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城镇经济
城镇经济

新经济地理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时间: 2015-11-07信息来源:李霞 王明杰 作者:wl_admin 责编:


        内容提要 本文选取成渝经济区为案例区,以新经济地理的理论视角,从密度、距离、分割三个空间维度,选取相应度量指标和模型,构建了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体系,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功能,对成渝经济区进行实证研究,进而诠释案例区区域合作的空间发展机理,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成渝经济区的“4+4+4+4”区域合作层次:第一层次(成都、重庆、德阳、绵阳)、第二层次(资阳、眉山、内江、泸州)、第三层次(自贡、南充、遂宁、宜宾)、第四层次(乐山、雅安、广安、达州),最后,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经济地理 成渝经济区 区域合作 GIS


  世界人口及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全球土地面积的1.5%囊括了世界一半的生产活动,北美、欧盟和日本三者总人口不到10亿,却是75%的世界财富聚集之地。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以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协调。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我国区域间的合作尚未真正展开,最首要的原因是理论指导方面存在不足。目前我国大量学者致力于区域合作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大多立足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角度,对区域合作的目标、机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而忽视了区域合作的空间发展机理。本文以成渝经济区为例,试图以新经济地理的理论视角,从密度、距离、分割三个空间维度,诠释区域合作的空间发展机理,划分出成渝经济区的区域合作层次,并从空间发展机理的内涵,就如何开展区域合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和《四川省统计年鉴》。


  一、新经济地理理论简介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不平衡的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在空间上,均衡分配经济活动的意图只会阻碍经济的增长,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等相对优势,推进区域合作,才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所在。目前,新经济地理学第一代理论已经发展成熟,主要包括:核心—边缘理论、城市演化理论和集聚与贸易理论。


  核心—边缘理论。克鲁格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奠定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该理论通过离心力和向心力解释了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并最终演变出完全不同的经济结构。离心力来源于某种固化效应存在而导致交易成本增大,向心力则主要取决于激励劳动者更接近消费品生产商的“前向联系”以及激励生产者集聚在较大市场的“后向联系”。当运输成本足够低、产品差异性显著和生产规模足够大的前提条件下,“前向”和“后向”关联足以克服非流动性农民产生的离心力,经济将会演化成“中心—外围”模式,即所有制造业都集中在一个地区。


  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的城市与区域演化理论一方面关注集聚的空间分布,比如集聚的数量、规模和产业间的空间协同等现象;另一方面抽象化集聚的内部空间结构,将城市抽象为区位空间中的一点。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导致腹地外部延伸并且远离中心城区,从而形成了众多新的城市。一旦城市的数目变得足够多,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对力量的存在,城市规模和城市之间的距离往往保持大体固定水平。随着农业、工业运输成本的相对下降,则可能最终形成由大的核心城市组成的大都市群。


  产业集聚与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通过细微修正中心—外围理论,把研究重点从集聚资源转到特定产业的地域集聚,并进一步从产业之间的关联、运输成本和要素的流动性来研究产业集聚与贸易。克鲁格曼认为,产业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是促进产业聚集和区域专业化发展的两种力量,上游和下游生产商由于运输成本和递增回报的影响集中在单一区位。


  二、构建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体系


  基于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内涵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本课题发现密度、距离和分割是新经济地理视角下区域空间发展的三大基本特征,同时提高经济密度、缩短经济距离、减少区域分割也是解决区域空间组织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密度指每单位面积的经济总量,它反映了经济的集中程度,往往是经济越集中的地方越富裕。距离指商品、服务、劳务、资本、信息和观念穿越空间的难易程度,这不单指空间距离,更重要的是指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制度障碍等造成的经济距离。分割指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商品、资本、人员和知识流动的限制因素,简言之,就是阻碍经济一体化有形和无形的障碍。


  基于密度、距离、分割三个空间维度,选取相应度量指标和模型,构建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体系,如表1所示。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基于空间结构特征评价体系,建立了下面的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的概念模型: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即:区域联系紧密度=经济密度/经济距离


  从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概念模型,可得知:


  第一,从模型参数来看,区域经济密度与区域分割程度成反比关系,区域间经济距离与区域分割程度成正比关系,即经济密度越高,经济距离越短,区域间分割程度越低,区域联系紧密度越高。


  第二,从模型内涵的应用角度来看,提高区域经济密度,缩短区域间经济距离,是减少区域分割、加强区域间交流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成渝经济区实证研究


  基于区域空间组织结构特征评判体系与度量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模块,以成渝经济区为例,从密度、距离、分割三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


  (一)密度


  1、静态分析


  选取2010年成渝经济区各地级市的GDP、地均GDP、人均GDP、总人口、人口密度、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八项指标,借助GIS的空间趋势面分析模块,对案例区的经济密度进行静态分析(图1)。


  从图1得出:从GDP、总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等总量指标来看,成都、重庆均是区域的两个极核。从地均GDP、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密度指标来看,成都是成渝经济区中经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重庆因人口、地域面积大而位次排后。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2、动态分析


  选取2000年、2005年、2010年成渝经济区各地级市的GDP、人口、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四项指标,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模块和度量模型,对案例区进行经济重心迁移、人口重心迁移和区位商动态分析(图2)。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从图2得出: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方向迁移,与成都经济重心南移方向一致,与成都与重庆之间的连线近乎平行,迁移方向大体指向重庆。成渝经济区的人口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迁移。从第二产业区位商来看,2000—2010年,第二产业生产要素不断向成渝南部、北部集聚,即南部乐山、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地区以及北部的德阳地区,而成都、重庆地区的第二产业集聚程度的位次相对下降,表明大中心城市的第二产业生产要素呈现外溢趋势。从第三产业区位商来看,2000—2010年,成都第三产业的集聚程度一直保持首位优势,重庆紧随其后,而成都周边区域第三产业的集聚程度的位次相对有所下降,表明大中心城市仍在集聚吸纳周边区域的第三产业生产要素。


  (二)距离


  借助经济距离的度量模型和GIS的reclass模块功能,分别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点,对成渝经济区各地级市进行经济距离测算分析(图3)。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从图3得出:成都、重庆两地之间,以及成都、重庆两地与周边区域之间的经济距离在不断缩短,成都与德阳、资阳、眉山之间的经济距离最近,而重庆与成都、遂宁、内江、自贡、泸州的经济距离最近。此外,在至成都和重庆同等地理距离的区域,其至成都的经济距离较重庆近。就经济距离条件来看,与周边区域开展区域合作,成都比重庆具有抢先优势,如成德绵、成资等已有深层次合作,可见,经济距离可转变偏远的地理区位为具有优势的经济区位,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要素流通的保障条件。


  (三)分割


  借助经济联系紧密度的度量模型和GIS的reclass模块功能,分别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点,对成渝经济区各地级市进行经济联系紧密度测算分析(图4)。


  

点击放大查看原图

 


  从图4得出:成都、重庆两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均在不断提高,分割程度在不断降低。采取同等阈值分级,与成都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德阳、绵阳、资阳、眉山、重庆)>(内江)>(南充、遂宁、自贡、宜宾)>(乐山)>(泸州、雅安、达州)>(广安),与重庆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分为:(成都、内江、泸州)>(自贡、南充、遂宁、德阳、宜宾、资阳)>(绵阳、广安、达州)>(眉山、乐山)>(雅安),成都、德阳、绵阳、资阳、眉山、重庆、内江、泸州的经济联系是最紧密的。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交往日益密切,区域之间行政壁垒的束缚将变弱,将推动区域间深层次、多领域合作,如成德两地率先出现同城化现象,可见,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区域之间合作的先后时序。


  四、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主要结论


  第一,成都、重庆均是成渝经济发展的极核,其中,成都是成渝经济区中经济、人口最密集的区域。


  第二,成渝经济区的经济重心,总体上向东南方向迁移,与成都经济重心南移方向一致,与成都与重庆之间的连线近乎平行,成渝经济区的人口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迁移。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第二产业生产要素呈现外溢趋势,而第三产业生产要素呈现向两大中心城市集聚趋势,尤其成都集聚态势最强。


  第三,成都、重庆两极核之间,以及成都、重庆两极核与周边区域之间的经济距离在不断缩短,成都与德阳、资阳、眉山之间的经济距离最近,而重庆与成都、遂宁、内江、自贡、泸州的经济距离最近。在至成都和重庆同等地理距离的区域,其至成都的经济距离较重庆近。就经济距离条件来看,与周边区域开展区域合作,成都比重庆具有抢先优势,经济距离可转变偏远的地理区位为具有优势的经济区位,为加强区域合作提供了要素流通的保障条件。


  第四,成都、重庆两地与周边区域的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均在不断提高,分割程度在不断降低。成都、德阳、绵阳、资阳、眉山、重庆、内江、泸州的经济联系是最紧密的。


  第五,密度、距离、分割三个空间维度,折射了区域合作的空间发展机理。区域密度是区域各要素凝聚力高低的体现,为区域之间的经济社会合作奠定基础。经济距离可将地理区位转变为经济区位,通过发展交通经济、提升经济区位,为区域之间的合作提供要素流通的保障条件。随着区域间经济联系紧密程度的不断加强,有利于摆脱区域间行政壁垒的束缚,促进区域间深层次、多领域合作,区域间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区域之间合作的先后时序。


  (二)区域合作层次及对策建议


  综合考虑各地区区域合作的基础、条件、时序,提出成渝经济区的“4+4+4+4”区域合作层次及对策建议。


  第一层次:成都、德阳、绵阳、重庆。此层次是成渝经济区的核心区域,也是经济、人口密度最高,彼此经济距离最短,经济联系最紧密的区域,应加快推动成德绵地区实现同城化,加快重庆内部县(市)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并推进成都、重庆两地进行深层次区域合作,提升该层次整体经济密度,为辐射带动下一层次区域合作奠定基础。


  第二层次:资阳、眉山、内江、泸州。此层次与第一层次的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经济距离也相对较近,但经济密度相对不高,应积极承接成都、重庆两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要素转移,加强提升自身经济实力。


  第三层次:自贡、南充、遂宁、宜宾。此层次与两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略远,经济密度不高,但与第一层次区域的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应加强自身经济社会建设,进一步提高经济密度,完善交通路网,进一步缩短与两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


  第四层次:乐山、雅安、广安、达州。此层次与两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较远、经济密度不高、经济联系不紧密,应首要加强区域自身的基础建设,率先开展对外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的区域合作,缩短与两大中心城市的经济距离,转偏远地理区位为优势的经济区位。


  此外,应建立区域合作的长效机制。建立跨区域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各地级市政府及企业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信息交流与经济合作,搭建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机制,从国家、省级层面出发,紧紧围绕宏观目标、政策导向,建立和不断完善重大项目的协商推进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多地区互动、多部门协作的共同建设模式,推进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探索建立跨区域重点领域互通的规范机制,在一些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要积极突破传统的行政区划,着力探索一体化发展模式。


  (作者:李霞 王明杰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注释:


  ①区域空间结构特征评判指标体系表(表1)中的度量模型,请参见王明杰:《基于GIS和数理统计的规划分析方法探讨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7期,第10-14页。


  参考文献:


  ①冷宣荣:《依托运行机制推进环渤海区域合作》,《领导之友》2008年第5期。


  ②李刚、周加来:《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区域合作研究——以成渝综合试验区为例》,《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李国平、张杰飞:《基于OTT框架下的新经济地理模型评析》,《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④刘薰词:《论“大湘南”经济圈的区域合作机制》,《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⑤齐峰:《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之探讨》,《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9年第1期。


  ⑥齐峰、武南、黄丹:《泛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条件分析与路径探讨》,《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⑦世界银行:《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⑧石祖葆:《西方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若干反思》,《经济学动态》2004年第7期。


  ⑨杨玉慧、彭吉泽:《自贡参与川渝经济区合作的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S1期。


  ⑩袁彦峰、杨绪萍:《加强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路》,《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8期。


  ?朱建中:《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的几点建议》,《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 Fujita,M.and Mori,T.,Frontiers of the neweconomic geography.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Vol.84,No.3,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