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时间: 2018-03-10信息来源:翁 鸣 作者:qgy_admin 责编:

编者按:2017年5月22—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许昌市人民政府协办的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在郑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科学内涵、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策略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本次会议是农业经济领域的一次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对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刊特刊发研讨会部分成果,以飨读者。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7)06-0020-09 收稿日期:2017-08-0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等农副产品供应充足,为国内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但是,农业生产发展仍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不能满足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变化,这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粮食生产存在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例如,玉米库存量大,消化周期长,财政支出负担较重。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性不高。目前,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和检测尚未实现全覆盖,部分大城市和中等城市检测的密度比较高,但县级城市检测范围较小。同时受原来生产方式的影响,土地中农药和化肥的分解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这严重影响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发展。三是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上升过快,部分农产品价格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价格水平,影响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消费。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看,上述三个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有效需求,因为虽然有些粮食品种产量很大,供应充足,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中国的农业资源还是很有限的,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农产品的生产。因此,需要进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扩大农产品的有效需求,实现农业供求关系的平衡。

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处在自身潜在增长率下降和深层次矛盾凸显的双重压力共存的阶段。因此,必须通过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有效激发经济发展动力,释放内生潜力与活力,从而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实现增效、绿色、可持续的目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些学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有关供给侧结构性创新的理论,这被称为新供给经济学。这种理论是强调以机制创新为切入点,以结构优化为侧重点,从供给端入手推动中国新一轮的改革,从而有效化解滞胀、中等收入陷阱等潜在风险,力争形成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从农业领域来看,市场繁荣的背后同样隐藏着很多深层次问题,这不是简单的农产品结构调整,而是农业转型升级的系统性工程,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过程中各种要素的科学配置,也是相应的制度性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变革和生产方式变革。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的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的农业发展从根本上来说缺少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农业管理体系或者说缺少一种制度安排。无论是美国、欧盟、英国,还是日本、韩国,都有适用于本地的农业管理体系或者体制机制。虽然我们有很多创新的经验,但为什么不能被成功复制呢?那就是因为缺少刚性的制度安排,如果各个地方的领导都很重视的话,就进展顺利,相反,就无法有力推行,不能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即抑制农产品成本过快上涨,扩展农产品消费需求,解决粮食品种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加快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作者简介:翁鸣,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社科农经协作网络大会理事会秘书长,研究员(北京 100836)。

责任编辑  q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