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经济
当前农业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时间: 2016-12-13信息来源:薛亮 作者:hjr_admin 责编:
内容提要:当前我国农业呈现两重性,一方面总生产形势好,另一方面深层次矛盾大,具体到粮食主要是国家库存量大、财政负担重。切实有效保护粮食生产能力,不但要保有耕地资源,还要建设农地、推动技术进步、让耕地处于生产状态;调整农业结构不能减少财政农业投入,要考虑农村就业、农民收入,对外谈判不能轻言放弃和让渡农业、农民利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关键词:农业;创新发展;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DOI:10.13246/j.cnki.iae.2016.05.001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全面小康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短板在农村,因而“十三五”时期也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攻坚阶段,必须进一步重视和促进农业发展。
一、当前农业形势的两重性
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2015年粮食产量达到6214.5亿公斤、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突破万元,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农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最突出的可概括为两大矛盾:一是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人多地少是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和人均淡水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我国耕地不仅数量少,质量状况也不优,真正旱涝保收的优质良田只占1/3,中低产田占2/3。为保证13亿人的农产品供应,耕地复种指数达到1.36,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由于高强度开发利用,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地下水严重超采,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在农业产出达到相当高水平的情况下,资源环境的制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二是农业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农业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其中粮食的比较效益更低。由此而带来当前一系列问题,如一些地方粮食种植面积减少、撂荒或变相撂荒及粗放经营、两季变一季等;谁来种地成为问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种田农民老龄化;农产品价格大大高于国际市场,导致进口激增。农业生产受到成本的“地板”和进口价格的“天花板”双重挤压,一方面,农业生产需要攻坚克难,力保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又面临市场充盈、库存高企、粮价下行的局面。
因此,农业形势呈现为两重性,一方面总的生产形势好,另一方面深层次矛盾大。在这种形势下,有的人对当前农业好形势看得多,对农业深层次问题重视不够;有的人认为当前粮食库存过大就是粮食生产多了,可以减少农业投入,多进口国外粮食;一些地方出现放松农业、忽视农村的倾向。从根本上看,仍然归结到我国的农业要不要继续加强,粮食生产保到什么程度,中国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怎么走。笔者认为,对于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农业的核心仍然是粮食问题。总结我国粮食发展的历史经验,我国谷物自给率保持在95%以上,4%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补充和品种调剂,做到了保持国内外市场基本平衡、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今后粮食生产仍应坚持这一战略平衡,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对农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应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调整和克服。
二、粮食真的多了吗
目前我国粮食表现为数量多,突出的问题是国家粮食库存高、财政负担重。分析原因,一是短期内进口过多。近年来粮食国内外差价大,各种渠道的进口猛增,2015年粮食进口达到了1亿吨以上,其中大豆8000多万吨,谷物2000多万吨,还有走私。二是集中在国家的库存多。凡是市场宽松时,用户就不储粮,现在农民不储粮、到市场买粮吃,过去农民储粮每年达到2500~3000亿公斤;加工企业、养殖企业不储粮、随用随买,降低成本。可见,大部分的民间储备都释放到市场和国家渠道上,国家背上了大包袱。从根本上看,我国18亿亩耕地生产的粮食仍处于供需紧平衡,其中谷物基本平衡,大豆、大麦、棉花等有缺口要靠进口,进口量据估算相当于至少7亿亩耕地的产出,如将进口的肉类、奶类折算饲料粮加进来则还要多一些,这些都是必需的补充。因此,粮食多是阶段性供过于求,结构性供给不足。针对阶段性供过于求,一是管住进口,打击走私;二是采取措施鼓励农户多储粮,支持企业、销区、市场多储粮,发挥市场调节流通的作用,把国家库存保持在储备和调控市场的合理水平上;三是适当调节种植结构,保护粮食生产能力。
三、切实有效保护农业生产能力
农业为我们生存提供基本食物来源,耕地是农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要把中国人的饭碗端在自己手中,必须首先保护好耕地这一稀缺资源,耕地特别是高产优质农田是经过我们祖先几百上千年的改造才形成的,是不可替代的和短期内不可再生的。因此,以往那种城市扩张肆意占地占良田,打着占补平衡旗号实际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的自欺欺人的做法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和城市开发边界。
处理好农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最近,中央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城市规划要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把保护基本农田放在优先地位,保证生态用地,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推动城市集约发展,防止随意修改规划。这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作为具体措施,应大幅度提高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良田的成本,扭转廉价占用耕地、良田、平原地的掠夺性低成本建设的做法。建设用地原则上应使用非耕地、坡地,而优质高产耕地必须保持农用,尤其是耕地紧缺的地区应划定耕地禁区。
农业生产能力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耕地数量。在农业结构调整中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做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应包括进行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等基础条件建设,还包括培育良种,推动栽培、水肥、植保、机械等生产技术进步等。因此,保有了耕地不等于就保持了生产能力,农业生产不能简单“退出”,休耕不等于撂荒。在我国国情下不宜轻言休耕,应因地制宜进行结构调整,一些地方可通过季节性休耕,种植一季绿肥来养地、节水、培肥地力;一些地方应实行作物轮作、粮草轮作来增强土地活力和提高产出效益,转变不科学的高强度种植方式;一些地方则可有针对性地对被严重污染的耕地进行治理,丘陵山区的陡坡耕地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保持粮食生产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保持“生产”,才能保持“能力”,要在调整生产结构上下功夫。粮食生产不能大起大落,绝不像有的人想象的,退出粮食生产后一旦有需要,下一年甚至下一季就能恢复生产粮食。历史经验一再证明,粮食生产大落容易,再起很难,一旦退出生产,诸多生产要素就会丧失,科技进步停滞,尤其是会种地的人流失,再恢复到原有的生产水平就要用相当大的气力、花相当多的钱、经历相当长的过程。以最近一次波动为例,1999年粮食总产量5084亿公斤,2000年开始下行,2003年达到低谷,为4307亿公斤,直到2007年恢复到5016亿公斤,历时8年。播种面积1999年16.97亿亩,2000年开始减少,直到2014年恢复到16.91亿亩,历时15年。
四、调整农业结构不能减少财政农业投入
要持续保证和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而不能减少,无论在农业形势好还是不好的时期都不能有丝毫动摇。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没有真正把农业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从20世纪50年代起为了给工业化发展筹集资金,实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从农村获取资金支持; 长期实行城乡二元结构政策,文教卫等公共事业和水电路等公共设施,城市由国家投资办,农村由农民自筹资金办;一遇经济调整,让城市职工回乡或下放农村,国家计划和政策只统计和解决城市就业率,不统计考虑农民就业率;建设征地,通过土地出让差价从农村土地获取巨大利益,滋生土地财政、土地金融,换取城市超常发展;现行金融体制,使农村存款大量流向城市;对外贸易、自贸区等谈判,农业始终是可以让步、放弃的砝码; 遇到农产品国内外价格倒挂,压减国内农业生产、扩大进口的呼声就很响,等等。总之,把农业农村看作是不需要国家投入的蓄水池和宝葫芦,取得多、给得少。
基于农业以及农产品是基础初级产品的特性,农业相对于工业等产业的比较效益天然较低,农业的社会效益则大大高于经济效益,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无一不对农业给予高额补贴。2004 年国家提出对“三农”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这是在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大转变,也催生了一系列补贴“三农”的政策措施。要进一步在认识上、政策上转变把农村当作不花钱的蓄水池的做法,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和补贴。一是要把现在已经明确的政策如“城乡统筹发展”、“四化同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落到实处,扎实推进;二是国家制定宏观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城市就业率,应同时考虑农村(包括农民工)就业率,统筹安排;三是涉及农业结构调整,如果要调减粮食面积、增加进口、休耕、禁养等,政府财政资金非但不能减少、还应增加,要增加保护农业生产能力的资金和补贴农民就业、转产转业和生计的资金;四是在国际交往和对外谈判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切实维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不能轻易让渡和放弃。
五、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作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这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提高经济供给方的质量和水平,提高要素生产率,从农业来看,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从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出发,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确保粮食安全,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适应消费升级的需要,优化品种品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效益和安全水平。三是推进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社会化服务,促进节本增效,提高农业竞争力。四是发展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遵循优势区原则发展农业生产,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和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上四个方面,以往都分别提出过,但还远未落实,现在从供给侧改革的高度来认识,它们在农业发展中的位置和重要性更清晰、更系统、更迫切了。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要贯彻创新发展战略,创新是第一动力,也是第一路径。最重要的是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
体制创新,就是要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在新形势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除传统的个体小农户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根据逐步走向规范的法人实体的方向,专业大户最终将分化为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从粮食生产的客观规律看,因其单位利润微薄,必须有足够大的规模,生产者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而我国农民户均耕地仅有0. 47公顷,不足美国的1/400、法国的1/110、韩国和日本的1/3和1/6,是粮食生产的最大制约因素。最近中央提出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抓手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是抓到了关键点。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功能特点看,家庭农场是规模化粮食生产的适宜模式。现阶段,家庭农场规模在南方两熟区达到200亩以上、北方一熟区达到600亩以上,种粮就可以获得不低于其他产业的经济效益,农民就有种粮积极性。同时带动使用大型高效农业机械、先进农业技术,降本增效。随着规模化家庭农场发展,一代老农民将逐渐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有知识的新农民,按照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的现代农业模式来经营。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更适宜于经济作物等多种经营,它最突出的功能优势在于组织产品销售并带动生产。
此外,我国发展规模化粮食生产还有其他组织形式,国有农场拥有本源的优势,黑龙江农垦是规模最大的典型代表;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规模经营的方式,如以小麦跨区机械化收获为代表,实现了联合千家万户的大规模生产。可以说,家庭农场、国有农场、生产社会化统一服务三者构成了中国规模化粮食生产的方向和模式。
科技创新,就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力整体水平。围绕供给侧改革的要求,最重要的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断提高农业生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潜力及产出,包括生物育种,用杂交、转基因、分子育种、基因编辑等技术方法培育更加高产优质的品种,也包括开发更有效的栽培、水肥、植保等技术。二是应用设施环境工程提高单位资源产出率,通过创造人工环境,使农业生产不受季节和自然环境的约束,实现周年生产、立体生产、无土栽培等,延伸水土资源利用空间,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以及人工补充光源。三是发展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装备,不断减少人工作业,提高生产效率,并有望实现人力所达不到的高质量、高技术、高水平生产。四是发展农业环境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包括畜禽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秸秆资源化利用、土壤重金属处理、绿色投入品即生物肥料和生物农药开发等。
科技创新是科技人员创造力的发挥,这又是一个体制创新的问题。针对目前科技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当前最需要做的,一是管理体制上对科研单位去行政化,实行政研分开,建立符合科研规律的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赋予科研单位更大的自主权和主动权。二是完善落实激发科技人员创造力的激励机制,使报酬与实际贡献挂钩,对在创造科技成果和成果转化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树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科研价值观,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和氛围,更大地释放和发挥科技人才的创造力。
人和科技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两个因素,与此相联的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都需要较长时期坚持努力才能见效,我们认识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坚定不移地沿着这一方向发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再上一个新水平。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100081)
责任编辑:李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