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经济纵览 > 宏观经济
宏观经济

“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升级的路径及对策时间: 2016-10-18信息来源:邵安菊 作者:hjr_admin 责编:

     摘要:历经三十多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制造存在“大而不强”问题。面对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快速赶超的挑战,重塑中国制造形象,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已成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必由之路。重塑中国制造形象,使“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应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制造生态环境;培育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外部氛围;重塑“工匠精神”,打造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 勇于创新转型,潜心打造优质产品; 全面接轨国际产品质量标准;打造自主品牌,成为新价值链的创建者与掌控者;提升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信心,营造以用国货为荣的舆论氛围。
     关键词:中国制造;优质制造;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自主品牌
     中图分类号:F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6)06-0042-05
     DOI:10.16528/j.cnki.22-1054/f.201606042
     作者简介:邵安菊,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经济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注: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国特大城市制造业价值链重构与服务化转型研究”(编号:15BJY045)的成果。
 
     改革开放后,历经三十多年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中国制造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如,本土国际知名品牌及中高端产品不多;部分制造企业或成为跨国公司的廉价代工者,或陷入国内低端价格混战; 部分制造企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等。面对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及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加速赶超的国际背景,尽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的升级,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表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制造发展迅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然而与制造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制造业存在“大而不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原材料、元器件及零部件等长期依赖进口。如,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圆珠笔的圆珠尚需要进口等。[1]

  
二是制造业总体仍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很多中国制造产品仍处于产业链的加工环节,产品附加值低,高端制造的优质产品及国际知名品牌不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与新兴发展中国家低端制造崛起的“双重挤压”局面。
 
     三是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部分制造企业指标落后、盈利率低,已表现出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及亏损态势;环境资源的负载已接近极限,无法支撑以外延粗放型为主的高速发展模式。
 
     四是制造业面临内需不足与中高端消费外流并存的局势。在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形势下,海外购物需求却日益高涨,出国抢购奶粉、药品、保健品、电饭煲甚至马桶盖等事件屡见报端。根据瑞士信贷(Swiss Credit)发布的相关数据,中国有8亿人已具备成熟的购买能力,其中约有6亿人属于低端消费群体,其余1亿人以上的消费者属于中产阶级,而以中产阶层人均年消费4万元计算,年消费总额已高达4万亿元。另外,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5年全球近50%的奢侈品为中国人所购买,中国人海外消费金额超过1000亿美元,被海外市场称为“行走的钱包”。[2]这一方面意味着中高端产品在国内中产阶层具有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体现出国内中低端制造已无法满足国内消费者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
 
     二、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原因
 
     首先,制造业低水平重复竞争大量存在。长期以来,基于低成本优势,中国制造产值和销量一直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但产品附加值却很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利润空间狭小。另外,制造业内部大量盲目投资导致产能过剩严重,进而使不少制造企业转向价格战,部分企业为降低成本甚至不惜牺牲产品质量,最终陷入恶性竞争。
 
     其次,制造业多为以代工为主的低端嵌入,忽视了自主品牌培育。长期以来,部分以出口为导向的制造业企业,已形成出口产品质量优于国内销售产品的路径依赖。另外,不少企业追求短期效益,依靠代工发展,只负责简单的生产环节,不仅被动接受国外代理商的各种条件,更无法关注并研究国内快速增长的中高端市场与消费需求,无余力打造自主品牌。
 
     再次,制造业工匠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不足,本土国际知名品牌匮乏。与跨国公司相比,我国工匠精神缺失及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不足,本土国际知名品牌不多。以家电中高端市场为例,国外品牌西门子、伊莱克斯、惠而浦、三星和LG已形成竞争格局,至少在未来35年内中国制造业将难以撼动。目前,中国制造业由于核心技术与高端产品的缺失,多数企业仍难以走出国门并进入国际主流市场。[3]
 
     最后,山寨产品充斥市场且监管不力,阻碍企业创新转型。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出于对地方利益的保护,对山寨企业打假与惩处力度不足,影响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如,深圳等地已形成配套完整的山寨手机产业链,对国内智能手机的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造成极大冲击。
 
     三、“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的路径与对策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全球制造业格局的重大调整和我国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以及国内消费升级的良好机遇,尽快提升产品品质是重塑“中国制造”形象、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必由之路。2015年李克强总理曾指出,“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4]然而,“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的转型升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文化、人才培养、企业家精神以及制造业生态环境等诸多环节共同转变,需要长期投入、系统推进及整体提升才能见成效。具体路径与对策如下:
 
     (一)营造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生态环境
 
     一方面,政府层面应营造专注于制造与创新的外部环境。中国要真正成为世界制造强国,必须潜心学习,脚踏实地发展制造业。应尽快树立“制造立国”、以振兴实体经济为荣的理念,政策导向应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打造精品,加强对行业布局的整体规划,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将重大投资决策权下放给企业,杜绝为追求政绩工程或横向攀比而重复建设同类项目。
 
     另一方面,企业层面应树立“制造立国、质量强企”信心。产品质量是制造业立身之本,没有优良的品质,做强制造业将成为空话。纵观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史,无不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演进以及品质形象从低端向高端的艰辛攀升过程。如,在如今高端、优质的产品形象背后,德国制造也曾在一百多年前因技术落后和工艺粗糙等质量问题饱受诟病,甚至被贴上低价劣质的标签。因此,中国制造急需学习德国制造崛起的宝贵经验,树立决心、鼓足勇气,直面质量差距,从源头控制质量,树立“质量从我做起”“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理念,以提高工作质量与过程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
 
     (二)培育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外部氛围
 
     第一,简政放权,确立并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创造自由而宽松的外部环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增强企业应对市场竞争的主观能动性。
 
     第二,分担风险,营造包容失败、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借鉴发达国家的理念和经验,将政府资金投入到急需资金支持的项目初始阶段,分担研发创新中的风险,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如,在被誉为“创新国度”的以色列,失败的项目被政府视为“建设性失败”,并可获得政府85%的补贴,因为失败项目具有很大的“剩余价值”,政府及后续相关项目皆可从失败项目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教训。[5]
 
     第三,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热情与使命感。创新激励机制,强化对企业家从物质到精神的双重激励,才能真正激发企业家的创新动力,引领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一方面,尽快加大对企业家的物质激励。通过年薪制、股权期权、股息分红以及加快企业股份化上市等激励机制,将企业家的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捆绑在一起,以充分激发企业家自主创新的驱动力和理性内控力。另一方面,强化对企业家的精神激励。大力表彰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评选优秀企业家等活动,授予企业家相关荣誉称号,多渠道积极宣传企业家的社会价值。
 
     (三)重塑“工匠精神”,打造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
 
  第一,重新认识“工匠精神”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价值。所谓“工匠精神”,是不仅仅把工作视为赚钱谋生的手段,而是热爱并享受工作,对所做的事情及所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并追求完美的一种职业精神和专业态度。表面看,工匠所从事的不过是一些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但其背后的“工匠精神”往往代表一种专注、务实、定力以及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第二,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成为质量强企、制造强国的基因。传承“工匠精神”,是世界上所有长寿企业的共同基因。在德、日等国众多长寿企业中,“工匠精神”已俨然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成为从上到下共同的价值追求,成为推动企业不断追求卓越的内生动力。如,当西门子公司总裁被问及为什么人口只有6000万的德国竟然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时,他回答:这依靠的是德国人敬业严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标准作业规范(SOP)的严格执行,德国企业每一位员工都肩负着生产一流产品的神圣使命和义务,必须全力以赴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及良好的售后服务。[6]
 
     第三,重塑“工匠精神”,弘扬追求完美的企业文化。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关爱员工,为员工搭建绽放自我、施展才华的舞台;奉行能力重于学历的人才观念,树立“行行可出状元、人人都能成才”的理念,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内在动力;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在我手中”的经营理念,倡导敬业爱岗、自动自发的职业态度,营造“鼓励岗位创新、激发劳模辈出”的工作氛围;以“操作能手大比武”以及“岗位技能大练兵”等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员工苦练岗位技能的工作热情; 建立全员培训机制,多途径提升员工的岗位技能和综合素养,打造促进企业发展的自我驱动力;完善“人才强企”的激励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以及岗位首席制度等,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和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使人才能够名利双收。
 
     (四)勇于创新转型,潜心打造优质产品
 
     第一,应勇于创新突围,树立打造国内及世界领先的企业愿景。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如果继续沿用外延式粗放发展模式以及恶性价格竞争的传统路径,中国制造将难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从跨国企业的成功经验看,要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仅有规模优势远远不够,还需具备超前的经营理念、商业模式以及超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因此,中国制造企业要敢于创新突围、勇于成为行业龙头,才能构筑新的竞争优势。一方面,尽快淘汰低端制造,集中资源打造中高端产品。外包低端产品的生产制造,将企业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自主研发、打造国内领先的极致产品上。另一方面,“软化硬实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着重培养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中国制造企业往往重生产制造、轻研发服务,要赢得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在强化自主研发的同时,构筑一流的市场服务体系。顶尖的制造服务对客户来说是宝贵的财富,服务内容涵盖从设备安装及更换、运行与维护、设备维修保养到备品备件管理以及对客户的技术培训及研讨等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只有聚焦自主研发与市场服务体系建设,重构生产制造、组织架构与市场服务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对客户消费前的全面咨询服务,强化售前、售中以及零配件供应、在线技术指导与设备维护等售后服务,改善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在新增客户不多的前提下深挖存量客户的价值,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
 
     第二,转变设计理念,将工业美学融入产品设计。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用户不仅注重产品的功能,更注重产品的用户体验与外观设计。一方面,应根据顾客的需求做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与用户体验。[7]另一方面,应加强与艺术院校、院所的合作,改进产品笨重粗糙的外观形象。如,沈阳机床集团为打造具有美感的高端优质产品,联手北京798艺术区的艺术家们对机床的外观进行设计,全心打造的Z系列摇臂钻床,在延续经典产品优良的可操作性及稳定性的同时,还将工业美学注入了人们印象中“单调、冰冷、沉重”的机械产品之中,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好评与追捧。
 
     第三,创新研发机制,设立产品经理,提升用户体验。国内的产品研发大多由项目经理来负责,通常情况下,项目经理只要把产品发布出去即可。而从制造业先进国家的产品开发看,产品研发不仅指技术开发,还包括市场、服务、资料等产品包的开发。通常跨国公司会将产品研发的职责授权给产品经理,由产品经理协调整合市场、研发、销售等资源,并对产品的最终成败负责。中国制造企业应借鉴跨国公司经验,在技术开发与市场营销之间增设全权负责产品开发的产品经理;组建一个类似于小型公司的跨部门团队,整合各部门资源,为用户提供产品系统的设计方案;对产品经理的奖励,应与产品的销售额与利润紧密挂钩,以充分激发产品经理研发产品的动力。[8]
 
     第四,运用“互联网+”思维,为消费市场开发个性化定制产品。运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建立用户交流平台,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与改进,实施个性化定制,并采用小批量投产方式,对产品功能及外观进行快速更迭。如,国内小米手机,运用“互联网+ ”思维创新商业模式,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小米社区MIUI,提升用户体验,独创“口碑营销”和“粉丝经济”;小批量生产并采用网上“限时发放”的“饥饿”销售模式;让用户参与产品外观及功能等设计与改进,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与更新,成为广受欢迎的手机品牌。
 
     (五)全面接轨国际产品质量标准
 
     第一,全面接轨国际产品质量标准,提高市场准入资格。近年来,欧美国家往往以中国制造不符合国际标准为由,设立专门针对中国的贸易技术标准。中国制造要从大国变为强国,国际标准是必须保证。因此,中国制造必须全面接轨国际质量标准,实施严格的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尽快淘汰一批不符合质量标准和生产资质的落后产能和低端中小企业,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第二,推进中国制造的质量工程,提高中国制造产品的质量。发达国家实践表明,设立国家质量奖,如“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日本戴明奖”“欧洲质量奖”及“英国质量奖”等,不仅可以激发企业的质量意识、社会责任感和勇于竞争的信心,还能起到巨大的引领与示范作用,激励更多的企业在质量上追求卓越持续完善,带动国家质量水平的整体提高。因此,尽快提高“中国质量奖”的评选标准和入选条件,以评奖推动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对于获奖及入选企业的评选与认定应宁缺毋滥、从严把关,以确保该奖项作为中国质量最高荣誉的权威性; 对于各个行业的获奖企业名单,应在各大媒体广而告之,加大宣传力度,使其做到家喻户晓。将获得“国家质量奖”列为政府采购项目及重大工程招投标项目的投标资格,并对获奖企业及获奖产品予以政策倾斜。
 
     第三,以国际标准为依据,不断提升企业内控质量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用户标准等各种标准,在诸多质量标准里,通过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仅仅是最低要求。世界一流的制造品牌,无一不是通过制定远高于国际质量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不断追求完美,才能铸就顶尖品质和高端品牌形象。
 
     (六)打造自主品牌,成为新价值链的创建者与掌控者
 
     第一,保持专注,坚守制造,潜心打磨产品品质。中国制造要彻底转变低端形象,潜心打造自主品牌是唯一出路。品牌建设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企业耐得住寂寞,长期保持对产品的专注及对制造的坚守,持续加大投入以及对高标准质量的苛刻追求。
 
     第二,强化品牌保护意识,对品牌资源实施全方位保护。品牌对企业而言是一种获利工具,对消费者而言则是一种体验以及一个可以信赖的承诺。[9]品牌打造,从根本上讲是企业对于未来的长期投资。中国制造企业应汲取国内知名品牌为跨国公司廉价收购并“雪藏”的惨痛教训,坚决保持对品牌的控制权。
 
     第三,尽快推进品牌建设,成为新价值链的创建者与掌控者。挖掘品牌背后的文化,重塑本土老字号品牌,打造品牌文化与品牌形象。尽快提高服务标准与服务质量,改善客户体验,提升品牌美誉度与忠诚度。只有做强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的两翼,中国制造才能真正实现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的跃迁。[10]
 
     (七)提升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信心,营造以用国货为荣的舆论氛围
 
     一是创新品牌营销与品牌推广,大力宣传国内知名品牌,提升自主品牌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二是加大对知名企业及知名企业家的宣传力度。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和消费者需求层次的提高,品牌日益呈现出人格化特点,消费者会因敬佩企业家本人而成为其公司品牌的忠实客户。三是提升国人对自主品牌的信心,营造以宣传国货、使用国货为荣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掘自主品牌背后的文化内涵,打造自主品牌的品牌文化与品牌底蕴。利用各种媒体,以低收费甚至不收费模式,大力宣传自主优质产品和知名品牌。将国内优质产品和知名品牌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大力推广品牌国际化战略,以提升自主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航亿苇. 真没想到中国仍生产不了圆珠笔的圆珠 [EB/OL]. [2016-01-15]. http://poempoet.blog.ifeng.com/.
     [2]周琳. 去年中国人境外消费1.2万亿买走全球46%奢侈品 [EB/OL]. [2016-02-14]. http://mt.sohu.com/20160214/n437297564.shtml.
     [3]刘步尘. “中国制造”在世界的真实处境 [EB/OL]. [2015-08-07]. 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329/150807-65c20133.html.
     [4]张慧敏,邱晨辉. 大国工匠:寻找缺失的工匠精神 [N]. 中国青年报,2015-05-11.
     [5]陈益刊. 以色列经验:政府应分担创新研发风险 [N]. 第一财经日报,2015-10-29.
     [6]赵明月. 沈阳机床董事长关锡友:“软化硬实业” [EB/OL]. [2014-12-11]. http://money.163.com/12/1211/00/8IDECJQH002526O3.html.
     [7]杭间. 设计的善意 [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8]周辉. 产品研发管理 [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9]赵承,石庆伟. 沈阳机床集团蹲点调研之三:中国制造需重新锻造自己的“魂” [EB/OL]. [2015-06-10]. 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6/08/c_1115547491.htm.
     [10]黄津孚. 工业文明是中国工业化的最大瓶颈 [J]. 企业经济,2015(12):5-9.
 
     (责任编辑:任春杨)