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新发展理念指导下的中国农业开启新征程时间: 2017-12-25信息来源:张义博 作者:qgy_admin 责编: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农业制度与科技创新、产品产业协调、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对外开放、脱贫增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开启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一、农业创新发展实现多点突破
    (一)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全面启动
    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证明,农村产权制度创新不仅可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还能为农业其他领域创新创造基础。近年来,中央以战略高度,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浪潮,第一,2016年发布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为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指明了目标、方向和路径。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有6.7万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改革的村组累计向农民股金分红2840亿元。第二,围绕农村土地不断推进制度创新。2014建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制度,加快了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步伐。截至2016年底,全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8.5亿亩,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4.8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5.1%,比2012年提高了13.9个百分点2015年开启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33个试点县(市、区)暂时调整相关法律规定,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革进入试点阶段。截至20173月份,全国33个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地块共计278宗,总价款约50亿元人民币,试点地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2016年实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二)农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强力推进农业科技发展,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了4个百分点,2016年达到56.65%,在农业机械、种业和科创环境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第一,农机更加系列化、智能化。近年来我国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保有量快速增加,2016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5.2%,比2012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高性能机具占比持续提高,高效、精准、节能型装备研发制造取得重大突破,农机产品由耕种收环节为主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加快拓展。第二,种业研发应用取得新突破。国产农业新品种市场份额持续上升,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全部为自主选育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产化率达95%以上,蔬菜和玉米自主选育品种占比分别超过87%85%。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总申请量超过1.8万件,总授权量超过8000件,年申请量位居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员国第一。种业创新从主要依赖经验的常规育种开始迈向以大数据和分子育种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育种时代,农业生产用种全部实现更新换代,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第三,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不断完善。2014年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此后构建了50个各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作物种质资源等协同创新联盟,以及东北黑土地保护、黄淮海麦区控水提效、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绿色增效等区域创新联盟,有力地推动了行业、产业和区域性重大问题的解决。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平台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先后启动运行,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交易转化步伐。
    (三)农业新型业态蓬勃发展
    随着新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在农业领域的渗透,在国家规划引领和政策扶持下,以涉农电商、乡村旅游、智慧农业等为代表的农业新业态进入黄金发展期。第一,涉农电商交易额屡创新高。2016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8945.4亿元,约占全国网络零售额的17.4%,其中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到2200亿元,生鲜电商交易额突破900亿元,同比增长80%。第二,乡村旅游爆发式增长。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渐成时尚,并成长为旅游业的重要支撑。2013-2015年乡村旅游年均增速达到43%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收入4800亿元,年接待游客超过24亿人次,从业人员达到850万人。第三,智慧农业雏形显现。随着物联网技术的逐渐成熟和成本的持续下降,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不断加快。2013年,农业部率先在天津、安徽、上海开展了农业物联网试验示范。随后大田物联网试验示范从安徽省扩展到了全国8个省份。截至2016年底,共推介了426项技术、产品和应用模式,遥感监测、农机精准作业等开始大面积应用。农业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国家农业科技数据分中心及32个省级农业数据中心,开通运行33个行业应用系统,覆盖农业行业统计监测、监管评估等重要业务。农业信息服务全面升级,截至2016年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范围已扩大到26个省份116个县,益农信息社已覆盖2.4万个行政村,开展便民服务1.1亿人次。

    二、农业协调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为应对居民消费升级、国内外价格倒挂、财政负担沉重等严峻挑战,我国农业支持政策导向从过度追求产量向重视产品种类和质量转变,提高了农产品供需匹配程度。第一,调减了玉米、早稻等供大于求农产品种植面积。2016年,国家实施了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将在东北地区实行了8年的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了“市场化收购+补贴”的新机制,玉米政策性收储让位于市场收购,激活了市场主体,解决了玉米价格“虚高”,有效推动了玉米种植结构调整。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039万亩,同比下降3.6%,推动玉米产量下降522.4万吨,缓解了玉米产大于需的不平衡格局。同时,2016年首度下调了早稻最低收购价,进一步加快了市场需求不振的早稻调减步伐,2016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同比减少142.4万亩,产量下降91.1万吨,降幅创三年来新高。第二,增加了大豆、绿色有机等供给不足农产品供应。在各级政府的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引导下,2016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恢复至1.08亿亩,同比增长10.7%,扭转了国产大豆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20173月,国家将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与玉米政策合并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大豆的支持力度,推动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同比增长8.1%。截至2015年,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达到10.7万个,比“十一五”末提高37.7%,产品产量、生产面积、获证主体数量等方面均有大幅增长。
    (二)区域布局渐趋合理
    2012年以来,我国大宗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日益向优势产区集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被进一步打破,推进了农业专业化发展,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2016年,全国水稻播种面积前10个省份的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80.4%,比2012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黄淮海、西北、西南和长江中游小麦优势区播种面积前10个省份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88.8%,比2012年提高了1.8个百分点;东北、黄淮海、西南三个玉米优势区播种面积前10个省份面积占全国的比重达77.8%,比2012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经济作物优势区域在全国地位更是进一步凸显,2016年新疆地区棉花种植面积占比就高达到54.0%,比2012年提高了17.3个百分点。养殖业优势区域巩固发展,2016年,四川、河南、湖南、山东、湖北等5省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比重达到40.5%,比2012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内蒙古、新疆、山东三省区羊存栏量占全国比重达到38.6%,比2012年提高了0.7个百分点。沿海优势海水产品养殖带、长江中下游优势淡水产品养殖区布局趋于稳定。
    (三)产业融合加快推进
    2015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农业内部融合方面,种养循环农业快速发展,与“粮改饲”试点相结合,合力推动农业种植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延伸方面,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提升了农业附加值和竞争力,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3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21;农业多功能拓展方面,“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农业+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农业的生态、文化、旅游等功能得到进一步挖掘。同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代表的产业融合主体大批涌现。截至20172月,全国耕地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达到356万户;家庭农场87.7万个,经营耕地达到1.76亿亩;农民合作社达177万家,入社成员超过1亿户,统一经营面积超过1.1亿亩;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38.6万个,龙头企业达12.9万家。

    三、农业绿色发展持续扎实推进
    (一)实施了一系列农业资源保护重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5年中央补助资金达到700多亿元,“十二五”时期各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亿多亩,项目区农田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了一批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粮食生产基地。二是不断提升耕地质量。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安排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助专项资金8亿元,鼓励和支持农民应用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技术,促进秸秆等有机肥资源转化利用。2016年,全国有机肥施用面积3.8亿亩,秸秆还田面积8亿多亩,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2%,区域农业基础条件和耕地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不断扩大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范围,2016年在北方农牧交错带等地区实施轮作休耕616万亩,2017年扩大到1200万亩。三是加快节水农业发展。实行以水定产5年来全国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亿亩,水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2016年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至0.52,农业灌溉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四是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资金150亿元,把全国13省(区)所有牧区半牧区县全部纳入政策实施范围内,是建国以来在我国草原牧区实施的投入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牧民受益最多的一项政策。2016年,草原综合植被盖度为54.6%,比2012年提高了0.8个百分点,天然草原鲜草总产量连续6年超过10亿吨,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
    (二)农业污染防控成效显现
    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农业生态问题,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措施,成效初步显现。一是化肥用量增长的势头得到遏制。2013年,发布《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2016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近16亿亩次,绿肥种植面积约4800万亩,化肥用量稳中趋降,全国农用化肥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接近零增长。二是农药减量控害取得积极进展。2016年,全国农药施用量保持零增长,三大粮食作物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4亿亩次,粮食、蔬菜、果树、茶叶等作物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超过5亿亩,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5.2%。三是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从2014年起,在全国实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选择100个畜牧大县整县开展试点,出台规模养殖场废弃物强制性资源化处理制度,调整大规模养殖布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截至2016年底,在南方水网密集区调减生猪存栏量超过1600万头,全国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接近60%。四是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落地实施。从2014年开始,率先在湖南长株潭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试点地区给予补助,截至2015年底,湖南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与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区达到170万亩。

    四、农业开放发展迈入新的阶段
    (一)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
    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不利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依然保持了稳步上升势头。2016年农产品出口额达729.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12年增长了15.3%,与此同时农产品进口额高位回落,促使2013年以来农产品贸易逆差连续下降,继2015年低于500亿美元后,2016年进一步缩小至377.2亿美元,比2012年下降了21.6%。从具体产品看,谷物和大豆进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了遏制。2016年谷物进口量为2199.7万吨,同比下降32.8%,结束了长期两位数的增长势头,大豆进口量为8391.3万吨,同比增速仅为2.7%,是近年来的最低水平。同时,棉花、食糖农产品进口量明显下降,蔬菜等优势农产品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势头,苹果汁、罗非鱼和大蒜出口连年稳居世界首位。
    (二)单边多边农业开放取得积极进展
    为加快农业国际化步伐,国家建立了农业对外合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发布了农业对外合作意见、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和《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合作的愿景与行动》。现已与一带一路沿线48个国家签署101个合作协议。截至20175月,我国已经与2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并实施了自贸协定,与多个国家绝大部分的农产品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2017年,中美两国“百日经贸计划”取得积极进展,我国同意在符合国际标准的情况下,开放2003年之后由于疯牛病疫情而遭到禁止的美国牛肉进口,美方也将出台相关法规,允许中国熟制禽肉进入美国市场。
    (三)农业“走出去”向广度和深度推进
    通过农业“走出去”,充分利用了“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第一,农业走出去基础得到不断强化。农业国际合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实施了“扬帆出海”人才培训工程,农业“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推动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立了农业对外合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启动农业对外合作企业信用评价试点,初步建立了重点项目库和政策信息库。第二,农业对外投资合作呈现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截至2016年底,我国农业对外投资存量超过1800亿元,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农林牧渔类境外企业1300多家,已由早先设立贸易公司或代表机构,主要从事贸易促进为主向建立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全产业链转变,业务范围扩大了种植、林业、畜牧、渔业和相关服务业等各个行业,一批中小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对外投资的新生力量。第三,不断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技术援助。5年来,我国在亚非拉等地区建立了农业技术师范中心、农业技术试验站和推广站,先后派遣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3万余人次,帮助东道国培育了一大批农业技术人员,与各国共享农业技术、经验和发展模式。

    五、农业支撑共享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一)现代农业产业的脱贫增收效应增强
    随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扶贫的持续推进,帮助农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2016年,全国农村网商带动就业超过2000万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达到845人,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电商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等农业产业扶贫方式不断创新和普及,已在全国428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将261个扶贫县列为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旅游扶贫覆盖到2.26万个贫困村,推动2013-2016年贫困地区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7%
    (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日益健全
    十八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业支持保护的总量不断提高、范围逐步扩大、项目持续增加,促进了农民增收。2016年,全国农林水支出达18587.36亿元,比2012年提高了55.2%。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补合一,重点支持耕地地理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三项补贴达1442亿元,提高了农户种粮收益。同时,2012-2016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45.2亿元,扶持1691万农户购置农机具约2257万台,减轻了农户农机购置成本;国家农业信贷担保联盟有效责任公司挂牌运营,33个省区组建了省级农业信贷担保公司,截至20178月,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227.86亿元,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
    (三)利益联结机制持续完善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推动下,以工辅农、以城带乡格局逐渐形成,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联结机制趋于完善,推动了农业共享发展。目前,全国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民”等产业组织方式,发展出最低收购价、“订单+股份合作”、“农民入股+保底分红”、利润二次返还等多种紧密型利益联结形式,有效带动农民增收。截至20172月,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辐射带动1.2亿农户发展生产,户均增收3300多元。据农业部统计,为入社成员提供产加销一体化服务的农民合作社已占合作社总数的52.9%
(作者:中国宏观经济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