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化革新分析时间: 2015-09-17信息来源: 作者:wl_admin 责编:

   1.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缺失


  目前我国建设事业兴旺,城市建设生态化的需求日趋高涨。相应的,城市规划事业正面临着多变的社会环境的挑战,规划工作难度也不断增大,其中针对城市稀缺资源,城市规划更是需要扮演“保护神”的角色。但是在目前城市化高潮下,这类资源屡屡受到侵害,伪生态、甚至破坏生态的建设行为屡有发生,“规划的合理性和实际调控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高”(仇保兴2002)。可以说,目前沿用的城市规划理论存在着生态缺失:


  1.1 自然本体论走向人类本体论的迷失


  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古代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制定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生态资源的建设措施,指导我国古代城市建设的城市规划理论思想根源属于“自然本体论”,风水理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体系。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及早期朴素的生态观直接决定了当时城市规划理论的走向,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生产水平在自然面前处于劣势时体现的顺应自然的建设思想。


  工业革命后,人类尝到了征服自然短暂的甜头之后,以人类为中心的规划思想兴起一时。来自自然界的报复促使人们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生态思潮也开始被唤醒。对于我国而言,空前的城市建设高潮是发展的需要,同时混杂着人类征服自然的浮躁,也隐含了自然报复人类的隐忧。这也是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中的人类本体论在我国建设中仍是主流的原因。在吸取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同时,我国也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规划理论,如“山水城市”的提出等。虽然诸如生态城市等提法在国内已经耳熟能详,但是无论从理论的完善程度,还是从可操作性来讲,目前规划理论尚未完全走向期待的以生态为主导的理论核心。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仍迷失在人类本体论中。


  1.2 个体生态走向广域生态的不足


  从空间角度来讲,我国泱泱13亿人口聚居创造了许多“城镇密集区”、“都市连绵带”,每年约2000万人农村人口转向城市人口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促使我国城市规划理论视野从个体城市转向整体区域。但是,由于地域和部门条块分割等多种原因,目前对区域生态资源的保护、对整体生态环境的引导等几乎没有反映到规划理论体系中,特别是付诸实践的行动纲领或相应的职能部门中。协调区域生态和建设之间关系等重大的问题往往只能靠少数规划单位的专题研究的方式反应在庞杂的规划成果之中。从实施体系上来看,我们也无法从建设的角度保证对广域生态的引导和控制。


  1.3 从生态量走向生态质的乏力


  从对生态建设关注的外在表现来看,我国已对城市生态建设逐渐重视,但是各种建设行为缺乏正确建设的理论指引。近年打着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等旗号下,“大树进城”、“城市化妆”等建设行为屡屡出现。虽然这类建设行为初衷良好,但问题的关键是用大量的生态建设行为(生态量)代替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水平(生态质)的提高。城市规划理应对上述各种行为预先提出见解,但是目前的理论体系并不能揭示各种建设行为对资源生态干扰的大小以及各种资源生态价值的高低。可以预言,如果规划理论中无法彻底地解决这一问题,类似情况就不会根治。


  2.来自生态学理论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规划理论本身的生态缺失促使目光转向源于西方实证哲学的生态学。1971年,美国生态学家E.P.Odum对源于博物学的生态学作为一个经典的概括,“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界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中“生态”包含了三层涵义:第一层次是自然生态的概念,是指自然界动植物与其生境的关系;第二层次是复合生态的概念,指研究对象是由自然演替和人为开拓两种力交叉作用的结果,是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复合的结果;第三层次是哲学生态的概念,指事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或事物之间的关联。生态学提供了多种定量、综合、动态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生态学把人类住区作为一个整体,从人类住区的元素(自然、人、社会、房屋、网络)进行广义系统研究,这与人居环境科学颇有相似之处 。作用于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学为作用在建设上的城市规划提供了系统研究的可能性。以下相应列举若干生态学理论,并逐一分析这些生态学理论对我国规划的启示:


  2.1 关于规划本体的论述


  生态学关于城市规划理论本体(理论核心部分):土地(城市规划作用对象)利用和工作方法另有一番见地。


  2.1.1 土地利用


  鉴于生态学演进的历程和发展阶段,生态学(无论自然生态学还是城市生态学)对土地的自然生态属性的关注是最系统的。土地利用首先涉及土地外部形态,根据地理外壳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考虑人类活动对自然属性的影响来区分。生态学对自然属性理解的多样性(包括水、大气、矿产、生物以及太阳能、生态系统机能、地球物理化学循环机能等对土地的作用)决定了土地用地类型的多样性 ,其次生态学提供了按照土地生态系统种类、数量、演替时序等等多种分类方式 ,也提供了土地使用中各种生态系统之间关联的研究途径。


  我国城市规划工作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控制土地利用的性质和强度,并主要归结到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属性,但忽视了自然属性 ,导致对城市具有重大意义的自然资源屡被侵占。先驱麦克哈克提出了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演替的顺序选择(只是自然属性分类的一种方式)土地利用的方法,《设计结合自然》成为了规划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可见城市规划中土地自然属性的重要性。生态学中系统的研究方式足以提供多种规划理论创新的新途径。


  2.1.2作用方式


  生态学是关于动物、植物、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研究事物关系的学科。这一视角决定了人类与其他生态系统平等的研究态度。认为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具有时、空、量、序、构的结构形式,人类行为作用在城镇的重点应是进行系统内部的调节,提高城镇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在外部投入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各种手段去实现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这种以优化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在把握城市这一复杂系统时十分必要的。特别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屡屡出现的问题,如城市污染(物质的滞竭滞竭)、交通堵塞(流动的堵塞)、城市竞争力降低(缺乏活力)等均有一定效果,并提供了生态控制论等的系统理论体系 。


  在评述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中,有的学者认为“当前城市物质形态的被一代又一代地强化,而城市规划理论更本质的部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社会目标、经济分析、经营管理、社会团体的参与等等,却逐渐被淡忘了”(陈秉钊)。归根结底,基于个人价值判断下、直观、静态的思维主导了目前城市规划理论主流,而规划工作重点不是、也不可能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式,而是引导城市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在这一方面,生态学中为城市规划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庆幸的是,近年来,吴良镛先生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运用在实践研究中的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与之暗合,这表明我国规划理论向系统综合调控发展的趋向。


  2.2 关于广域空间的论述


  生态学以种群的空间分布规律为重点研究内容之一,特别是关于空间的体系化。并由此衍生出来的诸多理论对城市规划理论中广域空间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1交错带 --- 边缘理论


  在表述生态系统空间特征时,生态学中有十分著名的交错带(Ecotone)和边缘(Ridge)理论。交错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交汇的地方,交错带上的生态学特征十分特殊,生态物种的复杂程度、各种物种之间的关系远大于其他区域的生态系统,比如核心区。对应的概念就是边缘效应 。反映到城市建设中主要是城乡接合部和城市内部之间的差别、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的关系等。


  我国目前城市快速拓展,城乡接合部变化十分迅速,兼之城市内部变动频繁,如何协调各类用地边缘也是重要问题,这些均对我国的城市规划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视目前的规划理论,较多关注功能区本身,却疏于对边缘区的整治 ,功能区划手段僵化,忽视了功能混合的建设手法,导致许多交错带和边缘地区沦为被遗忘的角落,成为社会和生态问题丛生的地方。此处,我们需要从各种视角来关注城市中各种系统之间的关系,其中边缘和交错带理论值得借鉴。


  2.2.2缀块-廊道-基质模式


  生态学对空间的看法是动态的,认为空间格局与过程是相互联系的,并且空间格局影响生态学过程(如种群动态、动物行为、生物多样性、生态生理和生态系统过程等)。缀块-廊道-基质理论用于解释空间的系统性。缀块泛指与周围环境在外貌或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单元;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基质则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这一理论的关键之处是具体、形象地描述景观结构、功能和动态提供了一种“空间语言”,并能细致深入探讨每一个空间单元的生态效果。目前开始有学者考虑生态学中该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如北京温榆河的生态廊道效应 等等。


  反思我国规划编制中,类似“点线面结合”,“图底关系”等词汇频频出现,但空间形态和动态组构、生态效用评价仍是分离的。两者差距可见一斑。


  2.3 关于生态量的论述


  量化一直是目前规划理论的弱项。而生态学向我们展示了多种定量评测的理论和方法。


  2.3.1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


  我国城市规划均需为城市发展中面临的两种危机提供见解:在时间上将生态破坏转移到下一代(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城市对资源消耗增大,透支自身以及其腹地的能力(环境容量的问题)。两方面均可归结到城市发展的生态承载力上,也有从城市主体出发的称谓: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


  目前有的学者在论述我国城市规划理论走向时,提出“规划调控目标从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和功能定位转向控制和拟订环境容量和科学的建设标准” ,在这一方面,生态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发言权。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经常面临的问题,生态学从城市水资源、大气、绿地、土壤等角度提供了多种测量环境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只有加强这方面理论的引导和结合,我国规划在这一方面的转型的设想才不是一句空话。


  2.3.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概念是生态学发展最近的重要成果之一,指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状态、性质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务性能。1997年,Robert Costanza等人指出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本直接和间接地为人类的福利做了巨大贡献,并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气候调节、水调节、控制水土流失、物质循环、污染净化、娱乐、文化价值等17种功能,提供了按照地域范围衡量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计算方法。


  当前我国城市规划对空间地域范围可实现的经济价值的热情远远超过了自然生态价值。人们很少顾及其潜在的自然生态价值,更谈不上准确的、定量化的比较了。这势必会影响到城乡规划效果(特别是生态效应)和规划的科学性。生态系统服务的提出为评价一定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价值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城市用地选择、决定城市发展方向、评价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4 其它


  上述只是管中窥豹,生态学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启发还远远不止这些。首先,两者客观存在的共融现象已经足以引起规划学者的关注。例如,生态学中的共生理论讲述了生态系统形成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中必然的种群关系,这与目前城镇群中各城镇的分共协作、社区中阶层混和有相通之处;生态学的地方性概念与目前建筑地域文化等领域的探索表达了类似的涵义等等。


  其次,可以拓宽城市规划理论的领域。如当前“生态规划”、“生态设计”成为了众多学者孜孜以求和逐渐体系化的规划理论之一,实践中生态工程与规划设计的成功结合(成都府南河的成功建设就是范例之一)展示了理论领域拓展的广阔前景。


  第三,有助于城市规划理论科学性的提高。生态学中大至区域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测度,小到某块绿地的生态效果评测以及对城市空间系统或产业系统多样化衡量等均足以提醒规划师从图形思维转向建设效应思维,促使规划理论向理性方向发展。


  3.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革新


  生态学向现行的规划理论展示的独特的视角和特有的功效,结合我国城乡建设的生态要求,笔者认为,必须从系统改革的角度推进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生态化革新:


  3.1基础理论革新:加强生态学视角的研究


  生态学视角是研究者站在生态学科主体的角度看待城市规划理论的各个部分。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脱胎于建筑学,成长在社会的摇篮中,相对单一的从业人员限制了研究和分析城市系统的视角,生态学动态的、多元的研究视角无疑对规划理论的提高大有裨益。例如我们可以在研究空间形态上从边缘、核心、廊道等多种视角进行分析,在城市状态上对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序、网进行系统研究,在城市土地利用分类上对不同分类方式下的土地构成进行生态分析……正如“禅说”中所言,“每一次大彻大悟都来自于另一现实事件理解后的认识”,独特的生态视角能为传统的城市规划原理提供独特而有效的观点。


  3.2 理论重点革新:加强生态内容研究


  规划理论内部的生态内容研究是理论创新的重点。第一,加强对生态环境要素的研究,关键是如何将研究性、探索性的生态学研究成果,以批判、否决为主体的环境科学成果变成开拓、建设性为主体的城市规划的内容,并在建设行为中得到有效实施;第二,城乡建设中根据城市自然生态资源进行针对性研究,并提出与建设相协调的行为导则。例如山地城市中对山体的景观、可开发程度等进行考虑,对滨水城市中滨水景观的利用、对河湖水系系统性的研究、对水体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等;第三,加强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综合研究。目前许多关键问题,例如城市竞争力、产业结构的调整甚至可持续发展,均与城市巨系统的调控有关,加强规划对生态系统的作用力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3.3制度的革新:从生态研究走向生态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研究成果得以实施的保证。生态研究在城市规划中彻底应用不能依靠少数“高手”或者“精英”的先知先觉,而是需要健全的制度的监督和引导,其中包含编制技术体系的健全,实施监控机构职能的完善,实施效果的反馈机制建立等。首先包括规划技术规范的革新,如规划编制中增加针对性生态研究专题,充实生态环境篇章的份量,增加生态评价的内容……;其次包括规划管理行政手段的革新。如生态区界的跨行政界限共管机制(如地区生态资源管理协调委员会等)的建立,跨越各生态资源统筹的平行部门的机构,针对地方特色的生态资源和空间建设进行管理(如水资源管理机构)等;第三,法律手段的创新。可根据实际情况,专门制定针对生态要素的地方法规,如山地城市可考虑制定针对不同高度、坡向、高程界定建设行为的《山体法》,水乡城市可制定保护水系的《水系法》等,以此为依据来协调各层次涉及生态资源建设的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第四,经济手段的革新,包括生态补贴制度、生态补偿手段等。


  3.4 工作方式的革新:从单向反馈型规划走向双向反馈型规划


  我国目前规划理论指导下的城市规划是单向反馈型规划,规划预测-规划蓝图-建设行为是常规程序。仅有的建设行为再反思到规划蓝图上也只限于研究人员的个体行为。生态学理论中双向反馈式的动态思维有启发意义。例如,生态学中看待城市化进程中客观地认识到,城市化同样会带来对环境的胁迫、影响生物多样性、人体健康、微生物的生态效应、局部气候变化等,强调生态风险评价等。这种更加理性的、谨慎地、多维的研究方法对目前的规划理论有很大借鉴意义。首先,对目前的借鉴意义体现在对规划的建设后果的生态效应进行评价,并引进生态监督机制,从而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其次,这种强调规划过程中正负反馈的思维可以引荐到规划的各个层面,对规划方案的各种建设后效应进行预评价,提前对规划和建设决策进行调整,这种更加理性、谨慎地规划方法必定能有效地减少各种“规划灾难”。


  3.5 理论核心的革新:从人类本体论走向综合生态本体论


  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目前仍沿用西方的人类本体论思想。这种人与自然分离的思维已经限制了理论的发展。综合生态本体论提出将人类的地位放到与生态系统平等的地位上来,多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实现对城市发展的调控。只有理论核心的彻底转型,才谈得上规划理论生态化革新的成功。


  4. 结语


  诚然,生态学并不是万能和绝对完善的,城市规划理论和生态学理论相互融合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基于城市规划主体上的生态化变革。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大多沿用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我国独特的生态特征和现实状况需要我们对之进行反思和做出相应变革。兄弟学科??生态学为我国城市规划理论的革新提供的崭新的视角、方法和思维,对之的借鉴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


  注释(Notes)


  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定义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如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将土地类型划分为8个一级利用类型,46个二级利用类型,我国1:1000万土地调查时共分12个土地纲、11个土地大类和100余项土地型。


  如按照自然要素在经济部分作用的分类、按自然环境要素、资源再生能力、系统演替方式分类等。


  如目前我国《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137-90)将城市用地基本由现行的分类法规(国标和村镇规划标准以及城市绿地分类。


  这种从系统调节的作用方式的生态学理论颇似我国的中医的全息理论和经络理论,相比之下,目前沿袭西方规划思想的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则与疗效较快但有“头痛医头”嫌疑的西医理论则有异曲同工之处。


  边缘效应是由于交错带生境条件特殊、异质性和不稳定性,使得毗邻群落的生物可能聚集在这一生境重叠的交错区域,不但增大了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而且增大了某些生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的现象。


  城中村问题就是这一遗留问题产生的隐患。


  见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生态学报.1999(3):121-125


  见仇保兴.我国城镇化与规划调控.城市规划.2002(9):10-20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编发: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