初步安排福州新区重点项目391项,年度计划投资约1600亿元,争取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亿元,主要用于推进福州新区滨海大通道、东部快速通 道二期、道庆洲大桥、马尾大桥、环南台岛滨江休闲路、江涵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设施,新区供电供水排水、生态环卫等基础设施体系,教育、医疗、消费等城市配套设施,三江口、闽江口、滨海新城、福清湾、江阴湾等五大城市功能组团,临空经济区、闽台(福州)蓝色经济产业园、江阴工业集中区等一批重大园区建设。
 
  推动两岸合作进一步深化 
 
  凭借着优越的区位条件、秀美的生态环境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在新区批复后的9个多月里,福州新区与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更为紧密。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杨岳在2016年2月的福州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表示,2016年,福州要以“新区建设年”为契机,顺应时代发展,用好重大机遇,让福州发展跨入“新区时代”。
 
  依据《批复》,福州新区的建设是以深化海峡两岸交流合作为主线,实现在更高起点、更广范围、更宽领域推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福州处在“四区叠加、一区毗邻”的战略机遇期,推进福州新区开放,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新时期福州发展的主攻方向,更是省会实现“弯道超车”的强大引擎。对此,福州市针对台湾青年创业给予了全面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福州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2600多人,其中台湾青年企业家法人代表510多人。
 
  针对福州新区对台的多项优惠政策,刘振洲认为这是从经济上与台湾的进一步融合,他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下一步福州新区通过与平潭自贸区的互动来进一步加强对台融合工作。
 
  目前,台湾青年创业中心已签约78家台青创企业,注册资本总额达到46451万元人民币,吸引台湾青年创业就业人数约86人。台青创项目涉及餐饮、贸易、 加工制造、装饰设计、文体娱乐、电子商务、文创策划、教育培训、生物科技、网络科技、农业种植等行业,还有项目在持续招商中。基地孵化园中心已签约入驻企业6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11600万元人民币、800万美元。台湾客商频赴榕考察
 
  方创琳对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福州新区建设将让福州成为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从而撬动之前“晦涩”的海峡西岸城市建设,建成闽南综合实验区,促进台海经贸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据了解,台湾天成医疗体系拟投资8亿元至12亿元在福州新区建设综合型医院,目前正在选址中。截至3月,福州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3381个,合同台资78.85亿美元,实际到资52.59亿美元。


                                                                                          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